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与中小城镇“捆绑”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镇论文,中小企业论文,民族地区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3)09-0040-04
从发达国家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城镇化、工业化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中小城镇、中小企业是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起点。在民族地区,一方面,城镇化水平还非常低,1999年城镇化水平只有21.04%,远远低于全国同期30.9%的平均水平,城市规模小,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发展极不平衡。城镇化的滞后导致生产集聚效应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1]另一方面,与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相比,民族地区存在着差距,从数量上看,1998年东部地区中型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的60.8%,西部地区占12.2%;东部小型企业的数量占全国总数的63.2%,西部仅占13.2%。从工业增加值来看,中型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东部和西部各占全国总量的63.8%和11.7%;东部地区小型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国总量的70%,西部地区却仅占8.5%。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中小企业与中小城镇“捆绑”策略,联动推进,是民族地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
一、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是中小城镇的经济基础
1、中小城镇的发展是民族地区城市化道路不可逾越的阶段,中小企业是中小城镇的主体。城镇化水平标志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落实和居落形式上的必然反映,它需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作支撑。所以,中小城镇的发展必须靠产业推动,兴镇先兴业,兴业才能强镇。城镇化的本质在于经济生活空间的转移、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中小城镇,必须以发展经济为目的,积极培植经济增长点,中小企业是中小城镇的产业支撑。
2、中小企业是扩大中小城镇规模,增加其容量的必要形式。目前,民族地区中小城镇普遍存在着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等问题,对经济的辐射拉动能力低。如内蒙古自治区的旗县所在地镇平均非农牧业人口不到2万人,其中有237个旗县辖建制镇平均非农牧业人口只有2000多人。[2]有研究表明,小城镇的镇区人口至少要达到3万人以上,才能正常发挥集聚功能。[3]人口集中是城镇化的表面特征,生产方式的变更才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只有解决好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让农民进城后有事可做、有钱可赚,而且比种田赚得多,他们才可能在城镇定居下来,城镇化才能顺利推进。
3、中小企业的篷勃发展可以为城镇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中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引资方面,民族地区受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吸引外商进镇投资的规模有限;财政方面,由于县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由于“僧多粥少”而力不从心、鞭长莫及。要突破中小城镇发展的资金短缺“瓶颈”,就必须大力兴办中小企业。一是可以向中小企业转让拍卖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权、城镇道路冠名权和广告经营权等,筹集资金。二是可以鼓励和吸引企业或个体私营参与投资建设城镇的公用设施。三是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项目、建设城镇,支持他们领办、创办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
4.中小企业是缓解民族地区中小城镇就业压力的载体。以青海为例,2001年全省仅城镇需要安置的劳动力就达到20多万人,加之每年新增劳动力城镇约10万人、农村约10万人。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安置难度不断加大。[4]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的集约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只能依靠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过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它们各有特点,但共同点是依托小城镇,发展中小企业。如苏南的纺织、针织,温州的皮鞋、服装、箱包、低压电器,珠江三角洲的服装、玩具、食品等,都是以中小企业为支柱。民族地区中小城镇的产业,更是多属中小企业。如果没有广大中小企业,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无法实现,就谈不上工业化和城镇化。
5、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提升民族地区中小城镇的竞争力。城镇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政府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人的竞争力等方面。提升城镇竞争力最终要落实到提高产业、企业竞争力上来。作为城镇经济的主体,工业型中小企业支撑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第三产业的持续繁荣。一个城镇工业体系形成、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体现着这个城镇的经济实力、综合技术水平、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后劲。离开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城镇竞争力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来推动城镇的经济发展。
6、中小企业能够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确保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民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牧业生产的城镇化、工业化,而广大中小企业恰恰是把农牧业生产推向城镇化、工业化阶段的重要力量。民族地区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是依靠当地的优势资源和农业、畜牧业产品为加工对象逐步兴办起来的。如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野葛粉、炸辣椒、香椿、包谷老酒、豆瓣酱等,年产值达200万元。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沟乡馒头敖包村的“毛毛谷”(注册名“金香米”),2002年实现产值105万元。[5]因此,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广大的同农牧业相关的中小企业的存在。
二、民族地区中小城镇是中小企业成长的平台
1、中小城镇是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二次创业”的增长点。中小企业发展初期,由于受当时经济体制、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企业分散,不利于公共设施的共同利用、环境保护和小城镇建设。中小企业发展到今天,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与时俱进,根据形势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要求,走“相对集中,连片开发”的路子。积极调整城镇企业的布局结构,有计划、高标准、高起点建设一批中小城镇,变布局分散为相对集中,形成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达到资源共享、规模经济的目的。
2、中小城镇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营运成本。以宁夏为例,1990-2000年,中小企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从业人员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比重10年间分别下降了16、20.4、38.6和14.5个百分点。[6]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交易成本过高所致。中小企业点多面广,四处分散,一方面不利于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投资农村的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成本太高,效率太低,很不合算。建设中小城镇,发展集约经济,工商业、政府管理、文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由政府统一规划,配置,使用和投资管理,使得城镇内的企业能够共享各种基础设施,从而降低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加快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聚集人口,繁荣城镇。把中小企业发展纳入中小城镇建设统一规划,还可以提升城镇档次和功能。
3、中小城镇可以为中小企业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目前,各地招商引资异常活跃,生产要素的重组和整合,总是希望寻求最便捷、最廉价的条件。民族地区投资环境差,中小企业资金注入难、技术引进难、项目立项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必须实施环境创新,筑巢引凤,引资引技引项目。中小城镇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五通一平,各种配套设施齐全,为中小企业招商引资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如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开辟国际商务区,采用“国际管理、顾问开发、费税免返、无偿土地”的模式,委托国外公司规划、开发和管理,同时提供真正的优惠条件,让投资者有回报,从而实现地方经济与投资者共同受益共同发展。[7]
4、发展中小城镇,构筑民族地区产业化体系的建设中心,能有效地推进中小企业向第二、三产业拓展。作为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城镇自然应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发展极的作用。中小城镇上接大中城市、下连广大农村,是农村各种优势生产要素的聚集地,客观上成为构筑民族地区产业化体系的建设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推进民族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拓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就业结构合理化,促进农牧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如青海省海南州通过小城镇建设,全州进城落户的农牧民达1467户,仅贵德县今年进城农牧户就有132户,从事餐饮、运销、旅游等第三产业,增加收入52.6万元,人均增收1084元。各地还以小城镇为依托,建立多类畜产品市场13个,以农畜产品加工、中藏药为主的龙头企业也悄然兴起。[8]
5、发展中小城镇有利于人口往城镇聚集,耕地向“能人”集中,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规模经济发展。人口向城镇转移,土地可以流转集中,耕地、山林、草场等可以规模经营,使有限耕地向“能人”靠拢,对整合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农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人口集中和城镇化,为社会创造了商机又提供了大量劳务,有利于中小企业向城镇集中,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中心和新产品的开发中心,强化了城镇的产业依托。人口集中和城镇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将被井然有序地细分、规范、专业化;有规模消费的细分和专业化,能促使盈利的工作领域越来越多。同时,城镇化提高了的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这个作用不可估量。
三、民族地区中小企业与中小城镇“捆绑”发展,联动推进
从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看,城镇化与工业化本身就是两位相连的一个整体。产业化是城镇化的产业依托,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发展结果。
1、“捆绑”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根据预测,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有15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9](1)“捆绑”发展,必然要求分散布局的中小企业向城镇适度集中。而中小企业的集中,必然要求与之配套的如金融、财政、仓储、运输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将为农村劳力的就业提供充足的就业空间。(2)“捆绑”发展,联动推进,无疑要以导致城乡差别的各项制度的逐步消除为前提。在计划经济时期有助于工业强行积累的户籍及相应的社会福利、用工等制度,已越来越显示其阻碍经济发展的弊端。逐步取消这些不合理的制度,还城镇化、工业化本身的两位一体发展联动,已成为经济界的普遍呼声。(3)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是以知识化作为一条主线而贯穿始终的。从工业化升级对人口的吸纳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对低级劳力的需求下降,而对从事如管理、财务、营销、网络等工作的劳力需求呈上升趋势。联动的结果,能对民族地区的文化和教育事业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农民在向外转移的过程中具备适应各种就业机会的能力。工业化提高农民的素质,农民素质的提高又为中小企业的二次飞跃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本,企业的振兴又能带动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容,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将创造经济的扩张。
2、“捆绑”发展,有利于民族地区专业化生产和营销,形成错位竞争的格局。民族地区中小企业重复建设现象极为严重。水泥、化肥、造纸等企业几乎各县都有,砖瓦厂、预制厂等几乎各乡镇都有。重复布点,结构趋同,致使企业规模都很小,导致恶性竞争,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不能产生规模效应,资源配置效率低。我们认为,各个地方特色产品和特色经济不同,种类不同,档次不同,各具特色,各有优势。中小企业和中小城镇“捆绑”发展,着力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这是有利于地区资源配置的,就可有效地防止和解决重复建设和产业趋同问题,从而优化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形成错位生存发展格局,必然促进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
3、“捆绑”发展,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民族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日益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日益上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不到很好的修缮、管理和利用,农田的整合程度很低,有些地方土地荒漠化状况不断加剧,草地退化,森林覆盖率低,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自然灾害频繁。解决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相当多散居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转移到城镇,以工业化为依托实行城镇化。“捆绑”发展,也有利于集中治理发展企业的污染,解决环境保护问题。
4、“捆绑”发展,有利于实施名牌战略,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实力。工业化的标志是企业的迅速崛起和知名品牌的出现。名牌意识、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是构成名牌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在地理版图上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因为有企业的崛起、品牌的扩张而在经济版图上令人耳熟能详。像健力宝与三水、春兰与泰州、长虹与绵阳、东风汽车与十堰等。民族地区各地都有特色资源,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土特产品上做文章,着力在特色上下功夫,已经在实施名牌战略上有了很大进展。如湖北省恩施州中小企业在硒产品的开发上成绩显著,富硒矿泉水、富硒烟、富硒肥、富硒饮料、富硒禽产品等,市场行情一路看好,恩施也名声大噪。[10]云南省鹤庆县1998年起先后投资1600万元建设以新华村为重点的民族工艺加工基地,并建立展示中心,通过对传统工艺的改造,提高档次,改善包装,逐步升级,成了远近闻名的白族手工艺中心,每天来这里参观和购买手工艺品的旅游团就有100多个。[11]
5、“捆绑”发展,有利于优化相关资源的配置,符合人类向往文明的基本愿望,符合各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城镇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原来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特别是居住在边远山区自然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彻底摆脱传统落后的自然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这符合人类向往文明的基本愿望,符合各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城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将极大地改变过去民族地区因居住分散而不能得到的文化、教育、医疗等条件,使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健康状况普遍改善,从而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同时,城镇完备的文化设施,将有利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弘扬发展。而中小企业又为各族人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加快了文明进程。
6、“捆绑”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进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混合杂居的特点。通过城镇化发展中小企业,使分散居住的各少数民族集中,有利于增进各民族之间,特别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交流和学习;有利于密切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前提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因素的增长;同时,还有利于国家行使管理职能,化解各种矛盾,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祖国的统一。
收稿日期:2003-06-16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小城镇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