商良
5138211982xxxx0016 四川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不断增多,而混凝土以高强度及其良好的工作性能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其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建设的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以及运用。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现代混凝土技术基础上制作而成的,具有耐久性、适用性、经济性以及体积稳定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运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高性能混凝土相比普通的混凝土,其耐腐蚀、高韧性、耐磨、抗裂、抗拉以及抗弯等性能都有显著增强,是现代化新型的高技术型混凝土,有效的满足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强调的耐久性、安全性以及实用性要求,并具有较高的环保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促使高性能混凝土更好的推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针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
1.1耐久性高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的一般是其较高的密实度,在对其进行应用之后后期不容易出现裂缝现象,还有一定就是能够在混凝土高耐久性的特点基础上保护建筑物,以免内部遭受侵蚀等。通过相关数据的对比,发现高性能混凝土相较于普通的混凝土,在密实度方面要比一般混凝土高3到10倍,所以,高性能混凝土其具备高耐久性特点,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1.2强度高
高性能混凝土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强度高,在这一特性基础上,建筑物在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之后,能够使施工质量显著提高,并增加建筑物的坚固性,具备更大的承载能力,避免建筑物的结构轻易的遭到破坏,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延长了建筑物实际使用寿命。
1.3体积稳定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体积稳定性这一重要特点,通常情况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了高性能混凝土,基于其高体积混凝土的特性,促使建筑物其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的稳定,并且在后期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发生裂缝现象,减少建筑的安全隐患,因此,只有具备高体积稳定性这一特点的混凝土才属于高性能。
1.4经济性
虽然高性能混凝土相较于普通的混凝土,在施工价格方面成本明显升高,但是针对整体的经济性,高性能混凝土却具有明显的综合经济性。这主要是因为高性能混凝土其经济性主要在工程后期和建筑物实际使用阶段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比如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应用了高性能混凝土,使建筑物的强度得到明显提升,那么就使建筑建构尺寸及其对于钢筋相应依赖性得到有效降低,进而对混凝土与钢筋的总体用量明显减少,从整体来说,建筑施工成本得到了降低,并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有效节约了养护成本。
2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相较于普通的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之所以具备较高性能,是因为在高性能混凝土当中掺加了较多种类的活性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由于混凝土当中掺加了这些材料,在混凝土实际使用当中就是有效减少水的用量,并使水化热最大程度将其排放尽量减少,这就使建筑工程在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之后能够减少由于水化热导致的开裂现象,裂缝数量显著减少,进而在混凝土的高强度特点下,增强建筑物的强度。针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先进行实验室配合,结合相应配合比结果,到了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试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优化,确保混凝土能够全面满足雨期施工与旱期施工不同的具体要求。
2.2高性能混凝土运输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运输来说,要对以下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如果是长距离运输,要借助搅拌车运输,如果是近距离运输,可以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以及皮带等方式进行运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要避免混凝土出现漏浆、离析等现象,确保运输到指定位置的混凝土仍然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搅拌物性能;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要尽可能控制转载的次数和运输时间,要以不影响混凝土性能为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混凝土装卸。再次,在利用搅拌运输车进行运输时,要将搅动转速控制在2~4r/min,当运输车达到的现场,要高速旋转半分钟之后再将混凝土搅拌物放到搅拌位置;最后,利用混凝土泵进行混凝土运输时,要按照工程情况、最大泵送距离以及最大输出量等进行泵型号的选择。尽量选择泵送能力较强的大型泵送设备,防止混凝土坍落度的增加。
2.3高性能混凝土浇筑
科学的制定浇筑方案。在浇筑的前期,需对工程的特点,施工环境以及条件完成全面的探讨,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浇筑方案。在本工程当中,利用层连续浇筑的手段,间隔把控在一个半小时内,而施工缝不能任意留置。同时,高性能混凝土出厂一个小时候需完成泵送;
对技术指标完成合理的测定。入模浇筑的前期,需对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以及泌水率完成探讨,只有满足相关标准后方可进行入模浇筑;
拌合物倾落高度完成确认。本项目把控在2m左右,若拌合物粘稠,同时不会发生分层离析状况,能够适当增大其倾落高度,但不能高于4m。除此之外,选择滑槽、串筒、漏斗完成输送,有效的方式离析状况的发生。
遵守泵送原则。若向下方泵送时,管路以及垂线直接的夹角需高于12°,避免管路堵塞的状况发生。同时需保持连续性,在一定状况下减小泵送速度,保证其连续性。同时在冬季施工时,需通过相应的对策,将拌合物入模温度把控在10℃以上;
(5)把控浇筑厚度。对高性能混凝土减浇筑的过程中,一次浇筑需把控在400mm~600mm,对竖向混凝土结构浇筑时,需提前在底部浇筑10mm厚度的水泥砂浆,保证砂浆水灰比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致性。
2.4?高性能混凝土振捣
高性能混凝土的振捣和浇筑可以同时进行,也是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时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以往的建筑过程中,通常采用平板振动、插入式振动器的方式来进行振捣,在机械振动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波,将混凝土拌合物填满模板,在搅拌和浇筑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气体,从而使混凝土孔隙率降低,变的更密实。一般来说,机械振动的频率大约在5000~12000次/min左右,在这种振动频率下,能够将直径为0.9~0.07mm的气泡破坏。如果孔的直径为0.01mm,就会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想破坏0.01mm以及更小的孔,一定要增加振动频率。所以,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振捣时,最好采用超声波振动、高频振动器,其振动频率通常大于20000次/min。
2.5?高性能混凝土养护
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任意养护时间内,如果浇筑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比混凝土表面温度低,那么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应该控制在15℃左右。在高性能混凝土养护期间,还要做好保温措施,避免混凝土受到高温照射而产生强烈变化,混凝土芯部和表面、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应该控制在20℃以内。另外,对具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也是非常必要的,并及时检测表面温度、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等参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与实际要求相符合,提高混凝土养护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是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其引起重视,不断探索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将其有效的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切实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玉明.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6,(6):61.
[2]任金辉.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3)7-7.
[3]赵斌.试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122-122.
论文作者:商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建筑物论文; 耐久性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