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全真道在西南地区的传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南地区论文,明清论文,时期论文,全真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元明清是全真道兴盛发展时期,作为金元时期崛起于北方的新道教,在此时期已遍布于南方各地。道教正一派早已深入渗透西南民族地区,全真道在西南地区的传播也取得很大进展。中国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之地,也是汉族人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全真道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践行了道教祖师将大道推广至四夷之地的宏愿。 中国西南的滇、黔、桂、蜀、渝、藏、湘西、鄂西、粤北,历史上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20世纪30-40年代因其战略后方的地位而称为西南边疆。从自然人文地理来说,“西南”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西南、西南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是历史上传承至今的一个文化概念。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论巴蜀西南外的众多族群,即今滇、黔两省及川西南的一部分,此为狭义的西南。而广义的西南泛指川、滇、黔、渝四省市为主,其外延可及广西、西藏甚至湘西、鄂西、粤北的地理区域。湘西、鄂西、粤北,虽然不属于西南的地理范围,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审视,它是遍布西南的瑶、苗、土家、侗等民族延伸居住之地。因此,广义的、文化意义上的西南地区,在西南地理范围内向外辐射,就形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概念。 一、元代陈致虚传道思州 元代全真道士陈致虚,是最早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道者。上阳子陈致虚是融合南、北二宗丹法理论的全真道士,他在贵州思南地区传道之事,在贵州地方史籍中有较多记载。明嘉靖《思南府志》卷七《拾遗志》载: 河东万胜山,恐当作万仞,胜字盖俗讹也。山形势最峻,巍然壁立,不止万仞者。红巾之乱,宣慰氏与郡人避其上,就其处建东岳庙,宣慰弟田琦曾与道士陈致虚炼丹其上,后皆仙去。今存一石井,体制甚工,庙模可以想见。① 河东指乌江东岸,在思南府城之东。万胜山,又称万圣山、万仞山。此山为思南郡城屏障,下临德江,层崖陡绝,为雾敛云收之胜境。明郭子章《黔记》卷五十四《方外列传》载陈致虚传道思州事说: 陈致虚,号观吾,一号紫霄上阳子。尝从缘督真人赵友卿,学受金丹妙道,遍游夜郎。至思唐,与宣慰弟至阳子田琦炼丹于万圣山岩壁中,后皆仙去。② 陈致虚,号紫霄绛宫上阳子,所撰经书自称:上阳子陈致虚、上阳子陈观吾、庐陵上阳子、金螺山北紫霄绛宫上阳子陈观吾、紫霄绛宫上阳子观吾陈致虚。陈致虚《与心阳子余观古》自称,“吾乃江右之庐陵”③,则陈致虚为江西庐陵人。赵友钦,字缘督,史称缘督真人。他得紫琼真人张模传授金丹大道,倡行三教一家之说,撰写《仙佛同源》、《金丹问难》等书行世,寓衡阳以金丹妙道授陈致虚。清陈铭珪《长春道教源流》卷四载:“黄房公得丹阳金丹之道,授之太虚真人李珏,珏授之紫琼真人张模,模授之缘督真人赵友钦,友钦于己巳秋寓衡阳,以金丹妙道授上阳子。己巳,元明宗天历二年。上阳子,致虚号也。”④元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卷二说:“我师缘督真人,授钟吕王马之的旨。南岳一面,悉拜其授。致虚年甫四十,虽居林下,癖嗜诗书。尝谓寂灭虚无,其说杳□渀,蒙师一指,芒刺脱然,眼下便见。”⑤据此,可知元明宗天历二年(1329),陈致虚四十岁时在衡阳得道。 明万历《贵州通志》卷十六,亦载陈致虚在思唐炼丹之事: 陈致虚,号观吾,道号紫霄上阳子。尝从真人赵友卿,学金丹妙道,遍游夜郎,至思唐,与宣慰弟至阳子田琦炼丹于万胜山崖璧中,后皆不知所往。⑥ 至阳子田琦为元代思南宣慰使田氏之弟。思州宣抚使在元至元时期(1264-1294)分为思南宣慰使和思州宣抚司,思州田氏亦分离为思南、思州两部,成为贵州四大土司中的两大土司。思唐即明代思南府治所,因思南府城東四里的思唐山而得名,即今贵州思南县城所在地思唐镇。思南府城东的万胜山,就有上阳子丹台遗迹。清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载思南府: 上阳子丹台,在府城东万胜山。后传有道人陈致虚,号上阳子,自入笼中,浮于江,遇宣慰拽笼出之,炼丹于此,炉锤至今皆存。⑦ 清乾隆《贵州通志》卷三十二,载陈致虚传道思南事与《黔记》相同。并说“金丹鼎垆灶遗迹,尚在山顶”⑧。 陈致虚《上阳子注〈悟真篇〉序》云:“仆承师授,寝食若惊,首授田侯至阳子。遍游夜郎、邛水、沅芷、辰阳、荆南、二鄂、长沙、庐阜、江之东西,凡授百余人。”⑨陈致虚西南传道之旅所游历的夜郎,即指贵州思南所在的黔东北地区,包括铜仁、思南、凤冈、余庆、德江、沿河、印江、石阡、江口、松桃、万山、玉屏、岑巩、遵义、金沙、仁怀、习水、赤水、桐梓、绥阳、正安、道真、务川、湄潭等地。邛水即邛水河,该河发源于镇远县京堡乡,横贯邛水县(今贵州三穗县),至锦屏县城汇入清水江,最后汇入湖南的沅水。沅水,又称沅江,沅水源于贵州,流经湖南入洞庭湖。辰阳,即湖南怀化的辰溪县。荆南,指五代后梁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所辖地域,荆南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二鄂,泛指湖北。庐阜,指江西庐山。陈致虚西南传道之行,先后游历长江、邛水、沅水流域,在贵州、湖北、湖南、江西等地传授百余人。 据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宋大观元年(1107),始置邛水县,而宋代邛水、务川、安夷三县属思州管辖。陈致虚游夜郎、邛水传道的成就,是思州大姓田氏的信奉道教。关于陈致虚向思州大姓田氏传道之事,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卷十一《与至阳子田至斋》说: 仆以西行,旅寓思国。宣贰至斋田侯,叩首再三,欲闻至道,经年不倦,乃授之。大道者,至人之所秘,圣师之叮咛也……至斋言下猛悟,期以勤行,易其号曰至阳子。⑩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闰八月,授思州大姓田氏为思州宣慰使兼安抚使。田琦是思州宣慰使之弟,故称“宣贰至斋田侯”,此至阳子田琦是思州土家族大姓,位列陈致虚弟子之首。明郭子章《黔记》卷五十七《故宣尉列传》载思南田氏,“自宋元以来,世有思州,宗族繁衍”(11)。田氏世袭思州八百余年,其辖地有川东半壁、湖南一隅,夜郎全幅。明田汝成《炎徼纪闻》卷三载: 田琛者,故思州宣慰使也。自宋元来,世有思州,宗族蕃衍。自叙出自关中,盖汉高帝徙齐诸田关中,而巴蜀关中近地,遂蔓延于此。今婺川县有齐地图,犹称齐田云。谚曰:“思播田杨,两广岑黄。”言大姓也。(12) 陈致虚在元代接纳思州大姓田氏入道,这可谓是道教传播土家族社会的典型事例。 清陈铭珪《长春道教源流》卷六载陈致虚门人有: 至阳子田至斋、初阳子王冰田、庐山太平宫主,一阳子潘太初、九宫山,碧阳子车兰谷、九宫山,宗阳子明素蟾、庐山,玄阳子欧阳玉渊、于湖,谷阳子周允中、庐山,复阳子欧阳玉田、庐山,全阳子周草窗、江右武宁,心阳子余观古、浔阳,西阳子张性初、九宫山,南阳子徐仁寿、南阳子张彦文、来阳子李天来、回阳子张毅夫、锦城,得阳子夏彦文、濮州朝城,扶阳子赵仁卿、古洪,南阳子邓养浩、濮州朝城,致阳子赵伯庸、汴,义阳子韩国仪、真阳子真息、江东东筦,东阳子陶唐佐。(13)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四三《仙释考》亦详载陈致虚门人,其中一阳子潘太初为庐山太平宫主,玄阳子欧阳玉渊、复阳子欧阳玉田、全阳子周草窗都是庐山道士,而碧阳子车兰谷、宗阳子明素蟾、心阳子余观古、南阳子徐仁寿都是九宫山道士(14)。据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卷十一至十二,载录陈致虚与弟子论道之文。陈致虚分别与至阳子田至斋、初阳子王冰田、一阳子潘太初、碧阳子车兰谷、宗阳子明素蟾、玄阳子欧阳玉渊、复阳子欧阳玉田、全阳子周草窗、心阳子余观古等讨论道学。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卷十一《与一阳子潘太初》说: 每过名山及诸城邑,随方作缘,低首下心,开导世人,诱进此道,四三年来,求者纷纷,卒未见有大力量而精进者。比谒庐山太平宫,揖当代主人太初潘一阳,尘襟一见,欢如平生。(15) 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卷十一《与九宫碧阳子车兰谷》说: 九宫山碧阳子车兰谷,为玄门栋梁者四十余年矣。其功业设施,表表在人耳目也。卓然道眼识人,不似他人之忌才者。(16) 陈致虚遍游夜郎、邛水、沅芷、辰阳、荆南、二鄂、长沙、庐阜、江之东西传道,上述诸人可谓是传授弟子中之知名者。 二、明代张三丰传道贵州平越 明代是全真道传入西南地区的重要时期,明代张三丰传道贵州平越的神异事迹,折射出全真道传播贵州的历史真实。在明代弘治(1488-1505)、嘉靖(1522-1566)、万历(1573-1620)各朝的贵州方志中,都有明洪武年间张三丰在平越高真观修道的记载。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十二《平越卫·仙释》载张三丰: 张仙人,不知何许人?以洪武间来寓高真观,与指挥张信善,教信以葬地曰:“远远长龙自北来,脉流成右建僧台。前峰凹处堪为冢,若葬真泉步玉阶。”已而别信曰:“武当山再会。”信恳留,闭之室中,未久寂然,不知所往。后信以功封隆平侯,监修武当宫观,果再会其人焉。(17) 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十二《平越卫·寺观》载:“高真观,在卫城西南福泉山上,洪武二十二年,指挥张信建。”(18)平越卫指挥张信仰慕张三丰高道风范,特在福泉山兴建高真观,作为张三丰修道之宫观。明嘉靖《贵州通志》卷十载张三丰:“洪武间来寓高真观,与指挥张信善,卜以吉地于城南月山寺右,曰此地葬,后必有封侯之贵,世禄之荣。后信果以奇功封隆平侯,奉命修武当山。”(19) 明嘉靖《贵州通志》卷八载平越卫: 礼斗亭,在高真观内,乃仙人张三丰礼斗处也。知府魏文相诗:“仙真胜迹古城隈,礼斗台空罩碧苔。云散玉泉龙已化,风清松谷鹤重来。大还岁月浑无恙,沦谢乾坤任劫灰。我欲志机学蝉蜕,丹厓倚槛独徘徊。”兵备副使赵之屏诗:“飞湍正抱游仙台,松秋闲云日日来。老我百年还海岳,梦君几夜到蓬莱。钟声初断僧归竹,酒兴半狂月上梅。忽送子规新舌软,边城岁暮起人哀。”(20) 明万历《贵州通志》卷十二《仙释》载张三丰洪武间寓高真观: 常自叙曰:“幼年慕道,长岁求玄,识至人之奥旨,悟义理之深玄。识取梦中之梦,钩探玄上之玄。自从见了娘生面,笑指蓬莱在目前。”又诗云:“少年立志道心坚,跳出樊笼出水莲。散尽锦云空似洗,一轮明月挂长天。”(21) 关于张三丰何以到平越,民间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明郭子章(1542-1618)万历间所撰《黔记》卷五十四《方外列传》说张三丰,“囚劫狱连坐,编戍夜郎之平越……师囊居平越高真观,今有礼斗亭、浴池、石棋局……张仙三丰尝构亭礼斗,遗址犹存”(22)。 陈鼎于清康熙时游历贵州,所撰《滇黔纪游》卷上《贵州》,记载游平越郡城所见张三丰遗迹: 平越郡城内有张邋遢修道故迹。邋遢,名三丰,闽人,洪武间以军籍戍郡。蓬头赤足丐于市,人呼为邋遢翁。于高真观后,结茅为亭,闭户静坐。……今亭前一池,冬夏不涸,旁有一桂,亦其手植。府南五里,即武胜关,隔溪绝壁,有三丰遗照,戴华阳巾,侧身,携杖西行,俨然图画。旁有明抚军郭青螺书“神留宇宙”四大字。(23) 清谢圣纶《滇黔志略》卷二十五《张三丰故迹》所载相同。 明代是全真道传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时期,明代全真道士张三丰在贵州、云南、四川留下传道的踪迹,在地方史籍中颇多神异记载。田雯(1635-1704)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康熙三十年(1691)任贵州巡抚。田雯在贵州四年的巡抚任内,注意考察贵州山川地理、社会风俗,撰写《黔书》二卷,所载张三丰贵州修道事最详。清田雯《黔书》卷下《张三丰》载: 明洪武间以军籍戍平越卫。蓬头草履,四时惟一破纳,行丐市上,人呼为揧蹋仙。自于高真观后隙地结茅,亭昼则闭户静坐,夜则礼斗……尝自叙云:幼年慕道,长岁求元,识至人之奥旨,悟义理之深诠,所著大类《参同契》、《内景》、《黄庭》诸说……永乐间,曾遣官征聘,竟莫知所之。说者谓金川之役,盖假访三丰之名,以侦逊国者之逸踪也……然传信传疑,皆不可考。最可异者,平越城西山日倒马坡,坡半见隔山石壁如屏,悬崖千仞,上有三丰遗影,首戴华阳冠,侧身杖策西行,俨然画图,极可观。旁刊“神留宇宙”四字。(24) 洪武十五年(1382)二月设平越卫,高真观建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高真观的礼斗亭,传为张三丰礼斗之处,是历代文士津津乐道的张三丰遗迹。明陆灿(1494-1551)撰《礼斗亭碑记》说:“昔仙人三丰张先生,栖遁于兹,作亭以礼斗焉。”(25)乾隆《贵州通志》卷四十五《艺文》录明吴国伦《夜过高真观访暗斋不值》诗曰: 为觅游仙侣,重过礼斗坛。松云开阒寂,萝月护高寒。 叶落疑捐佩,泉鸣忆洗丹。盈庭霞似雪,益作剡溪看。(26) 贵州平越卫倒马坡悬崖上,史籍记载有石刻张三丰像,也是传说中张三丰的遗迹。清乾隆《贵州通志》卷七《地理古迹》平越府仙影岩:“在府城西五里,岩上有仙人张三丰遗影,明巡抚郭子章题‘神留宇宙’四字,镌最高处。”(27)清檀萃《黔囊》“张仙影”条载: 平越城西倒马坡,上坡之半,见隔山石壁千仞,上有张三丰遗影,戴华阳巾,侧身西行。旁刊“神留宇宙”四字,笔势飞动,不似人间书。(28) 清田雯《三丰道人壁影歌》曰: 神仙之说果有无?几见员峤兼方壶…… 异哉三丰偓佺侣,揧蹋道士群相呼。永乐初载来黔地,黎峨城市吹都卢。 石钵流泉清且旨,庙砌老桂荣不枯。郭外层峦立千仞,忽于巅顶传形躯。 勾展顾吴作小照,俨然一幅行仙图。华阳笠子两芒,手拖藤杖西方趋。 飞瀑直冲入袍袖,松花下落黏髭须。凭虚御风将焉往,何不为我停须臾。 神留宇宙四大字,笔法倒薤非模糊。(29) 田雯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康熙三十年(1691)巡抚贵州,所撰《古欢堂集》卷七亦收录此歌。清潘驯《平越道中望三丰影》诗曰: 仙在山之后,焉能预写真。定知无色处,先有不亡身。 羽化亦已久,兹形何尚新。始知惟肖者,反是再来人。(30) 此诗反映时人已认识到:此所谓的三丰道人壁影,是后人刻意展示张三丰修道形象之作。明代有人刻意在岩上镌刻张三丰遗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后世道门和社会对张三丰的敬仰。张三丰在贵州许多地方,都留下修道的遗迹:都匀有仙人张三丰观澜处,有张三丰留题的写字岩,有张三丰影像的张仙岩,有张三丰游钓神仙梦遇山;思州府玉屏县有张三丰修炼的石莲峰;遵义府有张三丰栖居修道的长磏寺,有张三丰所题仙人洞;沿河县有张三丰游历的石笋山;湄潭县有张三丰咏湄诗;镇宁县有张三丰之塜,有张三丰采灵芝的传说。贵州有关张三丰修道的传说甚多,这里仅列举施南、都匀两地的遗迹。清同治《增修施南府志》卷二十七载: 张三丰,火龙真人高弟也。嘉靖时,混俗和光,云游川湖,将有所度。一日过邑之石,穿山题诗于壁曰:“混沌何年石凿穿,回光返照一轮圆。人从月窟闲来往,悟得空空便是仙。”(31) 清张澍《续黔书》卷五《石刻》载:“都匀之梦遇山,有碑,镌‘仙人张三丰观澜处’八字也。”(32) 民国《都匀县志稿》卷四《古迹》载: 写字岩,在城北十八里桥头,明道士张三丰书“万壑松声”四字,笔法苍劲。又马路哨岩间,亦有三丰留题,惜苔藓侵蚀漶漫,不能辨,俗亦称写字岩。又城北十八里,滴水哨悬岩,有三丰影像,俗称张仙岩。(33) 民国《都匀县志稿》卷十一载: 水府庙,一作水浒庙。在城北神仙梦遇山,为明道士张三丰游钓之所。(34) 西南的云南、四川、湖南等地,也有张三丰神异事迹的记载。明张继白《叶榆稗史·张三丰入滇记略》载:“张三丰道成入滇,为段氏座上食客……靖难,建文流滇,胡滢暗追,马三保父暗捕。三丰、大云、达果、杨黼、段姐助之而化险。”(35)史称张三丰从武当山经四川入滇传道。民国《新纂云南通志·释道传》载张三丰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秋从武当山来到云南,开始在滇中的弘道活动。他混迹民间,屡显神异,深得云南百姓的崇敬(36)。清乾隆《云南通志》卷二十五载张三丰在姚安府修道: 寓郡之文昌宫年余。后去之平越,以只鞋留挂壁间,长二尺,题曰“三丰鞋”。(37) 四川亦有张三丰活动的传说。四川有张三丰至成都寓青羊宫月余,又入鹤鸣山修炼的传说。双流县有张三丰游四川见蜀献王,在双流毗卢寺书“毗卢佛”三字的传说。苍溪县有张三丰朝夕居一盘石上修炼的传说。清乾隆《四川通志》卷三十八之三《仙释传》载张三丰洪武中入蜀后: 侨寓环卫姜指挥家,寒暑惟一箬笠,笠甚大,虽小户出入不碍。系铁线条极工致,朝夕居一磐石上。尝取梅枝,插土即生,花皆下垂,故成都昔年犹遗照水梅种焉。永乐中,游内江,寓明玉道人家,诡云庞姓,微示以异,尝履极险不坠,涉水无少濡。明玉善符咒,多奇验,欲授三丰。三丰笑曰:我以道奉公,公乃以法授我耶?乃作《道法会同疏》一通畀之。居岁余,胡溁物色之,遂同玉见胡,后又往来峨眉山中。(38) 此外,南充县南明楼、屏山县三丰石、大邑县迎仙阁,相传属张三丰仙道遗迹,铜梁巴岳山则有张三丰所遗扇、砚、竹杖。清同治《大邑县志》收录明宣德二年(1427)蒋夔撰《张神仙祠堂记》云:“大明永乐十五年丁酉春正月,上清道士臣吴伯理,钦奉太宗文皇帝玉音,赍香暨御书入蜀之鹤鸣山天谷洞,结坛诵经,祈告山灵,迎请真仙张三丰先生,所冀惠然降临,以副拳拳仰慕之怀云。是年夏四月,始至兹山。”(39) 甚至在湖南的桂东,也有张三丰的传说。清同治《桂东县志》卷十八《艺文》,有清周为东咏《丫髻山》诗:“言访张三丰,遥指丫髻岭。……仙人非有求,焉用姓名炳。石上字不灭(有手书‘三丰’二字,入石寸许),摩挲发深省。”(40)西南各地有关张三丰修道的传说,反映出明代全真道在西南民间的影响。 三、西南地区吕仙传说及遗迹所见全真道的影响 元明清时期,全真道逐渐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道教全真派祖师吕纯阳,甚至在广西、贵州、云南都有修道遗迹。清乾隆《广西通志》卷八十七《仙释传》载: 吕仙,即吕纯阳。尝憩梧山郡,人因构吕仙亭,元天历间,疫大作,有张彦才者,梦一道士入其家,求庭前樟树为吕仙像,彦才许之。明旦,风拔树置亭下,疫遂息。(41) 广西有吕仙山、遇仙桥、吕仙亭、会仙岩、散花岭等胜迹,都与民间吕仙传说有关。梧山郡吕仙亭成为灵境,后人于此瞻仰缅怀吕仙遗踪。清乾隆《广西通志》卷一二四录元梁遗《吕公岩》诗曰: 松涵云景竹生烟,松竹深藏小洞天。读罢黄庭观鹤舞,更于何处觅神仙。(42) 清乾隆《广西通志》卷十五《山川》载养利州的散花岭,“昔传土官追吕仙至此,见白马腾空,天花落坠,因名”(43)。广西土官遇吕仙的传说,折射出吕祖信仰影响少数民族的历史真实。 清代贵州贵阳城南雪崖洞,修建有祭祀吕真人的来仙阁。清檀萃《黔囊》“雪崖洞”条载: 来仙者,吕仙频来。其额云“万神来朝”,又云“天上人间”,皆吕仙所署。鸾腾凤翥,大似阁贴中李太白书,真仙笔也。(44) 清乾隆《贵州通志》卷四十五录清杜诠《题来仙阁四首并序》说:“雪厓洞溪山,秀朗称黔中胜地。洞左旧建吕真人神宇三楹,昔年降鸾处也。岁久倾圮,方伯陈公因其址以修殿,又于洞右甃石为台,建来仙阁。”《题来仙阁》第二首曰: 清都流憩意迟迟,每忆王乔不可期。鹤去几曾闻客驾,云深何处觅仙居。 欲寻卜肆重谈易,难借樵风一看棋。忽睹星河槎泛落,崆峒问道好相随。(45) 云南楚雄府有吕仙桥、吕合驿,民间相传是吕仙传道所在。明谢肇淛《滇略》卷三《产略》载:“仙人骨,出楚雄之吕合驿。相传南诏时,张王二生遇吕仙于此,王得度上升,张不能从,愤而死,埋骨山中,化为石莹,彻如水晶。傅一切疮疡,立愈。”(46)《僰古通纪浅述》则著录为《楚雄吕合仙迹》。明代以来,此民间故事在白族中广为流传。明代云南府城东北二十里鸣凤山的环翠宫,主祀道教神仙吕真人。明刘文征天启《滇志》卷十七《方外志》载,万历十四年(1586)巡抚都御史陈用宾建环翠宫,祀吕真人。《滇志》卷二十一《艺文志》录陈用宾《环翠宫记》说:“余抚滇之二年,命官于鸣凤山建环翠宫,其中为阁,祀吕师。殿有二,王、陶天君,何、柳二仙并祀阁上。”(47)明代云南府的圆通寺,甚至有郡人朱思明建的吕仙阁。明刘文征天启《滇志》卷十七《方外志》载云南府:“圆通寺,在螺山下盘谷间。……好事者于悬崖石上建玄天阁,郡人朱思明又建吕仙阁。”(48)明刘文征天启《滇志》卷二十九载辛绍勤《题吕仙阁》诗曰: 道人占断螺峰景,杰阁凭虚绝壁开。夜诵蕊珠清境寂,恍闻铁笛洞庭来。(49) 相传吕纯阳曾到云南巍山传教,开辟道教全真天仙派道场,巍山民间流传着纯阳祖师传教的仙话。他开创了纯阳派和吕祖天仙派,巍山早期即为吕祖天仙派。现巍山县文化馆内,还保存《栖鹤楼记》、《金阙选仙吕大真人降笔》,相传两块碑文为借吕纯阳之笔撰写,是研究吕祖天仙派传入巍山的重要资料。云南全真道以天仙派、龙门派影响较大,清代巍宝山的全真道,就以天仙派和龙门派为主。天仙派以吕洞宾为道祖,传说吕洞宾曾到巍山传道布教,开立此派并有四十字的吕祖天仙派道谱: 妙玄合道法,阴阳在乾坤,志心皈命礼,万古永长春。 清静无为宗,临通大洞金,暂状师得位,辉腾谒太空。(50) 巍宝山吕祖天仙派道谱,是按照内地道教天仙派道谱传承。《白云观志》卷三《诸真宗派总簿》,其中第四十四为吕祖天仙派: 妙玄合道法,阴阳在乾坤,志心皈命礼,万古永长春。 清静无为宗,临通大洞金,暂状师得位,辉腾谒太空。(51) 巍宝山天仙派的道场有青霞观、长春洞、望鹤楼、栖鹤楼、眠鹤楼。巍山天仙派从清康熙至民国年间传承十三代,传至道谱的第十三“皈”字辈上。此间巍宝山天仙派道士有二百余人。 四、西南地区全真道的传播及全真道士的修持 西南地区道教除全真道、正一道两大派之外,各地实际传承的宗派较多。贵州贵阳有全真道龙门派、正一道、萨祖派等。云南有全真道龙门派、天仙派、随山派、长春派、清微派、灵宝派、真人派、西河派等。全真道在西南地区普遍发展,明清时期可谓进入极盛的阶段。 明清时期在西南各地府州县设立道纪司、道正司、道会司,由此也可以看出道教之兴盛。道纪司作为府一级掌管道教的机构,多设立在全真道宫观。如广西全州府道纪司在府城东外玄妙观,贵州贵阳府道纪司在贵阳大道观,贵州遵义府道纪司在玉皇观,四川成都府道纪司在青羊宫,云南大理府道纪司在栖霞观,云南永昌府道纪司在真武观,清代云南府道纪司在真庆观(52)。 广西全真派道士素食,蓄发束髻,师徒相传,以修真养气相标榜。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五《镇远府·寺观》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镇远府府治东建有真武观,永乐间府治东又建玄妙观、玉虚观(53)。明代镇远全真道开山祖师李道坚,在贵州省镇远县城东中河山修道。明嘉靖《贵州通志》卷二载:“太和洞,在中和山南玄妙观后,昔有道士李道坚修养于此。”(54)明弘治二年(1489),李道坚与徐教弘在镇远县青龙洞兴建道观,到清光绪年间(1871-1908),已形成山门、正乙宫、吕祖庙、观音殿、斗姥宫、玉皇阁等道观建筑群。 明代云南嵩明境内分布着高真观、万法观、道人庵、寿国庵、玄天观、三圣宫、黑龙宫、青龙宫等道教宫观。嵩明龙门派保存有龙门派谱诗。《徐霞客游记》卷六下《西南游日记十》,记载嵩明县有玉皇阁、城隍庙、玄帝殿,玄帝殿供奉道教的真武祖师(55)。嵩明龙门派有静坛道人(即出家道人)、行坛道人(即火居道人)及云游道人(即游方道士)之分。嵩明龙门派的受戒奏职称:“奏请太上会员名下禀东华远教,龙门正派,弟子某某,奉行科士弟子。”举行受戒科仪者即受戒入门。嵩明龙门派的斋醮科仪,有“开方破狱”、“铁罐施食”、“玉阳施食”(56)。 云南全真道有“龙门西竺心宗”的支派。据清闵一得《金盖心灯》卷六所述,该派祖师鸡足道者,自云月支国人,名野怛婆阇,自印度来华,居鸡足山修炼,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赴京师谒王常月,受其戒法,赠名黄守中,为龙门第八代。所谓“龙门西竺心宗”,实际上是道教龙门律宗与佛教密宗的结合。该派以鸡足山为活动中心,下传管天仙(派名太清)、大脚仙(王太原),再传金怀怀(王清楚)、白马李等。闵一得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往云南谒见黄守中,受西竺斗法之传。 民国时期云南道教以清虚、火居二种区分,全真道属于火居道士。民国《宜良县志》卷九下载: 境内道教有清虚、火居二种,清虚道寥寥无几,火居道则与常人无异,惟金铙法鼓,讽诵经文,为人忏悔祈禳,获资赡家而已。二者皆崇奉老子清真道。昔有道会司,道会即诗礼之家。亦多延道设坛,作诸斋醮者,今则改设道教会,大都有名无实,合邑道徒约共百余人。(57) 民国《马关县志·祠祀》载: 道教有清虚、火居二种。清虚道云游方外,居处无定,脱离家族社会之关系。火居者乃与常人无异,惟金铙法鼓,讽诵经文,为人忏悔禳祷,获资赡家而已。二者皆崇奉老子,清虚道在邑境,去住靡常,若有若无。火居道分先天、龙门二派,先天派宗萨氏,龙门派宗邱氏,各有薪传,能自述其师弟之系统。昔有道纪司、道会司掌之。(58) 民国《新平县志》第十八《宗教》载: 新邑道教为火居道,清雍正间李道明传入,其教盛行。以讽诵经文,为人忏悔禳祷为宗旨。宗派号龙门派,宗邱氏长春,建醮分玉光九奏、玉枢九咏、三清旦、十功迁拔、十种报恩、雷霆三洞、救苦三朝七种法事。……法器、道法相传,名曰奏职,以“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元明”二十字为系统。(59) 新平道教流传于桂山镇及附近农村,多为世袭家传。新平的道坛活动,在清光绪年以前比较兴盛。每年纪念法事(俗称做会)七八次,斋醮法事(俗称做斋)数十次,官办的水陆大斋(俗称“搭青轿”)和重大祭祀也较为频繁(60)。 民国《昭通县志稿》卷三《祀典志·寺观》载: 祖师庙,旧志在元宝山,乾隆元年建。中祀玄武北极真君,以三月三日庆祝,远近赴会者,三日内络绎不绝。三十七年,道人陆常崇募建大殿,后毁于兵燹。同治末重修。光绪二十一年,邑人又另修正殿,后屡有补盖也。(61) 全真道在西南地区迅速的发展,与地方官员的支持有很大关系。昆明龙门派的龙泉观、真庆观、太和宫,就是明清时期驻守云南地方长官兴建的。清康熙《云南府志》卷十七载: 都雷府,在城东万寿宫下,明黔国公沐英重兴修建,日久倾坏。本朝康熙三十四年,总督王继文捐赀重修,犹然自新。置有真庆观下供奉香灯,昆明境常住田二百三十亩一分,本观左右房基,亦载常住数内。(62) 都雷府在今真庆观紫微殿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落成于洪熙元年(1425),清代至民国又历经四次维修或重建。 清道光《昆明县志》卷四载: 鸣凤山为太和宫,一日铜瓦寺。范铜为瓦,覆寺三楹,环之砖城,规制宏丽。始建于明巡抚陈用宾,以祀北极上帝。其后崇祯十年,巡按张凤翮移之鸡足山,康熙九年乃重铸焉。(63) 金殿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由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天柱峰的太和宫及金殿样式建造。明崇祯十年(1637),黔国公沐天波命云南巡按张凤翮将铜殿拆运至宾川鸡足山,借以镇压丽江土知府木氏的“主脉”。现存鸣凤山金殿,是平西王吴三桂于清康熙十年(1671)重建。 清道光《昆明县志》卷四载: 去城北三十里,为龙泉观,建于明洪武时。康熙二十九年,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按察使许宏勋重修。……东南为真庆观,为都雷府。明黔宁王沐英建。后圮。康熙三十四年,总督王继文重修。(64) 昆明龙泉山道观祖师殿内的真武祖师,为立式披发、黑衣、仗剑、足踏龟蛇形象,从者执黑旗。昆明人称之为“披发祖师”。真庆观原名真武祠,始建于元代。明正统年间(1506-1521),真庆观经重建和扩建,其规模远超元代的真武祠。 明代贵阳全真道的大道观,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在贵阳城中心大十字附近,即今贵阳市中山东路西口,靠大十字一侧。明宣德举人王训撰《大道观记》载: 皇明天启,肇开有国,既用孔子之道,经世理民;而又崇奖二家,阴翊皇度。故自京师以至郡邑,皆有其官,此道纪司之所由设也。……正统戊辰,英庙继成仁祖之志,以大道经典颁布天下,而贵受之,贮天城之大道观中。前宣慰使安陇富、宋昂深以道纪未立,虽尝访举云游道人戴雪隐为之住持,而尚未有官守,乃上疏请立,制可之。(65) 贵州巡抚都御使蒋琳在元代崇真观基础上,募财重新兴建大道观。而安陇富是水西土司奢香之孙,为彝族默支系始祖慕齐齐第73代孙,彝族父子连名制名为“陇铺不玖”。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安陇富袭贵州宣慰使职,他命将朝廷颁布的《正统道藏》贮藏在大道观中,并寻访道士戴雪隐住持大道观,并推荐其担任贵阳府道纪司都纪。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贵州巡抚阎兴邦重修大道观。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又重修。1939年2月4日,贵阳遭日本飞机轰炸,大道观玉皇殿、三清殿、雷祖殿、火神殿、娘娘殿、天师殿、丘祖殿、孙祖殿、神像、石碑、石坊等均被炸毁。1939年10月,在大道观原址建成贵州大戏院。 五、西南全真道龙门派的发展及其时代特点 清代贵阳南岳庙为全真教丛林,道观规模宏大,南岳山有木板雕刻的《道宗派牒》,是发给受戒全真道士的度牒(66)。贵阳南岳山《道宗派牒》记载龙门派谱系为:“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天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实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67)贵阳龙门派道士,都按此谱诗取法名。据清代北京白云观保存的《诸真宗派总簿》第九《龙门派》系谱为: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天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住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实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68) 龙门派道士按照谱诗取法名,法名第一个字为系谱里的字,以此区分师徒间的辈分。龙门派最初的二十字派诗,相传为丘处机在燕京东龙门山掌教时所立,后世已增衍为100字谱诗。贵州道门传承的龙门派系谱,反映出龙门派在贵州的传播。据此系谱也可以判定龙门派道士的传承。1985年重建贵阳仙人洞三清殿,发现屋梁上有“康熙十二年道人江教合谨建”字样。1983年重建贵阳文昌阁,发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文昌阁重修碑记》载:“住持道人曾合机及徒刘教修、刘教宗等立。”清光绪年间(1871-1908),万元美住持南岳山,收弟子龙明新、龙明昭、周明义。贵阳仙人洞全真道士有李元修、秦至方。其法名“合”、“教”、“元”、“明”、“至”的字辈,说明他们分别是全真道龙门派第十六代、十七代、十九代、二十代、二十一代。据1938年《贵州省会名胜调查表》的统计,贵阳全真道龙门派住持的宫观有南岳山、宝峰寺、华光庙、龙王庙、观风台、关帝庙、三元宫、玉皇阁、仙人洞、文昌阁、祖师观、祖师庙。民国时期贵阳城区有全真道士45人,郊区有37人(69)。 清代云南巍宝山是全真道龙门派的重镇,魏宝山龙门派道士多达一百余人。巍山龙门派道谱与贵阳南岳庙《道宗派牒》相同,亦与《诸真宗派总簿》所载龙门派道谱相同。巍山道教保存的碑刻,能够反映龙门派道士奉道的情况。《清光绪八年龙门正派清净羽士赵复珍墓碑》载: 清净羽流赵复珍自愧福浅命薄,翁姑早逝,又值咸丰七年兵燹,故夫流失所,子女相继亡,于是誓入空门,曾将故夫遗留水田一份,坐落石孔村,大小七丘,实租谷肆石伍斗,随庆塝里本身户下秋粮壹斗柒升,带住修持,永送入巍山主君殿内,作住持添补香火之资,故勒石。(70) 《民国十一年龙门正宗全真羽士陈明远墓碑》载: 明远所置山产开列于后:置得栗园山地叁拾肆亩捌分伍,该包谷租叁石,清丈领财政厅执照六张,以后作为寺中徒孙添补费用,永志不忘。(71) 由这两段材料可知赵复珍为巍山龙门派第十四代,而陈明远为巍山龙门派第二十代。笔者2012年5月在云南巍山考察,亲见巍山一些全真道士之墓保存完好,可见巍山历史上确乎是全真道传播的重要地区。 云南昭通龙门派兴起于清初,有龙门第七代传法师陆常崇,龙门派第八代师陈守元、张守志,因道行高妙见载于地方史册。民国《昭通县志稿》卷七《道流》载: 陆常崇,龙门第七代传法师也。罗平世家子,性好道,遨游名山各庙,至昭为元宝山住持,见其殿宇狭隘,于乾隆二十二年发宏誓愿,扩修庙宇,遂往各厂募化,得数千金。有强盗窥其橐,约党途劫之。常崇至,戟指而叱曰“止”。众形痴如木鸡,乃率负担者,从容行回山。大兴工作,另建正殿两廊,崇高山门,庙貌岿然矣。以其余赀,置产业为香火费,卒葬北山。陈守元,龙门派第八代师。姚州人,素以拳勇名。乾隆四十八年,体师志培修庙,至各厂劝募。有保厂师高刚以神勇称,守元往谒。刚手持金锭曰:“能取过手,即予尔。”守元用手帕一挥,金锭已在其手,刚不觉如何失去,乃大服,立畀千金,各厂效之,多厚给。归装充牣,乃开宝山观音堂,辟灶君殿,庙宇焕然一新矣。张守志,守元师弟,罗平人。居常谨守规戒,恒在山,不履城市,得清虚元妙之旨,能知未来事。士大夫往访者,间授以一笺,或诗或词,中藏玄机,后来俱有应验。(72) 云南昭通元宝山道观兴建于清初,为龙门派数代传人修炼之地,历史上曾有三月三“元宝朝拜”的盛况。 云南省昭通市大龙洞道观,为滇东北最负盛名的道观。《昭通市大龙洞道观道教历史碑序》载:清咸丰年间(1850-1861),有龙门派道士旷永曜住持大龙洞道观。清光绪年间(1871-1908),住持吴元正重修大龙洞道观(73)。大龙洞道观第十八代至二十三代的传承,在道门有清楚的历史记忆。今云南昭通市大龙洞道观内,有《昭通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旷永曜墓碑》、《昭通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周永清墓碑》、《昭通龙门派第二十代弟子戴明春墓碑》、《昭通龙门派第二十三代弟子戴宗诚墓碑》、《昭通龙门派第二十三代弟子黄宗伦墓碑》(74),当代道教这五通墓碑,都立于20世纪9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之后道教恢复的重要时期。《昭通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周永清墓碑》为“后学戴明春、郎明慧、韦至静、王至铃、陈至道、王至兴、丁至兰、崔至瑞”1991年立(75)。《昭通龙门派第二十三代弟子戴宗诚墓碑》称“龙门第二十代弟子戴明春,二十一代曹至孝、蔡至理”1991年立(76)。 清咸同年间(1850-1874),龙门派住持腾冲云峰山道观。《重修云峰山道观记》:“清咸同年间,佛教僧侣失散,继由道士入山住持。民初住持道长为云南迤西道教会会长张诚定,号玄空,香火盛极一时。”(77)至20世纪80年代,住持道士有陈宗培、李宗稳、李成坤、李成达,该地龙门派已传承至第二十三、二十四代。 云南临沧县全真道子孙庙道观,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2-1735)。据《观稼楼记》碑文载:子孙庙乃长官司俸廷征之母罗安人香火院,专门为儿孙祈福禳灾之道观。施主俸廷征为勐缅傣族土司,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世袭勐缅长官司,子孙庙为傣族俸姓土司供养。云南大姚人高太明在西蜀青羊宫学道,清道光(1821-1850)初年至顺宁(凤庆县)创建雪华观,是在临沧地区传道开山立派之人。清光绪《续修顺宁府志》卷三十七载: 高太明,大姚县人,西蜀青羊宫出家,乾道也。道光初,游至顺宁,创建雪华观。力行心解,能辟谷不食,静修处地极险绝,人迹罕到,常有虎来护持。坐逝后,有人自蒙化来者,相遇于道中,稽其相见之期,即为圆寂之日。(78) 高太明修道的雪华观,在顺宁城南五十里偰山顶。清道光以后,临沧地区的道教日渐兴盛,道士也越来越多。临沧共修建77座道观,道士达700多人。清代龙门派道士阮一诚的弘道,开拓出临沧全真道发展的兴盛局面。坤道阮一诚(1808-1891)道光十三年(1833)到缅宁(今临沧县)住持三清宫。清咸丰年间(1850-1861),三清宫遭火灾之后,阮一诚转而住持子孙庙,收杨阳悟、马阳富等为弟子。此后,杨阳悟等人又收阮来庆、华来顺、游来定等16名坤道弟子,又下传43名“复”字辈弟子。华来顺曾于1933年率领道士5人,到四川青羊宫二仙庵受戒。两年后,华来顺与阮来庆又率道士18人,前往四川青羊宫二仙庵受戒,往返达三年时间,1938年3月2日度戒,受戒者每人得传授净戒牒一张,《太上继宗演教接化大德传戒律师训示》一张,戒书五本,锡质缘钵一个,锡质净瓶一个,木质皇冠一顶(79)。1936年阮来庆等到二仙庵受戒时,还购买二仙庵光绪三十三年(1906)本《重刊道藏辑要》一部,此经书“文化大革命”中被抄走散佚(80)。 云南新平道教传播者李联元(法号李道明),是清雍正癸卯(1723)恩科文举,曾任直隶龙门、兴安知县,晚年辞官引退,学道三年,携带道经回新平桂山镇后,即按龙门派二十字系谱,依字派收徒,奏职相传。李联元为第一代,蒋天升(法名失传)等为第二代。至1948年已传至蒋圆兴(蒋天升的第五代子孙)、李圆阳(李联元的第七代子孙),为龙门派第十九代奏职道士。 昆明东北郊鸣凤山麓的金殿,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历史上为龙门派住持。太和宫道士赵永佑,为龙门派第十八代。龙门派第十九代李元龙(1834-1890),任云南道纪司都纪。太和宫道士李明清,为龙门正派第二十代。太和宫住持杨智聪(1870-1940),为龙门正派第二十一代。清咸丰年间(1850-1861)杜文秀起义,云南道观被烧毁无数,全真道遭受重创。据金殿《皇清敕授登仕佐郎,云南都纪司、龙门正派第十九世师李元龙碑》载:当时“兵火日炽,梵宇琳宫,遍遭洗劫”。“太和宫罹祸惨巨,劫火烛天,道众罹难者以十数,庙中什物,悉遭窃掠”(81)。昆明太和宫在咸丰事变中遭受兵燹,是云南道教在咸丰事变中遭难的典型例证。 六、馀论:关于西南全真道的几点思考 综上所述,元明清时期全真道在西南地区的传播,是全真道史研究中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全真道在西南地区的迅速传播,与全真道在全国传播的历史大势是一致的。正如清陈铭珪《长春道教源流》卷七所说:“元以后至于国朝,全真派遍布于江南各行省。”(82)但全真道在西南地区传播的历史,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1.全真道获得西南地方行政官员的大力支持。四川成都的二仙庵,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由四川按察使赵良璧创建,赵良璧亲请全真道士陈清觉住持,陈清觉为二仙庵开山真人。明代贵阳全真道的大道观,昆明龙门派的龙泉观、真庆观、金殿,就是明清时期贵州、云南地方长官支持兴建的。明代贵州巡抚都御使蒋琳募财重新兴建大道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贵州巡抚阎兴邦重修大道观。明黔国公沐英,明巡抚陈用宾,清代云南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按察使许宏勋等,都支持全真道宫观的兴建。明清时期各府州县的道纪司、道正司、道会司,多设立在全真道宫观之中,道官也多由全真道士担任,这说明西南全真道在清代道教格局中已居于主导地位。 2.全真道获得西南少数民族大姓、土司的信奉和支持。元代陈致虚游夜郎传道,说服思州大姓田氏信奉道教。思州宣慰使之弟田琦奉道之后,位列陈致虚大弟子之列。思州田氏是统治乌江中下游八百余年的土司,土家族大姓田氏的奉道,有利于道教在土家族地区的传播。贵阳大道观收藏《正统道藏》,选择有道行的住持道士,有赖于彝族土司安陇富的支持。云南临沧县全真道子孙庙道观,为勐缅长官司俸廷征之母罗安人香火院,施主俸廷征为勐缅傣族土司,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世袭勐缅长官司,子孙庙为傣族俸姓土司供养的道观。 3.西南全真道士存在融摄正一的风气。民国《宜良县志》卷九下载:“许阳晨,少业儒。康熙五十一年,赴江西龙虎山学道,列为龙门正宗第十二代字派。苦修十载,道即成,精符箓,天师授以雷旗、令牌、宝剑各一,归里后,祷雨祈晴,灵应如响。”(83)许阳晨赴江西龙虎山学道,获得张天师正一派道法的传授,却列为龙门正宗第十二代弟子。 新平龙门派道士李联元(法号李道明),其第七代子孙李圆阳为龙门派第十九代奏职道士。新平龙门派第二代道士蒋天升,第五代子孙蒋圆兴亦为龙门派第十九代奏职道士。1994年1月24日立的《昭通龙门派第二十代弟子戴明春墓碑》,号称“龙门正宗全真派精谷道人戴明春”,墓碑有“孝子戴仲波、戴佳。孝女戴仲萍、戴丽。……孙子戴尚飞、戴尚滔、戴尚娅”(84)。这些有家室的龙门派道士,如何保证恪守严格的清规戒律,这种现象值得思考。 4.四川二仙庵是西南全真道传戒的中心。二仙庵为著名全真道十方丛林,是全真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的祖庭,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传戒条件的十方丛林。如临沧子孙庙道士,曾于1933年,以及1936年至1938年间,分别有道士5人,道士18人,前往四川青羊宫二仙庵受戒。西南云贵川的全真道士,有的就是在四川青城山、青羊宫出家,学道之后赴云贵各地传道,这显示出川西全真道居于西南全真道的主导地位。 ①钟添纂次,田秋删定,洪价校正:《思南府志》,高国祥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1辑第40册,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6-267页。 ②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43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929页。 ③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卷十二,《道藏》第24册,第48页。 ④陈铭珪:《长春道教源流》,《藏外道书》第31册,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第65页。 ⑤陈致虚:《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道藏》第24册,第8页。 ⑥沈思充修,许一德、陈尚象纂:(万历)《贵州通志》,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刻本。 ⑦(乾隆)《贵州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87页。 ⑧(乾隆)《贵州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2册,第163页。 ⑨陈致虚:《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道藏》第2册,第972页。 ⑩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道藏》第24册,第40-41页。 (11)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43册,第962页。 (12)田汝成:《炎徼纪闻》,《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52册,第636页。 (13)陈铭珪:《长春道教源流》,《藏外道书》第31册,第103-104页。 (14)王圻《续文献通考》,明万历三十年(1602)松江府刻本。 (15)陈致虚:《太阳子金丹大要》,《道藏》第24册,第42页。 (16)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道藏》第24册,第43页。 (17)沈庠修,赵瓒纂:(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明弘治间刻本,第132页。 (18)沈痒修,赵瓒纂:(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第130页。 (19)谢东山修,张道等纂:(嘉靖)《贵州通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刻本。 (20)谢东山修,张道等纂:(嘉靖)《贵州通志》,第402页。 (21)沈思充修,许一德、陈尚象纂:(万历)《贵州通志》,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刻本。 (22)郭子章:《黔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43册,第930-931页。 (23)罗书勤、贾肇华、翁仲康、杨汉辉点校:《黔书·续黔书·黔记·黔语》,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24)田雯:《古欢堂集》卷三十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4册,第447-448页。 (25)福泉山有陆灿《礼斗亭碑记》亭建于明洪武年间,仅存碑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第十七卷《文化艺术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246页。 (26)(乾隆)《贵州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2册,第527页。 (27)(乾隆)《贵州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1册,第186页。 (28)高国祥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64册,第220页。 (29)(乾隆)《贵州通志》卷四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2册,第516页。 (30)(乾隆)《贵州通志》卷四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2册,第532页。 (31)松林等修,何远鉴等纂:(同治)《增修施南府志》,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32)高国祥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1辑,第87册,第87页。 (33)窦全曾修,陈矩等纂:(民国)《都匀县志稿》,1925年铅印本。 (34)窦全曾修,陈矩等纂:(民国)《都匀县志稿》,1925年铅印本。 (35)李浩、玉笛山人、张继白撰,大理州文联编:《大理古佚书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3页。 (36)李浩、玉笛山人、张继白撰,大理州文联编:《大理古佚书钞》,第463页。 (37)(乾隆)《云南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0册,第257页。 (38)(乾隆)《四川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1册,第216页。 (39)赵霦等纂修:(同治)《大邑县志》,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 (40)刘华邦修,郭岐勋纂:《桂东县志》,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 (41)(乾隆)《广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7册,第463页。 (42)(乾隆)《广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8册,第648页。 (43)(乾隆)《广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65册,第403页。 (44)高国祥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一辑第64册,第223-224页。 (45)(乾隆)《贵州统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72册,第551页。 (46)谢肇淛:《滇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4册,第130页。 (47)刘文征:(天启)《滇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10页。 (48)刘文征:(天启)《滇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82册,第53页。 (49)刘文征:(天启)《滇志》,《续修四库全书》第682册,第459页。 (50)《巍宝山道教调查》,《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云南巍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236页。 (51)《白云观志》,《藏外道书》第20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578页。下同。 (52)(道光)《昆明县志》卷四载:“真庆观,康熙五十六年,耆民徐九钖,道纪潘自然,设二学。”真庆观潘自然为道纪,则道纪司设于真庆观。 (53)沈庠修,赵瓒纂:(弘治)《贵州图经新志》,第62页。 (54)谢东山修,张道等纂:(嘉靖)《贵州通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刻本。 (55)徐宏祖撰,恽波、刘刚强点校:《徐霞客游记》,第568页。 (56)杨文平:《嵩明县道教音乐初探》,《嵩明文史资料》第6辑,1997年,第84-90页。 (57)王槐荣修,许实纂:(民国)《宜良县志》,1921年铅印本。 (58)张自明修,王富臣等纂:(民国)《马关县志》,1932年石印本。 (59)吴永立、王志高修,马太元纂:(民国)《新平县志》,1934年石印本。 (60)黄富:《新平道教音乐、佛教音乐及其异同》,《民族艺术研究》1990年第6期。 (61)卢金锡修,杨履乾、包鸣泉纂:(民国)《昭通县志稿》,1938年铅印本。 (62)张毓碧修,谢俨等纂:(康熙)《云南府志》,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 (63)戴孙纂修:(道光)《昆明县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64)戴孙纂修:(道光)《昆明县志》,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修,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65)沈痒修、赵瓒纂:(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二《贵州布政使司·寺观》,第28-29页。 (66)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宗教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49页。 (67)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贵阳市志·宗教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页。“真常守天清”句,龙门派系谱各种文献及著作多传为“真常守大清”,但核对北京白云观所藏《诸真宗派总簿》第九《龙门派》系谱,“太清”应为“天清”,今以原刻本为准。 (68)《白云观志》卷三《诸真宗派总簿》,《藏外道书》第20册,第575页。 (69)贵阳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贵阳市志·宗教志》,第4页。 (70)《巍宝山道教调查》,《云南巍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40页。 (71)《巍宝山道教调查》,《云南巍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第240-241页。 (72)卢金锡修,杨履乾、包鸣泉纂:(民国)《昭通县志稿》,1938年铅印本。 (73)《昭通市大龙洞道观道教历史碑序》,此碑现藏昭通大龙洞道观内。 (74)萧霁虹主编:《云南道教碑刻辑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697、704、705、715页。 (75)萧霁虹主编:《云南道教碑刻辑录》,第705页。 (76)萧霁虹主编:《云南道教碑刻辑录》,第705页。 (77)萧霁虹主编:《云南道教碑刻辑录》,第698页。 (78)原文“西蜀清阳宫”,为记音之误。党蒙等修,周宗洛等纂:(光绪)《续修顺宁府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务本堂刻本。 (79)施刘怀:《临沧地区道教的发展及其现状》,《中国道教》2000年第4期;萧霁虹:《明清时期傣族土司崇奉道教史迹》,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德宏州傣学学会编:《云南傣族土司文化研究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403-407页。 (80)云南省临沧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临沧县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75页。 (81)云南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总纂,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编撰:《云南省志·宗教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2页。 (82)陈铭珪:《长春道教源流》,《藏外道书》第31册,第137页。 (83)王槐荣修,许实纂:(民国)《宜良县志》,1921年铅印本。 (84)萧霁虹主编:《云南道教碑刻辑录》,第715-716页。标签:张三丰论文; 全真道论文; 道教门派论文; 贵州论文; 道教传播论文; 贵州民族论文; 贵州通志论文; 道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