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纯[1]2003年在《中学语文教学人格教育功能之研究》文中认为人格教育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发挥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格教育功能对青少年一代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建构中华民族的新文明意义重大而深远。鉴于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及现有研究现状的不足,本文秉承“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继承我国道德人格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格教育方面的有益经验,采用文献分析及教育调查等方法,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人格教育功能,尝试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语文学科人格教育模式。文中通过对中国人格教育传统的回顾和人格教育现实意义的探讨,阐明了进行中学语文教学人格教育功能研究的动因;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人格教育功能直接性、濡染性、情意性的特点;从明确中学语文人格教育的学科目标、挖掘教材中蕴含人格教育功能的内容、探索语文人格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语文课外活动人格教育方式、在语用能力的培养中养成人格、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格水平六个方面重点探索了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人格教育功能。目的是通过上述问题的探讨,为中学语文教学人格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赵颖霞[2]2016年在《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教育文化及近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中国教育开启了近代化历程,传统国学教育成为了变革的对象和内容。而中小学国学教育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嬗动也发生了重要改革,传统的修身教育演变为公民教育,读经讲经转变为国文、国语教育。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读背诵转变为“儿童本位”的形象化教育形式。晚清,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改革派,面对晚清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改革策略。“中”即“中学”,实际上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西则是指“西学”即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中体西用”改革策略的提出,表明洋务派已感知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并试图以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方式解决危机。而清政府则于清末厉行“新政”改革,虽然依然奉行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中体西用”指导原则,但已尝试以西学教育模式改革传统国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建构了包括中小学在内的近代学制,将教育的近代化改革扩展至基础教育层面;中小学实行分科教育,中国教育史上国学教育首次被课程化,被分设为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历史、地理等科目。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儿童国学教育虽然失去了传统的综合教育模式,但通过不同的国学教育科目被继续传承。民国初期,基于“国体初更,百事务新”的思想倾向,各种西方教育思潮,尤其是欧美教育思潮开始逐渐深入影响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在中小学教育领域,随着民国政府宣布清朝学部所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等激进改革措施的出台,中小学国学教育由固守传统、模仿改良,迅速转向摒弃传统、激进转型。修身教育转变为公民道德教育,国文教育取代读经讲经,中小学国学教育发生了实质性变革。1915年至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近现代教育的新进程,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迎合了中国教育变革的现实需求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小学国学教育强调以儿童兴趣、儿童社会生活、儿童活动为中心,公民科取代修身科,国文科演变为国语科并成为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核心。抗战前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在叁民主义教育宗旨指导下,国民道德教育成为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主旋律。公民教育强调国民道德观念的培育和行为的养成,强调培养儿童互助团结的精神,养成儿童爱国爱群观念;国民道德教育也成为了中小学国语教育的核心内容,“孙中山先生的故事”、“中华”、“游中山陵记”、“黄花冈”、“游泰山记”、“林则徐”、“孔庙和孔林”等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小学国语课本中普遍的内容。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加强教育的统一管理与控制,确立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宗旨,并制定了“叁育并进;文武合一;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以及以科学方法整理发扬我国固有文化之精粹,以立民族自信”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调整反映了国民政府在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权危机的特殊时期,尤其注重突出加强中小学的政治教育、民族意识和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政治教育、民族意识和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成为这一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基于战时的特殊状况,着重强调抗战、民族精神教育以及教育与根据地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小学国学教育形式生动活泼,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等儿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内容与根据地抗日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突出抗日教育和生产劳动、生活等实践教育。同时,基于抗战的需要,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国学教育也将传播革命真理,激发中小学民族、爱国意识和人民革命的情怀放在重要地位,呈现教育性与实践性、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特征。
杨雯[3]2006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此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完善人格培养。 美育是直接对人的生命存在本身进行塑造、规范和引导的一种教育。美育渗透在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中,在素质教育中起着综合、协调的枢纽作用。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融合,由两者的本质所决定。它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教育的整体功能,有利于解放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进而完善其人格结构。 本文从中学教育与美育,中学语文教育与美育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当前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加强美育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并分析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存在的问题,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晏旭晖[4]2017年在《民国时期春晖中学语文教学考论》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教育思潮的影响,经亨颐、王佐等在上虞白马湖畔创办了春晖中学,它是浙江省新潮私立学校的领头兵。春晖中学师资优秀、管理先进、设备齐全、人才汇集,因此引领了当时全国中学教育改革的潮流。学校聘请了一大批杰出的教育人士,尤其是以夏丐尊、朱自清等为代表的“白马湖作家群”对春晖中学的成名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他们不仅在现代文学史上获得了高度的评价,更使春晖中学的语文教学实践光辉灿烂。本文选取民国时期春晖中学为研究对象,对其语文教学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其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就民国前期的语文教育和春晖中学的创办作了阐述。民国前期中国教育经历了新文化和“五四”运动,一方面不断地批判和继承传统教育观念,另一方面吸收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一时期中国的中学教育表现出与其他阶段不一样的景象,涌现出许多声名卓着的中学,春晖中学就是当时着名的中学之一,也是最能全面的反映民国前期中学语文教育特征的一所中学。春晖中学的创办,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创办人教育救国、振兴中华的主观愿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随后,论文重点探究了民国时期春晖中学的语文教学,从卓越的语文教师群体的文学创作、人格风范、教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论述。春晖中学的语文教学,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丰富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方法、突出的教学成就,创造出清新脱俗的具有个性化和本色化的教育境界“春晖境界”,体现出民主宽松、个性灿烂、生动活泼的教学特色。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总结了民国时期春晖中学语文教学的当代启示:在教育思想上,追求纯正的教育,回归教育的本真;在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上,使语文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探索者和影响者;同时也应该注重当前的语文教学,将“传染语感于学生”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是生活”的作文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去。
刘敏燕[5]2008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文中研究表明人格问题是教育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作为由各个个人按照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成的人的共同体,社会要延续和发展,就必须使生存于其中的个人养成一定的人格,即形成个人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所具备的基本品质、整体形象。教育作为以实现人的身心发展为专门职责的社会活动,在人格的养成上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途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客观地要求普高教育关注每位学生的的终身发展的需要、激发每位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同时引导高中生形成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出台适时地适应了这一要求: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本论文首先提出了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目标,然后分析了语文学科人格教育的优势及意义。接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实施策略方面提出四点:一是建构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交互式语文教学模式;二是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语文人格教育中的应用;叁是语文教师应发挥自身人格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四是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此基础上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两方面总结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培养方式,并进行大胆而行之有效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适时地进行了必要的反思。
李江红[6]2011年在《在语文美育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人格》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人格的完善,让人全面而和谐地发展。而人格的完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应该将其作为核心和终极目的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格。由于受到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功利化趋势的影响,语文教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逐渐远离了人格培养这个根本目的,消解了其情感熏陶的重要特征。本文以近年来的语文美育研究为背景,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为依据,提出并探讨如何发挥语文美育功能培养中学生审美人格的问题。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其目的是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推动个体的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一代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新人。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十分密切,语文学科中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和审美因素,为语文美育的实施、学生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审美人格是理性与感性和谐发展的理想人格,体现为知、情、意的完美统一,包括超越性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终极价值的关怀,其本质特征是超越性和自由性。本论文将立足于语文美育和中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之间的内在联系,具体探讨在语文美育中培养中学生审美人格的途径和方法。全文分为叁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束语。正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美育与语文教育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出语文美育的目标应当是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第二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关于审美人格的理论研究作一简要介绍,在心理学和哲学中关于“人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席勒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审美人格”的理论进行介绍和探讨,并对其内涵和特征作出界定。第叁部分重点探讨了中学语文美育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人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述了语文美育在人格提升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第四部分论述了在语文美育中培养中学生审美人格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实施语文美育培养中学生审美人格的方法。第一、从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人格;第二、从写作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人格;第叁、语文教师的审美人格与中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四、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教育来培养其审美人格。
张颖[7]2001年在《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新探》文中指出本篇论文的研究范围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中语文教育家的个案研究,研究对象是朱自清。对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为了深入研究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我编写了《朱自清语文教育活动年谱》和《朱自清论语文教育着作编年简表》(见论文附录),在全面掌握这些确实资料的基础上,我研究了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从哲学层面、原则层面、具体层面入手勾勒了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体系,构建了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框架。这样深入地探讨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于发掘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生命力,对于促进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篇论文首先介绍了朱自清语文教育实践历程。主要是朱自清的教学、编辑、教研等多种实践活动,这些语文教育实践是其语文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源泉,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语文教育思想的特点。由此可以发现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在研究时,我把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放到社会基础当中去考察。根据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按照语文教育的发展规律,我将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变化划分为叁个时期,即产生期(1920年~1927年),发展期(1927年~1937年),成熟期(1937年~1948年)。从这叁个时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变化的社会基础,从而勾勒出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 在此基础上,从哲学高度阐述了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人格教育观,并且阐述了朱自清的语文学科目的观,从而勾勒了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由此发掘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具体操作,从师生关系、教材编写、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丰富内容,从而构建了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框架。 由此,我们抓住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中具有生命力的部分,结合现实的需要,赋予它新的生命活力,引发开来,为现在和将来的语文教育改革服务。
者姣[8]2017年在《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教学反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教师的成长都是在对日常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出疑问和反思的过程中进行的,越来越多的事例也证明了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和反思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整体形象,因此,学科教学反思对于教师而言永远都是自己要面临的最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关于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情况,该论文试从绪论着手展开五个章节来对其进行初步的研究和论述。绪论部分阐述了相关选题缘由,教学反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一章主要陈述了关于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五个意义,它帮助成长中的中学生塑造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新关系、它是中学语文教师进行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适应语文课程特性和改善语文教学现状的内在需求、是实施“语文新课标”的内在要求;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影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外在主要因素;第叁章在绪论和第一、二章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以及途径,其中准备阶段中的反思内容主要是围绕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缺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来提出和展开的;施教过程中的反思强调的是对课堂上不可预测的突发性事件所做出的及时反思和处理;课堂教学结束后的反思内容则是针对“教得怎么样、接下来如何教”问题所提出的反思;其次,在分析和综合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及一线中学语文教师所撰写的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该章节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五个途径;论文的第四章是在深入到一线中学语文教学和教师文化的实践及调查中所得出的当下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现实状况,并对这些现状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即第五章基于全面的视角,分别从国家、学校和社会层面的支持与配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实践的保障体系。
赵燕[9]2016年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叁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叁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蔡金彤[10]2014年在《积极心理品质:大学生感戴与宽恕教养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作为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关注人类美德的积极品质,研究人类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积极的组织系统。感戴和宽恕常常被看做是积极心理学的一对双生子。感戴是对待恩泽的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宽恕是面对伤害的一种积极心理品质。本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的感戴与宽恕教育的综合成因(父母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大学教育),从而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感戴和宽恕教育提供相应的建议和策略,达到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生命质量和生活高度的目的。本研究在国内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感戴量表》和《宽恕认知问卷》以及《大学生自我成长教育因素问卷》的问卷调查,随机取样于西安石油大学的561名学生,调查了大学生感戴与宽恕的成因与父母教养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父母教养在大学生感戴和宽恕品质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感戴有显着的影响,父母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不利于感戴品质的形成。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有助于子女宽恕品质的形成,同时,父亲的干涉限制、放任等消极教养,会使子女宽恕意识降低,难予宽恕显着。(2)学前教育对感戴的四个因子都有显着积极影响。学前教育对宽恕维度中的无限宽恕呈积极影响。(3)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教育对感戴的四个因子产生极显着积极影响。小学教育对有限宽恕产生显着积极影响。(4)大学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素质类教育、集体协作类活动、专业理论与技能等对大学生的感戴与宽恕品质产生积极影响。针对于调查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重视家庭教育,父母教育子女的同时,就要以身作则,营造温馨、民主的家庭气氛,及时与子女进行情感沟通,注重子女独立自我意识的培养,积极强化子女的感恩和宽恕行为。学校要加强感戴观念和宽恕观念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感戴意识、宽恕意识,并付诸于行动。同时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积极开展一系列健康的心理讲座和活动,让学校充满积极正能量。
参考文献:
[1]. 中学语文教学人格教育功能之研究[D]. 黄世纯.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2].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D]. 赵颖霞. 河北大学. 2016
[3].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D]. 杨雯. 云南师范大学. 2006
[4]. 民国时期春晖中学语文教学考论[D]. 晏旭晖.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5].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D]. 刘敏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6]. 在语文美育中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人格[D]. 李江红. 重庆师范大学. 2011
[7].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新探[D]. 张颖. 首都师范大学. 2001
[8].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教学反思研究[D]. 者姣. 云南师范大学. 2017
[9]. 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
[10]. 积极心理品质:大学生感戴与宽恕教养成因研究[D]. 蔡金彤. 西安石油大学. 2014
标签:中等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春晖中学论文; 朱自清论文; 语文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论文; 教学反思论文; 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