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是小学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思考问题没有方向性,缺乏准确性和灵活性,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思考,因此,小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定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在教学中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地探索知识,在探索中不断充实完善原有的认识结构。应在教学中努力创设成功的机会,增强思维度,让学生积极思索并解决问题。
一、积累空间感觉和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发展来源于空间感觉和经验的积累,这也是为以后学生继续学习复杂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奠定基础。中学阶段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性的几何知识,尤其是有清晰而丰富的空间观念。例如平面几何中的添加辅助线,非常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对图形的切拼构造能力和图形的对称,旋转和平移的几何变换能力。学生要学习和掌握这些复杂的几何知识,需要丰富的空间观念。这种能力一方面当然主要是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生成的,但另一方面也要依赖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空间与图形的经验、感觉的积累。如果没有早期的这种空间感觉和经验的积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就难以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影响学生空间观念的顺利建立。
二、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小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认知特点,我国的心理学家曾对儿童几何方面的发展作了分析,儿童是先认识一个笼统的三维空间、整体,再分别认识其中的二维、一维空间,或者部分;在已经获得了有关概念时,再理解在构成上部分到整体,由一维到二维、三维的关系。后者是前者在高一级认知水平上的逆转。我们在教学时,应该顺应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例如我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纸箱,先让学生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到了几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再让学生从长方体纸箱的正面、上面、侧面、后面分别观察,说说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的,最多看到了几个面,最少能看到几个面,由整体到部分进行活动和交流。为了成功实施高一级认知水平上的逆转,我还设计了一些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我给学生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平面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不断的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依托活动和交流,进行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活动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只有在活动中,学生真正经历操作、观察、思考、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准备了长短不同的五根小棒,先让学生任意取三根围一围,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有些是能围成三角形的,有些是围不成的,同时使学生产生一种空间直觉,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小于最长边是围不成三角形的,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大于最长边是可以围成的。然后,我让学生把这两类三角形填入表格并分类,记下每根小棒的长度,然后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得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经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既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又有理论上的上升,真正把握了几何空间特征和性质的实质。
四、加强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时,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加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引发学生动脑。所谓善于思考问题就是有科学的思考方法。在日常教学中,不论是教应用题还是教计算题,不论是讲概念还是讲法则,都要在坚持讲新知识的过程中讲思考的方法,把思路教给学生。教思考方法,教思路要尽量发掘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现以如何教学生解下题为例。“找出一个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看谁找得快。”请找的既对又快的同学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并启发提问:是从奇数里找合数快呢,还是从合数里找奇数快?同学们会讲,出10 以内的奇数1、3、5、7、9, 再去掉“1”和质数就找出了“9”既是合数又是奇数。老师问:“如果要求找出两个呢?”“再从 20 以内的奇数里接着找。”引导学生发现找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的思路和方法。这是同学们自己想出来的。教思路也要尽可能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学生自己去找“路”集中同学们的智慧,交流他们的思想才能广开思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陶行知先生说: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总之,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只有在思想和观念上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了解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认知特点,从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辨别得失、正误。才能更好地组织小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真正达到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
论文作者:马丹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
标签:学生论文; 空间论文; 图形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角形论文; 思维论文; 观念论文; 《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