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逻辑思维;研究;实践
引言:语文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其课程的展开不仅能够传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发展学生基础语言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时,不仅要实现语文教学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任务,还要实现语文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的任务。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思维教育价值,展开教学方式创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有效利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职业生涯中发挥充分作用。
1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意义
人脑对现实世界概况的认识,间接的、直接的反应即是思维,逻辑思维是思考形式之一,是人们常说的抽象思维,指人们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现实的过程。语文学科简单地看就是培养人们利用语文文字去进行思考、表达、交流的一门学科,具有工具性,对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具有直接性影响。高中阶段,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将逻辑思维与语言工具进行紧密结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断地发展学生语言与思维素质,促进学生综合品质的发展。
2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实践策略
2.1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
“思辨”一词源自于《礼记》中的“学问思辨行”。知识有可能被忘却、理解有可能被修正,但思维逻辑方式却是相当稳定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思辨,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提出,需要对文章核心内容作出突出。因此,语文教师在展开语文文章阅读时,基于阅读文章关键点、学生认识矛盾点,依据教学目标、文章内容去提出具有争论性、辩证性的思辨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对思辨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发展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分析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教师在讲解课文《鸿门宴》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亚父”的话“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进行提问:“亚父”乃项王最信任的谋士,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丧气的话?文中“亚父”的这句话,对于整篇文章内涵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最终项王丢天下,沛公得天下也正应对了此话。学生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可以从项王与沛公当时所占据的势力,两人的性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根据两人的行事作风可以得出答案:项羽性情桀骜、行事磊落,难以为王。而沛公善于用人、能屈能伸,具备为王的品质。这时候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刘邦与项羽谁才能算是真正的英雄?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中人物性格、行为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基于文章内容,提出核心问题,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2.2 给予学生空间进行自主思考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开灌输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传授,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学生思维能力难以得到发展。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展开创新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展开独立思维,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在这个阶段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每一篇语文文章都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世界认知而创作的,其中蕴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对世界的思考。教师在展开语文文章教学时,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思考,能够促进学生透过阅读文章的血肉,体会阅读文章中饱含的情思,并对文章内涵进行深思,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3 总结
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较为漫长的积累过程,难以一蹴而就。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表达类学科,其是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的蓝本,因此,语文教师在展开语文学科教学时,应该做到循序渐进,利用语文学科知识的工具性,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效地将语言表达与逻辑思考进行结合,促进学生综合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
[1]于宏.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D]. 辽宁师范大学.
[2]卜冬旭.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J]. 文理导航, 2019(7):21-21.
[3]胡琦峰. 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研究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
[4]廖双全. 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初探[J]. 新课程(下), 2018(9).
论文作者:张颖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学生论文; 逻辑思维论文; 思维论文; 促进学生论文; 思辨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文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