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略选择:大形势与大国形势_进口替代论文

贸易战略选择:一般情形与大国情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形论文,大国论文,战略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34(2007)04-0052-05

一、引言

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决定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由二元经济结构向单一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化的过程。经济结构转化的一个根本途径就是实现工业化(江时学,1995)。

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一般将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主要战略分为两种: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促进战略。当然,还有的研究将之称为内向型战略和外向型战略(World Bank,1987)。并且世界银行将这两种战略细分为:坚定的内向型战略、一般的内向型战略、一般的外向型战略和坚定的外向型战略。但不管如何称呼,实际上都是我们通常所讨论的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促进战略(Bruton H J.,1998)。这两种战略能实现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原理是一样的:即假定加速工业化具有正的长期效应(规模收益等),也就是说这两种战略对工业化具有长期的动态效应,通过战略选择实现工业化就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一般而言,进口替代战略通常是指一国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以国内生产来代替以前必须进口的产品,以此发展本国工业的一种战略。当然,成功实施进口替代战略需要一定的政策措施,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汇率高估、高的有效保护率以及经济计划化等。对于出口促进战略,存在两种着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出口促进就是自由贸易战略的同义词,即出口促进意味着取消(可能是由进口替代政策引起的)贸易壁垒,以便使得各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得到最优的整合。相应地,通常就用“出口导向战略”这一术语作为出口促进的代名词。另一种意见认为:该战略意味着政府政策具有增加出口的明确意图,比放任自由走得更远。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后一种出口促进战略。

对于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这两种战略究竟孰优孰劣,理论界长时间,争论的结果是,出口促进战略略占上风。但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对每种战略的相对优势的讨论都有许多经验证据和理论观点的支撑,但是至今还没有出现将这一论战放到同一个贸易理论模型中的想法。因为最常用的模型具有二重性:在发展理论中,“二元经济”模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模型将一个经济分成两个部门,一个部门是劳动密集的、生产率较低的传统部门,另一个是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动态优势只存在于后一个部门中。而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则是扩张工业部门的可替代的方法。由于两种战略都试图增加同一部门的规模,模型也就不能为同时评估这两种战略的相对优势有所助益。

传统贸易理论所利用的也都是进出口两部门的新古典模型,该模型在出口和进口部门之间进行了区分。利用这些模型可以表明,进口替代和出口促进是如何导致各自部门的份额变得不同的,但是这些模型的结论都表明,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促进,其所导致的各部门的份额的变化都对福利的改善不利,因为新古典模型只能证明自由贸易是最优的。从模型的角度来看,如果对于哪个部门存在动态优势没有一个外生的假定,也就谈不上讨论出口促进和进口替代的相对优势了。

本文将试图用一个简单的三部门模型,从理论上讨论一般情况下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的业绩以及大国条件下贸易战略选择的特殊性。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建立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第三部分对模型进行经验检验,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大国条件下的贸易战略选择,并探讨中国的贸易战略选择问题,第五部分是一个简单的评论性结论。

二、正常条件下的贸易战略效果

1.模型的假定前提

本模型遵循新古典假定:(1)该国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2)该国经济是完全竞争的;(3)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资本(K),要素不可以进行国际流动;(4)生产三种产品:X、Y和Z。其中X、Y两种产品是由现代部门生产的可贸易品,产品Z则是由传统部门生产的不可贸易品;(5)生产函数是线性位似的;(6)要素密集度定义为每一产业的资本/劳动的比率,即。假定要素密集度的关系如下:,并且要素密集度不发生逆转。

根据以上假定,我们可以得到如图1所示的模型。

对于模型的一点说明:根据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形,此处将传统部门看作是劳动最为密集的部门。又由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假定是符合发展中国家的一般特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H-O定理在逻辑上并不就是真理。正如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一样,需求和其他条件可能会改变所预定的贸易方向。

在本文所构建的模型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发展中国家总体较高的劳动/资本比率并不意味着现代部门也具有很大的劳动供给,因为一个庞大的传统部门可以吸收足够多的劳动,以使得现代部门的资本劳动比率足够大,从而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我们将首先忽略这种(反赫克歇尔—俄林的)情况,然后再讨论它的含义。

当世界价格是给定的时候,要素价格以及非贸易产品的价格也就决定了。图1显示了可贸易产品价格给定的情况下的工资/利润关系。等产量线XX、YY分别显示了能够在世界市场上获得相同数量的货币的X和Y产品的数量。Z的价格由要素价格决定;等产量线ZZ显示了与产品X和产品Y价值相同的产品Z的数量。非贸易部门的产量由需求条件决定。实际上在本模型中我们使用了等价值等产量曲线的定义。

2.模型的具体内容

现在假定该国想增加工业生产的比重。它就可以在两种战略中进行选择:(1)出口促进,即补贴X的生产;(2)进口替代,即补贴Y的生产。

每种政策都将同时改变工业生产的构成和总量。现在详细分析其效应。

对X生产的补贴将增加产品X的生产者的收益。从图形上看,与世界市场收益相同的X的等产量线将向左移动(图2)。其中的原因在于,对X的补贴将降低X的生产成本,从而更低产量的X也能获得相同的收益。

由于X是劳动密集的,由于X的产量降低而释放出来的要素将更多地由Z部门所吸收,因此Z的等产量线也将向左移动。这样的结果同样会改变要素价格,劳动力价格降低,资本价格提高,新的要素价格将由给出。

图1 不同产品的要素密度与要素价格

出口部门生产成本的降低将导致出口部门的扩张,这会提高出口部门所密集使用的要素劳动的实际收入增加,又由于要素可以在国内自由流动,所以仅当三个部门的要素价格都相等时,新的均衡才能维持,这就意味着采取出口促进措施后Z的价格将会上升。新的均衡由X′YZ′群描述。

在这里关键的一点是,出口促进将导致产品Z的价格的上升。其结果是将减少传统部门的需求,并因此减少传统部门的产量,导致资源向现代部门流动(尤其是向可出口部门流动)。在本模型中,出口促进因此将导致现代部门的扩张。

图2 出口促进战略的效应

图3 进口替代战略的效应

与上述情况类似,在Y部门的生产收益一定的情况下,促进进口品的生产将导致Y部门产量的减少。在图3中,Y的等产量线将向左移动到Y′Y′。进口促进政策导致资本密集产品Y的生产增加,这将减少对劳动的需求,从而降低工资。Z部门的价格又一次必须改变以达到一个新的均衡。但这一次Z的价格将会因工资成本的下降而减少。Z的价格的降低意味着对Z的需求的增加,Z的生产数量将会增加,并比以前吸收更多的资源。

在进口替代的情况下,由于Y部门和Z部门的产量都是增加的,并且Z部门吸收了更多的资源,所以在资源给定的情况下,X部门的产量将大幅度的下降。而总体看来,现代部门(X和Y部门)的生产总量是减少的。

该模型的现实意义:实际上在该模型中,我们可以将X、Y、Z部门分别看成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纺织、服装、玩具以及家电制造业)、重化工业(如汽车、机械设备、石化等)以及农业。模型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如果我们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将会提高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从而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成本(因为劳动力可以在国内流动,从而各部门劳动力的实际工资在理论上应该是相等的),其结果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进入制造业部门,达到工业部门扩张的目的。相反,如果进行重化工业的进口替代,将会因为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降低劳动力的实际工资,而农业部门的价格会因为劳动力工资的降低而下降,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部门的生产会增加,并且会吸收更多的资源。

出口促进和进口替代的效应可以分成两点。一方面,政策措施改变了现代部门的构成:出口促进导致劳动密集部门生产的扩展,进口替代则导致了资本密集部门生产的增加和劳动密集部门生产的减少。另一方面,政策改变了要素价格,从而导致资源流入传统部门或从传统部门流出。这第二种效应决定了现代部门规模的变化。如果被促进的部门显示了与传统部门相同的要素密集度,政策措施就会导致现代部门规模的扩张。模型中的X部门就是与Z部门具有相同密集度的部门,出口促进就促进了X部门的扩张。该部门通常将会变成出口部门。

上文曾经提到过,一国的贸易模式可能会与所期望的相反,这仅与该国总的要素禀赋有关。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密集性产品是出口的。工业部门的扩张条件就是实行进口替代,而出口促进将导致去工业化。

三、大国条件下的贸易战略效果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进口替代战略通常导致对发展不利的结果,而出口促进战略则在一定意义上是成功的。但是,该模型忽略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如果所讨论的国家是一个大国,那么模型的结论可能会有所不同。而且从上表的注释中所列的国家和地区名单可以看出,世界银行的经验分析所选取的国家基本上都是中、小发展中国家,不具有大国特征,所以世界银行的经验结论实际上不适用于大国条件。

图4 大国条件下的贸易战略选择

经济学意义上的大国和小国是就供给和需求而言的。大国指的是对某种或几种产品的供给能力和消费能力强大,该国对这些产品的出口或进口足以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在上文的理论模型中得出的结论一般适用于小国,对大国而言则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果该国采取出口促进战略,那么在大国条件下,该国的出口产品的大量增加将会使得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假定进口水平维持不变,即进口价格不变,则新的相对价格线为

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比即实际上被定义为贸易条件。一国贸易条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民福利的变化。如果的值下降,则说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该国的国民福利就受到损失,因为每单位出口商品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减少了。

在大国条件下,一国采取出口促进战略会使贸易条件相对恶化,从而国民福利受到损失。如果贸易条件因为出口促进战略而变得过于恶化,那么国民福利的净损失可能会变得很大,从而使得一国的经济增长变成“贫困化增长”,即在增长的同时本国的国民福利水平反而比以前更低。在图4中,贫困化增长表现为在采取出口促进战略后,新的消费均衡(由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要低于初始消费均衡(由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

同样可以证明,在大国条件下,一国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则可能改善贸易条件,使国民福利得到改善。这在图4中表现为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后的消费均衡(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要高于初始消费均衡。

四、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方面,中国具有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特征,资本—劳动比率低,技术相对落后,劳动力极其丰富。这一特征决定了中国总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工业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最终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因此,中国在一些产业实施出口促进,促进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吸收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总的来说应该是可行的。

另一方面,中国具有典型的经济学上的大国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作为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国家,经过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规模和消费能力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对进口的需求随着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成为一个典型的消费和进口大国。近几年中国的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增长的一个引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第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性的家电制造中心。就家电而言,我国的空调生产占世界的32%,洗衣机占26%,彩电占23%,冰箱占19%,主要家电产品已经当仁不让的获得了世界第一制造的称号”(姜培峰等,2003)。另外,中国的纺织品、鞋帽、玩具等产品的产量也排名世界第一位。就此而言,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国。

中国的大国特征决定了中国不能一味地采取出口促进战略。这是因为,(1)中国如果过分强调出口促进,中国的贸易条件就会恶化,从而使中国的贸易利得较少,导致国民福利的下降。(2)中国全面的出口促进会损害进口国进口竞争产业的利益,从而引发国际贸易纠纷与摩擦。这一点已经得到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纠纷的证明,一些欧洲国家对中国鞋类产品的抵制也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3)中国一味强调出口促进可能会使自身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从而永远沦为“世界装配工厂”,不利于中国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的长期发展产生的不利的影响。

从中国的大国特征和长期发展目标来讲,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最终要靠工业化来实现,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畸形发展不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只有那些产业链长、具有发展纵深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汽车、机械设备、石化以及精密仪器等行业的大发展,才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中国的这些行业就目前来讲都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这些行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市场空间和保护措施。因此,在这些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进口替代也就是必然的选择。

当然,由于中国在入世谈判过程中的过度让步,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程度的逐步深入,关税、经济计划化等进口替代的传统工具的实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必须选择政府支持的技术创新、直接的生产补贴等新的可行工具来进行。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不属于本文的探讨范围。

五、结论

本文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上,运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三部门模型,并用该模型来分析不同的贸易战略对不同部门规模以及要素价格的影响。模型的结论是:通常情况下,出口促进战略会扩大现代部门的规模,而进口替代战略则会缩小现代部门的规模。本文的模型结果与经验数据比较吻合,这说明本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现实。

但是在大国条件下,由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会因为大国的特征而发生改变,一般性理论模型的结论并不适用于大国。本文构造了大国条件下两种贸易战略的贸易条件效应,说明了不同的贸易战略对国民福利的可能性影响。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认为中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实施多样性的贸易战略。当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具体问题要更为复杂,也更具有多样性,像这样的简单模型不可能将这些问题完全解决。至少来说,本文忽略了太多的行政、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而要得到确定的政策建议,这些问题就必须考虑。

[收稿日期]2007-03-17

标签:;  ;  ;  ;  

贸易战略选择:大形势与大国形势_进口替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