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前锋农场学校 156325
一、设计理念
唐诗中描述景致的诗词唯美丰富,表现手法也极为浪漫,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写作水平等也颇有益处。但是发现、感知、品味、汲取唐诗中对美景的描述以及写作技巧这一学习过程,尤为需要学生积极自主感触的,并非教师进行知识引导便能一蹴而就。因此,本教学设计“以唐诗中的唯美世界”为教学主题,以自主“寻美”为主线,另辟蹊径引导学生从自主“观景”、探讨“赏景”的角度初步感知到深入学习《唐诗五首》,在尝试以自身为学习主体的自学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1.课前为学生们准备导学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五首古诗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简介,学习、理解诗句中的生字词。
2.初步赏读诗句,感知诗中的画面美,感受每首诗的感情基调,体验作者潜藏在诗句中的心声和情愫。
教学环节:课时1以《使至塞上》为例,感知诗中景,感触诗中情。
1.讨论导入,信息共享。四人一组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鼓励学生将预习过程中整理的有关王维以及《使至塞上》的学习信息与资料分享、交流、总结。并以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将汇总的信息要点全班交流分享。
2.教师小结,信息筛选。根据学生们自主总结归纳的学习资源进行总结、过滤。同学们对诗人王维及其生平简介、《使至塞上》诗的创作史实背景以及“边塞诗”的由来,在课前都做了详尽的了解,在学生交流讨论完毕后,有选择地补充学生信息遗漏点和理解误区,对王维生平历程、本诗创作的历史背景、意境情感等做好引导小结。
3.朗读诗歌,由诗作画。问题提出:(1)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字词;(2)小组讨论,在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致,请开动脑筋画一画。(3)画作欣赏,近观诗中景。教师选择几幅学生们对诗中景的描绘图进行点评,并一一将呈现在图中的关键词提取出: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引导学生由景入情,感受诗中的边塞景,感触诗人此刻心中的寂寥与落寞。
4.寓情于景,咀嚼诗中情。(1)观景结束,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赏景”,小组协作讨论,将八句诗句逐一赏析,感受景中人、事、情。(2)对八句诗分派小组代表逐句讲析,鼓励学生将心中所感、心中所想表述出来
5.品味写作手法,仿诗写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诠析整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诗人巧妙地将情绪融入景致中的写作手法。(2)仿造诗人的巧思妙想,就这当下的景色,仿写句子。
三、案例分析
1.选材新颖,内涵丰富,教学理念深入课题。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十三五”教育规划内容,要切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德育教育落实在日常实际教学活动中。而本教学案例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正是积极落实德育教育的课堂实践,尤为深入课题。此外,唐诗素材中富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在引导学生自主赏析、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和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思维品质等等。因此本教案以“唐诗中的唯美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自发地从观景的角度解析古诗,以赏景的情趣由景入情,自发感知诗中潜藏的情感与思想,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极具教育价值,选材构思非常具有创新精神,有“一箭三雕”的教学预设。
2.教学环节灵动,充分体现自主性。以往的诗歌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不自觉变成“越俎代庖”,而本教学主题下的三个课时的教学时间设置,几乎将课堂的“主场”留给学生。从课前预习到课中讨论再到自主“备课”、讲课,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虽然万事都有利弊,学生们虽然在课前找寻资料、分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存在思路跑偏、资料繁杂不精等细节现象,但是瑕不掩瑜,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的表现:充分展开想象、大胆表达自己对诗句的看法、细微揣测诗中情等等,都值得称赞。
这样的自主性以解放学生的思维、双手、语言为前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主动接触知识、自主钻研知识、协作探讨知识、引导总结知识,这样的成功经验以及在学习中产生的成就感,对激励学生今后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真正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极具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
3.适时干预,辅助有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由“主导者”转换为真正的“引导者”,从课前导学案的问题准备,到整个教学环节中的认真聆听、完善总结,再到学生讲课的一一中肯点评和知识点补缺延伸,以及到最后的知识要点整理,都充分地展现了引导者的专业能力和学识素养。教师有效的课堂干预和知识引导对整个教学过程犹如点睛之笔,让整个教学活动环环相扣、稳定有序、繁而不乱。
新课标指出,学生语文素养能力形成一般是在初中阶段定型的。提升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语文人文素养的发展对学生初中乃至今后的语文学习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教学成功以诗歌学习为载体,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教育目标融入其中,通过唐诗中的唯美世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在点滴成功体验中,对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有着良好的推进作用。本次教学同时对教师今后的德育教育也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发利用更为有效的语文课堂资源,深挖教学中的德育元素,让学生真正受益,受益终身。
论文作者:崔海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学生论文; 诗中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素养论文; 自主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