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质量稳步提升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 / 李兰松
“以前买生活用品,都要挑着担子走两个小时去乡里。”三都自治县中和镇雪花湖社区搬迁户潘永炎说。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背上背着孩子,肩上挑着担子”曾是潘永炎的日常,也曾是三都自治县三洞乡兴旺村水洋组村民的生活写照。
2016年8月,潘永炎一家6口搬进了三都中和镇雪花湖社区移民搬迁点120平方米的新房。
“社区有学校、医院,不仅方便孩子上学,也方便我看病。”患有甲亢的潘永炎,自从搬进新家后,每月都可以去社区卫生院进行复查,更让她高兴的是,复查费用经报销后每次只需花费五六十元。不仅如此,手艺精巧的潘永炎还成为社区小有名气的“绣娘”,每月多了1000多元的收入。
转眼一年。家里来信说,广州已经回暖,培英校园里的木棉快要进入花期了,而地处边陲之地的喀什疏附县,却是另一番景象。2月28日上午,我的新疆同事阿孜姑老师突然来找我,语调间满是焦灼与为难:“张老师,这件事已经几天了,我不知道怎么办,就想到了你。我想请你帮忙。”我让她坐下来慢慢讲。原来,她任班主任的高二(11)班有个女学生生病了,但她家里很穷,又有困难。我能理解班主任阿孜姑老师的焦急,也心疼孩子病着,却得不到医治。我对阿孜姑说:“别急,你去叫那个学生来,我们问问她什么情况,然后带她去县人民医院找我们的援疆医生看病。费用由我来出,让孩子不要担心。”
中和镇雪花湖移民社区是三都自治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规划安置移民1290户5832人,现已全部分房入住。
逊克片区一农户张先生,爱人领着孩子在县里上学,父母长期住在县里,平时只有一人在家务农。一天在抢收大豆的时候,大型收割机的轴承坏了,没办法给逊克片区齐克加油站打电话救助,齐克加油站经理第一时间带领一名修理工以最快的速度把轴承换上,让收割机正常作业。
三都自治县中和镇雪花湖社区移民搬迁点引进水秀霓裳实业有限公司建立扶贫工厂,实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图为社区居民在工厂务工。(中和镇雪花社区供图)
目前,全州631个贫困村按国家标准脱贫出列,6个贫困县按省定标准“减贫摘帽”、贫困乡镇全部摘帽,瓮安县、龙里县、贵定县、惠水县4个贫困县已脱贫摘帽。全州贫困人口逐步减少,脱贫攻坚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脱贫质量进一步提升。
据黔南州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黔南州紧扣精准、先行先试,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摸索形成“开展一轮全面系统筛查、绘制一张农村人口基数底图、组建一批脱贫攻坚专班、组织一场扶贫干部大培训、完善一个保障精准的组织体系、建立一套落实精准的工作机制、收集整理一本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的“七个一”工作机制,有效提高了脱贫攻坚的质量。
错题本在学生时代几乎是人手一本,有的同学记得很“漂亮”,用于自我安慰;有的同学用的很“漂亮”,成绩提升非常快。今天为大家分享一些合理使用错题本的方法,用好了,数学成绩一定不会差!
“我们在社区内选配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形成‘社区—社区管理队伍—楼栋长—搬迁户’四级管理体系。通过实行社区网格化,对贫困劳动力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台账,精准掌握未就业劳动力底数,建立岗位信息数据库和全程服务卡,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雪花湖社区主任陆钦稳说,中和镇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的“五个体系”建设,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此外,黔南紧紧扭住产业脱贫这个“牛鼻子”,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全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突出“一县一业”“一乡一品”,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形成了北部以茶、畜、禽为主,南部以菜、果、药为主的特色产业布局。
长顺县鼓扬镇绿壳蛋鸡的养殖能人班宋智,2007年成立了鼓扬联富绿壳蛋鸡养殖合作社,已带动500多户村民脱贫致富。“2014年,为帮助企业壮大,解决资金周转难题,政府采取量化扶贫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100万元。”班宋智说,当时入股的50位贫困户按照一人两万的扶贫资金入股,每年有2000元的分红。如今,在黔南州政府的协调下,班宋智在全州的绿壳蛋鸡养殖基地已增加至6个,年销售额上千万元。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黔南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7.63万人,贫困人口降至16.26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11年底的36%下降到2018年底的4.65%。
(责任编辑 / 岳振)
标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