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推断论文,无机论文,思路论文,技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无机推断题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它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凸显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推理严密等特点。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化合物主干知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信息处理、综合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并有很好的区分度,所以掌握这类题型的解决方法尤为重要,其解题思路一般是:读题、审题、解题、答题。
读题——迅速浏览题目了解大意,寻找关键字句,获取特征信息。切勿看到熟悉的背景就轻易下结论,匆匆答题,结果反而出错,一定要镇静、认真解答。
审题——对读题所获信息进行提炼,寻找明显或潜在的题眼,更要挖掘隐含信息。常见的题眼有特征的性质、结构、状态、颜色、特征反应、特征反应条件、特征转化关系等。
解题——找到题眼后,采用合适的解题方法(顺推法、逆推法、假设论证等),根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若试探受阻,则重新调整思路,作出新的假设,进行新的验证。
答题——看清要求,抓住要点,按照逻辑顺序规范答题,切勿不合题意,答非所问。如是元素符号还是元素名称、是分子式还是化学式、是结构式还是电子式、是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等。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其分析思路与应用技巧。
一、从物质的特征颜色、状态突破
例1 各物质间存在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F为金属,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E和K为无色气体单质,其他物质均为化合物,A为无色气体,B为淡黄色固体,C为无色液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F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E的名称______。
(3)化合物B的电子式______。
(4)气体A的分子中存在极性键,属于______(“极性”或“非极性”)分子,其固体属于______晶体。
(5)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F与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 由A为无色气体,B为淡黄色固体,C为无色液体推测B为,A为,C为。再由金属F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推知F为铝,到后面就顺理成章了。
答案 (1)
(2)氧气 (3)
(4)非极性、分子
(5)
(6)
常见物质的特征颜色、状态
2.有色离子:浅绿色、黄色、蓝色、紫红色
3.有色气体:黄绿色、浅黄绿色、红棕色
4.常温下气体单质
5.常温下液体单质、Hg;液体化合物等
二、从物质的特殊性质突破
例2 已知C、D、E、H为气体,反应①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反应④、⑥、⑧是实验室重要的物质检验反应,这些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生成物中的水已略去)。物质F是一种难溶的弱碱,在空气中不稳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F______,H______。
(2)反应⑦中A溶液显示的性质是______(选填“氧化性、还原性、酸性”)。
(3)若X是一种能溶于水的复盐,则组成它的阴、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4)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5)常温下J的水溶液pH______7(选填<、=或>),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
(6)怎样检验I中的阳离子,写出实验过程______。
三、从物质的特征结构突破
例3 D、E、X、Y、Z是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的最简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角形(V形)、直线形。回答下列问题:
(1)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2)上述5种元素中,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氧酸的元素是______,写出该元素的任意3种含氧酸的化学式______;
(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4)D和X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键类型属______,其晶体类型属______;
(5)金属镁和E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产物是______,此产物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6)试比较D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熔点的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
(6)D的最高价氧化物是,X的最高价氧化物是,前者比后者的熔点低。因为前者为分子晶体,由分子间力结合,而后者为原子晶体,由共价键结合;共价键强度大于分子间力。
常见物质的特征结构
1.空间构型:
①正四面体型:金刚石、晶体硅、、
四、从物质的特征反应突破
例4 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1)5种化合物分别是V______、W______、X______、Y______、Z______。(填化学式)
(2)由上述5种化合物中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V的电子式是______。
常见物质的特征反应
1.同一元素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生成盐,该元素一定是N。
2.同一元素的氢化物和氧化物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和水,此元素为N或S。
3.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铵盐。
4.与水接触放出气体,常见的物质有Na、等。
5.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和难溶物(微溶物),常见的物质有等。
6.既能与非氧化性强酸反应放出气体又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常见的物质有Al、多元弱酸铵盐等。
7.两种溶液混合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常见的有溶液与溶液、可溶性铝盐溶液与可溶性硫化物溶液、可溶性铝盐或铁盐溶液与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溶液。
五、从物质的反应条件突破
例5 下图是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
常温下X为固体,B为液体,X受热分解生成A、B、C的物质的量相等。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A______、B______、D______。
(2)化合物A和D中含有相同元素,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工业生产A所控制的反应条件为______;在恒温恒容条件下,用两种单质反应生成A,反应选平衡后,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则正反应速率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平衡______(选填“正向、逆向、不”)移动。
(3)写出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反应C→E,若生成E 11.2 L(标准状况),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5)在E的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为______。
六、从特征转化关系突破
例6 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______(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______。
(3)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是______。
解析 (1)根据化合反应“单质甲+单质乙→化合物A”知A中一定含乙元素;结合“单质甲+B→化合物A+C”及化合物A中含乙元素,借助元素守恒知A中乙元素来自于B,即B中必定含乙元素。
(2)A、B中都含有乙元素及“A+B→乙+C”,乙为单质,说明A、B中乙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单质乙。根据价态归中原理可知:A、B中的乙元素化合价介于0价两端,即为正价和负价,又只有非金属元素才能表现负价,所以乙为非金属元素。
(3)在中学化学中,显正、负价的非金属元素常有Cl、S、N、C、H。在此范围中依题进行筛选,S和均合适。
答案 (1)A、B (2)非金属,因为A+B→乙+C,且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价,所以乙是非金属。
标签:化学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