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业的指导意义论文_刘敏敏

探究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业的指导意义论文_刘敏敏

刘敏敏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在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作业设计成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措施之一,也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中探究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作业的指导意义十分必要。本文就对此做了简要的论述,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作业;指导意义

众所周知,高中语文作业作为高中语文课堂与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养成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作业作为学生的一种学习过程和生活方式,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学习需要、生活需要和人生需要。因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喜欢上语文。下面,笔者就简要分析了教师在学生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以及为优化学生作业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在学生作业设计过程中,语文教师存在的误区

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其作用不言而喻。然而,传统教学中的高中语文作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方面:在作业设计布置方面,应试色彩浓厚,除了写作作业,一般都着眼在语言积累和语言训练上;往往以单一的练习为主,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作业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完成,学科本位现象严重,教师评价成了“专利”。学生方面:学生对作业无所谓,抄作业和不做作业现象严重。教师很少考虑课改中提到的“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三维目标,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在作业中荡然无存,久而久之,学生成为作业的“奴仆”,学生的情感在此泯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无从谈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遭到扼杀。语文作业的天空一片阴霾。新课标中指出:当前题海泛滥,孤立繁琐的字、词、句的训练盛行,弊端甚多,必须大力扭转。

教师在学生作业设计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若教师在观念上存在误区,那就会极大地限制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与新课程改革相背离。那么,目前在高中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下,教师存在着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语文作业都是课堂之外的学习任务

不少教师精心准备课堂讲解,生怕讲得不全不透,教师传授知识内容占据了整个课堂时间,为了检查学生消化吸收内容情况,课后才布置用于巩固所讲知识的作业就自然而然。这种“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困苦”的教学方式大家习以为常,并无异议,似乎很少有人认真观察思考过语文课堂有讲无练的方式对帮助大多数学生复习、巩固、延伸知识和技能到底效果如何。教师为求心安,语文课后必须布置作业或语文作业都留在课后的做法恐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自欺欺人并不为过。实际上并没有达到该有的效果。

误区二:语文作业都必须形成书面文字材料

一提起作业,也许不少教师头脑中便想到作业本,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语文作业就是写在作业本上的练习题。诚然,要求学生在听课之后,就运用课堂学到的有关知识、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这有利于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还可以检查听课效果及练习书面表达能力,一举三得。但是我们仔细研究这种做法就会发现,它抛弃了我们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明显是重书面表达、轻口语训练的表现,是应试教育支配语文教学的间接反映,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现代语文教育的方向,干扰了新课程下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科学评价,不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这样的语文教育更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误区三:语文作业就是教材练习题及辅导练习题

不少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不是课后练习题,就是某种辅导资料上的相关习题,几年下来基本没什么变化,这种呆板的程式化练习丝毫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更别说能达到什么效果了。这样的教说到底就是为了考,彻底撇开了语文教育中提升学生审美境界,让学生体会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灵情趣的内容,死气沉沉的练习把一个五彩缤纷的语文世界抽吮成一个枯枝败叶的题堆,了无生趣,剥离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或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这实际上就明确强调了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相结合,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二、优化学生作业,采取恰当的策略

在当今新课标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语文教师必须要走出传统误区,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架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乐趣、承受挫折、提高能力,促使其个性的充分发展,从而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加特长的新型人才。

1.精心备选作业,加强作业的针对性

教师要精选习题或改编习题,选取或改编出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习题,以一当十,减数量求质量,力求少而精,尽量避免重复作业,反对教师不加选择地要求学生做全部课后习题、配套练习和教辅资料习题,机械重复训练。这样可以针对学生的特性和个性有选择地完成练习,减轻负担,提升学习和作业效果。

2.作业的重心前移,减少作业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精讲精练的教学原则,把课后一些简单的练习、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的习题设置为预习思考题、课堂提问思考题、课堂反馈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消化掉部分课后习题,以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给予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时间。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呼吁过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成都二十中特级教师黄克明老师也一直积极倡导充分利用语文课堂,多形式多角度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附加值,这都极富有启发意义。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文件精神,严格教科书征订制度,不订或少订选订作业,严禁教师随意征订任何教学辅导资料,从而达到减少作业量的目的。

3.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增加作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师在作业设置的时应做到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相结合,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用有趣。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在布置学生做好书面作业的同时,还要布置一些形式多样的实践作业,如社会小调查、手工小制作等。作业完成形成也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用文字、图画、照片、剪报,创作乐曲、排练节目、摄制录像、发明创造、诗歌比赛、辩论赛等。

4.重视反馈矫正,强化作业的纠错补漏作用

作业批改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在上述诸方面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课前时间及时反馈矫正,好的方面予以肯定,不足的方面加以补救和引导,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特的尤其要予以重视并培养,个性问题则利用课余或自习时间个别辅导。反馈矫正要有针对性,对差等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矫正、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中学生要注重“双基”反馈,对优等生要注重思维方式的指导。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使自己学习上的不足显露出来并及时得到矫正,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真正提高个人素养,真正做到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新课程下,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必须让以“趣”为基础,以“精”为根本,以“活”为原则,以“创”为追求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论文作者:刘敏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探究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业的指导意义论文_刘敏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