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春[1]2004年在《略论佛罗伦萨的市民人文主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年轻的人文主义者萨琉塔蒂、布鲁尼等人提出了“市民人文主义”思想。它的出现是这段时期社会综合发展的结果。市民人文主义发展了彼特拉克、薄伽丘的思想,但其世界观、价值观和宗教观与彼特拉克、薄伽丘的信奉者有很大不同。他们的共和政治观以“自由”为核心,世俗伦理观以“美德”为核心,价值观以“积极生活”为核心。市民人文主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神学的传统思想,在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和西欧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就佛罗伦萨市民人文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特征、局限性以及理论反思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郑如霖[2]1982年在《略论佛罗伦萨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道路》文中提出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对于封建制度的解体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但在15—16世纪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米兰、热那亚、威尼斯等重要城市共和国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却遭到夭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封建势力的扼杀.本文将佛罗伦萨作为典型来进行探讨.误谬之处,请批评指正.
王峰升[3]2010年在《佛罗伦萨共和宪政的兴衰(12-16世纪)》文中研究指明佛罗伦萨共和国是中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城市国家之一,曾长期位居中意大利霸主地位。在共和国数百年的历史上,佛罗伦萨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在政治制度方面,与同时代的威尼斯一起,进行了城市共和宪政的积极探索,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从分析中世纪佛罗伦萨的社会状况入手,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法社会学的方法,对12-16世纪佛罗伦萨宪政的兴衰嬗变、结构特点等问题作一系统论述。论文主体分为六个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中世纪佛罗伦萨的社会经济状况,旨在揭示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自12世纪取得自治地位时起,佛罗伦萨的工农业生产发展十分迅速,在很短时间内便脱颖而出,成为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家之一。佛罗伦萨的经济主要以毛织业、毛呢加工业、国际贸易及银行业为基础,其中,毛织业是其支柱工业,也是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全国计有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此为生。工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工人和工场主之间的关系已演变成契约性的雇佣关系,生产过程采用流水作业,分工精细,开始具备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在农村,农奴制和封建地租已经废除,分成制经营成为主导方式,农民的人身依附枷锁已被打碎。生产关系的变化,使佛罗伦萨的国家性质开始发生转变,已初步具备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属性,这为宪政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佛罗伦萨独立和宪政起源的过程。佛罗伦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年曾先后遭受多个封建王国的统治。经过该市市民的不懈斗争,于12世纪取得独立后,迅速成为欧洲最典型的城市公社之一。从公社运动的领导阶级和他们的要求来看,该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实际上是新型社会关系对封建旧体制的反抗,诸多进步因素体现其中。公社成立后,佛罗伦萨建立了自己的司法制度和管理机构。从职责权限上来看,这些机构已具备了近代宪政国家机构的轮廓。因此,可以认为,公社时期是佛罗伦萨宪政的萌芽阶段。第叁部分论述了佛罗伦萨共和宪政的发展过程。12世纪后期,佛罗伦萨建立共和国,宪政制度由此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其发展是经过多次市民斗争逐步实现的,最主要的有两件大事,一是《正义法规》的颁布,二是梳毛工起义。前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令,将封建贵族排除在政府显要官职之外;后者通过暴力斗争,极大地扩充了共和国的社群基础。第四部分概述了共和国鼎盛时期佛罗伦萨宪政的结构与特点。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改革,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国家机构系统。主要由首长会议、旗手团、贤人团、人民会议、公社会议等固定机构以及其它一些临时机构组成,这套组织架构为共和国后期历届政府所遵循。从各机构的关系看,它们职权明晰,已初步具有了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多元分权的特征。此外,还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多数机构的官员由抽签选举产生,民主、法治、自由协调发展,宗派斗争此起彼伏,人文主义色彩浓厚等。第五部分探讨了家族集权与佛罗伦萨宪政衰亡的关系。进入共和国后期,佛罗伦萨共和宪政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主要表现在国内外局势恶化、封建土地经济死灰复燃、家族集权明显叁个方面。其中,显贵家族的集权成为佛罗伦萨宪政衰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美第奇家族的专权,直接导致了佛罗伦萨共和宪政的衰亡。15世纪后,在家族集权的影响下,佛罗伦萨显贵家族控制了共和国的绝大多数职位,国家统治基础不断缩小,民主沦丧,自由观念淡化,文化也开始停滞不前,最终建立了美第奇家族的君主专制统治,共和国灭亡。佛罗伦萨宪政也随之终结。最后一部分对佛罗伦萨共和宪政的价值和局限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评价。宪政体制一度赋予了佛罗伦萨强大的活力,使之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国家的典型代表。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局限,佛罗伦萨的宪政体制还存在诸多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佛罗伦萨宪政制度中弥漫着浓厚的封建残余;分权制衡体制不够健全;国家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等。上述第叁、四、五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故而花费笔墨较多,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客观的综合分析,全方位地展示佛罗伦萨宪政制度的兴衰历史,以期弥补国内对中世纪宪政研究的不足,并进而发现宪政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孟广林[4]1988年在《佛罗伦萨市民人文主义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冲击》文中认为十五世纪初,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策源地佛罗伦萨,萨琉特蒂、布鲁尼、波吉奥、曼内蒂、阿尔伯蒂等一批人文学者,提出了一套早期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伦理学说,形成了对封建神学传统思想的又一次重大冲击。这股启蒙思潮被西方学术界称之为“市民人文主义”(civic Humanism),它具有鲜明的时代和阶级色彩,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中最有影响、最有特色的学说之一”,然而我国学者迄今似未给以充分重视。本文拟就其兴起原因、思想内涵及历史意义作一粗浅探索。
梅小霞[5]2018年在《吉兰达约的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15世纪佛罗伦萨画家吉兰达约为研究对象——以吉兰达约的绘画作品为具体考察主线,同时以其艺术活动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为辅线,并试图从中西绘画的多维对比入手生发出吉兰达约的绘画与吴门画派山水画的比较,来看中西视野下的吉兰达约的绘画特点。首先涉及吉兰达约的生平和所参与的主要艺术活动,交待吉兰达约内部结构关系及外在活动的范围。其次通过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艺术活动,分析吉兰达约所处的环境来试图揭示对他的艺术活动产生的影响。第叁章以吉兰达约的绘画作品为研究对象,以1480年为分界线,把吉兰达约的作品分为早期与成熟期,着重具体作品的剖析,发掘吉兰达约绘画传承的来源与个人风格形成的特色。第四章通过吉兰达约与吴门画派绘画的多维比较过渡到吉兰达约宗教画里的风景画与吴门画派的山水画画法的比较。因此本文是侧重于对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家吉兰达约的绘画研究而进行的个案课题,并深化其作品早期的来源和成熟期的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尝试一个探索性的研究,并探讨15世纪佛罗伦萨与中国吴门画派的艺术环境,将吉兰达约的绘画研究介入到中西视野对比下的考察的领域中,相信这会是一个有价值且具有积极意义的课题。
尚洁[6]2010年在《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共和制政治》文中提出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是研究近代政治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将这一时期佛罗伦萨人对政治理论及实践研究的热情归结为一种"佛罗伦萨精神",认为这种"既是尖锐批判同时又是艺术创造的精神"将国家的
王小兰[7]1992年在《论意大利何以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文中研究表明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既是资本主义因素最发达的地区,又是罗马古典文化的故乡,因此就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的中心。而某些城市政权对人文主义者及其人文主义活动的支持,对文艺复兴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异端运动、农民起义对教会的打击,“亚维农幽囚期”的出现,教权走向衰落,又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时机。这一切就决定了文艺复兴必然是在意大利发生,而不是在其他地方。
罗云娟[8]2019年在《安布罗吉奥·洛伦泽蒂锡耶纳市政厅壁画中的象征风景元素》文中认为中世纪晚期末锡耶纳画家安布罗吉奥·洛伦泽蒂(Ambrogio Lorrenzetti, 1290-1348)受锡耶纳市政府委托在市政厅的九人会议厅(Sala Della Pace)绘制了一组湿壁画《好坏政府的寓言》(1338-1339),包括《好政府的寓言》《好政府对城乡的影响》和《坏政府的寓言及其对城乡的影响》。绘制于中世纪晚期的这一壁画,具有关于宗教神学的隐喻和象征意义,此外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对社会景观和自然风景给予了大胆的描绘,象征性地表现了理想的政治、道德理念和艺术家自身的先进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 略论佛罗伦萨的市民人文主义[D]. 张久春. 湘潭大学. 2004
[2]. 略论佛罗伦萨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道路[J]. 郑如霖. 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
[3]. 佛罗伦萨共和宪政的兴衰(12-16世纪)[D]. 王峰升.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4]. 佛罗伦萨市民人文主义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冲击[J]. 孟广林.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5]. 吉兰达约的绘画研究[D]. 梅小霞. 山东大学. 2018
[6]. 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共和制政治[J]. 尚洁. 学习月刊. 2010
[7]. 论意大利何以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摇篮[J]. 王小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2
[8]. 安布罗吉奥·洛伦泽蒂锡耶纳市政厅壁画中的象征风景元素[J]. 罗云娟. 艺术评鉴.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