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性与灵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悟性论文,培养学生论文,灵性论文,语文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悟性的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长期难以改变,原因虽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少教师教学设计偏离阅读教学的自身规律,不顾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丢掉了读书感悟这一根本:教者讲得多,学生自读感悟少;机械记忆多,感情内化少,使得阅读教学陷入“泛讲、滥练、死记、硬背”的怪圈。我们知道,汉语言具有超语言性,由听觉和视觉传递的语音和文字有的只是表面意思,有意义的是隐藏于视听信息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些要依靠听、读者心灵的感悟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听读过程中就会心领神会,就能“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知道,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将教材所提供的文字材料转化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动态过程。其中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自主的阅读、自能的感悟、自动的内化。因此,要走出阅读教学的困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返璞归真,把阅读感悟作为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展,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读,追求阅读教学中的悟,让学生在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情,读中悟法。
一、在轻读想象中感悟语言情境
轻声读,是读的重要形式,它有助于读书者在读中借助语音、凭借想象,感知语言内容,还原课文画面。因此,在学生初读感知、了解内容后,可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轻声读课文,启发其凭借阅读教材,通过联想、想象构筑心理图像,使用文中的景活现、事活化、人活脱,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进而让学生谈所见、述所闻。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课文语言——语文画面——学生语言”的心理转换中加强语言情境的感受,为语言理解奠定基础。如阅读《小珊迪》,可让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思考想像:读了课文,在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觉得这些画面感人吗?为什么?读后,让学生口述,并说说每个画面给自己的印象,学生一般都知道,读着课文,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是小珊迪在旅馆门口苦苦哀求“我们”买火柴的画面。从他那单薄的衣裳、瘦瘦的小脸、赤着的双脚、乞求的语言可以看出他的可怜;二是小珊迪受伤后叫小利比送还零钱的画面。从他那可信的神情、受伤的严重、还钱的举动可以看出他的诚实;三是小珊迪临死前牵挂着小利比的画面。从他那深情的语言、痛苦的呻吟、企盼的眼光可以看出他的善良。这样,学生对课文语言所表述的生活画面就有了整体的把握,初步的感受,就为我们理解画面、理解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在品读剖析中感悟语言技巧
“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这是阅读教学必须经历的两个来回,前者在于感悟语言内容,后者在于领悟语言技巧。因此,在学生阅读理解内容,领悟语言内涵后,须引导其在语言形式与语言内涵结合的探究上加深对语言思想的感悟和语言情感的体会,以深刻领悟语言规律,从而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如《雨中》写孩子们帮助姑娘有这样三句话:①小男孩走到她身边说:“别着急,大姐姐,保证一个也不会少!”;②他解下脖子上的红领巾,大声叫道:“萍萍、滔滔、苏端,来,咱们封锁交通!”③几个小伙伴立即站成一排,挥动着红领巾,向驶近的大卡车大声喊:“停一停!停一停!”在引导阅读感悟语言画面(出计献策)、语言内涵(乐于助人)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联系加点词语,结合语境,比较剖析,以使其明白用词的准确:第一句听话的对象在小男孩身边,且说话的目的在于安慰,因此声音不需大,故用“说”;第二句听话的对象在他周围,且说话的目的在于号召,声音需大些,故用“大声叫道”;第三句听话的对象在远处卡车的驾驶室里,且说话的目的在于警示,声音需更大些,故用“大声喊”。三句中的提示语与其语言的环境、对象、目的紧密相联,充分反映了孩子听的美好品质,也充分显示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清晰地反映出了词语间的细微差别。这就使学生在品读剖析中领悟了提示语运用的精当。
三、在朗读体味中感悟语言情感
在理解语言情境、领悟语言技巧的基础上,须引导学生借助朗读这一有声的语言去再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所表述的情感,从而使语言的形象美、蕴含美、情感美、技巧美借助于朗读时语气的选择、语速的变化、语调的起伏、语音的高低等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感悟语言美的朗读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如课文《粜米》中:“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愤激的话。我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内容和语言技巧的基础上作了这样引导:
师:谁把这段话读一下,想一想,怎样读才能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指名读)
师:读得还算流利,但是如果把句子中“愤”字的情感表达出来就更好。谁再来试试?(指名读)
师:声音提高了不少,想一想,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愤激的感情,也就是愤怒激动的感情。
师:他们为什么愤怒?为什么激动呢?
生:因为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好容易盼来了个丰收年,指望生活会得到一点改善。可哪里知道,由于米店老板压低米价,结果却得了比往年更坏的兆头,他们怎能不愤怒呢?
生:米价大跌,农民本来就非常气愤了,可米行老板却在那里漫不经心,又是气,又是吓,农民怎能不又气又急、愤怒激动呢?
师: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旧毡帽朋友,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可到头来却落得这样的结果,你会如何愤激呢?让我们一起把这样的感情表达出来吧!——(生齐读)
这样,抓住语言形象、蕴含、情感、技巧的聚集是“愤”,引导朗读、体会、感悟、表达,融合情的表露、境的创设、美的表达为一体,能有效提高学生借助有声语言表达语言美的能力。
当然,“轻读、默读、品读、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感悟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上述所说的只是一般情况而言。其实,在阅读教学中,感悟的目标与感悟的形式必须随机变化,不断变更,不能拘泥。这样,才能使每一形式的读能够发挥多重功能,才能使每一目标的实现能够采用多种形式,才能使语言教学显示出它丰富多彩的特点,使学生的语言素养得到综合提高。
灵性的开发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产生悟性,而且要在悟性层面上开发灵性,让学生在语言能力提高的同时得到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引辩启思,在各抒己见中开发学生的灵性
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对语像的构建、语义的理解、语情的体会,应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争辩,各抒己见。在争辩中,教师要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促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感悟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
为了使学生从《马背上的小红军》课后一句中深刻领悟陈赓的感人形象,悟出小红军的感人形象,我以“你认为他对得起小红军吗?请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争辩。在学生争辩过程中,我没有把争辩的目的确定在“水落石出”、统一认识上,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争辩对课文中心有更深刻的感悟。事实也说明,通过争辩,学生对小红军和陈赓的形象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两个人物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越发高大起来,学生受到人物形象的感染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抓住蕴含丰富且学生理解容易出现差异的内容引导争辩,或通过争辩统一认识或通过争辩拓展思维,让学生在争辩中得到理解的深化和认识的升华。
二、鼓励质疑,在大胆怀疑中开发学生的灵性
要培养学生的灵性,就要鼓励学生争强好胜、敢于挑剔、敢于质疑,挑战教材、挑战教师,挑战他人。为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灵性,须创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师生间平等、学生间友好的关系,给学生“安全感”、“自由感”,使他们敢问、愿问、爱问,让学生在质疑问题中迸发智慧火花,以开发学生的灵性。首先要鼓励敢问,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要创造这样一种气氛,使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疑就怎么问。要以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语气、和善的目光,使学生消除疑虑;要以激动的语言、明白的手势、适时的点头,使学生放开胆子;要以及时的表扬、随机的赞叹、灵活的竞赛,使学生亮开嗓子;要以情境的创设、优生的引路、后进生的亮相,敢于提出自己的不懂、表示自己的异议,叙述心中的疑惑、表述自己的见解。
三、引导品评,在综合评价中开发学生的灵性
在学生对课文语境、语情、语义、语技有了整体的感悟以后,要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综合性的或专题性的品评,从而让学生在综合评价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弥补读中的不足。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阅读中,我是这样引导的:这篇课文是多么感人啊,读了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请你选择一点说给大家听一听。结果,学生有的说,邱少云形象高大感人,为了战斗的胜利,他在烈火中一动也不动,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那“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可贵品质永远刻在我们心中;有的说,课文命题精巧,既点出了课文的主人翁,又点出了作者与主人翁间的关系,表现了作者对邱少云的深切怀念;有的说,课文中“邱少云象千斤巨石一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一比喻非常精妙,邱少云在火堆里一动不动,像千斤巨石;有的说课文中对“我”的心理描写真切感人,具体真实地写出了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作者焦急、担心、矛盾、难过的心理,这样的心理描写,有力地烘托了邱少云的危险处境,衬托了他“严守纪律,勇于献身”的精神……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的表述,能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得到灵性的开发。
四、细心捕捉,在有机引发中开发学生的灵性
我们要善于挖掘和运用学生思维的活跃处、理解的精妙处巧妙点拨,随机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创造,以培养学生的灵性。
首先是运用精妙处。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出人意料的“聪明”。为此,可捕捉其答问理解中的精妙之处,借机训练。如阅读《将相和》,我发现理解“秦王说愿意拿5个城换和氏璧,赵王和其他大臣有何表现?蔺相如表现又如何”时,一学生这么回答:“赵王和其他大臣左右为难,无可奈何,而蔺相如是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该生答问中的词语选择恰到好处,概括了课文内容,突出了人物特点。由此我在后文阅读中安排了如下训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蔺相如见秦王对璧(爱不释手),根本不提交城之事,怎么办呢?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假说璧有斑点,要回宝玉。这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蔺相如提出要秦王举行典礼才肯交璧,其实他采取的是(缓兵之计);举行典礼的日期到了,可他已派人将璧送回,来了个(金蝉脱壳)。这样引导,既深入理解了内容,又让学生积累了词语。
其次是选择设疑处。学生提问,往往能反映出他们智慧的火花,可巧妙捕捉,有机训练。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有这么一句:“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我在引导阅读中,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溪水这么多的变化,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对此,我在课前并未考虑,于是我当机立断,引导训练:①完善句式:先引导思考:溪声时时变换调子是说什么?(水声时而高,时而低),以形成与前面的对应句子,接着引导搞清楚:“宽”和“窄”是说水面的,“缓”和“急”是说水速的,“高”和“低”是说水声的;最后引导填空:水面(时而宽,时而窄),水流(时而缓,时而急),水声(时而低,时而高)。②理解关系:先引导口头填空:水面宽时,水流_______,水声_______;水面窄时,水流______,水声_______。再变换句式:水流急时,这里的水面_______,水声________;水流缓时,这里的水面________,水声_______;水声低时,这里的水面一定________,水流________。水面宽时,这里的水流一定_______,水声_________。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溪水的美,而且有效地进行了句式变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
五、引导延伸,在形象创造中开发学生的灵性
小语教材中的不少课文,结尾往往戛然而止,给学生纵横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通过课文阅读,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容、语言的情感、语言的技巧,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感悟。此刻,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叙述往往不满足,他们还会由此做出种种的猜测和想像。对此,我们要巧妙引导,在课文内容的补充、延伸和创新中开发学生的灵性。如:“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学做礼拜去了,它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凡卡》)这里作者的潜心之笔,墨水、钢笔、白纸是谁的?是老板的?不会,因为老板决不会这么寒酸。显然是凡卡的,那他为什么放在老板的立柜里呢?可见,这是凡卡的“杰作”,它包含了凡卡准备写信的丰富情境,可围绕“这些东西是谁的?是怎么来的?他为何放在老板的立柜里”等问题引导,以“为了写这封信”为题引导想像叙述,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画面中理解凡卡的“煞费苦心”,并与结尾“地址不详”形成鲜明的对比,以促进对课文中心的深入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