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立本 流通赢利 销售为先——谈中国商品如何直接进入世界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市场论文,中国论文,直接进入论文,为先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两年来,来自国内的经济贸易官员访问美国时,常向我了解怎样在美国从事贸易才能成功?有无“诀窍”和“捷径”可循?CTR公司产品又是怎样打入美国最大的连锁商场的?我站在美国市场的角度,对中国外贸的整体现状进行务实的分析与思考之后认为,中国外贸最大的当务之急,仍在于建立市场为本,流通盈利,销售为先的总体观念。没有这个观念,是很难真正进入错综复杂而又竞争剧烈的国际市场的。
一、重心要真正放到国外市场上来
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着眼点和工作重心真正放到国外市场上来。
众所周知,国内的外贸公司,总经理都是坐镇国内指挥海外业务。公司大多数是委派一位部门经理主持海外业务,最高级别是派一位副总经理到国外,但大事小事基本上都要请示国内作决定。
也许是一种过激的看法,我认为,外贸公司的总经理们,特别是大型公司的总经理,都应搬到国外(譬如说美国)来办公,穿梭往来,至少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住在国外。只有这样,才能以“外”主导“内”,才能透彻了解国际市场。市场流行什么,淘汰什么,应该开发什么。正确的判断来自第一手的周密调查,这样才可能主动出击,领导有方,真正做出成绩来。否则,你就可能永远会把主要精力耗在国内那一摊行政、业务复杂的事务中,思维和办事的方式,势必很难突破传统固有的老框框。在决策中就难免出现与国际市场的时间差与空间差。
例如,目前在国内,衡量一个外贸企业或一个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效能如何,主要仍是看其国内生产效能而不是国外的市场效能。生产效能和市场效能,两字之差,失之千里。比如说,一个企业的“创汇额”似乎就代表了这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只要能把产品多多地卖出去就好,至于这些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究竟如何流通?销售商和中间商的盈利额有多少?产品推销的费用几何?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怎样?售后服务和产品形象有没有优势?还有,以同样的产品出口是否能做到直接贸易,一步到位,把流通环节赚取的利润收到我们自己的荷包里来?这些问题都没有列入外向型企业的经营目标中去。
“创汇第一,利润第二”的经营状况要根本改变,我认为关键是领导层观念的转变,政策导向和机构设置要调整,具体落实在市场开发上,则要有长远计划,做调查研究,并以集团化、本土化方式攻占国外市场。
二、国外市场的重心是美国、欧洲及日本市场
从1994年的前三个季度的中国外贸总额来看,日本、香港、美国是中国三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其中中日贸易(三一四亿美元)主要是日本向中国出口而并未向中国开放市场;中港贸易(二七九亿美元)主要是转口贸易,香港本身的市场吸收力很有限;只有美国(二四二亿美元),是真正购买中国产品最多的。美国政府一直在抱怨美中贸易逆差的问题,说中国向美输出产品太多而进口美国产品太少,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美国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吸收能力相当强,而且并未设置太多的贸易壁垒,相对地较容易进入。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市场当然应作为我们开发海外市场的首选。就美国规模最大、销售额最大的连锁商场Walmart来说,它在全美设有近2000家商场,年销售额达到800多亿美金,中国产品也有不少也打进了Walmart商场,但总额只有6亿美金,和800亿相比,这6亿实在微不足道。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美国这个市场潜力无穷。关键是要看准这个市场、认识这个市场,把领导力量、人才、资金、生产导向都真正转移到这个大市场上来。
三、市场经济已进入行销时代
就我们所了解,国际宏观经济下的商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或称几个时代:
第一是生产时代(production),其特征是以生产为中心,市场呈供不应求状态。本世纪初至二次大战前的美国,九十年代前的中国以及目前的东欧各国,大致处在这样的阶段。
第二是销售时代(Sales),其特征是以销售为中心,供应略大于需求,能卖出什么,就生产什么,在50—70年代的美国以及今天的中国,大致处在这样的阶段。
第三是行销时代(Market),其特征是以市场研究和服务为中心,不仅满足市场还要引导、更新和创造市场。在该阶段供应远大于需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今天的美国、日本及西欧都属这一阶段,未来的中国也应进入这一阶段。
1.行销时代有几个新的概念:
(一)是“喜新厌旧”,喜新厌旧是现代顾客的消费心理,过去汽车5—6年换一次车型,现在已缩短到2—3年一换。服装业一种新款式卖了一季就马上降价,被更新的面料和款式所取代,为此生产厂家必需追赶市场潮流,亦步亦趋。
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在日本,一项统计表明,新产品的平均“寿命”只有126天;一种新产品推向市场四个多月后,即会被另一种更新的产品所取代。企业经营观念要一改以往的以产品数量、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常销性为目标的生产方式,也要改变传统的以物美价廉取胜的营销策略,它强调的是时间和速度,是加速对产品的更新,以及产品的多变性和多样化。从市场实践来看,这一观念是符合当代消费者求新求变的消费潮流,因而使企业经营带来更多的利润。
根据上述观念,如果企业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换代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上,使其更快地推进市场,它就会很快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快”与“新”即利润的保证。当然,将“快”置于质量之上,决非是弃质量而不顾。“新”产品原本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质量的提高与进步。
(二)“精益求精”是产品性能无止境地改善。例如,电脑换代日新月异,竞争非常剧烈,稍有懈怠,马上出事。前几年华商“王安电脑公司”濒临破产,就是最好的例子。
自1992年起,华商杜纪川创办的金士顿技术公司[KINGSTONTECHNOLOGY]成为美国财经媒体的宠儿,他就是1987年用一万美元起家的。正是在大电脑公司林立的缝隙中,他们瞄准为客户增加电脑功能、提高电脑档次、研究开发设计和制作系列产品,其中包括内存的延伸加强板、存储功能延伸板、处理功能延伸板和网络卡,从而适应市场大量需求。他们奋斗七年,使金士顿公司的部分产品可与美国IBM公司齐名,营业额呈直线上升,从1991年1.4亿美元到1994年可望突破10亿美元大关,创造了令整个美国电脑界啧啧称奇的奇迹。
(三)是“系列推销”,它是延伸名牌产品的产品线,比如诺地卡公司(Nautica)从休闲服打响名号,然后延伸到化妆品、珠宝、旅行箱、手表、甚至福特迷你旅行车也获授权使用诺地卡的品牌。这几个特点都是现代行销概念的新产物。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是华商朱钦祺,经营相当成功,不过十年功夫,1993年在美国本土的营业额即达2.4亿美元,股票也已上市,它的诀窍何在?就是自创品牌,行销为先。严格来说,这家公司并无任何直接的生产部门,它只是一家设计与行销公司,向全球各地采购自行设计的产品,再将其推销到世界各地去。它的一个特点是用近百人的庞大设计部门,来掌握休闲服饰的市场流行脉动,并大规模地投入广告宣传,常年在二十余家针对消费者群的杂志媒体刊登广告。这个公司的成功就是行销时代的产物。
面对这样一个历史转型期,中国在迅速起步,但差距也很可观。比如说在顾客心目中,一个完美的商品形象,应该表现在价格便宜(这一条中国已占优势),质量优良(这一条有待提高),服务周到(这一条最为欠缺)等三方面。美国的一些电器商店,你买一台彩电回家看上一个月可以原价退回,店里根本不查不问有什么毛病,马上退钱给你,这一条放在中国商业人员那里,就怎么也行不通。
2.原始的推销方法必须改变
在美国,常有些国内来的贸易人员,提着几个电饭锅,或是玩具、门锁什么的跑来找我说:“杜先生你看能不能帮我卖出去呀?我们的价格便宜得很。”我只要反问一句:“小孩要是玩你的玩具受了伤谁负责?有没有买保险?”或是“产品坏了怎么保修?”一下就把他们问倒了。其它的问题如产品的促销有无计划?有无经费预算?更讲不清楚了。
现代社会中人们购买商品,已超越了满足生活必需的阶段,常常会受到各式各样购买心理的影响,市场已远不是你卖我买、你产我销这样简单。二次大战后蓬勃兴起的促销行业正是这种现代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美国的公司,市场行销部门往往是开销最大的部门,我一年里付给我的超级推销员的佣金就达二百五十万美金。我不这样办不行,促销不力整个公司就没法生存。在日本,一个千人的企业可以有八、九百人是兼职的推销员。而我们的国家企业,却常常会只拿几个样品到美国打天下,如同农民挑着鸡蛋土豆上城赶集,地摊上一摆,觉得自己货真价实,就坐等买家上门了,既没有任何市场行销计划,也没有开拓市场的必要经费。也有的,更只是把样品往国外一寄了事。接收这样品的代理商没有任何经费可供支出,当然也只能是艰辛起步的兜售人,他们之中自也有人背着样品几十层楼地登门推销,其中幸运佼佼者,则变成了“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但绝大多数,由于没有任何前期开发的费用,甚至连必要的彩色产品说明书都无钱制作,当然就只好求助现成的批发商地摊商去廉卖。甲家卖得便宜,乙家就卖得比你更便宜,只要能出手就好,其结果,便是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廉价大倾销。这方面的实例俯拾皆是,例如94年的秋季广交会,就有许多参展公司慨叹广交会成了“甩卖会”,浙江纺织进出口公司的代表在会上痛心疾首地说:“可惜呀可惜,自相残杀,肥水流向外人田。”他举例某一种布料,前两届广交会上每码还能卖1.6美元,这一回连40美分都卖不到了,外商拿着A公司的合同去向B公司杀价,然后再拿B公司合同去向C公司杀价,出口商品已几乎无利润可赚。为什么会造成这种长期不能解决的市场混乱?为什么中国的产品出口走到无利可赢,甚至亏本出口的困境?这都是由于没有掌握市场销售环节,无法与国外真正客户直接交易的结果。你对国外市场缺乏直接联系,缺乏对应之促销策略,当然只能依赖中间商,任由他们压价盘剥。
四、最丰厚的利润蕴藏于市场流通领域
在现在的对外贸易中,普遍存在一种“重出口,轻流通”的倾向,这也导致中国外贸企业“赢小利、丢大钱”的弊病。我想先说一下我自己的公司CTR在两年内快速发展起来的“秘密”。我并不是靠做出口赚钱,而是靠做流通赚钱。我们赚了多少钱呢?一年中我们从中国进的货是1,400多万美金,付了关税之后,经过推销卖给了一些大的美国连锁商店,售出价是3,000万美金,翻了一倍。这当中毛利差不多是1,000万美金,其中要付给美国推销员250万美元,在全美建立销售代理网100万美元,雇请设计人员不断推出系列的新品种、新款式费用约40万美元;这类费用往往也是国内外贸公司或驻外公司舍不得支付的费用。再扣除退货的损失和公司经营成本开销和各种奖励。实际上我们最后拿到的税前利润是300万美金以上。中国的外贸出口公司从中赚了多少呢?售出价的5%,毛利约50万美元,扣去开支净利不到30万美元而已,我们赚的钱是中国外贸公司的十倍。他们赚出口的钱,而我们是赚市场流通环节的钱,这就是我们做生意的“秘诀”。
要从整体上改变中国产品的低价廉售状态,真正以国际市场的开放销售流通作为“龙头”,从而取得全局主动的优势。
为了具体阐述这个观念,我们先来看一下国际市场的流通环节是怎样运作、怎样盈利的。
以美国日用品市场的流通途径来说,主要各个环节的售出价递增如下:
工厂→出口商→进口商→大批发商→
$1$1.05
$1.40
$1.75
小批发商→商店→顾客
$2.0 $4.0
如表中所示,工厂的产品售出价以1美元计,经中间层层周转后到卖给商店时已变成2美元,商店卖到顾客手里则变成4美元。零售商店的经营利润这部分,我们在此略去稍后再谈,先谈从出厂价1美元变成给商店的售出价2美元这一系列流通过程,其利润总共是1美元。国内的外贸公司扮演出口商的角色,其利润占最终利润的5%,即加价五美分;然后就到了国外的进口商那里,他转手赚的是最终利润的35%,即加价三十五美分转卖给大批发商;大批发商再转手赚35%的利润。即加价又一个三十五美分,转卖给小批发商。小批发商赚得少一些,只有20%,加价二十美分卖给商店或连锁商场。一块钱的出厂价到了卖给商店时,已加了一倍的价钱,变成了两块钱。商店最后卖给顾客时的价钱则还要加一到两倍,变成四至八块钱,视各个商店的营业成本而定。
好了,现在我们来看,在所有这些环节中究竟哪一个环节最赚钱呢?很多人当然会说,是商店最赚钱,因为他们的加价额是一到两倍,其实非也。到过国外的人都知道那里的百货商店装璜考究,布置典雅,却空空如也没有几个顾客,哪像中国的百货商场人山人海。美国的商店零售业通常称做“1%产业”,因为他们品种虽多,销售额却相对地少,而店中开销实在太大:店面租用、店员薪资、广告宣传以及不断的大减价、大折扣等等,使利润变得极其微薄。以全美最大的连锁商店Walmart为例,它的经营规模极大,年销售额在800亿美金左右,而它的纯利润是多少呢?只有16亿,也就是2%左右。这和当前中国国内商业零售行业中,那个有争议的杭州市金龙商厦“十点利”(即10%毛利相当于1.8%净利)相差不多。
由此可见,在美国整个流通领域中商店这一环的“油水”并不大,而所需的投资大,风险大,盈利则不丰厚,目前阶段还不适宜于国内的企业来投资开发。那么,“油水”到底在哪里呢?在中间部分的批发环节。也就是进口商和批发商那里。这一部分的利润加起来大约有50~100%,而开销却很小。
现在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大约是200亿美元,这是中国的厂商和出口贸易公司所能拿到的钱,仅200亿而已,利润也就10个亿了不起了。但如果中国的外贸公司能把国外的进口批发商这几个环节拿下来,直接把货物推销到商场门上去,则从收入上来看,就等于做了400亿美元的生意,翻了一番。这多赚的200亿美元中间,即使扣除了设立公司、经营销售这些开支100亿(其实不需要这么多),还可以有100亿的纯利润。外贸对美出口的盈利目前只有10亿,如果能变成100亿,是在原来的利润基础上翻了10倍!而产品还是那一些。
五、市场开拓要狠下本钱
在国际商品竞争中,有这样一个公式来计算商品销售额:
商品销售额=固定客户数×购买次数×商品单价
这就是说,衡量成功的商品销售并不单看商品单价的高低,而且要看“回头客”多少和占有市场的份额和周期,这显示了新的商品观念和老的商品观念之根本区别。而我们国内有些从事外贸的工作人员,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和外商就“单价”的高低进行讨价还价上,心中没有“固定客户”、“市场占有率”、“销售周期”、“风险承担”这些现代商业概念,须知现今的市场已经远远不是你买我卖、讨个好价钱就行那样一种初级状态。
比如说售后服务这一条,商店出售中要做到,在大宗批发买卖中要不要做到?我们就常碰到这类问题。有一次,浙江丝绸通过我们给美商发去了上万件夹克衫,到了人家那里打开一看,皱得一塌糊涂。我们可以把责任往厂方一推了事,但我们没有,而是马上派人坐飞机赶去,一家家登门道歉,并把它们全部烫好,这样人家虽然有意见,但觉得改正的态度还是可圈可点的,这就有了下一次再做生意的机会。风险和损失自己承担,从长远看还是“吃小亏占大便宜”,这笔帐应该算得过来。
这里,实际上还是一个肯不肯在市场开拓上下本钱投资的问题。很多国内的领导干部没有这个观念,他觉得投资建设一个工厂,才是正卯正经的实业投资,做出的产品才是踏踏实实的人民财富,容易估算出投资回报率,政绩既卓然,于心亦坦荡,至于在开发市场上花钱,就觉得不那么实在甚至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
以美国厂商来说,他们花在研究新产品上的经费,大约是产品销售量的1~3%,这个数字已不小,而他们在市场开发上花的费用却是科研经费的五倍,也就是整个产品销售值的15%左右。在他们的观念中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付这个“买路钱”你进不了市场。
我曾研究和参观前面提及的金士顿公司,行销则是其快速成长发展的关键因素,他们的产品百分之百通过全世界的快递公司,准时迅速地交到客户手中,这些连IBM这样的公司都是做不到的。
再从风险角度上来看,前几年海南某公司在深圳投资2000万元建了两个丝绸厂,现在都倒闭了,全国关闭的丝绸服装厂就有好几百家,也都是对市场情况不能掌握而盲目建厂的结果。事实证明,投资建厂的风险远远大于投资市场开发。但很多地区,手头有了一点钱,就只肯在盲目建厂上花冤枉钱,认为至少有实体在,将来也好有个交代,至于国际市场的开发,悬空八只脚,责任谁来承担?
实验证明不把市场开发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环节来抓,则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就只能停留在转口贸易和初级的“三来一补”阶段,永远也不能跨入主宰市场的状态。
六、投资市场,才能控制市场,建立良性循环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投资市场这一策略所赢得的并不仅仅是100亿美元而已,而是直接介入了市场,真正把市场需求抓在自己手里,再以此去找技术、资金、原料,这样你的产品就越来越能占据市场,甚至左右市场。目前很多国内企业是依靠个人关系渠道探知市场情况,很不准确,容易误导。以信息而言,比如,前几年听说乳胶手套赚钱就一窝蜂引进,弄得乳胶手套铺天盖地,不赚反赔。我们要的是,投入巨资,认真进行专业化的、深入、科学的市场信息研究,做到日本人那样,市场上的任何情报都迅速反馈,国内立即组织开发生产,再拿到市场上促销。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效应。
还有重要的一点,美国政府一直在抱怨美中贸易逆差的问题,认为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太多而购买美国产品太少,他们这项结论的依据就是进出口比率之间的贸易差额。如果我们一味在向美国出口产品的总额上花力气,求增长,会造成美国更大的贸易逆差,他们会向中国施压,要求我们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或是对中国产品的在美销售设限。而相反,如果我们把更多的力量放到美国国内市场的流通环节上来,赚流通环节的钱(100亿已不是一个小数目),那美国政府非但无话可说,而且还要鼓励扶持你,因为你促进了美国国内的市场流通。市场流通,在某种程度上会缓和中美贸易逆差。
七、走集团出击、投资设点、直接销售之路,进军国际市场
据估计,目前在美国的中资公司已有几千家,投资数额总数达几十亿美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208家,其中纽约93家,加州57家,仅设在世界贸易中心的中资公司就有31家。据纽约市福利委员会的建筑师Janes Jao透露,中资集团在纽约正寻找购买10亿到20亿美元的不动产。美国的报界媒体已经在惊呼:“中国人在购买纽约!”这当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可以想象得出,中国国内公司在购买地产方面一掷千金的大手笔。
如果我们再仔细研究分析数千家驻美国中国外贸机构的状况,除极少数情况较好外,应该说极大多数公司经营艰难,经济效益不佳,几乎完全没有进入市场,真正起到行销公司的作用。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这些驻外机构的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大多数向国内总公司采取承包责任制,主管人员较多地考虑自己任职期间的局部利益,造成公司经营的短期行为,怎么可能做到外贸机构人员向“本土化”转化?更何况舍得把资金投入市场开发?
据我所知,国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市级专业公司,驻外人员一般派出1~3人,国内拨出几十万美元资金,首先让他们买了汽车、住房、租写字楼,便开始做起生意来。他们的工作一是让国内公司或工厂放货,自己充当小批发商的角色。国内供货的品质大多数是公司或工厂的存货、次货,以低价小批量逐步出售给小商小贩,赚回一些小钱,但却扰乱了市场价格;二是设法接待国内考察、访问等团组,收取部分费用,维持日常开支。他们中许多人各自为政,相互压价,把国内工作慢节奏等一些不良习气带到国外,他们不化精力去研究国外市场,不计划雇用本地的推销人员和产品设计人员,不想作长期计划让自己公司的产品直接进入大型超级市场。他们认为国内总公司也没有在市场上作较大投资开发的计划,自己要完成承包任务和维持自己在国外的生计及个人利益,当然无能为力去开拓市场。我想,他们大多忘记自己公司的职能和承担的作用,很少考虑如何能使公司成长、发育成为一个行销公司。
我是赞成把资金拿到国外来发展的,但问题是一古脑都去投资买房置地,却都不顾在市场开发上投注资金,这就值得商榷了。我认为出现这种偏向的原因有二:一是主观上认为炒作房地产能赚钱,殊不知国内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是市场不成熟、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产生的,并不能搬到美国来照用。在一个已成熟的市场,房地产的价格变化自然有更严格的规律。二是认为楼房买在那里跑不掉,向国内好交代,经营管理也简单,殊不知房地产买卖中陷阱很多,动辄弄得血本无归,赔尽了学费,还让美国及港、台商人看笑话,我们看着很痛心。
这些投资所以失败的原因很多,主要是以国内的一套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无法适应也不努力去适应美国的商业环境、法律条款,更不愿花钱去雇美国律师或花钱请投资评估公司作项目评估,结果是“屡战屡败”。某大公司六年前斥巨资买下一家炼油厂,却没有买市场销售渠道,因此产品进不了美国汽油市场,而炼油厂却要维持恒温运转状态,成了甩不掉的大包袱。与此相比,王永庆在德州设厂,就经历了几年的考查,聘请了一流的美国顾问公司作评估咨询。
一些中国外贸企业派驻国外的代表,往往是退居二线的“下岗干部”,或到了退休年龄给一个“照顾”,照顾到美国来,担负的任务极具挑战性,但他本人却因年老改行或只有行政工作经验,事事要靠翻译、秘书、司机代劳,故并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水平,更不要说专业经验了。在此,我不是责备这些派出的干部能力欠缺或是不够努力,因为责任不在他们。我想要以这一现象说明从干部力量的配备上,并没有把国际市场当作一个主战场,真正把年轻有为的干部精英派到国外来。
我认为,现在是形成集团投资力量,在市场开发上创造一个新局面的时候了。目前美国经济正在复苏,购买力蓄势待发,等市场全面走旺之后再去争取机会,则失之晚矣。我的看法,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做起:
1.形成集团化规模效应,攻取市场“大户”。目前一些中国公司,经营规模小,销售渠道零散,难成气候,而所有大型美国商场也都不愿向小供货商定货,因为供货能力和资信能力都达不到一定水准。只有形成集团化规模,挟借雄厚的资金、国内供货优势条件,攻取美国市场,才能占据一席之地,才能集中力量向一些销售业的“巨霸”如Target,Price Chub,Kmart等发起销售攻势。这一点,正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司经营的优势,政府出面,宏观调控,政策倾斜等有力措施,都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2.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市场开发计划。驻外跨国公司,以一个地区的某些产品为市场目标,认真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将公司办成何种性质和类型的公司。国内主管公司从资金投入、机构设置、干部配备、设点立项等方面,全面近期和远期的可行性规划,并赋于有关主管领导相应的权力去实施这些规划。
要实现公司“本土化”,在开发市场和经营中少走弯路,就必须在国外寻找信誉较好的合作者。由于我们对美国的文化、商情、法律了解不深,吃亏上当在所难免。我们寻找的合作者必须在市场开发、商品销售上有经验,也有实力,背景可靠的。合作者可以是美国人管理的公司,也可以找大陆背景的华人公司,其中已经进入大型连锁商店的更为理想。
3.设立研究欧美连锁商店的专门机构。近几年来,国际零售业中出现的重要趋势之一,是特大型平价连锁商场席卷各地,所向披靡,挤垮了当地不少小型商场。他们货架上放的都是大包装的商品,价格比普通商店里要便宜20%,消费者趋之若鹜。我建议,应当组织力量专门研究欧美连锁商店的机构。比如在国内的大学或国外设立部门,专门研究Sams,Walmart,Peice Club这些“巨霸”商场,掌握他们的全面情况:经营特点、渠道、价格方针及各种商业讯息,为中国产品的进攻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