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诊断论文_吕惟群1,曹静2,黄永祥3(通讯作者)

(1武汉市武东医院放射科 湖北 武汉 430084)

(2武汉市武东医院精神科 湖北 武汉 430084)

(3武汉钢铁公司第二职工医院精神科 湖北 武汉 430084)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诊断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血管性痴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90例非痴呆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病变表现为皮质与基底核,病变最多的部位在左侧和双侧,并且病变的梗死面积较大,小部分患者为脑出血后梗死,CT的结果也显示为患者脑组织出现了低密度的梗死病灶或者出现高密度的出血病灶。两组患者的CT影像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影像学诊断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清楚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影像学;血管性痴呆;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091-02

血管性痴呆主要原因是因为缺血性卒中和脑缺血缺氧、出血性卒中等病因,更容易的这种病的人还可能是因为高龄、痴呆家族史、吸烟等,其中阿尔兹海默症作为代表,主要表现为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出现障碍[1],因此我们就采用影像学对这一病症进行诊断,主要研究血管性痴呆在影像学中诊断的效果以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有血管性痴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47例;年龄在45~80岁,平均年龄(60.32±4.6)岁,90例非痴呆卒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46~82岁,平均年龄(61.84±5.12)岁,对这些患者都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都作认知功能的评价,利用简易智能评价表并且要求神经内科医生对其进行评价。在认知功能评价后的一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头部进行影像学检查,并且将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CT表现进行评价。

1.3 效果判定

在认知功能评价后的一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头部进行影像学检查,并且将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CT表现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价

观察组的患者MMSE认知功能评分24.86±2.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MMSE认知功能评分28.33±12.83,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的CT影响学表现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病变表现为皮质与基底核,病变最多的部位在左侧和双侧,并且病变的梗死面积较大,小部分患者为脑出血后梗死,CT的结果也显示为患者脑组织出现了低密度的梗死病灶或者出现高密度的出血病灶。两组患者的CT影像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指出血性卒中、脑缺血缺氧和缺血性卒中,其中主要发病群体在复发性卒中使、吸烟、高龄、低血压、痴呆家族史中[2]。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其中病症:急性血管痴呆中包括了多梗死性痴呆、关键部位梗死性痴呆、出血性痴呆、分水岭梗死痴呆;亚急性或者慢性血管性痴呆主要包括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3]。对患者采用CT影像检查,患病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脑脊变窄、脑萎缩、脑裂及蛛网膜下腔间隙变宽与侧脑室变大。主要还是表现在患者的认知障碍[4-5]。本次就对患者在认知功能评价后的一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头部进行影像学检查,并且将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CT表现进行评价。根据这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患者MMSE认知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MMSE认知功能,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主要病变表现为皮质与基底核,病变最多的部位在左侧和双侧,并且病变的梗死面积较大,小部分患者为脑出血后梗死,CT的结果也显示为患者脑组织出现了低密度的梗死病灶或者出现高密度的出血病灶。两组患者的CT影像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影像学诊断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清楚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马振宏.头颅磁共振在脑血管性痴呆患者中临床诊断作用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v.27;No.153(01):156-157.

[2]赵文静.加味通脑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变化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4):295-296.

[3]刘璐.石杉碱甲片联合长春西汀对血管性痴呆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6):348-349.

[4]顾雨铖,徐运.脑小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损害:关注神经影像学[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25(3):244-250.

[5]刘宇,岳鹏.关于核磁诊断区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价值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1):195-196.

论文作者:吕惟群1,曹静2,黄永祥3(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诊断论文_吕惟群1,曹静2,黄永祥3(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