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技术日益成熟,各施工单位逐渐提升了自身的建筑水平,但是其实际的施工进度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现状,重点探究了建筑企业进度管理控制的有效方法,以期为施工单位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协调机制
引言:近年来,由于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方法缺失,引发的施工进度延期问题不在少数,施工单位的进度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力度,促进施工企业作业效率的显著提升。
1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1.1有助于合理安排工期
在建筑施工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有利于相关人员合理地安排施工周期。众所周知,在项目工程的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施工难度、技术要求以及资金预算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而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提升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此外,落实施工管理工作,还应遵循建筑企业的基本原则,进而实现项目的科学合理施工,减少项目建设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如施工材料设备欠缺、工人操作技术不足以及恶劣天气对工程进度的影响等。
通过完善进度管理的策略方法,可使工程项目合理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保证工程项目按计划完工。此外,施工单位需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施工现场的特点,制定应急方案和风险管理机制,进而合理安排施工周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提高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1]。
1.2有利于节约造价成本
一般情况下,项目周期越长,施工单位的造价成本控制工作越难,因此,建筑企业开展进度控制工作可有助于控制其施工成本。施工现场的成本控制管理方面包括原材料投入、劳动资源投入以及其他的相关花费。为此,企业的施工进度控制工作有利于实现施工现场的物力和人力资源管理。针对于施工企业的资金投入而言,倘若相关人员对施工进度缺乏合适的管理方式,则会影响项目资金的回收速度,进而使得施工企业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而采取科学有效的进度管理策略,将会节约工程造价成本,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1.3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多变性的特点,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经济利益的不确定性较大。而建筑企业增加项目进度管理可有利于明确各方的具体利益构成,进而制定出科学的分配方案,增加企业的经济收入,就施工现场而言,合理的进度控制措施,可有助于施工人员节约建筑材料,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企业本身而言,采取进度控制方法,可使建筑企业按时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进而增加企业的社会形象和行业影响力,有助于企业承包更多的建筑项目,促使经济收益提升。
2建筑施工进度管理的控制方法
2.1做好施工前的计划管理工作
一方面,为保证工程项目按预计工期建成,施工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项目方案的实际调研工作,对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水源以及地质结构因素有初步的了解,进而提升项目企业施工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工程主体按项目的预期进度完成。此外,建筑施工单位做好计划管理工作也提升了企业对项目整体的管理水平,避免项目因外力因素,出现工期延误的情况。在开展计划管理工作时,企业员工应对进度管理的流程有充足的了解,如图1所示。
图1 进度管理流程图
企业员工需要根据进度目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编制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方案,并且组织相关人员对目标计划的达成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对可能出现的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应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调整进度计划,进而保证实际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使得工程项目能够按照预计目标达成。
在传统的工程进度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进行合理分解,并按照项目各环节先后的逻辑关系进行相关的工作安排。而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作,可建立WBS工作分解结构,并将工作结构与BIM中的3D模型相结合,进而实现项目进度管理工作的4D模型,以此保证项目中各项具体施工作业的科学合理安排,促进工程建设按计划进度进行。
另一方面,项目工程计划进度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施工人员在制定计划时,应综合考量企业内部的各项因素,如原材料在施工前的计划管理因素。管理人员需对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仔细检查原材料在入场前的损耗情况,对不符合建设标准的材料应及时的改进和处理,避免因施工中原材料选用不合格影响工程进度。
2.2强化施工中的管理技术应用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高效应用可促使项目工程按计划完工,增加工程项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施工企业应重点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大对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加其对创新技术的应用,进而为提升项目工程的质量水平贡献力量。在具体的培训环节,为进一步深化施工单位的管理技术水平,相关人员应开发基于BIM技术的安全培训系统,利用BIM的三维立体动画演示技术,强化施工人员对工序流程的形象化认识,进而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此外还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施工作业规范制度以及相关的操作流程等。进而强化施工管理技术在项目建设现场的应用,避免因技术水平不足造成的工程项目返工问题。
此外,施工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实际的项目施工情况,强化对工程进度的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改进原有的管理模式。同时应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完善施工现场各环节的管理工作,进而为建筑工程的优质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2.3建立施工人员的沟通协调机制
为实现施工进度的科学管理,保证相应制度方法的有效落实,建筑施工企业需建立施工人员的沟通协调机制。在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工程进度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其工作技能和协调组织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建筑的施工水平。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强化不同施工人员的沟通能力,对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工期的因素,进行内部的讨论和分析,以此使项目的建设工作更加合理。在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方面,相关人员应利用甘特图的方法,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项目,以横道线的长短来表示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以此强化施工人员对工程建设的有效控制。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学习会议,形成施工人员参与讨论的有效机制,进而不断完善对项目整体施工的管理工作,为工程项目按计划完工提供有利条件。此外,也要加强不同工作人员的技术交流,确保工程项目中相关的工作流程都能得到专业技术保障,进而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促进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2]。
结论: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单位通过做好施工前的计划管理工作、强化施工中管理技术的应用以及建立施工人员的沟通协调机制的策略方法,显著提升了企业对项目施工进度管理与控制工作,对施工企业提升工程项目整体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施工单位在新的历史阶段获得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志向.建筑施工进度管理重要性及控制方法分析[J].四川水泥,2018(06):298.
[2]李箭.彰显建筑施工管理重要性,理清安全管理与进度控制的关系[J].建筑知识,2017,37(07):100.
论文作者:陈定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项目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进度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施工进度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