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根廷危机看自由化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根廷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阿根廷经过长达3年的衰退,终于在2001年陷入了危机的泥淖,是阿根廷过快的自由化改革所带来的苦果。
一、阿根廷自由化改革的表现
(一)金融自由化。阿根廷自由化可以追溯到1991年梅内姆总统掌权时,阿根廷政府为了降低百分之几千的通货膨胀率,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给金融制度出了一剂“猛药”:建立了比索与美元1:1的货币局制度,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由外汇储备决定。这些措施稳定了阿资本市场,疏通了国际融资渠道,使阿经济在90年代获得较快发展。然而进入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深入实施,上述政策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随后又为了获得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的贷款,又按他们的愿望逐步开放了资本市场。(二)投资自由化。阿根廷为了更好的吸引投资,开放了一些国家垄断的部门,如:军工、电信、能源、金融等,鼓励外国在境内投资建厂。进入90年代以来,进一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把一大批国有企业私有化。(三)贸易自由化。阿根廷积极推行出口导向型政策,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还和巴西等国建立了南方共同市场,积极促进区内贸易的发展。
二、导致阿根廷危机的原因
直接原因:阿根廷危机是在外债和货币的双重推动下发生的。阿政府过于庞大的外债总额,不但使得阿政府利息负担沉重(截止2001年底,阿根廷外债总额达到1500亿美元,每年支付利息100多美元),而且使其在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时受到限制。又加上实行1:1的货币局制度,使得比索高估,出口受到极大的限制,出口创汇极其有限,到2001年其外汇储备才达200多美元,干涉外汇市场的能力非常有限,故在债务危机的引诱下,金融危机爆发了。
根本原因:
(一)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过早自由化,与货币局制度不协调。阿根廷是在货币局制度下开放资本市场的,要想保持固定汇率制,就必须实施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也就是控制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的自由流动。也就是说固定汇率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而资本管制应该是其最后一道防线,可阿根廷连这也开放了,资本便可在这个国家自由的进进出出:从小的方面来说,会导致金融政策实施不利;从大的方面来说,很可能动摇一国金融制度的根基。
(二)自由化的同时配套改革跟不上,腐败丛生。经济学家认为,阿根廷金融危机、政治危机出在“货币”上,但根子不在“货币”,而在于早年庇隆为迎合民粹主义搞的一套福利主义、官僚主义做法。政府开支庞大,财政赤字和外债积久弥深,这在自由化改革带来增长时问题不大,但在增长下滑时问题暴露无遗。阿根廷在走自由化道路的同时,其政治经济体制中的“双重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一方面阿根廷内部仍存在效率低下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另一方面政治体制中有代表其利益的政府官员,在政治干涉的条件下,这些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个人的私利,作为报答,也采取了措施保护这些效率低下的行业,而这些都是与自由化改革格格不入的,甚至阻碍了改革的进一步进行。
(三)自由化的速度过快,国际救济不利
阿根廷于1991《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建立了比索和美元的1:1货币局制度后,很快就开放了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并且实现了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同时还继续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使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大大降低,失去一大批政府调节经济的政策工具,即使发生危机时,调控工具也非常有限。同时还有巨额的外债。过快的自由化几乎使政府软弱无力,而那些在一定程度导致阿政府这种局面的外国投资者、国际货基金组织在救济时行动缓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出尔反尔,停止发放货款,任由阿根廷局势的发展。而自从布什政府就职以来,美国保守主义势力抬头,出现一种思潮,认为国际多边机构(美国是最大股东)不应该救援发生金融动荡的新兴市场国家。美国人撒手不管,也加剧了国际资本对阿根廷的投机活动。
(四)危机发生时措施不利
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必须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长期以来,在是否要实施紧缩政策这个问题上,政府与公众之间无法达到共识。为了获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一年来阿根廷政府一直在压缩财政开支。而政府限制储户在银行提款的数额这一规定,则进一步加剧了百姓与政府之间的隔阂,而未真正制止银行在资本外流所起的作用。同时,为了减少财政赤字,仅仅降低公务员和退休人员的工资和福利水平,未能找到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和减少不必要的投资,也没有采取措施消除自由化同时所产生的各种腐败现象以及在开放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官僚主义。
三、中国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中国和阿根廷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维持经济、政治、金融制度的稳定,避免危机的发生,如何把经济增长转换为有质量的经济发展,同时,这些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阿根廷的危机是其在自由化道路上的一次挫折,其过快的自由化和配套改革跟不上是这次危机的总的根源。而今,阿根廷已经放弃了实行十几年货币局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这是实行资本自由流动时汇率制度的必然选择,也是阿政府早就应该做出选择。阿根廷的危机给发展中国家敲起了警钟,在通向市场化的道路上,必须循序渐进。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改革也开始转向投资、金融和贸易市场化等方面。在金融方面中国于1996年开放了经常项目,但对资本项目却一直实行管制,即使在加入WTO的承诺中,虽然允许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开展业务甚至能逐步与中资银行处于同等的地位,但也没有做出开放资本项目的承诺。至于贸易方面我们既要学习阿根廷积极开展区内贸易的作法,但同时也要进行贸易多元化(因为阿根廷的几次危机在很大程度受其与巴西的贸易的影响)。美、日、欧是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可我们也要积极加强周边国家的贸易,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就是这种构想。
第三,在改革的同时一定要循序渐进。一个国家的改革牵涉到各种集团的利益,因此改革是一个慢慢的磨合过程,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
第四,不要按别人的固定模式来进行改革。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并不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而且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特点,一种模式在西方国家可能适用,可它并不适合其他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在摸索中前进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应该继续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