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措施
配电自动化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为电力的输送环节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空间,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中,我国很多城市也在加大配电自动化建设的投入,通过扩大配电自动化的建设规模,能够更好地保证输电、发电以及电力质量的有效性,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1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情况
在配电自动化技术出现以前,世界各国的电力企业主要采用手动配电技术,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配电自动化技术才出现在世人面前。随着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配电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智能化技术与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结合非常紧密,逐步形成了自动化配电智能技术。自动化配电技术具有传统人工配电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优点,可以与电力企业的应用系统相配合,以配电设备的运行为基础,进而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的联网监控。如果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报警系统能立即将故障信息反馈到电力系统平台,为电力企业的配电生产管理工作提供24h全天候的信息反馈,有效保证了电力企业配电生产管理工作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升了电力企业的配电质量。
2配电自动化及其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自动化系统兼容性不足
配电系统是由是多设备和机制组成的,其复杂性较高,在运行中需要多个环节的高效协作配合才能确保电力的平稳输送。但在实行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和运行流程中,目前的系统兼容能力还存在不足,在配送、输送以及变电转换环节中出现了很多缺陷。主要原因就在于配电网络建设上投入力度不足,是我国电力系统中较为薄弱的一环。
2.2实际运行和实用中的问题
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很多技术模式依然停留在理论验证阶段,一些投入实用的技术模式并不完善,这也是导致配电网络并没有做到自动化技术的全面覆盖的重要原因所在。高效的自动化更离不开更高水平的智能技术,然而我国配电的智能水平还亟待提高。
2.3科学技术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国的配电系统研发和实用起步较晚,自动化设备及其技术性发展要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因此技术实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关键的技术和设备还需从国外引进,尤其是在实用性的增强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完成。
3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实施策略
3.1吸收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
目前,我国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自动化设备与自动化技术水平不能有效结在一起,无法提升配电生产管理工作的水平。在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对配电生产体系和管理模式进程进行优化、改进和创新,加快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更新速度和应用效率,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快速普及打下坚实基础。
3.2改变配电生产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配电自动化管理制度,提升配电工作的管理水平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将配电自动化定为电力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形成严格、科学的配电生产管理制度,使配电生产管理制度能够与配电自动化技术相融合,切实提高配电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加强配电系统的运营管理能力
电力企业在完善和强化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机制和技术实力时,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为了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并切实增强配电网络的管理水平,就必须着力解决自动化体系建设期间出现的各类不足,注重问题本身,从企业自身实力出发,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工作经验,逐步形成以自动化技术体系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和体系,注重科技团队的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和资源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快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不断强化、健全管理工作力度和各项机制。
3.4技术规划整合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未有落实到位关于配电网络的建设工作,才能够有效规划配电网络的整体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技术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与应用。促进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而在针对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分配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供电的计划依据具体的需求进行区域划分,全面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确保供电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与供电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一旦局部范围的供电设施在产生故障时,要及时识别、排除故障,同时在后续的工作中要加强维护,减少发生停电问题的概率,为广大的用户提供可靠、安全的用电服务。
3.5升级改造老旧的线路设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网自动化技术要想满足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根据配网中的线路以及设备的运行状态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更新或替换,要注意淘汰落后的电力设备,同时要针对处于损坏或者已经出现老化的配电设施要及时更换、替换等工作。同时注意更换技术的效果,及时引进先进的更换技术来对老旧的线路设备进行统一更换,内容包括:设置开关,将真空开关代替10kV开关、加大双回路线路的投入等,另外还要针对故障区域进行科学隔离,避免故障区域扩大故障范围,从而影响到其他线路的运行质量,切实有效地完善配电网运行模式以及负荷的转移措施等,并适当地调整与变更。
3.6提高技术水平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为了使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由于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涉及当前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同时也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电力企业不仅要加大自动化技术的投入,加快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进度,同时也要不断加强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个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引入全能型技术人才,构建高水平的技术团队,服务与电力系统中进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加上定期对运维人员进行培训,开发出一系列的考核制度等,以此双重提升电力技术与人员专业水平。
3.6改变配电生产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完善配电自动化管理制度,提升配电工作的管理水平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率,将配电自动化定为电力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形成严格、科学的配电生产管理制度,使配电生产管理制度能够与配电自动化技术相融合,切实提高配电生产的效率与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在电力系统整体改造与规模建设的过程中,配电自动化起到了关键性的连接作用,为发电、供电和输电等环节提供了更加人性化、快捷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供电的质量,而针对当前配电自动化运维和管理中的不足之处适当作出整改,提升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温永志.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8,(29):94-95.
[2]李苗.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18):35-36.
[3]柯联丰.分析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大科技,2018,(24):103-104.
[4]苏毅方,顾建炜,王凯,等.杭州市配电自动化的实践与应用[J].供用电,2018,(09):28-30.
论文作者:刘立博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质量论文; 科学论文; 设备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