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梦
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 云南昆明 65O1O6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家庭延续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所具有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老年慢阻肺患者共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43例。患者均在院内治疗病情有效控制后出院接受院外护理,对照组接受一般延续护理,研究组接受家庭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经统计学方法对比后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较同期对照组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家庭延续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可在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故可在护理实施中借鉴应用。
【关键词】家庭延续护理;老年慢阻肺;肺功能;生活质量;应用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炎作为临床常见不完全可逆性呼吸道疾病,在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比例,且此类病症急性发作时,具有高死亡率特点,虽可通过院内治疗及护理的实施对患者病情起到有效控制及缓解作用,但患者院外护理由于难以保持护理延续性,故造成患者易复发,病情反复,增加治疗难度,故需要通过有效院外护理的实施,提升患者预后质量,促进恢复[1]。因此,为研究分析家庭延续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所具有的护理价值,特开展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老年慢阻肺患者共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43例。
对照组,男/女,24/19,年龄分布52~76岁,平均年龄(64.02±6.58)岁,病程2~5年,平均(3.52±1.07)年。观察组,男/女,23/20,年龄分布53~76岁,平均年龄(64.51±6.74)岁,病程2~6年,平均(4.07±1.12)年。经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无差异且P>0.05,研究可比。
1.2方法
患者均在院内治疗病情有效控制后出院接受院外护理。对照组接受一般延续护理:出院前予以患者基础出院指导,并在诊断报告中另附纸质版完整出院指导,其后随机予以患者电话随访或家访,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询问,并予以一定健康指导,若患者存在复发迹象则叮嘱其复诊。
研究组接受家庭延续护理:(1)延续护理计划制定:患者出院前需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情况制定家庭延续性护理计划,并在计划术中对患者随访频率及周期进行详细制定,确保每位患者均按相同周期安排接受家访及后续护理。(2)护理内容:家庭延续护理实施内容除基础院外预后治疗外,还需包括对患者的饮食干预、生活习惯干预及运动干预措施。饮食干预的实施,需有效避免患者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避免引发气道炎症反应,使疾病复发,增加各类营养元素的摄入,提升患者免疫力;生活习惯干预即指导患者戒烟,并随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患者感冒;运动干预即指导患者参与基本运动训练,通过运动提升肺功能,改善呼吸质量。(3)家庭延续护理:家庭延续护理的实施,需根据延续护理计划内容进行实施,做到电话随访,1次/2周,家庭随访,1次/月,并对患者随访结果随时录入管理档案,并及时对患者健康状况做出反馈,叮嘱患者及时复诊、治疗[2-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生活质量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进行测评,包括患者活动情况(共48分)、症状变化(共36分)、心理情况(共16分)及自身防护意识(共20分),各项得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各项数据均为连续性变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组间对比,当结果P<0.05且差异显著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功能指标对比
两组护理前肺功能指标经统计学方法对比后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较同期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指标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同期对照组改善效果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慢阻肺作为老年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可随着患者病程进展及发作频次逐步对患者气道造成非完全可逆性损伤,且患者发病后病程较长,则易加剧对其肺功能所造成的损伤,进而对其预后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故需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此类患者预后进行有效改善,促进患者康复。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肺功能指标经统计学方法对比后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指标较同期对照组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分析原因:在一般延续护理干预实施中,虽然可通过随机家访及电话随访的实施,对患者预后恢复情况进行初步了解,但在预后护理方面仍存在较大局限性,无法实现对患者的全面护理。而家庭延续护理的实施,相较于一般延续护理,将护理重点放在对慢阻肺患者护理全面性基础上,首先通过对患者预后护理计划的评估及制定,为患者制定完善护理计划,有效确保各位患者均可在延续护理实施中获得有效护理;其次,通过护理内容中,对患者饮食干预、生活习惯干预及运动干预的实施,从营养摄取、不良生活习惯戒除及体质改善三个方面对患者身体素质进行综合性提升,从而有效降低预后期间疾病复发风险,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最后,通过对患者家庭延续护理实施中,对患者定期家访及电话随访的实施,实现对患者各阶段病情变化信息的有效掌握,进而为后续各项护理措施的开展,提供护理基础,并有效提升护理实施有效性[4-5]。
综上所述,家庭延续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可在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故可在护理实施中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昝冬妹.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3):243-244.
[2]刘玥妍.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及肺功能的影响[J].包头医学,2018,42(03):53-55.
[3]王玫,赵晓梅,贺蓉,何会.家庭延续护理在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9):111.
[4]解春雪.循证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3):133+135.
[5]周秋萍,孔金凤,冯琴.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6):72-73.
论文作者:姚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患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功能论文; 家庭论文; 老年论文; 指标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