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意义的完整性*_公有制论文

论社会主义意义的完整性*_公有制论文

论社会主义含义的完整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完整性论文,含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对社会主义含义的认识上,有几种片面性认识:一是倾向于用社会主义的目的来界定社 会 主义的含义。如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真正的平等和全面发展等。在 这种认识的指导下,便出现了把级别工资制和按劳分配作为资产阶级法权加以批判的现象, 出现了平均主义、左倾冒进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现象。二是倾向于从生产关系的角度, 用经典社会主义作家所预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来界定社会主义的含义。如社会 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国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 济等。三是脱离意识形态、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本制度,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来界定社 会主义的含义。如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效率和生产 力水平。这实际是以生产力的标准来代替生产关系的标准,是以具体的制度和政策的标准来 代替基本制度的标准,是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来代替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这种认识 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邓小平所讲的“解放生产力”,是直接 对生产关系而言的,而不是直接对生产力而言的。为了更好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必 须把社会主义的含义看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体。只有分层次地认识,并将这些层次有机地 统一起来,才能完整地领会社会主义的含义。社会主义的含义分以下几个层次。

一、价值观念形态的社会主义

价值观念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下称价值观社会主义),是人们对没有剥削压迫、平等互助的 理 想社会关系的肯定和追求的一种社会观。它是依据道德理性而对社会关系进行的判断、评价 和选择,也可称之为道德理想社会主义。

价值观社会主义,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剥削压迫现象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既是对现实社会中 的剥削压迫现象的批判,也是对未来消除剥削压迫的美好社会的一种想象和向往。英国思想 家汤普森说:“乌托邦主义并不是一种政治,并不是一种政治纲领。它是想象能力的政治表 现。它更接近于诗,而不是更接近于计算。”[1](P427)。正如汤普森所言,价值观社会主 义的早期表现正是以民间诗歌等文学形式出现的。《诗经》中的《苕之华》、《东山》、《 伐檀》、《七月》、《硕鼠》等诗篇都反映了人们反抗剥削压迫的悲愤和对平等美好生活的 向往。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后,反剥削压迫和求平等的呼声便不断地在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 。

早期价值观社会主义还表现于某些宗教教义和某些学者、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及被压 迫阶级的起义口号之中。它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首先是为 人们批判现实社会提供了价值尺度。德国思想家尤根·哈贝马斯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成为 对现实进行批判性考察和分析由以出发的视角的基础”。“需要有持续的政治交往来防止立 宪民主的制度框架变得枯竭,而社会主义可以形成一种产生这种交往过程的酵素。……这种 社会主义,只有当它不再有一个批判对象的时候,才会消失。”[2](P183)其次,价值观社 会主义可以培养人们的“民吾同胞”的道德情操,可以为人们树立追求理想社会的奋斗目标 并激励人们为实现该目标的主动精神。价值观社会主义是在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出现之前便早 已存在的一种道德理想和价值评判的社会主义。它不同于理论社会主义和实践社会主义,却 始终贯彻于其中。价值观社会主义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资产阶级政治家也不可置否的。

二、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

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下称理论社会主义)就是对没有剥削压迫、平等互助的理想社会进 行了系统深入的道理上的阐述的社会理论。理论社会主义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生产关系社 会主义;二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社会主义。

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即则重于或仅仅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阐述无剥削压迫和平等互助的社 会主义的社会理论。生产关系社会主义也可称之为制度社会主义,即侧重对以价值观念社会 主义为指导而建立的以特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进行预测与描述的社会主义理论。

理论社会主义始创于圣西行、傅立叶和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探索。 理论社会主义在其开创的阶段便把注意力集中在生产关系方面。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是对未 来理想社会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的状态及合理性作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描述和论述。他们 所预测的理想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点:一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生产资 料公有制;二是消灭剥削,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或是按需分配;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 行社会生产;四是人民掌握政权和管理权,参与决策,领导者由选举产生;五是平等互助的 人际关系及集体主义的精神文明。从生产关系上来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具有 重大现实意义。因为一种社会形态的性质,是由在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来 确定的。

空想社会主义存在两个明显的非科学性的倾向:一是片面地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某一个 或某几个基本特征,忽略了社会主义社会所应有的所有基本特征的密不可分的统一性和整体 性 。尤其是忽略了经济基础的特征和上层建筑的特征的统一性。只从经济基础上或是只从上层 建筑上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都不能作为确定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依据。在相当长的 时期内,在相当多的人们中形成了这样一种习以为常的观念:即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甚至认为社会主义的每一个特征都可以单独构成社会主义的定义。实 际上,公有制或是国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都不能各自独立地作为确定社会主义社会性 质的依据,也不能加在一起作为确定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依据。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奴隶社 会的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及国营行业(中国许多封建王朝的前期都是以占相 当大比例的国有土地来实行“均田制”,中国封建社会的“盐铁官营”等)、封建社会的集 体所有制(俄国封建社会中的“村社土地公有制”)、资本主义及法西斯主义的国营经济、资 本主义的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的计时和计件工资所体现的在一定范围中的按劳分配等,显然 都不能作为确定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依据。另外,只从经济基础来考察一个社会的性质,显 然是片面的。邓小平讲:“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3](P168)因为如果没有民主,就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和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经济。没有民主的公有制很可能成为少数人或 是既得利益集团操纵的形式上的公有制,也可能成为个别人的以权谋私的工具。没有民主的 计划经济,可能只是少数人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官僚主义计划。按劳分配的实际内容和形 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也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兼顾社会、集体和个人的按劳 分配,也有偏重其中一方的按劳分配;有个人专断式的按劳分配,也有民主式的按劳分配。 而只有建立在公有制和民主制及社会主义法治基础上的按劳分配,才能称得上社会主义性质 的按劳分配。

当然,仅以上层建筑的特征来确定社会主义的含义,也是片面的。民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有其不同的实施范围。假若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即使全体公民都在政治领域争取了 选举权、参与权和表决权,也不能称这种民主已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国家 已经实行了这种民主。但这种民主,只是在政治领域发挥效能,而在经济领域便止步不前了 。所以这种民主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应贯穿于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两个方面。而要将民主实施于经济关系范围,就必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最基本的 保障。由此可见,作为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或是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必须是经济基础的各种 特征和上层建筑的各种基本特征相融合的统一体。

空想社会主义的另一个非科学的倾向便是未能从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中引伸出社会主义社会 ,即未能从生产力的发展中引伸出新的生产关系,未能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引 伸出社会主义制度;而仅是从人们的良好的愿望和理性判断中引伸出社会主义制度。固然, 社会的性质主要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但不能忽略的是,生产关系的 改变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并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新生产关系建立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前 提。现实的生产关系不能脱离生产力的水平而仅凭人的主观愿望任意拔高。

生产高度社会化的社会主义,即在生产力、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的彻底消灭 剥削,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扬弃资本主义并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这种理论上的社会主义也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中期创立的。 马克思、恩格斯预测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生 产率高于资本主义。二是国家、阶级、商品生产及货币已经消失。社会的组织形式是自由人 的联合体。生产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三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 别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四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即在生产资料公有制 的基础上,社会对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按劳动量进行分配的分 配形式。马克思当时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他认为在共产主义社 会的第二阶段可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从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 中引伸出社会主义,并且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理由-剩余价值论及实现社会主义 的基本力量-无产阶级,因而,理论的社会主义由空想转为科学。

三、实践形态的社会主义

实践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下简称实践社会主义)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政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 的价值观和理论的指导下,为建设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马克思所预测的社会主 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当然,马克思也没有否认在某些落 后的国家,如俄国也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 的本质特征与现实社会相融合的复杂性已有所预料。可是,在可以利用政权来实践社会主义 的国家中,人们大都犯了企图在短时间内让现实完全就范理想和理论的框架之中的急性病的 左倾错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方面是战争环境所 逼,另一方面也是企图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将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贯彻到社 会的各个 角落。但列宁很快认识到在小生产占绝对优势的落后国家里采取行政命令手段直接实行经典 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并于1921年初很快改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执政不久即 停止了“新经济政策”,致力建设纯粹的公有制生产关系。斯大林的做法直接影响后来的包 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

实践社会主义的内容是丰富多彩和经常变化的动态过程。它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 和同一国家的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体现,因而它没有可以死搬硬套的固定模式。它应是适 应不同的实际状况的各种特殊形式。但实践社会主义所表现的各种特殊形式并不是漫无边际 的放任自流,并不是对社会主义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而是存在共有的本质特征。实践社会 主义的本质特征,正如邓小平所概括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 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P373)对邓小平的这一概述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理解: 第一,实践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第二,实现目标的基本手段是依据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既要“解放生产力”,又要“发展 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针对生产关系而言的,就是要不断的改革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 的生产关系,使其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革,就是 对生产力的解放,而不管这种生产关系是滞后于生产力的,还是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生 产力”是针对生产力而言的。其主要内容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进生产工具、工艺流 程和原材料,发展科学技术及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加社会的总 财富量。发展生产力是推进理想生产关系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所以 改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是密不可分和相辅相成的。

实践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理论与千差万别的具体的社会状况的有机结合。因而实 践 社会主义呈现动态性和复杂性。实践社会主义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它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应始 终把握的目的。发展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的手段。另外,所有制状态 、计划、市场都可以作为手段。不应把所有制状况和计划经济等手段作为目的,也不应为了 目的而不考虑手段是否切合实际,如在所有制的问题上,急于实行“一大二公”等。应将目 的贯穿于手段之中,又使手段能切实的发挥实现目的的效能。二是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关系,必须使生产关系适应并最大限度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使生产力的发展服务于社会 整体需要,使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良性发展。三是处理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 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政治体制的民主化,推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四是处理 好效率与平等的关系。社会主义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体现其优越性。平均主 义,发展太慢和效率太低都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宗旨。同时,社会主义又要避免因引入竞争机 制而导致贫富的过分悬殊的现象。两极分化恰恰是社会主义要克服的现象。这就要求实践的 社会主义既要利用市场,又要控制市场、引导市场。

标签:;  ;  ;  ;  ;  ;  ;  ;  

论社会主义意义的完整性*_公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