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国有企业振兴的途径与效果_东西湖论文

东西湖区国有企业振兴的途径与效果_东西湖论文

东西湖区搞活国有企业之途径及效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湖区论文,国有企业论文,途径论文,效果论文,东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东西湖垦区围绕如何搞活农垦系统的国有企业这个关键问题,采取了“壮大放小”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企业集团,发展壮大了一批企业

面对国际国内竞相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开展规模经济竞争的挑战,为了壮大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增强全区经济整体实力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东西湖垦区以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了一批企业集团。截至目前为止,已组建企业集团6家, 按企业类别分工业企业集团4家(其中台资集团1家)、建筑企业集团1家、 游乐开发企业集团1家。这些企业集团的组建产生了整体效应、 放大效应和规模效应,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和知名度,成为全区的骨干支撑力量。其中东啤集团最为突出。东啤集团前身是一个年产500 吨蔗糖的小糖厂,由于缺乏原料,转产啤酒,通过不断扩建、技改,形成了3 万吨生产规模,实际产量可达6万吨,于1991年兼并了有30 多年生产历史、负债9349万元的武汉啤酒厂,组建了武汉东西湖啤酒集团公司,1993年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使东啤集团成为年产23万吨啤酒、3000吨矿泉水、150吨滋补酒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1995 年利税总额占到全区工业利税总额的80%以上,成为全区真正的经济支柱。

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组建了一批股份制企业

截至目前为止,全区共组建股份有限公司3家, 有限责任公司10家,总计注册资金20749万元,股本总额18698万元,其中实物资本5204万元,占股本总额的27.8%;货币资本12484万元,占股本总额的66.8% ;无形资产1010万元,占股本总额的5.4%;股东个数总计5824个, 其中国家股股东2个,计股本额11033万元,占总额的59%,法人股股东87个,计股本额6740万元,占总额的36%,自然人股东5715个,计股本额925万元,占总额的5%。这些改组改制后的企业基本上能按《公司法》的规范运行,成为东西湖区国民经济的骨干支撑力量。如东花大厦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为了改善投资环境组建的一家集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以东西湖区东星实业发展总公司为主体投资500万元,然后吸收区外3家股东投资1000万元组建而成,开业以后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东西湖垦区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对改善本区投资环境起了重大作用。

三、开放引进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借外资改造和新建了一批企业

近年来,东西湖垦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注意抓了三个环节。一是充分利用市、区有关部门优势和自身的地利及资源优势,上下左右结合,全方位招商,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台商投资区。二是把握招商重点,即把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投资额高,涉及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的工业项目放在优先位置。三是积极走出去,联络客户,开展重点项目的引进,94年至95年共组织了十余次招商活动,如澳门经贸洽谈会、日本大阪世界商务大会、国际风筝会,以及美国、法国、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招商洽谈会等。通过以上工作,全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为止,已累计建成三资企业68家,合同资金额33086万美元,注册资金总额21336万美元,协议外资额14591万美元,平均单项协议外资额214万美元。合作领域由以食品工业为主发展到其他工业和娱乐等第三产业;合作形式由以项目合资、独资发展到外商来区进行成片土地开发,形成了以台商为主,以外引外的趋势。在已成立的68家外商投资企业中,累计引进外资6800万美元,外资进资率达到44.6%,高于武汉市全市的平均水平。三资企业生产经营亦呈现上升势头,1995年销售收入6.7亿元人民币, 税收(不含海关税)实际入库500万元以上,比上年增长30%, 三资企业就业安置职工3000名。

四、实施国有民营,救活一批中小型国有企业

国有民营是国有小型微利亏困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1994年全区有47家企业实行了国有民营(其中工业企业37家、商业企业8家、建安企业2家),固定资产净值民营前帐面值为1229.18万元,民营后经评估确认为1331.47万元,民营者实际占用1190.83万元,民营前的流动资产帐面值为2554.69万元,民营后经评估确认为1691.38万元,民营者实际占用1497.41万元;民营前47家企业历年亏损挂帐1386.75万元,三项资金及原辅材料占用为2474.25万元,应付帐款为1611.64万元,欠银行贷款1510.81万元,民营前47家企业原有职工3334人, 民营后由民营者直接接收安置了1754人。企业实行民营后干部职工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和发挥,基本上达到了转换机制、搞活企业的目的,其中盈利企业达到41家,占总额的87.2%。1995年对全区实施民营的企业进行了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要求和不履行义务的企业进行了淘汰,整顿后尚存43家国有民营企业正常运行,预计1995年完成产值3000万元,上交利费203万 元。

五、实行股份合作制,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激活一批企业

在1994年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东西湖区股份合作制企业试行办法》,1995年又按照该试行办法组建了三家股份合作制企业,从行业看,既有工业企业,又有建安企业,还有农业企业;从所有制看,既有全民所有制成份,又有集体所有制成份,还组合进了个体私营成份。从而为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机制,筹集了急需的发展资金。如95年3月审批组建的东顺砖厂,就是由3家企业法人、1个事业法人、 62个自然人共66个股东共同发起组建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企业股本总额280万元,其中国有股60万元,占总额的22.4%;法人股65万元, 占总额的24.1%;自然人股155万元,占总额的53.5%, 这家企业吸收的社会闲散资金竟然超过了整个投资的一半以上。

六、推行风险抵押承包和资产租赁经营,引进能人,带活一批企业

推行风险抵押承包就是要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完善企业经营者、职工和企业三位一体、利益紧密相连的风险责任制度。例如柏泉农场1995年对全场20多家工、商、建、运、服企业全面推行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每个企业的经营者均与农场签订目标责任合同书,并向农场上缴5000元现金的风险抵押金,除此之外,尚需将房产通过司法公证程序抵押给农场。企业的干部和职工则与企业经营者层层订立风险责任合同,完不成目标任务就要承担赔偿风险,因此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干部职工围绕企业转、围绕市场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场20多家企业当年核算基本上消灭了亏损。

资产租赁经营适用于无能力经营、无资金经营、无技术经营、无产品经营的亏困小企业。如走马岭轧钢厂93年亏损30多万元,94年亏损80多万元,1995年5 月从外地引进一个私人老板对轧钢厂实行资产租赁经营,该老板组合四家个体资本投资460多万元, 对轧钢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和设备厂房维修,使轧钢厂起死回生,并且每年向农场上交资产租赁费85万元。

七、企业破产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解脱了一批企业

为了建立起企业风险机制,使企业真正做到能生能死,东西湖区以攻坚碰硬的精神,将企业破产工作列入区政府目标管理内容,成立了企业破产试点工作指导小组,选定东山农场所属“武汉第一乳酸厂”作为破产试点。该厂自1978年建厂以来除1988年略有盈利外,其余年份年年亏损,被迫于1993年7月全面停产,1994年3月提出破产申请,经武汉市审计事务所审计,该厂负债总额达853.1万元,企业资产仅75.4万元, 资不抵债达777.7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130%。法院受理破产案后, 区体改部门在东山农场及区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本着对国有财产、债权人权益和国家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周密组织、精心操作、依法清算、依法偿债,从3月受理破产案起至9月底法院宣告破产终结止,历时6 个多月,终于圆满完成武汉第一乳酸厂的破产程序,为东山农场解脱债务负担850多万元。此外还组织了一家小型商业企业即东西湖区广播服务 部的破产工作,为其解脱债务负担18.88万元。

八、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改变农垦全民所有制单一经济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底,全区从事工商建运企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个体户已超过1万户,从业人员达1.5万人,并且先后在东西湖水产养殖场、走马岭农场、三店农场等地创办了三个私营经济发展试验小区,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私人资本参与开发。如东西湖水产养殖场私营经济发展区共引进私营企业13家,私企投资额达4000万元,已正式投产的企业3家,投资额1500万元,1995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 实现税收180万元;走马岭农场个体商业经营一条街已初具规模, 个体私营门店已发展到近百家,从业人员200多人,全年营业额708.5万元,创税收38.5万元。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补充了经济成份单一的不足,解决了富余人员的就业,还为市场繁荣、国家税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九、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和要素市场,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夯实基础

东西湖区首先巩固和完善了区级社会统筹。1995年全区参加养老统筹的单位55家,参加统筹的职工人数17629人,全年应收养老金550万元,实收460万元;合同制工人养老金投保单位113家,投保人数4000人,应收养老金112万元,实收102万元;待业保险投保单位39家,投保人数13512人,应收缴养老保险金额18.1万元,实收17.6万元。

在不断发展完善商业物资市场的同时,加快要素市场的建设步伐,全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中介、仲裁机构相继成立,并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为全区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工作,企业产权交易事务所为把企业推向市场作了重大努力,将全区22家亏困企业推向中南地区产权交易市场,为实现企业的资产重组、合理流动做了一系列的服务工作,目前已有一大半企业有了回应,有2家企业进入了实质性协商谈判阶段。

标签:;  ;  ;  

东西湖区国有企业振兴的途径与效果_东西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