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沈小娟

沈小娟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 226500)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3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中,抽选42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2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观察患 者的生活质量和不良事件情况。结果:经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试 验组不良事件发生1 例(4.8%),对照组发生6 例(28.6%)。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 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3-0255-01

随着各类工业的迅速发展,颅脑损伤发病率持续提升,具有较 高的死亡率、致残率[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难度大,需要长时 间开展功能康复训练,因此护理措施的应用直接关系到预后效果。 本文选取我院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详细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2 例,纳入 时间段为2013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 组和试验组,每组21 例。在对照组中,男性13 例(61.9%),女 性8 例(38.1%);年龄处于28—71 岁阶段内,平均(43.5±2.2) 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8 例、坠落伤2 例、其它1 例。在试验组中, 男性11 例(52.4%),女性10 例(47.6%);年龄处于26—74 岁 阶段内,平均(44.6±2.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9 例、坠落伤1 例、其它1 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以比较(P > 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依据《康复护理学》[2], 患者经颅脑CT 或MRI 检查后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经治疗后满 足出院条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2)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患者、 心肝肾功能病变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是:出院10 周对患者 进行电话随访或家庭随访,了解患者的近况,解答提出的问题,督 促患者正确用药;给患者留下咨询电话,提醒回院复查时间。

1.3.2 试验组 采用延续性护理,具体如下[3]:(1)成立护理小组。 组员共计5 名,其中护士长1 名担任组长,主要工作是护理管理、 成员培训;康复护理护士2 名,主要工作是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随访护士2 名,主要工作是对患者进行随访。要求小组成员参加颅 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培训活动,内容包括:颅脑损伤发病原因、症状 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和治疗方法,以及病情监测重点、体位干 预、饮食干预、管道管理、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2)健康评估。 患者出院时保留并完善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一般资料、出院时身体 状况,请相关科室作出健康评估,以及意识状态、心肺功能、饮食 睡眠等情况,依此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3)开展护理干预。第一, 出院前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延续护理方案,通 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和生活技能,具体包括生活注意 事项、家庭环境管理、管道护理、吸痰护理、药物管理、饮食管理、 功能康复锻炼等。第二,患者出院后,按照延续护理方案执行,康 复护理护士指导患者功能训练;随访护士出院后第1 周进行家庭随 访,观察患者的居家环境、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其后 每周采用电话随访的形式,对患者提供康复指导、解答问题。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 (1)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和神 经功能[4],其中前者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进行评定, 包括进食、如厕、穿衣、装饰、步行、上下楼梯等内容,分值越高 代表生活能力越强;后者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 包括意识、眼球运动、面部表情、四肢能力、共济失调、语言、感觉、 忽视症等内容,分值越高代表功能损伤越严重。(2)观察记录不 良事件发生情况,并在组间平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 版本,文中不良事件 作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 检验;生活能力评分、 神经功能评分作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 检验。P < 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比较 由数据可知,经护理后患者的生 活能力评分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评分 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见表1。

2.2 不良事件比较 试验组患者在压疮、跌倒、脱管或堵管等不 良事件上共计出现1 例,发生率为4.8%;对照组共计出现6 例,发 生率为28.6%;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 果见表2。

3 讨论

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使患者在家中享受医疗服务,研究表明具 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5]:一是出院 前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疾病认知能力;二是出院后通过家庭 随访、电话随访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回院复 查等。

该护理模式的应用,要求患者家属根据延续性护理方案进行管 理,分别对环境、饮食、管道等进行干预;护理人员要提高随访质量, 切实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同时也离不开护理团队支持和家庭支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1 例试验组患者经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提高至 72.3 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至14.5 分,均优于对照组的66.8 分、 17.3 分。在不良事件上,仅有压疮1 例发生,占比4.8%,低于对照 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王爱凤等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 致性[6]。

综上,延续性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能够提高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媛媛. 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J]. 护理 研究,2015,22(3):289-292.

[2] 石凤英, 康复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2(10): 83-98.

[3] 张媛媛.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1):3837-3840.

[4] 夏建平, 李霞.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 理的效果[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30(10):135-135,136.

[5] 王育文, 朱小莲, 沈梅芬.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的观察 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2):2060-2061.

[6] 王爱凤, 葛东明, 张媛媛, 等.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 损伤患者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3):304- 307.

论文作者:沈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0

标签:;  ;  ;  ;  ;  ;  ;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论文_沈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