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韩国经济发展趋势_企业经济论文

1998年韩国经济发展趋势_企业经济论文

1998年韩国经济发展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经济发展论文,走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宏观经济将面临“一低三高”

(1)经济增长率为1.5%或负增长。1997年12月3日,韩国政府同IMF签约的协议书上提出1998年经济增长率为3%,物价上升率为5%。1998年1月8日,韩国政府根据韩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向IMF提出经济增长率为1.5%,物价上涨率为9%以内的修正方案。(注:韩国经济新闻,1998年1月7日。)韩国的民间研究所把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为负的增长。

(2)高物价,高失业率,高利率。从1997年末起,随着汇率的上升,进口的能源、白面、白糖等价格上升50%。随之而来的是,电费、煤气费、交通费以及方便面等价格都大幅度上升,政府向IMF提出的修正案把物价上升率控制在9%以内,但弄不好会突破两位指数。

IMF要求今年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一般来讲,1%的失业率将导致22万失业人口,那么5%的失业率将导致120万失业大军。政府部门宣布削减行政人员10%,企业缩减人员10-30%,今年将出现大批失业人员,这将不利于社会的安定。

经济紧缩期间,为了防止资金外流,IMF要求在一段时间内将维持高利率,目前3年期公司债券利率仍为20%以上,高利率将增加企业筹措资金的费用,预计新年又出现大批企业倒闭。

(二)政府将推行强有力的改革与开放化政策

首先,政府将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在经济领域里进行一系列改革。以金融部门的改革为开端,依照BIS的自有资本比率8%为标准,全面整顿金融机关,关闭不实金融机关,通过合并、拍卖等途径,引导金融机关大型化、民营化,使金融业进入市场经济的运行体系。

其次,促进资本自由化。根据IMF的要求,政府决定把外国人的投资额从原来的26%扩大到50%,到1998年底达55%。外国人人均投资限度也从原来的7%扩大到50%,同时对外开放短期资金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这预示着大量外国企业将进入韩国。

再次,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促进贸易自由化。韩国政府决定,把原定到1999年末为止取消的对113种进口产品的限制将提前1年或半年分四个阶段取消进口限制,提高国内市场的开放度。这将意味着外国产品冲击韩国市场,这对于韩国企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进程,韩国政府决定将原来到1999年末取消的对出口贸易的一系列补贴和对外国商品的进口限制,将提前一年或半年分期执行。1998年起将取消出口准备金补贴,海外市场开拓金补贴等出口补贴。

(三)企业将推行出口第一的经营战略与高难度的结构改革

首先,企业将再次推行“出口第一”的经营方针。韩国企业界一致认为,渡过这一次金融危机的关键是扩大出口、创外汇。各大企业重新改编经营体系,提出新的出口目标,加强国外销售网络。现代企业把1998年外汇取得目标定为281亿美元,这比1997年的121亿6千万美元增加了48.6%。三星集团也把1998年出口目标定在280亿美元,这比原计划高出30%。(注:韩国经济新闻,1998年1月7日。)

为更好地落实今年的出口目标,各大公司确立今年的出口拳头产品与出口重点地区。大宇集团决定充分利用目前韩币贬值造成的韩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大规模地组织钢铁、汽车、船舶、半导体等大型产品的出口,集中攻占美国、西欧市场。

三星集团,决定以BP机、移动电话机、计算机软件等作为拳头产品,集中攻占俄罗斯、中国、印度市场,把20-30%的销售人员派到上述国家。LG电子公司于1998年1月6日,已向中国深圳中盛大厦出口了整个大厦管理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准备在1998年出口100个这样的软件系统,价值达600万美元。预计,今年以电子产品为首的韩国产品将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其次,企业将进行高难度的结构调整。

(1)投资结构上,将大幅度缩小投资规模。这一次金融危机,实质上是企业经营危机,即企业长期推行外延增长战略、忽略效益增长的必然结果。各大企业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纷纷整顿亏损子公司,把资金集中到效益好的项目上,30家大公司新年平均缩减30%的投资规模,相应地延期或取消部分国外的投资计划。

三星集团决定延缓准备在英国投资的72亿美元规模的电子复合团地二期工程投资。LG电子公司也决定延缓准备在英国投资的28亿5千万美元的家用半导体厂。(注:韩国经济新闻,1997年12月11日。)

(2)整顿非主力业种,改善经营结构。韩国大企业集团为了集中攻占主要业种,纷纷整理非主力业种。LG集团把电子、化学、金融三大部门为主力业种。整理非主力业种的90个项目。现代集团准备放弃对制铁业的进军和对国外商业大厦的建筑计划。三星集团决定把三星在美国的SMS公司卖给美国的一家公司,其价值达1千万美元,又把在葡萄牙的半导体工厂转卖给第三者。目前的问题是企业不愿放弃盈利性企业,而买主绝对不会购买亏损企业。政府强烈要求企业要放弃能卖得出去的企业,以便尽快吸引外资、偿还外债。

(3)财务结构上,降低负债率,取消相互贷款保证。今年1月中旬,现代、三星、LG集团等大企业纷纷提出结构调整方案。一致提出降低负债率,改善企业财务结构。三星集团表示在今后五年内把企业负债率下降为152%水平上,LG集团决定到2002年为止把目前的378%的负债率下调到200%以内,到1999年末完全取消各子公司之间的相互贷款保证。(注:韩国经济新闻,1998年1月20日。)

(4)所有权结构上,提出新的改革。现代集团提出,把结构调整的核心放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上”,决定只由具备优秀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参与管理,其他人只能做大股东,不参与企业经营。

(5)降低工资,缩减人员与经费,改善高费用结构。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各企业普遍下调20%工资,缩减10-30%人员,节省50%办公费用。这将对降低高费用起很大作用。

关于韩国经济何时好转的问题,新当选的金大中总统在1998年1月18日同国民的电视对话中明确表示“只要今年搞好了,从明年上半期开始,景气会好起来,经济增长率达到5-6%,物价上升率控制在5%以下”。笔者认为经济好转主要是指经济开始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而经济完全恢复到原有的水平上需要较长时间,其理由如下:

1.深层次的经济结构调整将需要一定时间。

这一次金融危机深层根源在于韩国经济结构上。目前,企业为降低高费用,采取下调工资、缩减人员、经费开支等措施,将在短期内能起到降低费用、扩大出口的作用。但是,以单纯降价来提高竞争力的方法,其生命力不会长久。况且,容易引起贸易磨擦。应当改变经营战略,研究和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需要较长的时间。另外企业界进行一系列经营结构、财务结构、所有权结构、投资结构等调整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

2.根据日本的经验来看,日本经济从1992年——1995年连续四年出现零的增长,1996年恢复增长,GNP增长率为3.5%,但1997年GNP又下降到1%以下。日本经济的病因也是经济结构性问题。如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滞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趋降,泡沫经济的后遗症至今未能全部消除。当然,日本经济复苏缓慢其很大的原因在于日本政府没有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开放。目前韩国经济在病因上,同日本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不同之处在于IMF的管制下,韩国经济将推行强有力的改革与开放政策,因此经济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会比日本短一些,但所面临的困难并不亚于日本。

3.根据现代经济社会研究院、三星经济研究所、LG经济研究院等民间经济研究部门的预测,在今年经济增长率为1.5%的情况下,由于外汇汇率的上升,而导致的韩币的贬值(汇率按1300=1来计算),会使1998年韩国人均GNP将下降为6613--7363美元之间。(注:韩国经济新闻,1998年1月9日。)这意味着人均GNP继1995年突破1万美元之后,回轨到1991年水平上。要使作为经济恢复的重要标志之一的人均GNP重新回到1996年的10548美元,假设今后几年内汇率维持在1300=1左右,经济增长率为5%,则需要7年时间,经济增长率要达到7%,则需要5年时间。

4.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韩国外债最多的1985年为467亿美元,而近年来,企业与银行的大量负债经营,使韩国的外债总额到1997年11月末为止达到1500亿美元这相当于GNP的40%左右。按6%的利率计算,每年要支付150亿美元利息,加上偿还本金就更多,如此巨额的外债偿还,主要依靠扩大出口的途经。预计1998年贸易顺差为80亿美元,这是大量紧缩进口来达到的。80年代中期后贸易顺差最多时为114亿美元(1988年),而当年GNP增长率为12.3%。所以,在今后几年内经济低速增长条件下,要偿还如此之多的外债,实现国际收支顺差,或少量逆差,将需要较长时间。

笔者认为,由于影响经济的因素很多,准确地回答经济恢复到原有水平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是很困难的。但过了今年,从明年上半期经济开始好转这一点没有疑议,但经济恢复到原有水平则需要较长时间,对此应当有充分的认识。预计在1999年经济增长率达到5%之后,从2000年开始,由于汇率的下降,GNP增长率将进入5%以下的低速增长。

目前,韩国所面临的经济困境是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历过的。按照熊皮特的观点,韩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创造性破坏”阶段上。韩国把这一次金融危机当做破坏原有的经济结构,创造一个新的经济结构的机遇,深信曾经创造过汉江奇迹的韩国人民,会再创第二个汉江奇迹。

标签:;  ;  ;  ;  

1998年韩国经济发展趋势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