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建筑企业;动态控制
引言: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建筑工程的大力支持,建筑企业的发展速度极其迅猛,而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工程预算超支的问题,而导致预算超支的很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在工程造价预算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建筑施工中的动态因素。因此更多的企业在实践中探索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这样让建筑企业的基本经济效益得到保证。因此避免在施工阶段出现预算超支就成为现在建筑企业关注的一块内容。
1、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新时代,我国经济快速腾飞,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建筑企业也赶上了时代的浪潮,在新时代建筑企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但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工程还是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造价超过预算,最终经济效益不佳的情况,而导致施工阶段最终超过预算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材料市场的价格不稳定以及预算整体体制不佳等原因。
1.1材料市场价格不稳定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一般会在材料购买的预算上放很大的空间,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建筑工程的周期一般都很长,施工材料也需要多种多样。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的价格受到市场的波动变化较大,因此企业也需要承受市场波动的风险,在材料价格大幅度波动时,工程造价就会超预算。因此材料市场也成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最大原因。一般预算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市场近年来的波动变化进行预算,但是这还是无法准确预算最终结果。施工阶段不同的机械设备也会随着市场的波动,价格也会随之波动,施工过程中机械的采购也会导致造价超过预算。因此,即使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给出的预算方案不会出现大错误,但是在施工过程市场变化较大,就会导致工程超出预算。
1.2 建筑工程预算体制不完善
许多小的建筑企业并没有一套完善的预算体系,这样直接导致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预算等不到控制,最终出现预算超支的情况。因为没有完善的建筑工程预算体系,在实际的预算当中,就不能将施工过程的预算表现出来,最终导致预算超支。也是因为没有完善的预算体系,工程实际的支出情况有很多时候被忽略,使得造价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时无法准确的进行预算,进而在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最终出现预算超支。具体而言,造价人员在编制工程造价时,一些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不详细,造价人员对部分项目研究不透彻就会出现预算偏差,最终导致超出预算。
1.3 项目设计不合理导致工程频繁变更
工程设计过程中,因为设计人员并没有走进工程项目,并不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因此最终的设计也会有不详细不合理的地方,这也导致在实质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问题,施工单位不得不进行工程变更。而频繁的改变工程就会导致原有的工程预算增加,而增加的预算并没有在原本预算内,就导致了最终预算超支。例如,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忽略了施工地的地形以及文物的影响,直接进行设计,施工单位按施工图纸施工时,遇到阻碍就会改变施工方案,进而增加了预算。
2、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遵循的原则
2.1 遵循目标控制的原则。
所谓的目标控制的原则就是指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过程需要关注目标本身,从目标的基本开始出发,根据目标的相关内容,对目标进行多层次的细分,达到对目标详细控制的效果,对目标进行层层管理,层层控制,最终实现目标的有效控制。
2.2 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科学性的原则具体是指在工程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造价需要依靠现代科学的相关方法,有效利用相关技术,结合工程造价的相关手段,优化造价方式,精准预算,增强企业的科学管理,提高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2.3 遵循动态性的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动态性是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必须要注重的,动态性原则是指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实际状态会更具实际情况进行变动,而这时候就需要造价人员不断的改变控制策略,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更具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最终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2.4 遵循时效性的原则。
实效性的原则是指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的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实时的采集,一些材料以及设备的价格变动,工程造价人员要及时掌握,在材料价格出现具体波动时进行相关改变,防止延误有效时机。
2.5 遵循经济性的原则。
经济性是企业最关注的,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对预算的最终价格进行把控,把握好成本,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分析
3.1 执行合同管理,进行动态控制。
如果要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分析,那么需要从施工合同上首先进行发力,通过控制施工承包商的行为,来对工程造价的全局进行控制。施工的合同是工程造价最需要注意的,施工企业要制定详细的一份施工合同,大力加强合同管理,要保证这份合同的合法性,同时保证这份合同能够让施工更加稳定的进行,保护双方的合法利益。
3.2 细化施工现场管理,有效控制预算支出。
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对于成本控制来说最为重要,如果能够做好现场的监督管理,那么可以有效的减小成本流失。那如何做好现场管理呢?首先,相关的管理人员在进入现场时第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严格把控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情况,在工程出现变更情况的时候,要及针对相关变更进行了解,了解变更之后的材料损耗,费用增减情况,对比每项的变更情况,采取最好的变更手段,变更之后对相关的变更进行记录,避免在变更之后出现纷争。第二,要严格把控现场签证,在现场进行有效监理,表面出现工程损失的情况,同时随时掌握开支情况,出现小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出现问题累计的情况。最后,结合现有技术,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从施工方面、施工技术以及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有效的节约措施,避免出现浪费现象。
3.3 控制结算管理,严格掌控审核关。
加强结算时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工程竣工结算时,企业工程的造价负责人要根据相关的施工合同对工程进行详细验收,严格查看超出预算的费用,根据合同的具体规定以及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审查,同时对每一项变更的工程进行详细核对,计算材料损耗,设备消耗情况。同时也要对材料的单价情况进行审查,结合现场情况进行理性分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结论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因此更需要用动态控制的方法来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关系到未来建筑企业的发展,未来建筑企业的发展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再上一个台阶。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也会变得更加简单,更多的技术支持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仿真模拟,使用特殊的方法模拟建筑环境,理出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随着这些新的工程造价方法的加入,未来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也会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唐慧.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J].居舍,2019(26):116.
[2]刘光辉.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及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220-221.
[3]方璞. 电力施工项目造价动态控制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9.
[4]陈春.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分析[J].河南建材,2019(02):92-93.
[5]宋扬.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9(03):323.
[6]徐来顺.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J].居舍,2019(06):144.
论文作者:李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预算论文; 阶段论文; 动态论文; 过程中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