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二十一世纪——构筑继续教育的新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二十一世纪论文,框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到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中国,面临世纪之交的整个人类社会的变革是巨大且无法预料的。尤为突出的是,现代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及其与生活内容的紧密结合,使整个社会发生了质的变化。各种全新的观念,全新的理论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都让现代人,在这场迅速而彻底的伟大转变中既感到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又深感责任重大,急需寻找一种方式,一种对策,来迎接新世纪的召唤。
面向21世纪,继续教育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学习,人类内在宝库》的研究报告中着重指出:21世纪是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教育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教育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成人教育促进委员会于1965年在一个提案中指出:应建立一个新的、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使教育从纵的方向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横的方面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使今后的教育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随时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继续教育、终身学习,是世界进入学习社会的反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对继续教育能促进本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发展的良性循环,认识更为明确,都纷纷将继续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方针。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993年2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继续教育首次被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正式列入了这一跨世纪的文件,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世界正面临着向21世纪迈进的重要时期,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成熟和推广,更大的经济浪潮将席卷而来。这些都将使21世纪的职业形态发生重大变化,脑力劳动的岗位增多,大多数的企业出现“体力岗位脑力化”的变化趋势;复合型岗位增多,许多被分割的岗位将优化组合,复合成新的岗位,从现有的7000多种形式化了的职业降到1000种以下;职业岗位和职业技能的迅速变化及工作场所的高效随意化,促使人们不断用新知识来更新武装自己,培养自己适应变革的能力和设计、理解、创造未来的能力……,这一切都为继续教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带来了广阔的前景和难得的机遇。
面向21世纪,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涵盖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十分广泛的。从时间上来说,因为整个社会向前推进的速度是惊人的,社会发展是无限的,而作为社会中的人,要想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来充实、更新自己。这种学习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并将延伸到人的一生。从空间上来说,继续教育的领域要不断开拓与扩大,以至到整个社会,这就意味着未来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进行学习,还意味着未来的整个社会将承担起教育的职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都可以结合实际对在职技术人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技能提高性的继续教育,使学习者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竞争和不断开发创造、创新的能力。
“继续教育”在国际上已开展多年,但对其定义世界各国尚未有完全统一的表述。英国、德国继续教育是指继初等、中等教育之后的第三个教育阶段,强调的是初始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教育;美国则强调继续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的教育,使成人不断获得与本岗位有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增长对相邻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法国、日本基本与美国相同;俄罗斯和独联体其他各国继续教育的概念接近终身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称:“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我国自从80年代引入“继续教育”这个概念,并开始实践,把继续教育主要定位在“对已获得大学学历教育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不断进行旨在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教育”,这就很清楚,继续教育主要是指对工程技术人员、科技人员进行大学后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基于这一定位,把目前正在试行的函授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第二专科教育、函授监理工程培训等这类成人教育都列入了继续教育范畴。例如第二专科教育就是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对紧缺人才的需求,采用短、新、快的形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成人教育形式。它从1992年试行以来及时缓解了许多行业人才紧缺的状况,满足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职专业技术人员重新择业、转岗和知识更新的需要;函授监理工程师培训,则是接受了具有大学学历以上或者助工以上职称的管理人员,进行“质量、进度、投资”三控制和建设监理概念、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知识的教育,学员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现代施工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的施工现场管理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进程。以上这两项教育都是比较成功的继续教育,它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得到明显的验证。但还有不少进修、培训班并未达到继续教育这一层次,知识补缺补漏型的为数不少,加之,经费不够,投入不足,教师积极性不高,法律不健全等等原因,真正意义上的继续教育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继续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面向21世纪迎接新的挑战。应在借鉴其他各国开展继续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实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继续教育,使其真正地为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发挥应有的作用。要积极转变观念,把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开发、一种投入、一种学习竞赛,成为中国创建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种开发,就是对人才资源的开发,要把继续教育作为构筑人才高地的一项主要措施,作为培养高层次科技精兵强将的重要途径,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赶超世界科学技术新水平的能力;一种投入,是指继续教育是一种时间短、见效快的投入,是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生产力的投入,对继续教育一定要用跨世纪的战略眼光来加大投资比例,增加投资信心。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企业在激烈的经济竞争及新技术革命挑战中谁胜谁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变革的时代要求渴望成功的企业具有持久的竞争能力,它就必须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多、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继续教育是一种适应竞争需要的竞赛,尤其是世界进入了学习型的社会,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的半衰期周期缩短,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层出不穷,专业技术人员如不坚持学习,就要落伍,就要在激烈的竞争中遭淘汰。据报道,参加宝钢早期建设的日本专家定期都要赶回日本学习,不需要强制,不需要发文规定,接受继续教育成为日本员工的自觉要求,因此曾有学者指出:日本经济取胜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培训和教育。面向21世纪,中国的专业技术人员也要有这种自觉“充电”的强烈意识,也要不断地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可以这样说,21世纪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21世纪的环境是学习的环境,她要求人们终身学习,自觉接受继续教育。
面向21世纪,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继续教育新框架
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要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小平同志又提出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发展战略,全球化、高科技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顺应这一发展,教育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人们对教育的地位,尤其是对继续教育地位的强调,将会变得更为深刻、更为广阔。我国的继续教育在上海各大中型企业中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九十年代紧缺人才培训工程”的全面推行是上海继续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探索,为继续教育迈向21世纪奠定了基础,使继续教育成为建立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框架。
继续教育面向现代化,是21世纪继续教育的核心
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国力竞争的关键在于教育,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人的现代化,21世纪成功的关键是要从十九、二十世纪的自然资源开发转移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上来,重心将是如何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而继续教育则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将为这一重心的转移承担主要职责。高等学校是高新技术开发和集聚的前沿阵地,是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主力军,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它应拓宽和发展自己的教育功能,除了本科生、研究生学历教育外,还应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努力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领域拓展,并使之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高校应在21世纪的继续教育新框架中,成为继续教育的辐射中心,成为高新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的中心。高校与企业的结合是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即要以学习者在社会和企业中运用接受的继续教育知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衡量继续教育的质量。“21世纪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除了大型企业外,还要加强对继续教育薄弱领域的渗透和延伸,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乡镇经济、区县经济及各类合作、合资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继续教育为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继续教育面向世界,是21世纪继续教育的特色
科学没有国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地球将变得更小,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会变得更短,人类进入了地球村。这种新趋势,使得继续教育的交流、合作的国际化变得简单、易行。继续教育在21世纪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更富有生命力,一定要树立全球意识,走向世界,走与国际接轨的道路。努力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开展继续教育的成功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进程,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各类注册师的考试及注册制度。一方面它是我国与国际接轨在新形势下规范相关制度的体现,另一方面,它又是结合我国实际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继续教育的表现形式。面向21世纪,继续教育必须打开国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吸收国际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促进本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繁荣服务,可以采取配合重点工程项目,选派生产技术骨干出国培训,与国外机构合作建立培训中心,开展教育研究、师资交流、互派教师出国进修,开展继续教育考察交流等等。我们可以高屋建瓴地看到:世界经济逐渐趋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使得继续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跟上潮流,既要面向世界,更要体现本国特色,这将是21世纪继续教育的特色。
继续教育面向未来,是21世纪继续教育的动力
21世纪的学习社会,教学技术上有了多媒体,学习方式上应显示出更多的机动性、灵活性、流动性,而教育内容上应更加适应信息洪流,适应现代化。继续教育只有和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才能体现自身的最高价值,才能使得未来的继续教育内容更为新颖,形式更为活泼,手段更为多样化。
继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改变以知识补缺为主的做法,把系统知识、基础知识的培训让给学历教育去完成。继续教育的内容要紧密跟踪现代科技的新发展,瞄准国际一流的科技发展水准,突出高新技术内容,突出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广最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使继续教育在促进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继续教育内涵的加深以及内容的超前性,教育手段与高科技的紧密结合,使继续教育将产生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一门新的教学艺术,要求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具有更加高超的技艺,不但要求他们熟悉所授课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仅会动脑而且会动手,能够驾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结合教学内容编制应用软件,这给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才能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继续教育在教学手段上,应彻底改变黑板和粉笔传递最新科技知识的窘迫状况,将多媒体技术、广播电视教育、国际互联网等多种手段与继续教育的结合,用先进的、开放的、远距离的教育技术来创造更广泛的与可变的继续教育学习机会,使学生不出国门就可以学到国外原汁原味的最新知识,足不出户可以获得最新科技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倍地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继续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应大力提倡灵活机动的“柔性教学法”,旨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即根据教育对象的难点、需要,设置若干个“知识模块”,根据个人能力、适应性、基础条件等,进行选择装配,以学生为中心,在更加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来进行知识更新。继续教育课堂甚至可以搬到医院、车间、工地,使人在一生中易于而不是难于得到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
面向未来的继续教育,将以其教学内容的前瞻性,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为发展动力,迎接21世纪的挑战。
回眸过去,展望未来,继续教育又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的参与,使继续教育已被历史性地提到跨世纪的战略地位,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继往开来,愿继续教育为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
标签:继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