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学者的野心本质(一)_朱熹论文

中国古代学者论志意本质〔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古代论文,本质论文,学者论文,论志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中国古代的意志理论非常丰富,从志意概念、志意本质、志意关系、志意功能到志意的培养诸方面都有涉及。本研究着重讨论中国古代学者关于意志本质的观点。

关键词 志,意,心之所之,心之所发。

“志意论”即中国古代学者关于意志问题的理论。现代心理学认为,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心理的奇葩。意志在中国古代一般称为志意,志与意一般还分 而言之。《诗·关睢序》:“在心为志。”《管子·内业》:“意气 得而天下服,心意定而天下听”,可能是古文献中较早出现的“志” 与“意”两字。而最早将志意合称的则可能是《荀子·修身》了,该 篇写道:“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乱。”这 里已明显地把志与意作为整体的意志过程看待,并与认知过程(知虑)和情感过程(血气)相并列。中国古代学者关于意志问题的研究,不 仅概念的辨析非常之精细,同时提出了若干具有本土特点的思维方式,在意志的本质及功能等方面挖掘钻研颇为精深,许多探索对于现代心 理学的意志理论具有借鉴意义。

1 关于“志”

中国古代早期的思想家就非常重视“志”的因素,如孔子就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他还经常与自己的学生讨论“志”的问题, 《论语·公冶长》记载:“颜渊、季路待。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里说的“志”,相当于现代的志向或志趣,亦可作理想、抱负。

墨子在“志”的问题上言语不多,却力扛九鼎,微言大意,值得深究推敲。这里共录三段主要论述:

志行,为也。[2]

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未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2]

勇(……勇)。志之所以敢也。[2]这三段话其实分别体现了墨子的志行说、志功说和志敢说三种意志理论。

第一段话是说,有志之“行”,才是意志行为;反之,无志之“行”,就不能称“为”。明确把意志与行为联系起来,这是中国古代较早把意志与意志行为联系起来的理论。志行说也得到了其他思想家的认同,如荀子说:“志行修,临官治,上则能顺下,下则能保其职,是大夫之所以取田邑也。[3]”

第二段话是要墨子判别“好学”与“好分人财”之优劣,他则避而不答,提出了必须将动机(“志”)与效果(“功”)结合起来加以考虑的志功说。孔子、孟子虽未提出“合志功而观”的命题,但他们也多有涉及志与功的问题。尤其是孟子的“食志”与“食功”之论,与墨子的志功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学者相对重志而轻功,这亦是儒家文化的特征之一。东汉王充的志功说就反映了这一特点,他说:“志善不效成功,义至不谋就事,义有余,效不足,志巨大而功细小,智者赏之,愚者罚之。[4]”他强调“志善”、 “志巨大”,而不计较“效不足”、“功细小”,把人的行为动机视为最重要的出发点。

第三段话揭示了意志与勇敢的关系,提出了把勇敢顽强视为意志重要特点的志敢说。

孟子对于意志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志气”说,从另一侧面揭示了“志”的本质特点。他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5] ”又说:“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5] ”这其实是从意志与情感的关系讨论意志的本质特点,有两层涵义:一是意志可以统帅和控制情感(气),即所谓“夫志,气之帅也。”故一个人必须坚定自己的意志,不要滥用自己的情感,即所谓“持其志,无暴其气。”二是意志与情感可以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一方面,“志壹则动气”,即意志专注于某一方面,则情感会随之而转移;另一方面,“气壹则动志”,即如果情感专注于某一方面,则意志也会随之动荡。

孟子的志气观在宋代理学家那里得到了发展。如二程说:“志,气之帅,不可小观。[5]”“若论浩然之气。则何者为志?志之为主, 乃能生浩然之气。志至焉,气次焉,自有先后。[6] ”这里的“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高级的道德情感,并认为意志是支配和控制情感的主导因素。在“志”与“气”(情感)的辩证关系方面,二程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的观点。

第一,一般说来,“志动气者多,气动志者少[6]”, 即人的情感一般受其意志所支配,而情感支配意志的比较少。

第二,“志己坚定,则气不能动志[6]”, 即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他就不会作情感的奴隶;反之,一个意志薄弱者,他就会为情感所驱使。

第三,“志御气则治,气御志则乱[6]”, 即一个人的意志如能支配情感,他就不会发生越轨的行为;反之,如果一个人的意志不能支配情感,他就可能发生不轨的行为。

第四,每一个人都应当“养志”、“持志”,以免其志为“气所胜、习所夺[6]”、“忿欲所胜[7]”。

朱熹晚年的高足陈淳对“志”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

志者,心之所之。之犹向也,谓心之正面全向那里去。如志于道,是心全向于道;志于学,是心全向于学。一直去求讨要,必得这个物事,便是志。若中间有作辍或退转底意,便不得谓之志。[8]

志有趋向、期必之意。心趋向那里去,期料要恁地,决然必欲得之,便是志。人若不立志,只泛泛地同流合污,便做成甚人?须是立志,以圣贤自期,便能卓然挺出于流俗之中,不至随波逐浪,为碌碌庸庸之辈。若甘心于自暴自弃,便是不能立志。[8]

这里,陈淳对志的本质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首先,他抓住了志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趋向”性,心之所之,即志总是趋向于一定的目标;二是“期必”性,即志总是必定要达到既定的目标。其次,他指出了志包含有决心、信心和恒心的意思。“决然必欲得之”,便是决心的表现;“一直去求讨要,必得这个事物”,没有充分的信心是作不到这点的;“若中间有作辍或退转底意,便不得谓之志。”这从反面说明,真正的立志必须持以恒心。这实际上是古代志意观中的“三心说”。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志意观的集大成者,他抓住了“志”的两条基本特征:

心之所期为者,志也[9]。

气者,天化之撰;志者,人心之主;胜者,相为有功之谓[10]。

这里所谓的“心之所期为”,是指志是人的行为所追求的目标;“人心之主”,则是指志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宰。这就准确地抓住了目标指向性与自觉能动性这两个意志活动的基本特征。

王夫之把“志”作为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点。他说:

释氏之所谓六识者,虑也;七识者,志也;八识者, 量也。前五识者,小体之官也。呜呼,小体人禽共者也。虑者,犹禽之所得分者也。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不守其志,不充其量,则人何以异于禽哉![9]

“八识”是佛家法相唯识宗的理论。唯识宗认为,除眼耳鼻舌身五识外,还有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不以外境为客观对象,而“唯论第八为相,举其本质言,起自心相[11]”。窥基认为,第七末那识的作用是“恒审思量”,对六识进行鉴别,可见基本意义属认知范畴。王夫之释第七识为“志”,虽与窥基原意恐有出入,但他“志”作为人之所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点,是颇有意义的,较魏晋时期嵇康的“人无志,非人也[12]”的命题,显然更为深刻而具理论色彩。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学者关于“志”的观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志向说。即志为心之所之、心之所向,心之所期为, 指向于一定目标。

2.志行说。即志与志的行为是有机整体, 落实到行上的“为”才是真正的意志行为。

3.志功说。 即应把人的行为动机(“志”)与行为的效果(“功”)联系起来考察。

4.志敢说。即勇敢顽强是意志的重要特点。

5.志气说。 即人的意志(“志”)与情感(“气”)是此消彼长,相互制约的关系。

6.三心说。即“志”包含了决心、信心、恒心的三个阶段。

7.志主说。即“志”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宰。

8.志人说。即“志”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2 关于“意”

“意”,在中国早期思想家那里阐发得甚少,远没有“志”那样受到广泛的重视。古文献中虽有“意气”、“意识”、“意表”、“意味”、“意趣”等概念,但除意气外,均与现代心理学的意志相距甚远。及至宋代,“意”才受到了理学家的关注,并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朱熹是把儒家风范与科学精神比较完美结合的一位学者。他对于“意”的论述之全面具有开创之意义。他说:

意者,心之所发[13]。

问:意是心之运用处?是发处?曰:运用是发了。问:情亦是发处,何以别?曰:情是性之发,情是发出恁地。意是主张要恁地,如爱那物便是意[13]。

问:情意如何体认?曰:性情则一,性是不动,情是动处;意是有主向,如恶是情,好好恶恶色便是意[13]。

情是会做底,意是百般计较做底,意因有是情而后用[13]。

恒,常久之意。张子曰:有恒者,不贰其[14]。

未动而能动者,理也;未动而欲动者,意也[13]。上述六条引文的中心思想就是“意者,心之所发”。这“发”不是“动”,更不是“己动”,乃是“未动而欲动”的状态。显然,“意”含有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动机的意思。动机与目的一样,也是意志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强烈的动机(“意”),也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意志行为的。朱熹关于“意”的论述,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指出了情与意的区别和联系。他认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情是己动,意是欲动。此外,情只是要这样或那样,似乎还没有明确的目的与方向,意则是“主张要恁地”、“有主向”的心理活动,即它具有明确的目的与方向,这是一方面;情只是“会做底”,不一定要坚持下去,做到底,意则是“百般计较做底”,这是另一方面。两者的联系在于:情和意都是心之所发。

第二,指出了意与行的区别和联系。朱熹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意规定了行的方向,但不等于是行动本身,它只是心理的“未动而欲动”的状态。他在《语类》卷十五中还说过:“知则主于别识,意则主于营为”。“营为”就是行动,意“主于营为”,即在人的行动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并不是“营为”本身。这与志行说的实质是一致的。

第三,指出了意与恒的关系。朱熹提出的“常久之意”概念,说明意也有坚持不懈的恒心的意思。

朱熹的学生陈淳对“意”也有专论。他写道:

意者,心之所发也,有思量运用之义。大抵情者性之动,意者心之发。情是就心里面自然发动,改头换面出来底,正与性相对。意是心上发起一念,思量运用要恁地底。情动是全体上论,意是就起一念处论。合数者而观,才应接事物时,便都呈露在面前。且如一件事物来接著,在内主宰者是心;动出来或喜或怒是情;里面有个物,能动出来底是性;运用商量,要喜那人要怒那人是意;心向那所喜所怒之人是志;喜怒之中节处又是性中道理流出来,即其当然之则处是理;其所以当然之根源处是命。一下许多事物都在面前,未尝相离,亦粲然不相紊乱[8]。

这里,陈淳把意放在心、性、情、志、理、命等概念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其主要观点如下:第一,意与性。性是寂然不动的本体,意是运用商量,也是性发出来的。第二,意与心。心是就心理活动的全体而言的,心大意小,意只是心之活动的一部分。第三,意与情。情是心理活动的状态,是就全体的活动而言,意则使心理活动具有对象性,“要喜那人要怒那人是意”。第四,意与志。志是使心理活动的对象更为明确,使整个心理活动形成指向性。

王夫之把“意”定义为“欲有所为”。他说:“盖漫然因事而起,欲有所为者曰意;而正其心者,存养有本,欲有所为者,亦可云意。[15]”把“意”理解为意志行动的准备状态,并不是他的创见,但王夫之对“意”的特点的另外几点认识,却是颇具新意的。

第一,“己所不欲,意不自生”。王夫之说:“意不能无端而起,毕竟因乎己之所不欲。己所不欲,意不自生。且如非礼之视,人亦何意视之,目所乐取,意斯生耳。如人好窥察人之隐微以攻发其阴私,自私意也。然必不施之于宠妾爱子,则非其所欲,意之不生,固也。[15]”意思是说:人的“意”是以欲望为基础的,没有过人的欲望,也就没有任何意志的心理活动。

第二,“起念于此,而取境于彼”。王夫之说:“且以本传求之,则好好色,恶恶臭,亦心而已。意或无或而生,心则未有所感则不现。好色恶臭之不当前,人则无所好而无所恶。意则起念于此,而取境于彼。[15]”这说明,人的其他心理活动必须在外物“所感”之下方能产生或表现,而“意”则取境于过去,是以往经验的积淀,“如不因有色现前而思色。”

第三,“意居身心之交”。王夫之说:“意一发而即向于邪,以成乎身之不修。故愚谓意居身心之交,而《中庸》末章,先动察而后静存,与《大学》之序并行不悖。则以心之与意,互相为固,互相为用,互相为功,互相为效,可云繇减而正而修,不可云自意而心而身也。心之为功过身者,必以意为之传送。[15]”这说明,意是心与身的媒介,行动必须以“意”这种心理活动为基础,而心理的东西转化为身体的活动,必须“以意为之传送,”即心→意→身这样由心理至行为的轨迹。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学者关于“意”的观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意”是心之所发,是心理的“未动而欲动”的状态。

2.“意”是“有主向”的心理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与方向。

3.“意”“主于营为”,在人的行为中发挥主导作用。

4.“意”具有常久之意,含有坚持不懈的恒心的意思。

5.“意”是以人的欲望为基础的心理活动。

6.“意”不一定需要外物的直接刺激才能产生,而可以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

7.“意”是心与身的媒介,是心理的东西转化为身体活动的中介。

3 关于志意关系

志意关系问题也是中国古代志意论的重要内容。荀子是古代少有的把“志意”作为一个词组,并且把认知(“知虑”)、情感(“血气”)、行为(“德行”)并列讨论的思想家。《荀子》一书中多次涉及“志意”的概念,如:

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乎古, 则是其在我者也[3]。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侵[3]。

后世的思想家论志意有分有合,但一般都注重两者的关系,尤其注意讨论两者的共同特点。

3.1

志意之同

中国古代学者论志意之同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志、意都与情密切相关

荀子在将志意作为一个概念时,就注意探讨其与情感(“血气”)的关系。二程在讨论孟子的志气说时,也多次论及“志”与情感的关系。朱熹对志、意与情的关系论述得更为具体,他说:

意是心之所发,……与情相近。志也与情相近,只是心寂然不动,方发出便唤做意[13]。

意者,心之所发;情者,心之所动;志者,心之所之。比于情意尤重[13]。

问:情比意如何?曰:情又是意底骨子,志与意都属情[13]。

这里所说的志与意都和情相近,甚至“都属情”。这个观点很值得玩味。传统心理学把情感与意志分属于两种心理过程,与认知过程鼎立而三,是谓知、情、意的三分法。朱熹的志意“属于情”的观点,则为意志与情感都属于意向过程(与认知过程相对应)的两分法提供了某种启示与依据。

3.1.2 志、意都与行不可分割

墨子的“志行、为也”的命题首先肯定了志与行的关系。荀子也主张志与行不可分割:“行法志坚,不以私欲乱所闻,如是,则可谓劲士矣。[3]”只有行为合法、意志坚强,才能不被各种私欲所干扰, 也才能称之为思想坚定之士。这里把“行法”与“志坚”紧密联系在一起。

汉代王充也讨论过“意”与“行”的关系。他说:“夫自洁清则意精,意精则行清,行清而贞廉之节立矣。[4] ”认为一个人意志统一是行为高尚的前提。朱熹所说的“知则主于别识,意则主于营为”,更是直接地把意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了。而王夫之把意识义为“欲有所为”,以及肯定意为“身心之交”,也明确认定了意与行的密切关系。

3.1.3 志、意都是心有主向的表现

中国古代学者都充分肯定志、意的目标指向性。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就是把志定向于“道”。 朱熹将孔子的“志”阐释得更为通俗易懂:“志于道,是心全向于道;志于学,是心全向于学。”而他对于“意”的阐释,也十分强调其心有主向的侧面。如朱熹说:“意是有主向。[13]”他的学生陈淳有一句很难分辨其细微差别的界定:“运用商量,要喜那人要怒那人是意;心向那所喜所怒之人是志,”这不是同时肯定了“意”与“志”都具有指向性的功能吗?

3.2 志意之异

尽管志与意有其共同点,而且在许多场合两者联用或两者通用,但毕竟还是有一些差异和区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 志是“公然主张”的目的,意是“私地潜行”的动机

朱熹对张载所说“志公而意私,志刚而意柔、志阳而意阴”的意见非常赞赏[13],并进而详细指出:“志是公然主张要做底事,意是私地潜行间发处。志如伐,意如侵。[13]”又说:“志是心之所之,一直去底。意又是志之经营往来底,是那志的脚。凡营为谋度往来,皆意也。所以横渠云:志公而意私。[13]”还认为,“志便清,意便浊;志便刚,意便柔;志便有立作意思,意便有潜窃意思。公自子细看,自见得。意,多是说私意;志,便说‘匹夫不可夺志’。[13]”上述意见虽不免有褒志而贬意的色彩,但其中的实质是颇有价值的。确实,志属于目的范畴,它是公开的,非隐蔽的;意则属于动机范畴,它是隐蔽的,非公开的。一般的情况是,一个人的某种目的可以公然宣扬,但支配他去追求那个目的的动机却往往是隐匿的,有时甚至可能是见不得人的。[16]

3.2.2 志是有自觉意识的心理活动,意则带有随意的性质

王夫之说:“意之所发,或善或恶,因一时之感动而成乎私;志刚则未有事而豫定者也。意发必见诸事,则非政刑(所)[不]能正之;豫养于先,使其志训习乎正,悦而安焉,则志定而意虽不纯,亦自觉而思考矣。[10]”这里所说“未有事而豫定”,说明“志”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先决定了,它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有自觉意识的心理活动。“意”则是“因时之感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带有相当的随意性。

3.2.3 志是有持久性和不可变性,而意则“随物感而起”, 可随情境发生变化。

王夫之对“志”的不可变易性非常重视,认为这是人成功之先决条件。他认为,“志”的重要特征是“一定而不可易”、“事所自立而不可易”,一旦确定了某个目标,就勇往直前,不作变易。这是意志的持久性或恒心特征。而“意”则是“心所偶发”,“乍随物感而起,[10]”旋起旋易。“志”显然较“意”更具有坚持性。在生活中,正是“志”推动着人们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以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

3.2.4 志与意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比例

宋代陆九渊曾把人分为“有有志,有无志,有同志,有异志[17]”四种情况,王夫之更根据志与意在人身上的不同比例,把人分为庸人、中人、君子和圣人四等:“庸人有意而无志,中人志立而意乱之,君子持其志以慎其意,圣人纯乎志以成德而无意。[10]”这种说法显然缺乏科学依据,而且夸大了“志”与“意”的差别。但用志与意作为心理差异的测量手段,在实际中也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综观中国古代学者关于志与意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志与意的区别,共同点和联系概括为下表:

REVIEW ON THE ESSENCE OF WILL BY ANCIENT CHINESE SCHOLARS

Zhu Yongxin

(Suzhou University,215006)

Abstract

Ancient China had very wealthy psychological theories onwill,such as the conception of will,the essence of will,therelation between Zhi(direction of mind,one function of will)and Yi(operation of mind,another function of will) ,thefunctions of will,and so on.This paper probed into theessence of will in ancient China.Key words Zhi,Yi,direction of mind,operation of mind.

注释:

〔1〕本文初稿于1995年6月26日收到,修改稿于1995年11月4日收到。

标签:;  ;  ;  ;  ;  

论中国古代学者的野心本质(一)_朱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