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在高校的拓展策略研究
王忠波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基础科学学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摘 要] 校园冰雪运动是学校开展的以冰雪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训练、课余活动及相关社团活动等,开展校园冰雪运动,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全面健身层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目前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存在受制度影响,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不合理;高校冰雪运动文化发展滞后;场地、器材经费不足等问题,需要采取形式及内容的多路径设计,完善高校冰雪运动队和社团建设,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促进个人冰雪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完善场地设施等措施,确保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及冰雪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 高校;冰雪运动;拓展策略
冰雪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善于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人类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冰雪文化。冰雪活动,已经成为北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北方尤其是东三省地区,至今还活跃的冰雕、雪雕、冰尜、马拉爬犁、冰上拔河等冰雪运动形式,就是鲜活的例证。随着我国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传统的地域限制早已被越来越快捷的交通所打破,冰雪运动不再是北方人的专享,逐年活跃的冰雪旅游将更多的人带到了北方。其中,冰雪运动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与此同时,我们与国外的冬季运动交流也逐渐活跃起来,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逐渐扩大。国家目前也将建设冰雪运动强国纳为“中国梦”中的一个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之一,就是要不断扩大冰雪人口,积极交流,培养高质量的冰雪运动群体。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尤其是高校,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他们好奇心重、对事物充满求知欲,实践能力强,是培养冰雪运动的重点人群。因此,激发大学生的冰雪兴趣,培养他们的运动能力并养成自觉从事冰雪运动习惯,引领他们多渠道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升个人冰雪运动素养等,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一种责任,更是一份期待和希望。
一、校园冰雪运动的内容及开展意义
(一)校园冰雪运动的内容
校园冰雪运动,指的是学校以冰雪内容为主开展的教学、训练、课余活动及相关社团活动等。校园冰雪运动的内容和外在表现形式见表1。
表1 校园冰雪运动内容及形式
校园冰雪运动从基本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上看,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这里面即需要良好的校园冰雪运动氛围,又需要场地、制度、器材管理等条件设施。因此,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要达到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离不开学校多部门的互相协作。综上所述,校园冰雪运动不是单一的活动,在其拓展过程中,需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和实效性。总之,校园冰雪运动拓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有其较为独特的开展特点与要求。
两组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检测结果见表2。可见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测得的WBC、ALT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组各自不同时间点WBC、ALT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置入物均不引发WBC反应和肝功能损害,无明显体内生物毒性。
(二)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意义
校园开展冰雪运动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除了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之外,还有着独特的人文价值(见表2)。
表2 校园冰雪运动的人文价值
从牧场到餐桌,好牛奶依赖好奶源。据了解,燕塘乳业从90年代开始就率先推行“公司+牧场”的特色原奶供应模式,一方面,着力建设自有高端奶源基地,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打造现代化的国家级示范牧场,目前已拥有红五月、澳新及新奥三个奶源示范基地;另一方面,与广东省内外十多个规模化大中型牧场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发挥自有示范牧场的示范效应,带动战略合作牧场全面提升。
二、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校园冰雪项目教学,除了上述几个形式外,还有开展较为成功的项目,如,雪地足球,雪地定向,冰上技巧等。不少人认为这些形式受季节限制太严重,没有可持续性。其实不然,就冰球来说,完全可以做到全年教学设计。平时可以进行轮滑教学,发展学生滑行能力;另外还可以进行旱地冰球的教学,来提高学生手上的技术以及抢位、传接球的意识和配合能力;在冰期到来之际,就可以在冰上进行冰球教学。雪地足球与雪地定向运动,都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全年的教学设计。此外,由于校园冰雪项目教学并不普及,多数学生对相关项目的理解仅仅是出于好奇和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展开时要秉承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并重培养的思路,不但要重视教学的实践培养形式,还要重视理论课的设计,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冰雪知识、技能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点面结合,既要培养学生对某项目的理论深度,又要拓宽相关项目的知识面。
目前影响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冰雪运动的开展受制度影响较明显,形式较为单一
冰雪运动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安全保障问题,对高校的决策者和教学活动带来极大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决策者对冰雪运动开展的决策部署。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不合理
北方高校存在着课时安排相对死板、教学内容陈旧单调、教师培训力度不足、冬季社团活动少、寒假相对较长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
(三)高校冰雪运动文化发展滞后
高校本应成为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沃土,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校园的冰雪运动文化传播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政策驱动者缺乏“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导致冰雪运动文化迟迟走不进校园。
(四)个人能力提升缺乏有效指导,社团建设以及相互交流有待进一步完善
校园冰雪运动良好地开展离不开浓郁的氛围,冰雪运动的某些特点对新接触这项运动的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排斥”作用,另外,没有良好的社团建设,个人在能力提升上也会受很大的限制。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冰雪运动场地主要在学校以外的营利性场所,对院校来说,制约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场地条件[5],这是毋庸置疑的。另外开展冰雪运动,除了必备的场馆、场地之外,还要在运动设施、交通食宿、安全保障上花费大量的经费,致使大多数学校难以负担,这是开展校园冰雪运动最大的瓶颈,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五)场地、器材经费不足
讲武堂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讲武堂历史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台儿庄战役中滇军的丰功伟绩,也可以看到云南派出两个军到越南接受日本投降的历史时刻,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讲武堂第4期的彝族学员卢汉领导下的云南起义。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学校要做的就是积极应对,从主观因素入手,开阔视野,善于借鉴,努力拓展活动方式,逐步丰富活动内容,多角度、多渠道,努力推动校园冰雪运动健康地开展。
三、校园冰雪运动拓展策略
(一)形式及内容的多路径设计
通常,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将一张摄影作品归入某个特定的时代框架里。然而荒诞的是,这张照片似乎想要从一切短暂的年代归属之中退出去。一方面,观众感觉这张照片反映的是一个诡异而险恶的“旧世界”。它以某种方式将这种痕迹留在照片上:斑点、划痕,诸如此类来自玻璃负片时代的特征。威特金常常采用一种高度直觉化的方式来完成照片制作的物理过程,比如刮擦负片、漂白或是调节画面颜色。
对于不具备冰雪场地的高校,可以开展与冰雪运动形式相近的项目,如旱地冰球、轮滑、校园滑板、滑草等项目。这些项目在技能上与冰雪运动相近,能够有效储备学生的冰雪运动能力,使之在冰雪环境下能够快速学习和掌握。
体育教学是以贯彻学生“三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为目的展开的,其中基本能力主要是指通过教学保持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重点是提高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的素质水平;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是紧密围绕着课程自身特点,来培养学生某一项目的体育素养水平。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具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体育教学是系统而连贯的过程。冰雪项目教学亦是如此,完全可以根据气候、场地等条件的变化来合理设计年度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有目的的培养,这样做不仅保持了教学的连贯性,还使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任何一项运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价值,不单单体现在促进身体健康、技能、心理、社会适应、个人发展等方面。校园冰雪运动的积极开展是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创造浓郁的校园氛围,同时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亿人上冰雪”的宏伟目标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高校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积极开展校园冰雪运动,培养学生冰雪运动的终身体育意识,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全民健身层面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和个人发展价值。
尽管“北冰南展”计划开展多年,大部分南部省份始终未能形成相应的发展气候[1]。在我国各高校,校园冰雪运动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所谓“冰雪不出山海关”的现象十分明显。即使是在开展冰雪运动条件最好的东北三省,各个高校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情况也不是很理想。以黑龙江为例,多数学校仅仅开设了滑冰内容为主的冰上课,而雪上项目,截止2015年底,仅有一所学校开设了越野滑雪课程[2]。尽管黑龙江有近90%的高校开设了滑冰教学内容,但开设滑雪内容的学校不到40%,至于开设其他形式的雪上项目内容的,不足10%[3]。而李伟从东三省的范围内进行了研究,发现相关数据更低。开设滑冰内容的院校不足60%;开设雪上项目内容的依然不到10%;除了开设雪地足球的院校达到23%外,开设其他形式冰雪内容的院校不足5%[4]。由此可见,作为最具冬季气候优势的北方院校,其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活跃程度依然偏低,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校园社团承载着建设校园文化,创造校园氛围的重任。校园与社会有着一定的区别。同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缓冲地带。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需要各校认真对待。事实上,北方院校社团活动方式共性较多,特色不够。尤其是以冰雪运动为主题且能够充分开展的学校属于极少数,需要学校改进并加以完善。
10月14日,中国银行昭通市分行副行长岳浩代表中国银行向该行昭通市分行挂钩扶贫点——彝良县树林乡管坝村捐赠10万元,用于援建该村纸厂村民活动广场,助力该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高校冰雪运动队和社团建设
此外,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充分利用网络来实现校园冰雪运动内容的拓展。如网络冰雪教学、冰雪运动欣赏[6]、冰雪项目的起源及竞赛规则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现实。学校可以通过慕课、联合外校共建等方式来推动冰雪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课程形式和内容的拓展方向,需要学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教学活动是校园冰雪运动的重要体现方式,它主要担负着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提高冰雪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利用冰雪健身的意识和习惯等。尽管大多数北方院校都开设了冬季体育课程,但从设置的内容看,有关雪上内容接近于零,基本都是按照冰上竞技项目进行设计的。如速滑、花样滑冰甚至有的设置了冰壶项目。竞技项目只是冰雪运动的竞赛体现,而不能代表冰雪运动的全部。事实上,院校主要培养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知识和基础技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场地及冰雪条件,丰富课程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来实现这一目标。
社团能够以冰雪主题开展的内容有很多,如冰雪艺术。首先,校园空间广阔,冬季冰雪量足,学生操作空间很大,想象空间也很大。社团可以组织学生以冰雪为主题进行自由创作,既能锻炼学生,也能为校园冬季增添一道别样的风采。其次,北方冬季的活动形式很多,以民间尤其丰富。学校可以适当借鉴,甚至自己动手设计,举行多种多样的冰雪游戏和小型竞赛活动,如拉爬犁、出溜滑、雪上拔河、冰上障碍、雪地角力等,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为校园增添活力。
通过对南方集体林区的发展现状分析,明确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时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图2所示为林下经济效益的组织形态影响,根据图中相关信息可以了解到,三者共同经营是该林区林下经济效益最高的经营方式,农户和公司分别经营是该区林下经济效益最低的经营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三者共同经营方式是优势最多的一种经营形态,可以减少农户和公司分别经营时的交易成本,加快市场交易进程并提高市场交易的便利性。但在南方集体林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却是占比最少的,因此林下经济效益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代表队是校园运动的高水平展现,是学校交流的名片。目前,北方高校冬季比赛交流活动较少,代表队都是短期集训形式并且是以冰上项目为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雪上项目的比赛。由此可见,北方高校冰雪项目的开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不过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我国冰雪项目建设的需要,北方高校会形成一个较为活跃的竞赛交流机制,这对提高我国冰雪人口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水平的竞赛活动对校园冰雪运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在北方大部分院校都可以满足日常的冰上训练。至于雪上项目的训练,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比较严重。因为雪上项目训练需要外租场地,为了充分利用场地,又要采取集中训练的方式来进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抓好日常的训练工作,积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同时要做好校园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工作,在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来积极选择比赛项目,借以改善校园冰雪文化氛围。至于参加雪上项目比赛,可以通过利用冬季冰雪期进行集中训练和提高,同时积极寻求商业支持,来弥补校园场地、经费的短板。
早在2005年,海洋钻井公司就提出并实施了“碧海工程”。利用专题培训、环保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员工学习环保科普知识和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员工建立文明、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促进个人冰雪能力的提升
每个人的爱好是不尽相同的,目前,热爱冬季运动的大有人在,并且这些人不分南北。对于这些兴趣较为集中和专一的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渴望着交流和提高,而当前的大多数高校并不具备这一条件。面对这种状况,走出校园、与外界进行积极的交流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事实上,现在社会上社会团体很多,并且发展得比较健康和良好。如滑雪俱乐部、滑冰俱乐部、单板俱乐部等,许多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对于这些学生,校园应该起的最大作用就是介绍、鼓励和合作,而不是各种担忧和阻拦。我们校园体育培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出社会适应力强的人才,使之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团体活动,是一种提前锻炼和适应,也是一种教育的补充,可以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支持。
(四)场地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没有场地的保障,想要正常开展冰雪运动是不可想象的。我们需要通过努力来进行改善。首先在校园内,要保证校园内有一块冰场,这是开展冬季冰雪活动的基础条件。北方高校室外场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尤其是进入冬季冰期,许多场地已不适合进行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运动,从而进入闲置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变球场为冰场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通过薄膜覆盖技术将球场变冰场的先例,既不损伤原场地基础,又给学生提供了冰上运动场地,并且费用不高,学校完全可以承担。另外,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充分利用校园地形,研究建简易滑雪道的可行性,丰富校园冰雪运动形式。
四、结语
尽管由于冰雪项目的自身特点、场地条件等制约着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但冬季校园冰雪运动现已不再是北方校园的专利,很多南方高校也在不断尝试开展,由此可见校园冰雪运动的重要性。但无论怎样,不断改善场地和条件仍然是校园冰雪运动开展的关键前提。学校可以积极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适当采用商业化模式,通过租用、共建场地等,实现资源共享,进而解决场地瓶颈问题[7]。此外,校园冰雪运动应以大众参与为基础,以提高竞技水平为目标,二者相辅相成。学校既要立足现在,更要展望未来,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校园冰雪运动,要勇于拓展活动形式、内容、场地等,多渠道入手,突破条件制约因素,确保校园冰雪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晨.“世界雪日”的开展及对我国大众冰雪运动的启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8):118-120.
[2] 张大春,邹积恒,梁策.黑龙江省高校冰雪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冰雪运动,2015,37(2):55-58.
[3] 韩睿,谷化铮,等.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冰雪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11,33(4):74-78
[4] 李伟,姜柳行,孙建华.东北三省高校冰雪课程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17,4(1):60-64.
[5] 张宇.北方高校冰雪体育欣赏课程的开设[J].冰雪运动,2011,33(1):76-78.
[6] 年丰,张虹.吉林省高校冰雪运动课程发展的审视与考量[J].中国学校体育,2017(1):42-46.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5935( 2019) 03- 0064- 04
[收稿日期] 2019-05-18
[作者简介] 王忠波(1970—),男,黑龙江安宁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研究。
doi :10.3969 /j.issn.1673-5935.2019.03.014
[责任编辑] 温丽萍
标签:高校论文; 冰雪运动论文; 拓展策略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基础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