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姜玉玲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150500

摘要:目的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动态ECG组和常规ECG组,每组118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动态ECG组诊断心肌缺血阳性68例,占57.63%,其中,有症状39例,占57.35%,无症状29例,占42.65%;常规ECG组诊断心肌缺血阳性53例,占44.92%,其中,有症状31例,占58.49%,无症状21例,占39.62%;。动态ECG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E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ECG组在室早早发、房早早发、传导阻滞、房早成对、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室早二三联律以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E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严重者引起心肌梗死,并引发各种心律失常,可以导致心脏性猝死。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依靠发作时心电图(ECG)ST-T的改变,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对于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由于不能及时记录到ECG的变化,常规ECG容易漏诊[1]。本文比较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36例,随机分为动态ECG组和常规ECG组,每组1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其中,动态ECG组男64例,女54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3.5±10.7)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5.1±1.3)年。常规ECG男61例,女57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3.1±10.2)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2±1.6)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ECG组进行常规ECG检查,嘱患者平卧位并全身放松,采用BurdickECG-9130P型12导联进行连续描记,纸速25 mm/s,增益10mm/mV,保持纪录纸的基线平稳,零干扰以及图像清晰。动态ECG 组行动态ECG检查,采用世纪金科12导动态心电记录仪连续监测所有患者24 h的心电变化,经信息处理、分析回放以及人工判断校正,并结合详细记录的24 h生活认知和相关症状记录(包括症状的起始、结束时间及躯体感觉,同时测定平均心率、心肌缺血时心率)进行综合性诊断。

1.3观察指标及诊断标准 常规ECG心肌缺血的判定标准:T波小于同导联R波的1/10,ST段水平下移≥0.05 mV。动态ECG心肌缺血判定标准:①J点后0.08s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0ram(0.1 mV);②sT段压低持续时问≥1.0 min;③再次发作需在前次ST段压低恢复到基线前后间隔时间≥1 min。心律失常的诊断根据发作时的心率、节律、起止特点、持续时间以及临床症状,室性早搏按照Lown法分级,≥3级有临床意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与计量资料均数之间的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t检验,当P<0.05时,即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检查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比较 动态ECG组诊断心肌缺血阳性68例,占57.63%,其中,有症状39例,占57.35%,无症状29例,占42.65%;常规ECG组诊断心肌缺血阳性53例,占44.92%,其中,有症状31例,占58.49%,无症状21例,占39.62%;。动态ECG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E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检查冠心病心律失常效果比较 如表1所示,动态ECG组在室早早发、房早早发、传导阻滞、房早成对、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室早二三联律以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E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检出效果比较

3 讨论

目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标准主要依赖冠状动脉照影或是冠脉血管照影(CTA)检查,然而,由于冠状动脉造影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很多患者难以接受[2]。常规ECG和动态ECG均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费用低的优点,对冠心病患者的初步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2导联同步动态ECG具有全自动、多画面检测的功能,可在不受限制的日常活动中动态观察出现的ST段移位,对监测老年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心肌缺血的有无及病变程度非常有益,提高了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动态ECG组诊断心肌缺血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ECG组(P<0.05);动态ECG组在室早早发、房早早发、传导阻滞、房早成对、室早成对、房早二三联律、室早二三联律以及短阵室上速的检出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ECG组(P<0.05)。综上所述,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4):134-135.

[2]李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91-192.

[3]史松,王艳红,易金玲.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1866-1867.

论文作者:姜玉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姜玉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