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_会计论文

论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_会计论文

试论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试论论文,会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会计教育正面监着会计国际化的环境变迁,而我国目前大学会计教育却存在着学科体系没有理顺,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困扰,面对机遇与挑战,改革高等会计学科体系必须处理好体系国际化与内容中国化,必修课与选修课,专业课与非专业课的关系,为此高等会计教育必须是文科教育、商科教育和会计教育三者的有机结合。

一、我国会计教育面临的环境变迁

学校教育与其面临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清醒把握当今我国会计教育面对的国内国际环境,顺应时代潮流,除弊兴利,筹划会计教育改革良方,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那么,会计教育环境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一)中国经济国际化带来的影响

我国经济国际化表现在国际资本的流入和中国企业向海外开拓的双向流动上。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外商来华投资掀起了高潮。外商投资办企业,财政部必然制定与国际惯例比较贴近的会计制度。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颁布,揭开了大陆会计国际化的序幕。1992年7月颁布《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但是全面意义的国际化应“定格”在1992年11月30日,《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发布以后(以下简称“两则”)。如果说,有外商投资活动,使会计教育增添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这门课程的话,这并未触及我们传统会计学科体系的整体改革。

十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没有明确产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机制在国有企业未得到完全确立。这固然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而形成的掣肘作用有关,同时也与旧会计核算制度本身产权核算不清有关,没有全面建立资本金制度,当政府把经济体制改革的出路寄望于股份制时,到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本,就遇到香港、美国等证券交易机构看不懂我国的会计报表的棘手问题。国内企业出巨资,委托香港的会计师事务所按香港会计准则的要求重编报表。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间距大的鸿沟成为妨碍国际经济交往的拦路石。

透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经济的日益国际化,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会计语言国际化。

(二)政治因素的变化对会计国际化的影响

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目标,政府机构进行改革,转变职能,实现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财政部颁布“两则”即体现了这种精神。1992年5、6月间,朱熔基副总理指出:“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不符合改革开放的要求,迟早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扰”,“我们的会计制度改革和发展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要赶快跟上来”。①政治因素催化了《准则》内容的国际化和早日颁布。

(三)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计制度国际化

1992年2月26~28日,由财政部主持的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在深圳市召开。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亚瑟·怀特先生,秘书长大卫·凯尔恩斯先生亲临大会,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产生、发展、现状以及在会计准则协调方面所作的工作进行了专题发言。同年9月30日,前世界银行财务顾问莫里斯·C·莫德先生被财政部聘为中国会计准则技术援助项目特别咨询专家,就会计准则起草提供咨询。人们从《准则》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的“影子”。

综上所述,1992年11月30日,以"两则"颁布,全面揭了开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序幕。时隔一月,财政部又向全国公布了十大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两制”)。“两则”、“两制”出台如此迅速,给会计教育带来了震撼。横亘在会计教育界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面对国际化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革新学科体系,实现会计学科体系的国际化。在探讨此问题之前,反省目前大学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必要。

二、大学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少,归纳起来,大致的如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学科体系没有理顺

1.按行业设置专业。全国高等财经院校多隶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外经委、国内贸易部等各部委。改革前,统一会计制度是按行业和所有制区别制订的,主要有工业和商业两大财务会计制度,因此会计学专业也分为工业财务会计和商业财务会计专业。工业会计多用借贷记帐法,商业会计则用增减记帐法,学生的专业面过窄,选择的就业机会减少,学商会的不如学工会的机会多。

2.学科体系重点不突出,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庞杂。据我们所知,不少院校都开设商业会计,工业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等课程。大家知道工商会计在货币资金、债权债务、收入核算等方面内容相同或相近,存在不必要重复。工业会计和成本会计在成本计算方面也存在无谓重复。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分析都讲本──量──利分析,造成目前这个局面,首先是国家教委,中国会计学会,各部委教育司等机构,没有对会计学科体系制定权威性规定或意见。其次,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比较混乱,以为课程越多越好,越细越好,缺乏对未来会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研究,缺乏对当今发达国家会计教育的了解和研究。

(二)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1.知识陈旧。目前比较熟悉西方会计的主要是六十岁以上,解放前受过西式会计教育的老教师和少数的中青年教师。国内真正熟悉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可谓凤毛麟角。如不加快知识更新,这支队伍将难以适应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2.疏于实务。除了一些从企业调回大学任教的少数教师外,绝大多数缺乏对实务的全面了解,正所谓只会“教书”。对企业会计工作如何组织的知之其少。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实用技术,让没有实务经验的教师培植学生,岂不误人子弟。美国高等院校联盟(简称AACSB)规定:“大部分的大学会计教师,必须具有最近取得的相关会计实务工作经验。”且大学专职教师至少必须有百分之四十在最近五年内,拥有六十天以上的相关会计实务经验。我国尚无明文规定。

三、建立新会计学科体系的设想

会计教育面临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高等会计教育的专业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中高级实用型会计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围绕着中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解决专业课程体系问题。在确立新体系时要注意处理以下关系:

1.学科体系国际化与内容的中国化。会计是商业语言,各国使用的语言应是相近和相通的。本文开篇就阐述过中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已开始全面国际化。在此背景下建立的新会计学科体系理应国际化,删枝去蔓,使我国会计学科体系有层次,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由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要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组织核算工作,中国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毕竟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会计准则有别。中国的税法也与国外有别。所以我国会计学科体系要在尽量国际化的同时,还应兼顾我国目前教育界的现状。而教材的内容要在坚持中国化的基础上,具有前瞻性,适当介绍发达国家的会计惯例,特别是在我国新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会计业务,而国内尚无规定处理办法。

2.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互相配合。必修课与选修课有主次之分,但又相辅相成。必修课应少而精,教师要讲清讲透,学生要融汇贯通,举一反三,打下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选修课与主干课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但又相对独立,如保险会计,银行会计等。必修课适当精简才能重点突出,减少重叠;选修课尽量丰富,才会给学生以选择的余地。再就是选修课中要兼顾已有知识传授,和新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现实会计问题的能力。

3.专业课与非专业课互为呼应。学会计的学生仅研习专业课,不足以造就健全知识结构,难以对社会、经济文明有所推动。非专业课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美国习惯上把会计学系所学课程分为三大类:文科教育、商科教育、会计教育。文科教育主要包括:高等数学、语文、经济学、哲学、宪法、历史等课程。商科教育科目主要有:企业管理学、货币银行学、商事法、税法、财务管理、财政学等课程。会计教育课程主要有: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美国大学院校的课程比列,见下表:

文科教育课程一般商业课程会计教程

Liberal arts

Circust Professional

美国会计学会(AAA)50% 25%

25%

1960年报告

美国各大学1955至50% 26%

24%

1959年课程统计

美国会计学会(AAA)50% 25-30%20-25%

1964年报告

针对企业界会计人员的表现与意见,目前美国特别强调文科教育,注重会计个人的修养胜于专业技能。前者乃立身之本,后者可藉日后不断努力而精进。子此乃美国标榜的通才教育。

目前,在我国会计学课程中,三者比例到底各占多少合适尚缺乏科学调查与论证。我们觉得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改革组可以组织开展对该课题的系统研究,尽快提出科学结论和权威性建议,以指导在大学院校会计教育改革。

1.确立文科教育、商科教育及会计教育三者比例。目前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赞同大学应该实施通才教育,增加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结合我国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认为三者比例为文科教育占46%,商科教育占23%-25%,会计教育占29%-30%。我国文科教育中形势政治教育占比重过多,再就是政治经济学课时太多,学生学过之后对生活中的经济问题仍不能做出解释。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要加重。商业教育课程应加强管理学,特别是其中的行为科学教育。再就是要加强商业法教学,如经济合同法、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等的教学。国内尚未制定的可介绍国外的。会计教育除了课堂讲授之外,还加强作业练习和社会实践,只有加强后者,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

2.会计学科体系。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前已述及,必修课也可称之为核心课,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必修课为各大学院校会计专业本科生必须修习之会计核心课程。选修课则可视各校师资情况,办学特点等情况,不作强求统一。归纳而言,可涵盖以下课程:行业会计、管理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另外还可开设专题讲座,如会计理论、会计报表与分析,会计准则评析,财务会计实务专题等。有关课程说明如下:

(1)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的原有内容要进行适当删除,重组和充实。在吸收旧教材重簿记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教材,结合我国新会计实务重写。过去名为会计学原理,实为薄记原理,并非包容“会计一般”的全部内容,内容过窄,“如何作”讲得多,“为什么”讲得少。要把有关会计原则补充进去。

(2)财务会计中不讲成本核算。而只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核算。把成本计算、分析、控制放在成本会计之中,两者内容相对独立,避免以往工业会计与成本会计部分内容重复,工商会计部分内容交叉的弊端。

(3)把管理会计作为选修课是因为它与成本会计中有关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控制内容相同。为突出成本会计,故把管理会计作为选修课。管理会计讲授的重点应在责任会计和决策会计方面。

(4)财务会计实务专题主要研讨目前会计业务出现的新的较为复杂的财务会计问题,而我国准则或制度中尚无具体规定。对这些问题教师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自己的理解讲授。但这门课没有教材,要求教师谙熟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了解我国企业会计。能否开设这门课主要取决于各院校师资水平。

(5)有的同志把财务管理也纳入会计学科体系我们不赞成这种观点。财务管理是研究理财活动的一门学问。与以确认、计量、记录、传递报告有关主体经济活动的会计有别。财务管理可归入商业课程之中。

(6)国外常把财务会计分为会计学(一)、会计学(二)、和会计学(三),即初级、中级、高级财务会计。三门课均为必修课或核心课。我们提出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实务专题三门课。前两门课的内容与会计学(一)(初级会计学)相近。财务会计实务专题的深度接近中级会计。我们认为这种设想是积极可行的,也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会计教育实务水平的。

总之,建立会计学科体系任重道远,有赖会计教育工作者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注释:

①《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年2月版。

标签:;  ;  ;  ;  ;  ;  ;  

论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