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应是一项整体工程_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应是一项整体工程_文化论文

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应是一个整体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论文,应是论文,传统文化论文,当代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事件化”样态

文化传承即是一个在新的社会语境中再书写的创造过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华传统文化获得了越来越强的文化认同,各个文化群体从各式各样的意愿出发,围绕中华文化的当代传承做出了多样书写。今举其大端,略作梳理如下。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首先提议增加清明、端午、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2007年来自民俗学界的声音再次呼吁将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法制化,2007年12月多方呼吁终获成效,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做出修改,除“除夕”、“中秋”既有节日外,增加“清明”、“端午”为法定传统节日,使迈入新世纪的中国人逐渐向祖先的时间步伐调谐。

2006年至2007年,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策划推出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于丹等一批“明星”学者,这些学者通过极富个人特色的讲述,将平常人敬而远之的《论语》、《三国》、《红楼梦》及专业性很强的清史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做了一次全面“空降”,大受欢迎。然而,赞誉未过,谤议踵至,学者阵营中随之出现了严厉的质疑,直指这些明星学者是在拿中华传统文化作秀。

2006年8月,一场规模空前、为新版《红楼梦》重拍选角的“红楼选秀”启动。这场活动历时10个月,参与人数近40万。“红楼选秀”以其特大规模、特大影响将自新世纪以来愈演愈烈的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热潮推到了顶点。前此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四大名著已被电影、电视剧、漫画等各种形式轮番“改造”过,水平不必评论,但这种一拥而上的势头使人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强大感召力。2008年7月10日,改编自《三国》的好莱坞风格大片《赤壁》隆重上映,据传上映4天即获票房1亿4千万,可以想见这又将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影视改编注射一剂“强心针”,点燃更加炽热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像狂欢。

2008年2月,教育部表示将在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推出了15首京剧教学曲目。消息甫出即引发各方争议,多位文化保护专家均认为教育部此举意义重大,但认为只提京剧而罔顾其他地方剧种,而且在浩如烟海的京剧曲目中又多选说教意味浓厚的样板戏,是缺乏因地制宜精神的表现。

2008年3月1日,山东省有关部门高调宣布拿出890万元面向全球公开征集“中华文化标志城”创意规划方案,决意建造一座耗资300亿元、占地300平方公里的“中华文化标志城”,使中华孔孟文化集于一城。消息发布,即引发多方关注。虽然目前此项工程在丛生的质疑中已进入搁置状态,但3月18日一项“是否支持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建设”的网上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60.2%的人持反对态度,39.8%的人表示支持,无所谓的投票为零,显示新世纪国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其实从未缺席过。

最近一宗则是由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热映所引发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走向世界的反思。2008年6月20日,《功夫熊猫》中国首映,片中充斥着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国元素”,使国人倍感亲切。影片在中国市场上映一周即获4千万人民币。但这使人们还来不及向这部影片表达好感时,就体会到了亲切之外的尴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到最后还要靠美国人来推向世界!《功夫熊猫》的意义就在于,它揭示出了一直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在与西方进行“文化贸易”时,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

以上所列,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中社会影响特别巨大者,其他林林总总暂且不提。前后对比,不难发现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然失去了在传统语境中文化传承本身的神圣庄严与当下承担的意味,而是变成了一场又一场充满着诘难与争辩、极具表演意味的“事件”。中国传统节日法制化以及“京剧进校园”活动所引发的官方意志与文化精英之间的互动,“红楼选秀”活动以及电影《赤壁》为扩大宣传所进行的赤裸裸的商业造势,“中华文化标志城”所带来的聚讼,以及《功夫熊猫》所带来的反思与批判……如此等等。

文化传承而引发文化“事件”,这虽然让理想主义者有些丧气,但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实属正常。因为“文化”本身即是一套象征“权力”的符号系统,在当今多元社会中,文化中心的缺少为各个文化利益集团争夺文化制高点敞开了空间,中华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属性在这一多元竞争的空间中彰显出特别的“神圣”价值,而首先获取对于这一套文化符号的首位解读权,以此分有这一文化系统的“神圣”性,是各个利益集团都心知肚明的文化斗争策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从严肃的道义承担到聚讼纷纭的“事件”化样态,到最后变成令人不忍正视的文化“杂耍”,其深层原因盖出于此。

然而,问题在于:在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趋于“事件化”的正常性之后,这种“正常”能否为其自身的“合理”性辩护呢?即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看似“正常”的文化传承是否是“合理”的文化传承?

按照文化学的观念,文化本身是一套有深度、分层次的整体系统,大略言之可以分为文化表层与文化深层。文化表层即是整体文化系统的表达与象征层次,由各种有形的文化符号组成;文化深层则是整体文化系统的内核,它构成了表层文化符号的意义所在,但又超越于有形的符号之外,这是无形的文化境界层次。借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术语,文化表层的符号系统乃是“器”,而文化表意的境界层次则是“道”。从这个角度看,胶扰于“事件”中的中华文化当代传承,究其实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可见的表层符号上你争我夺,扩大影响。这在无形之中放大了中华文化的表层符号,而使其深层境界于隐没无闻中萎缩、虚化。以此言之,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事件”化炒作,可以理解其“正常”性,但绝不能肯定其“合理”性,因为在看似“正常”的当代文化传承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已被虚化,文化的整体性已被割裂。

通过对于文化表层系统的极端放大,迎合人们现实的利益需求,从而在虚化文化系统之深层意蕴中割裂文化的整体生态格局,这正是消费文化时代的极权特点。

二、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割裂性特征

析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割裂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中华传统文化表层符号的炫奇化

文化符号是文化系统的表层象征,孔子说“文质彬彬”,强调的是文化符号在整体文化系统中应保持谦抑的姿态;如果一味强调表层符号,终将导致本末倒置的文化错谬。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系统庞大而丰富,太极、纸、茶、中国功夫、长袍马褂、竹林、龙、舞狮……等等皆寄寓着丰富的文化的信息。彰显文化符号,进而使当代人循此把握深层文化意蕴,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中华传统文化的表层符号系统却被无限放大,以炫奇的姿态割断了人们对于文化整体态势的领悟和把握。

文化符号炫奇性的表现之一,是文化符号的感官膨胀。中华传统文化符号系统所形成的符号样态是诉之于人的多样感官的,听觉、视觉、触觉皆有兼顾。但无论何种感官,按照传统文化的教导,都应该在文化符号的表达中保持谦抑的姿态,务以被超越、穿透进而达到对于符号之外意蕴的领悟为要。这种超越感官的品格,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区别西方文化传统的精髓所在。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中,文化符号的感官膨胀却成了几乎共同的选择。

世界知名音乐家谭盾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将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传播到了西方文化世界,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一时间被视为东方文化的代言人。不可否认,谭盾所谓“有机音乐”的音乐创造手法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他的秘诀就在于还原一切文化符号的物质属性,进而用完全物质化了的文化符号组合、拼贴,创造出诉之于人的纯粹感官的乐声。他影响极大的《纸》音乐、《水》音乐以及最近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歌剧《茶》都是这种音乐手法的实践。应该说,谭盾的“有机音乐”是一种极“聪明”的音乐,因为在他的音乐中既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符号,又可以在这些符号中汲取丰富的感官享受。但问题在于:在这些感官意味十足的文化符号中,从文化符号通向超感官文化境界的领悟通道却被遮断了。曾有人对谭盾让水和摇滚乐融合起来演奏佛教《大悲咒》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曲解了本意”。谭盾的回答是“把最熟悉、最流行的东西表现出来,却用一种最不熟悉的方式来唱,这就是艺术”。①由此可见,谭盾所关注的就是赋予符号以“不熟悉”的新鲜感觉,而对于符号之外的文化意蕴却置若罔闻。究其深层原因,这种将文化符号进行感官膨胀的文化创造其实是一种满足当代人感官欲望的文化“献媚”。

文化符号炫奇性的表现之二,是文化符号的无逻辑拼贴。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的感官膨胀直接导致了文化符号在传承过程中的无逻辑拼贴。文化符号是深层文化意蕴的象征,所以在中华传统文化语境中,文化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是有严格秩序的,单独的符号样态与符号排列秩序构成了深层文化意蕴的表层镜像。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因为传统文化符号的隐显不是来自深层意蕴的自然涌现,而是对人的感官欲望的迎合,因此在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中,文化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便是无逻辑的拼贴,最后创造出的却是一副娱乐感官的文化“万花筒”。

同样是谭盾的《茶》,对于该剧的演出有媒体这样描述:“7月3日,祥云、琉璃、陶俑、陶缸等系列元素让歌剧《茶》成为一部集中国元素之大成的歌剧。在当天媒体见面会上,作曲家谭盾表示将会创造性地选择用纸张、陶器、瓷器等具有中国古代文化符号的器具作为打击乐器。”②在一个感官膨胀的时代,评价一部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正是如这篇报道中所说的,是不是做到了将尽量多的“中国元素”聚集在了一起,满足了人们猎奇的欲望,而全然不去追问如此之多的“中国元素”能够跨越文化域限,聚合在一起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让中国的动画产业人士自愧不如,但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却似乎并不高明。影片的主题是个体的自我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文化命题。但在这个西方文化命题的“基座”上强插了那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太极、包子、师傅、莲花……看似洋洋大观,但仔细想来,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除了在电脑特效的安排之下呈现视觉奇观外,它还说出了更多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东西吗?空空如也,只有如雪花一样漫天飞舞、落地即化的空洞符号的拼贴。

《功夫熊猫》不是一个特例,在当今众多号称向东方文化致敬的好莱坞风格大片中,这种割除了文化符号的深层指向,只是在符号感官层面上共舞的做法已成通例。备受西方人青睐的强势中华文化符号“中国功夫”就是典型一例。在西方,中国传统功夫通常被看作是一种独特的身体击技,所以在好莱坞大片中一味表现中国功夫花架的漂亮潇洒,将现实中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的奇技异能以电脑特技合在一起,营造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功夫奇观。其实,中国传统功夫从其文化本源处而言,它起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德性修行工夫,研习武功目的在于提高德性境界,至于功夫的格斗搏杀功能乃是德性修行的余事而已。但对于视觉享受膨胀的好莱坞模式而言,中国功夫深层的德性境界在根本上不可能融入其影像叙事,所以只能极端夸大中国功夫的花架,让人在浸淫于视觉享受的同时强行放弃对功夫花架之下的德性追问。

第二,中华传统文化深层意蕴的虚无化

中华传统文化表层符号炫奇化的本质在于,片面强调了该文化整体系统的表面特征,同时在这种片面强调中割断了从表面符号向深层意蕴进行整体性领悟的可能,从而使该文化传统在当代传承中呈现出“意蕴虚无”的特性。而这种符号膨胀、意蕴虚无的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样态乃是消费时代现实精神萎缩,日益走向逃避的征兆之一。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说中华文化传统的当代传承样态中只有“符号”没有“意蕴”并不确切,因为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中,原本意义上的深层意蕴遭到掩埋的同时却被置换上了自以为是的现代命题。命题置换将此深层意蕴的虚无化推向更加绝望的境地。

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中被置换的现代命题主要包括下述三项:

滥情主义。古典名著《红楼梦》借写大观园中一群小儿女的悲欢离合,所描写的乃是中国数千年封建大厦将倾之时,生活于此传统中的个体人人失所、孤苦无依的大悲剧。作者由“情”入手而写“人生”、写“历史”,这正是《红楼梦》的伟大之处。但在“红楼选秀”中,不管是主办方,还是选手本人,甚至连观演的大众都先入为主的将对《红楼梦》的演绎定位为“情爱”演绎。不独“红楼选秀”为然,仔细爬梳,我们发现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演绎中,“情爱”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调味剂,大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个个都是“情圣”的架势!这很荒诞但并不奇怪,因为当代大众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演绎中想看到的其实并不是“真实”的红楼世界,而是他们“自己”心中情爱幻想的投射。强硬的“情爱”期待视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向滥情化发展。

娱乐至上。《功夫熊猫》在国内热映,著名导演陆川盛赞这部影片“巨大的惊喜,乐晕了,笑声不断”。③陆川的盛赞有其具体背景,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断章取义地来看,如果仅以《功夫熊猫》营造了良好的娱乐氛围(“笑声不断”),就判断这部影片尽到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功,则似乎是于理不明。在当代社会中,有形无形的异化使人们在现实中丧失了娱乐的空间,于是对娱乐的正常渴望在极度压制之后再次得以释放时就变成了不正常的宣泄。这造成了在文化接受时当代人对待一切文化样态的“娱乐至上”主义,而文化的生产方又贴切的迎合了这种娱乐要求,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作为当代文化创造的一种显著形式——不可避免的被娱乐化了。《功夫熊猫》在这一点上做的极其“到位”。然而问题在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不是一切都可以以娱乐的面目出现?如果本质上不能娱乐的传统文化精神有没有可能在这个娱乐的时代呈现自己呢?

本位主义。文化传承中的本位主义即是假借文化传统,彰显自我文化本位。“京剧进校园”事件极具启发意义。戏剧进校园,弘扬国粹这是一件好事,但为什么会出现如众多学者所质疑的:为何只有京剧进校园呢?而且在所选京剧曲目中又都以样板戏曲目居多呢?官方虽然后来曲尽解释之劳,但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本位主义是昭然若揭的。文化本位主义是对文化传统历史客观性的不尊重,对文化传统本身的莫大伤害。

滥情主义、娱乐至上与本位主义是我们择其大端所归结的三个方面,不显著者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总不外乎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取其皮毛,遗其精神,假借文化传统的符号幻象寄托现代个体的一己之私罢了。因此,滥情主义、娱乐至上与本位主义蚀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使之以荡佚的样态呈现在当代人面前,完全暗昧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克制去己精神以及超越境界。长此以往,中华文化传统的真精神将于何处寻取?若干年后,当后来人从我们的手中接过中华传统文化的神器时,我们又能传给他们什么样的文化呢?

而且,割裂式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更向我们提出了文化安全的严肃命题。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显示,当一种文化传统的深层意蕴逐渐丧失,只留下表面符号的时候,后者将很容易成为异端文化借机侵入的通道;相反,一种有层次、有深度的整体文化系统与外来文化遭遇时,它则具有强大的应变能力,并在应变中发展、完善自己。中华文化传统的割裂式传承样态如果不能得以及时反思并进行校正,可以预见,我们所引以为自豪、以之为安身立命之本的中华文化传统将成为一块无可逃避的“险地”,给我们带来无穷后患。

三、从整体性角度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

文化传承是当代的文化创造,但割裂式的创承将使这种文化传统趋向毁灭,只有整体性的创承才能真正使此文化传统迎接时代挑战,在应变中发展自己。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时代命题就在于坚持由内而外的整体传承,反对只重表面没有内涵的割裂式传承。

日本浮世绘艺术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传承在此意义上能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浮世绘艺术是产生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民间风俗版画。浮世绘艺术融汇了镰仓时AI写作实主义故事体绘卷画风和桃山至江户时代的细密装饰画画风,风格细腻、具有较强的世俗写实性。浮世绘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它与西方三维向度的聚焦透视艺术迥然不同。它是以二维向度构思画面布局的,所有的元素都是限定在画布的平面空间上平平展开。这也与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注重神韵的艺术有很大差别,因此可以说是日本文化中独有的艺术传统。1854年,日本在美国军舰的逼迫下签订《神奈川条约》,国门大开,浮世绘艺术也从此进入了西方艺术家的视野。在西方,对于浮世绘艺术最为关注的是19世纪兴起的印象主义画派,他们首先在这种独特的日本艺术中发现了欧洲绘画艺术传统之外的新大陆,纷纷效仿,造成了浮世绘在西方文化中的传承高潮。在此应特别关注的是,浮世绘艺术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传播绝不仅仅是一些表面符号的传播,印象主义画派从浮世绘艺术中所吸收的可以说是一种崭新的、看待世界的眼光。在聚焦透视的欧洲绘画传统中,凸显的是作为观察者的主体“视角”,是“视角”决定了一切,这是西方个体至上观念的贯彻;但在浮世绘艺术中则取消了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主体“视角”,一切都是平平铺开,这是日本文化传统中取消个体独特性,主张以卑微姿态入世思想的体现。印象主义从中所汲取的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个体在世观念。这反映在他们的绘画思想上,即主张画家面对对象时要祛除一切超越性的观念,与物遨游,用纯粹感官性的眼睛捕捉对象在大气、阳光、水流变换中的光影变换。这与前此欧洲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绘画传统是大异其趣的,而这正是受了日本浮世绘艺术的深度启发。因此,日本浮世绘艺术在西方印象主义画派那里实现了从深层意蕴到表面符号的整体性传承。

与浮世绘艺术在西方文化中实现了整体传承一样,李安的电影系列“家庭三部曲”(《喜宴》、《推手》、《饮食男女》)在国际多元文化的语境中,同样以整体性传承的深度思考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深刻关系。三部影片都折射出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浓厚依恋,因此三部影片在叙事结构上都是以一系列中华文化传统的典型符号为线索,《喜宴》中的中式婚礼,《推手》中的中国功夫以及《饮食男女》中的中华美食等都是特色鲜明的中华文化表征符号,这些符号成为影片考察中华文化传统与其他文化传统遭遇的载体。但影片的深刻之处在于,没有停留于对文化符号的迷恋之上,而是从文化符号突入到深层文化意蕴层面,抽丝剥茧的彰明了中华文化传统在当代文化传承中的深层危机。比如在《喜宴》一片中,中华婚配文化遭遇到的不是外来文化外在形式上的冲击,而是更具挑战性的同性之爱。同性之爱之所以构成了真正的威胁,因为它冲击了中华婚配文化中“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④这个最深层的文化观念;而且,中华婚配文化讲究秩序上的等级对称,这是封建时代等级秩序观念的产物,而同性之爱不顾等级对称却宣扬婚配双方的真情相与,又是现代观念的折射,因此《喜宴》中的矛盾是两个时代的矛盾在文化上的折射,这是真正的文化整体性冲突。可以说,《喜宴》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反思与批判真正做到了入木三分,只有从整体反思的意义上,中华文化传统的整体传承才是可能的。

中华传统文化灿烂辉煌,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是检测当代人能否续写辉煌的一场考验。今天,消费文化在使人们解除了各种束缚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感官膨胀,如飞蛾扑火一样追逐点滴的观感享受,对于历史传统客观性的尊重也在“娱乐至上”的文化逻辑中变为笑谈。中华传统文化要在这个时代存身的必然代价就是割裂式的存在,取其表面符号,遗其深层意蕴,填充一己之私。虽然,当人们这样做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是抱着毁灭一种文化传统的念头有意为之,他们只是抱着“消费主义”的实用态度各取所需。殊不知,在这种浅层感官支配下的“各取所需”,已在无形中使中华传统文化整体的表层涨大,内蕴萎缩,在无意之中引领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了覆亡之路。因此,在消费主义时代,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整体传承的关键就在于,祛除消费主义的轻浮短视,增强当代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超越实用,放宽眼量,使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实现立体性再生。

注释:

①《东方早报》2007年9月24日。

②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8/07-04/1301765.shtml中国新闻网2008年7月4日。

③摘自陆川的博客《工夫熊猫,好莱坞,莎朗斯通》http://blog.sina.com.cn/u/1402602034。

标签:;  ;  ;  ;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应是一项整体工程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