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黄码中心校 223001
一、以强携弱,促进均衡发展
江苏省淮安市和平中心学校地处清浦区最南端,有条件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往城里的优质学校,留下来的都是家境相 对贫困的孩子或留守儿童;师资缺失更使其成为清浦区办学薄弱的学校之一。2010年,在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努力促进 教育均衡的大背景下,淮安市实验小学戴铜校长怀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责任担当,提出进一步放大实小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整体、和谐、高位的互动式发展,成立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育发展共同体。当时笔者所在的和平中心学校及淮阴区四所偏远农村小学都幸运地成为共同体成员单位。
2014年,笔者调到了清浦区最东段偏远的黄码中心学校,为加快学校的发展,笔者积极向戴铜校长提出申请加入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发展共同体,经理事会研究最终同意,黄码小学也荣幸地加入了实小教育发展共同体。一年来黄码中心学校在戴校长幸福教育理念引领下,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以实践反思为方式,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建构起了区域教育的新平衡。
二、资源共享,培养卓越群体
1.跟岗学习常态化。农村学校领导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少,再加上文化背景差异,直接影响到农村共同体学校整 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因此,通过制定跟岗学习考评制度,学校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处、安全处等部门分批选派人员到实小进行为期两到三周的跟岗学习。大家带着问题去学习,把实小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教育教学经验注入我校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来。
2.教师交流制度化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均衡。要解决共同体内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问题,就必须把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共同体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学校对自身教育教学现状作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提出了需要加强建设的项目。共同体为我校特别制定了专项辅助计划,实行“下得了、上得去、动起来”的交流制度。
为更大范围地利用实小教育资源,学校精心组织,安排教师去实小进行为期一周的跟班轮训,学校老师和实小的指导老师一起进课堂,一起参加教研活动,一起组织学生活动,要求他们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详细记录学习心得,在轮训中实小的戴校长特别照顾我校教师的生活情况,还为学校教师们提供营养午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轮训结束后,指导老师都能对他们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提出中肯的建议,老师们受益匪浅。
3.培训学习一体化实小经常举办名师讲座,共同体学校的老师和实验小学老师享有同样待遇,免费参加活动。如关于教师发展的知名教育专家孙孔懿报告会,有关师德建设的“最美乡村教师”陈万霞事迹报告会,还有“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范妹锁老师事迹报告会,以及论文写作专题研究会等,学校都组织教师全程参与活动,以此提升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联校研修,牵手专业发展
1.短板教研及时修补。教科研工作因缺少专业人才而成为学校短板,制约着学校的发展。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实小除了选派有教科研专长的教师支教外,教科室王乃涛主任还特地为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专业辅导,解决了教师教研活动中的实际困难。
实小每学期初制订了共同体工作计划,由发展共同体学校自觉申请,每学期每校承办一次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等学科的幸福课堂“主题大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的互动环节中,大家各抒己见,各校领导做出精彩点评,参与活动的教师均感收获颇丰。为让农村孩子更近距离感受名师课堂的魅力,实小每月组织一次“幸福教育乡村行 ”活动,派名师到共同体内的农村学校上公开课、示范课,开展主题研讨活动,交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校园文化专家问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缺少顶层设计,在理念、目标、方向上把握不够准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提炼与学校实际情况还有一定的差距。为解决这一问题,由实小牵头,邀请了省、市专家,各发展共同体成员单位于2013年4月在学校举行了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问诊、把脉,指明了发展方向。如今和平中心学校的“和”文化,黄码中心学校的“儒雅”文化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3.特色创建,精细设计。农村学校对特色发展普遍重视不够,信息交流不畅,视野不够开阔。特别是学生的阅读储量不足,学校也因此动过不少脑筋,但效果都不够明显。实小使用的《十二岁前的语文》给了我们启发,通过多方面的调研、考察,我校决定将“素读经典”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加以推广。实小为我们提供的理论支持让我们很有信心搞好这项工作。在实小的引领下,我们自主开发了六册“素读经典”校本教材,其中涉及蒙学、诗词、成语等多方面的内容,经过三年耕耘,三年辛劳,秉承“幸福教育”的理念,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平中心学校曾获得清浦区特色学校创建一等奖、淮安市誉称号。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素读经典”修养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如今,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学校发展共同体已经由最初成立时的四所农村学校增加到了现在的九所农村学校。由当初的两个区发展到现在的覆盖清浦区的黄码中心学校、和平中心学校,淮阴区的西宋集中心小学、刘老庄中心小学,淮安区南闸中心校,涟水县高沟中心小学,金湖县银集中心小学五个县区的农村学校。淮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发展共同体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互助共同体、发展共同体”。
论文作者:从大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学校论文; 共同体论文; 淮安市论文; 教师论文; 农村论文; 中心论文; 我校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