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科学课堂里小组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论文_白翠芬

论小学科学课堂里小组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论文_白翠芬

白翠芬(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瓦窑中心小学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有效的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个体科学素养,促进团队发展,因此如何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落实生本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科学课小组合作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学课 合作学习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2-030-01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并能激发创造潜能。教师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认识小组合作探究的真正意义。但有些教师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小组合作学习内容选择不适当

很多科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更多地考虑的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设计问题,而忽略了预设学生的学习进展,把握不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有的老师在教《空气的性质》这课时,直接进行“观察纸团会不会湿”活动和“刺破气球”活动,学生探究的成效一般,若增加准备阶段评价的环节“谁赶走了杯中的水”的活动,就能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质量,使学生在合作中取得更大的收获。因此,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准备阶段选择合适内容是促进小组合作探究有序进行的有力向导。

问题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匀

小组合作学习实际上是学优生参与的机会往往较多,学困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

在教《把固体放到水中》这课时,小组合作探究固体的沉浮,思维敏锐的学生很快就把树叶、瓶盖、木块等物体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现象并汇报了结果。而动作慢的学生根本就来不及做,不清楚有些物体是怎么沉入水底的。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没顾得上关心小组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学优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教师对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不够,小组成员间的分工不明确,造成一些学困生有时会把任务留给他人去做。

问题三:教师的主导作用形式单一

由于过分强调学生“学”的意义,教师常常只成为事后评论员,而不能积极参与并引导学生“学”的全部过程,使教学活动中出现东拉西扯的混乱,降低了教学效果。所以要精心设计问题,做到难易适中,认真准备教具,尽量减少干扰因素。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对策一:实行自由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舍得留给学生充裕的自学时间和空间,合理安排学生个人的读和思,让学生在自由探究过程中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然后彼此交流见解,并反思和释疑解难,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

进行《了解土壤》教学时,在探究土壤中的成分这个活动中,可以充分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探究:⑴学生假设:土壤里面可能有水分和空气等。⑵观察验证:把餐巾纸包住土壤用力捏紧,把纸打开观察上面出现的现象,发现纸上面残留了水迹,证明含有水分;再把土快轻轻放入烧杯中,观察有气泡产生,说明里面有空气。学生操作起来简单方便,容易掌握,结论一目了然。

对策二:实行优化组合,落实个人责任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缺乏主动性,除了学习兴趣外,跟没有合理分组并落实个人责任是有很大关系的。一般来说,教师在分组时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落实好个人责任。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也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的可竞争性。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每个成员要明确各自所担任的角色,该为小组做什么,做到人人参与、互帮互学。

对策三:教师准确定位,评价针对性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但要想实现高效的教学,教师的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合理引导,积极调控,承担好学习促进者的角色。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学生的讨论,获取学生讨论的信息,做合作者、管理者,而不是旁观者。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善于观察认真倾听的同学,并在发言结束后找几个同学说说刚才同学发言的要点,通过比较并提出类似“为什么这位认真倾听的同学能一字不漏地复述刚才同学的发言要点?”“你发现这位同学有什么优点?”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不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教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结合,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奉安.小学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与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7):4-5.

[2]张德宏.浅谈小学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3):285-285.

[3]邓来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4,(1):127-127.

论文作者:白翠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论小学科学课堂里小组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论文_白翠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