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分析论文_叶冬梅

叶冬梅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人民医院内一科主治医师 677500

【摘 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4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48例单以阿司匹林治疗为对照组,56例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DS评分与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D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促进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有效减少颈动脉斑块面积,具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阿司匹林;脑血栓;他汀类药物;颈动脉斑块

脑血栓为神经内科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偏瘫及语言障碍等症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脑血栓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为此,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56例脑血栓患者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且取得满意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4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设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男女比32:16,年龄42-74岁,平均(60.25±6.15),病程1-8h,平均(4.32±1.85)h;研究组56例男女比38:18,年龄42-75岁,平均(62.58±5.76)岁,病程1-7h,平均(3.76±1.85)h;两组各项基线因素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单予阿司匹林(拜耳保健医药有限公司,H20010299,50mg)治疗,75-100mg/次,2次/d;于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阿托伐他汀(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H20130026,10mg)治疗,10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半年。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标准[2]:介于0-45分,31-45分为重型;6-30分为中型;0-15分为轻型,分值越低,神经功能恢复越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1.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组内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NDS评分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后ND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DS评分变化情况对比(,分)

2.2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变化情况

研究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分别为(1.83±0.67)cm2、(1.12±0.36)cm2,对照组分别为(1.80±0.58)cm2、(1.59±0.47)cm2,两组治疗后组间、组内对比均显示高度差异(P<0.05)。

3.讨论

脑血栓属临床多发、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此病发病机理复杂,相关报道表明[3],颈动脉粥样斑块为导致脑血栓形成主要的原因,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可导致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对血液循环产生影响,且血管内膜易黏附部分血液内有形成分,进而诱发血栓形成。该病患者发病初期,临床大部分出现不同程度面瘫、偏瘫、眩晕及复视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定的48例单予阿司匹林治疗与56例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脑血栓患者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ND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此外,研究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面积(1.12±0.36)cm2,显著小于对照组(1.59±0.47)cm2,提示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脑血栓患者,不仅可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而且有效减小颈动脉斑块面积,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这与王文华等人[4]文献研究结果类似,进一步验证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有效性。

分析原因可能为:阿司匹林属于临床运用较为广泛的解热镇痛药,其具解热、镇痛、抗炎及血小板聚集抑制等积极作用。于血管受损、高胆固醇血症情况下使血小板活化,经抑制核因子减少多种黏附分子与炎性介质表达,不仅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而且可有效稳定已形成斑块,进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研究组联合使用的阿托伐他汀钙属于还原酶抑制剂,当其进入至人体后,能够抑制肝脏合成的胆固醇限速酶,阻断羟甲戊酸代谢途径,并降低胆固醇合成,反馈性的刺激细胞膜的表面,使得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数量与活性显著增加,以及胆固醇水平降低[5]。通过调节血脂,对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予以抑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并充分发挥抗血栓、抗炎及保护神经等作用。本研究受时间、环境及样本因素制约,未就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其颈动脉斑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俊英.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对脑梗死急性期高危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42):60-62.

[2]郑维聪.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对脑血栓颈动脉斑块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7):142-143.

[3]王春雨,王海鹏,刘洁.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评价[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07):1087-1089.

[4]王文华.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9):238.

[5]史润霞,黄梅.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0(24):22-23.

论文作者:叶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分析论文_叶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