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循证中医护理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部僵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痛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2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2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护理,实验组接受循证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晨僵时间、晨僵程度、腰痛程度、腰部活动度。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晨僵时间、晨僵程度、腰痛程度、腰部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循证中医护理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部僵痛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化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循证中医护理;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痛;护理;应用效果
强制性脊柱炎属于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中轴关节侵犯程度明显,甚至会累及外周关节,脊柱畸形与关节强直发生率较高[1]。患者以腰背部位僵硬、疼痛为主要表现,活动也会受到一定限制。因尚未探索出有效治疗方法,所以有必要给予腰部僵痛护理工作必要关注[2]。其中,循证中医护理在中医护理中应用了循证护理理论和模式,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例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痛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并分析循证中医护理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部僵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40例患者家属知情后开展研究,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0例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痛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
实验组20例患者年龄为22-60(48.75±4.73)岁,男女分别为10(50%)、10(50%)例。
对照组20例患者年龄为24-65(48.80±4.69)岁,男女分别为11(55%)、9(45%)例。
纳入依据:①自愿参与研究;②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直性脊柱炎。
排除依据:①并发症严重;②并发原发性疾病;③不同意此次研究。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资料,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医护理,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西医护理措施,即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与病情观察等等。
实验组接受循证中医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辩证。若患者为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其临床表现为脊背疼痛、预热疼痛缓解,而遇寒晨僵严重,脉沉;若患者为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则表现为脊背疼痛、口干不想饮水、发热、晨僵与脉滑数等[3];若患者为肾阳亏虚型强直性脊柱炎,则活动会受到限制、腰背疼痛感强烈,局部有冷痛的情况,足跟疼痛且精神不振等;若患者为肝肾不足型强直型脊柱炎,会出现眩晕耳鸣与盗汗等表现,且腰膝酸软、有局部疼痛感,活动受限。
第二,根据辩证对患者腰部僵痛的性质深入了解,详细阐明患者的护理问题。
第三,客观评价证据科学性以及可行性,创建证据[4]。
第四,根据证据为患者制定中医护理方案,使其腰部僵痛感缓解。
1.3评价指标
对实验组、对照组晨僵时间、晨僵程度、腰痛程度、腰部活动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痛患者晨僵时间、晨僵程度、腰痛程度、腰部活动度进行检验,当计数、计量资料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后显示P<0.05,表示同一观察指标的差异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晨僵时间、晨僵程度、腰痛程度、腰部活动度的比较可知,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也被称作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形式,在护理活动中纳入护理工作人员,有效融合科研理论、患者需求以及临床经验对实证进行获取,并当做护理决策。通过对循证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节省医疗成本。在中医护理中,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具有辩证实施护理的特征,且强调护理的作用。字中医护理中引入循证护理思想,可以保证中医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将患者需求为核心,充分利用科学证据制定最佳护理方案[5]。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接受循证中医护理,晨僵时间、晨僵程度、腰痛程度、腰部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将循证中医护理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痛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断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比西医护理效果理想,推广可行性显著。
综上所述,在强直性脊柱炎腰部僵痛护理中合理应用循证中医护理模式,有效融合了循证护理和中医护理思想,避免了个人临床经验而出现的随意性问题。这样一来,即可确保患者的僵痛症状有效减轻,并提升其日常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竹芳,万承贤,徐璐等.运用微信对强直性脊柱炎出院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75-178.
[2] 古文珍,林丽婷,刘燕婷等.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颞下颌关节手术的体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3):375-377.
[3] 宋雨晴,陈红.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10):1226-1229.
[4] 宋莉荣.个性化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生物制剂治疗患者功能改善和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1):4529-4532,4533.
[5] 张转运,华薇.自制体位调节气垫在强直性脊柱炎矫正术中复位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6):3398-3400.
论文作者:刘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患者论文; 腰部论文; 强直性脊柱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中医论文; 程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