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论文_李华意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论文_李华意

武汉车都供水实业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水资源对于当前大多数人来说越来越重要。其中,环境监测的水质采样对于整体环境监测工作来说十分关键,关系到我国当前阶段的各项经济工作的开展。论文简单阐述了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管理水质的质量,对其中的影响因素与缺陷不足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

引言

当前,我国水污染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而水质采样工作作为水质环境监测的最基础工作,其规范性严重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对于整体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

1环境监测的主要特点

环境监测,是指运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手段,针对水和废水、环境空气和废气、海水、土壤、沉积物、固体废物、生物、噪声、振动、辐射等要素开展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的监测(检测)活动。同时,环境监测工作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对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在环境治理工作开始之前,都会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检测)和评估,这样才能更加有依据地更加科学地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环境监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环境监测工作具有目标性。进行环境监测的目的就是对某地区的生态环境做进一步的了解,然后再根据监测数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提出一个适合该地区的环境改善方案,所以环境监测工作的目标性极强,环境监测人员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第二,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不确定性。由于环境条件时刻处于变化当中,天气因素对其影响较大,这也导致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不确定性,也很难复现现场的监测条件,这就要求环境监测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之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天气,选择合适的环境条件(如温湿度等),并记录气象条件、周边环境影响等现场情况,否则会导致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下降,不利于下一步的环境改善工作的进行。另外,不同监测对象的不确定性也存在差异。

2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意识不足

在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刚开始时,设计计划环节相对薄弱,没有充分结合实际的水样情况,依然沿用传统的方式开展工作,导致监测工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管理体系相当松散,监测间断不连续,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设定与执行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拿来主义”问题严重,一味模仿先进区域的成熟经验与操作流程,这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到位,工作不动脑筋、不创新,未能自我总结、自我提升。

2.2设备维护保养问题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过程之中,需要对基本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果维护保养不到位,很容易影响水质采样工作,甚至还可能造成一些不可预估的损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及时地维护好基本设备,提升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使其认识到维护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实际的设备维护检测中,还要以相关的数据作为基本参数的目标设定,保证在水质检测中,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2.3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不确定性

由于环境条件时刻处于变化当中,天气因素对其影响较大,这也导致环境监测工作具有不确定性,也很难复现现场的监测条件,这就要求环境监测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之前,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天气,选择合适的环境条件(如温湿度等),并记录气象条件、周边环境影响等现场情况,否则会导致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下降,不利于下一步的环境改善工作的进行。另外,不同监测对象的不确定性也存在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增强管理意识

首先,进行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工作时,工作人员一定要秉持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根据传统的手段方法开展工作,很可能造成后续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团队一起工作时,深入强调不同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进行综合管理,提高每个员工的管理意识,避免被动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其次,培养管理意识时,重点在于典型问题必须严肃对待,公开处理,让所有人都可以谨慎工作,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3.2制定完善的采样方案

在进行水样采样工作以前,负责采样的人员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明确采集水样的最终目标,以目标为基础制定完善的采样方案并执行,内容如检验的具体指标、采样的时间及调整的方式、具体的采样体积和方法、遵循的频率、数量、对容器的清洗方法、保存方法、标签的选择、运输的条件与方式等,结合上述的要求和方法,结合实际的情况进一步完善后,将其内容整合到固定的表格中便于工作人员参考和执行。

3.3控制环境监测对象的选取和监测(检测)方法的选择

环境监测对象的选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采样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且容易对最终数据结果造成根本性的影响,现场采样人员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不容忽视。监测(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特性和自身的技术实力进行选择,初次使用监测(检测)方法前,应进行方法验证,并形成验证报告。

3.4选择正确的采样工具

水样采集中容器的选择与洗涤非常重要,容器材质会影响水样稳定性,所以,在采集不同组分水样时必须一一选择并核对与之适应的容器。工作人员可以以如下要求为标准:(1)确保容器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才不会影响水样组分储存过程中发生变化;(2)确保容器有很好的抗极端温度与抗震性能;(3)确保容器的封口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且打开关闭等操作方便;(4)确保容器方便洗涤和反复使用。通常情况下采集水样工作中应用较多的容器材质是聚乙烯塑料或硬质的玻璃,那么对应的洗涤方法就要结合样品成分与项目要求,先通过洗涤剂将内部的污垢与灰尘去除,再用自来水冲洗,浸泡数小时以后通过蒸馏水与自来水再次洗净。

3.5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需要落实有关标准要求,一旦发现问题,要尽快解决。进行采样工作时,必须科学设定采样位置,保证采样点满足目前的环境监测需求。对采样点进行前期勘察,做好前期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其次,考虑岗位不同和工作具有的特殊性,合理安排和设置工作岗位。创建管理制度时,及时处理任何突发情况。创新整个工作体系,科学安排各项工作,鼓励管理者创新管理思维。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保证采样工作顺利进行。

3.6加强采样点位的质量管理

建议选择GPS定位技术进行准确定位,还要注意拍照留存,打印完照片后,一定要经有关人员签字确认,提高采样效率。同时,监测污水采样时,全面了解工艺优势、废水特性等信息,有助于设计与实施监测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也正在研究制订起草中。环境监测手段也由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常规手工分析向便携式、自动化、远程化、智能化和移动监测方向发展;由单一的地面监测向天地一体化监测方向发展,由传统的理化监测向以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结合理化、生物、遥感、信息化等多种技术的综合性多元化监测方向发展。因此,如何深化改革,提高数据质量,是每一个环境监测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艳芝.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关键因素及对策研究[J/OL].节能,2019(05):111-112.

[2]黄艳明.结合实例分析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及解决对策[J/OL].节能,2019(04):130-131.

论文作者:李华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质量管理论文_李华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