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1]2004年在《就里滋味别》文中指出元代文学对有元一代女性的存在状况有颇多的描述。元曲,特别是元杂剧对女性地位的提高、礼教枷锁的宽释有比较多的揭示,这一部分也是最引人注目、受人关注最多的,而其他文学类型,如正统文人的诗文、女性作家的作品等,其中的女性研究似乎受到了冷落。本文试图从元杂剧、正统诗文和女性作家的作品叁个侧面切入,以求从不同角度挖掘元代文学对当时女性世界的反映。 全文由引言、正文、余论叁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简述本文的选题缘起和论证角度。 正文由四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追溯元以前女性历程之后,分别从叁个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以求在不同侧面的对比中得到更为全面的认识。 一、元代以前的女性历程 本部分追溯了从先秦到宋代的女性历程,礼制的逐步严密导致了女性自由空间的渐次缩小。总体上看,这是一个对女性束缚日益加深的过程,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总体趋势的小潮流。 二、礼教边缘的徘徊者——元杂剧中的女性群体 混迹于市井的杂剧作家,出于对传统儒家文化的怀疑和对市井女性生活的熟悉,构建了一个异于传统的女性世界。在这里,杂剧作家替同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张目,把自己的满腔希望投注在她们身上,因此她们多不为礼教所束缚,流露出叛逆的色彩,但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作家不能给她们找到出路,只能让她们徘徊于礼教的边缘,她们偶尔跨出礼教的步伐最终还被作家拉回。 叁、礼教圣坛上的祭品——元代正统诗文中的贞妇烈女 与元杂剧中的女性世界截然不同的是,上层正统文人诗文中众多贞妇烈女所构成的女性世界。正统文人为了以夏变夷,以推行儒道为己任,立足于“君臣大义本与夫妇一”,极力提倡女性的贞节操守,在他们的诗文中为贞妇烈女们留下了一席之地。这些贞妇烈女成了他们维护礼教、大倡儒道的牺牲品,同时她们又作为一种话语权力压迫着现实中的女性。 四、礼教帷幕下的自白—元代女性的自我书写 与男性世界的五彩斑斓相比,现实中女性世界的色调就略显单一了。才女们身心都受到儒家道德规范的约束。囿于生活面的狭窄,她们的作品多是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回味:寂寞孤独之感、苦闷压抑之叹徘徊于字里行间。无论是闺阁女子,还是风尘妓女,她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述着对生活的不满,而这种不满情绪背后的丰富内涵正是我们所要挖掘的。 余论部分概括全文,简要阐明形成元代文学中如此有特色的女性世界的原因:在思想禁锢松弛的意识形态环境下,个体本性的自然流露。
程丽[2]2011年在《元代女性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对古代女性文学的研究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他们的目光多集中于女性文学的整体描述,以及唐宋、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对于元代女性文学,除几个重要女作家有研究者涉及外,少有系统的讨论。可以说,元代女性文学是学界相对陌生又颇有研究价值的一个领域。本文在全面考察元代女作家生平和创作的基础上,着重考察元代女性文学的内容情蕴,并选取几位重要女作家进行个案研究。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介绍元代女性文学的选题意义,以及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正文第一章,概述元代女性文学的整体状况,包括元代女作家的生平和作品总量,元代女作家的构成特征,并对一些存疑女作家进行了考论,最后对元代女作家的生存坏境与创作关系进行考察。第二章,论述元代女性文学的内容情蕴,展现了宫人、闺秀、烈女、歌妓四种不同身份的元代女性创作的基本面貌和风格特色。以她们的作品为基本出发点,来梳理和展现她们创作的共同情感和内蕴。第叁章,选取郑允端、孙淑、管道升、郭真顺4位女作家进行个案分析。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作诗主张铲除旧习、提倡感发惩创的女中贤智郑允端,为人为诗都堪称闺阁典范的孙淑,潇洒倜傥、多才多艺的管道升以及巾帼英雄郭真顺,她们四人可以说是元代女作家中的佼佼者。通过对她们的个案研究,以期管窥元代女性文学的整体状况。结论部分对元代女性文学的历史价值以及不足进行了总结。
韩川[3]2013年在《元代咏物散曲研究》文中提出咏物题材源远流长。目前学界对咏物诗、咏物词的研究成果颇多,对于散曲咏物却关注较少。元代以曲行世,堪称一代之文学,散曲创作丰富。《全元散曲》中,咏物曲数量虽不是最多,但仍占有一席之地。同样,相关元代咏物散曲的研究也甚寥寥。故本文以此为对象,对元咏物散曲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叁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咏物散曲的创作概貌,这其中包括前后期作家数量与作品数量的巨大差异,以文人为主的作家群体及其原因的探讨等。第二章则是对咏物散曲的物象分类及意蕴内涵的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笔者将其分为六类,分别是植物物象与高洁的自我形象、动物物象与愤世之情、山水天象与隐世之情、女性物象与玩世之情、人工物象与元代社会风俗、其他物象与个别感情。第叁章则是对咏物散曲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首先是“类词化”的现象,其次是最具元曲特色的“蛤蜊风味”,最后是多样化的修辞技巧。
参考文献:
[1]. 就里滋味别[D]. 张红霞. 河南大学. 2004
[2]. 元代女性文学研究[D]. 程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 元代咏物散曲研究[D]. 韩川. 江西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