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茶园里的民众教育-以1927—1937年江苏省民众茶园为例论文

民众茶园里的民众教育-以1927—1937年江苏省民众茶园为例论文

民众茶园里的民众教育
——以1927—1937年江苏省民众茶园为例

孙绪芹, 茆 静

(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 :茶园,普遍存在于近代中国社会,是中国人活动的中心场所。南京国民政府为塑造“新国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民众教育,改造旧式茶园,革除茶园弊端,将茶园教育融为民众教育的一部分,使茶园承载了民众教化的功能,发挥了启蒙民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茶园在推动识字教育、渗透公民观念、倡导文明开化等方面,都起到了领先的作用。

关键词 :特约茶园;茶馆;民众教育;茶馆改良

晚清以降,教育改革就一直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从清末新式办学到民国学制改革,虽经近30年努力,教育依旧只为少数人专享,多数民众被排斥在教育大门之外,难以应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梁漱溟认为,“几个专门人才决救不得国,必待一般民众觉悟而且进步,整个社会才得好,于是民众教育之呼声大起”[1]。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之后,为进行现代化建设、改造基层社会,积极推动以民众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教育。民众教育承担着“努力谋现代教育的改造”和“相助建设未来新社会秩序”的双重使命。[2]

茶园(或称茶馆、茶楼)作为中国社会有着悠久传统的公共空间,具备传播文明教化、灌输公民观念、进行民众教育的优势条件。在国民政府推动社会教育的背景下,民众茶园应运而生。国民政府利用茶园这一公共空间举办了大量教育活动,对民众施以积极影响,加强了茶园的教育功能。

学术界关于民国时期茶园与民众教育的研究不多,公开发表的文章主要有:王笛的《茶馆、戏园与通俗教育——晚清民国时期成都的娱乐与休闲政治》[3],着重讨论茶馆戏园的改良,突出的是其娱乐功能;包树芳的《空间重组与茶馆改良——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众茶园的考察》[4],则是通过考察民众茶园在名称、布局、设施及实业等方面的改造,分析了国家权力在民众中的渗透;熊霞的《民国时期湖北的茶馆与市民社会——从公共文化空间的角度看茶馆》[5],认为茶馆早已超越了单一的饮茶消渴功能,具有复杂性与多元性,既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娱乐空间、戏剧传承的文化空间,也是启蒙民智的教育空间、政府教化民众的政治空间。

茶园教育属于民众教育的一部分,虽然学术界专门论述茶园教育的研究比较欠缺,但是能够从民众教育的研究中寻得脉络。1949年前有不少学者对民众教育进行了研究:宗秉新的《江苏的民众教育馆》[6]是了解当时江苏省民众教育馆发展状况最为可信的权威资料。该书篇幅不大,内容较为翔实,对江苏61县的民教馆、农教馆的问卷调查做了整理和归纳。林宗礼的《民众教育馆实施法》[7]是师范生研习民众教育馆的专业基础用书,成书于1936年。这是民众教育馆发展的黄金时期。林氏多年从事民众教育的实践和理论工作,对于民众教育馆的主要研究状况耳熟能详,提出将民众教育馆打造成“地方教育的中心、民众精神生活的中心、社会建设的中心”的观点,具有开创性。彭大铨和沈吕默都著有《民众教育馆》。彭著是作为当时教育部主编的“社会教育辅导丛书”的一种,“为一般从事社会教育者必备之参考用书”[8],该书提到民众茶园是实施社会教育的辅助设施。沈著出版于抗战之后,此时民众教育运动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该书思维批判和理论建设程度不高。

以上几本著作都没有专门进行茶园教育的研究,但对于我们了解茶园教育的时代背景和缘起发展是有帮助的。此外,1949年之前,还有一些民众教育方面的宏观叙述的著作,较有影响的有:俞庆棠、陈礼江、孟宪承和顾岳中分别著有《民众教育》,庄泽宣和徐锡龄的《民众教育通论》,许公鉴和杨佩文的《民众教育实施法》,等等。这些书涉及茶园教育的篇幅不多,但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和观点启发。

1949年后民众教育问题经历了从遭冷落到受关注的转变。较有分量的著作,当属周惠梅的《民众教育馆和中国社会变迁》[9]。该书认为民教馆对于促进近代乡村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现代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论及茶馆内民众教育的篇幅不多。朱煜的《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10],全面考察了江苏民众教育馆的活动,谈到了茶园的问题,以及民众茶园的教化,认为茶园教育有利有弊,对于公民观念的推广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此次设计的射频模块从天线获得射频信号,通过变频产生模拟中频信号,并带有独立供电电路的射频模块[9-13]。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关于民众教育馆的研究较为薄弱,虽有几部代表作品,但是仍有待开发。

一、革旧立新:民众茶园设立之初衷

茶园,普遍存在于近代中国社会。社会上一般民众,唯一的消遣场所就是茶园,或称茶馆、茶楼,[11]1967-1968这是民众歇脚、饮茶、聊天、娱乐、评劝、商品交易、信息传递的场所[12],无论在都市还是乡村,它都是中国人活动的中心场所。人们常常在这里“摆龙门阵”,或者会友交际、娱乐消遣,或者走街串巷、收买旧货,或者评定事理、洽谈生意,各式各样的茶园不仅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甚至“一个很小很小的村集,也会有一两个小茶馆;而且无论那里,总是‘满坑满谷’的挤了许多茶客”[11]1967-1968。江苏无锡南门实验民众教育馆馆长郁瘦梅还观察到,“他们在那里,不只是喝茶休息:有的在那里谈天说地,讲古谈今;有的在那里讨论地方兴革,调解私人纠纷;隐然是个社会的中心”[11]1967-1968。江南一带喝早茶风行,茶馆林立,几乎是“五步一楼,十步一园”[13],各色人等均可自由出入,可谓“往来三教九流客,进出五湖四海人”[14]

体表心电图定位的基本原则如下,① 确定起源的左右:如果室早在V1导联主波向上,V5导联主波向下,胸导联符合右束支阻滞图形,则室早起源于左心室;如果室早V1导联主波向下,V5导联主波向上,且胸导联符合左束支阻滞图形,则室早起源于右心室。② 确定起源的上下:主要根据肢体导联Ⅱ、Ⅲ、aVF的QRS波群主波方向来确定,若主波方向朝上,则室早起源于上方;如果朝下,则室早起源于下方。③ 通过其他心电图特征进一步精确判定室早的起源部位。见图1。

茶园作为一个遍布城乡、民众皆享的公共空间,难免会在其中滋生不良嗜好。郁瘦梅指出,茶园“虽是供给民众休闲的场所,可是因为民众知识的幼稚,高尚娱乐的缺乏,一切下流的消遣品,如烟酒嫖赌……之类,都藉此输入;社会上的败类,如土棍地痞……之类,都以此为根据地;于是社会上一切的罪恶——盗贼诈骗械斗争讼……都以此为渊薮了——所以现在的茶园,也就成了一个下流的场所”。1931年,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的叶楚伧,在谈及乡村茶馆时也指出,“茶馆往往兼营赌场,私设烟灯,窝藏匪莠”,而且“茶馆又常称为百口衙门,为民众争吵忤斗场所,且多养成懒惰习性的地方”[15]。关于传统茶园的弊端,也有民众教育家意识到其危害:“惟其中空气污浊,设备简陋,其最坏者,根本失去茶园宗旨,而成为烟馆、赌场。这种茶园,最易使人堕落。故为改良民众休闲生活起见,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机关,使它富有教育的意味。”[16]可见,茶园的这一负面状况具有普遍性,引起了官方和诸多教育家的关注。政府曾有意取缔茶园内戏剧,“夫子庙各茶社点戏,易起纷争,曾令公安局严行禁止,但阳奉阴违者颇多”[17]。叶楚伧提出应该革除这些不良方面,“使茶馆成为一个公共正当的娱乐场所,随时灌输民众教育的指示、讲演或唱书”[10]15。民众教育家们纷纷主张把茶园纳入社会教育事业的范围,将这个“作恶场所”改造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公共空间,利用这一空间发挥民众教化的功能,对民智启蒙、社会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可见,民众茶园自设立伊始,就与教化民众、启蒙民智的目的息息相关。例如,民众教育馆的前身——江苏省立南京通俗教育馆开风气之先,于1929年4月在秦淮河畔辟出空地,新建一座简易的民众茶园。该茶园设立的主旨是:(1)利用民众休闲的时候,实施民众教育;(2)有高尚的娱乐,给民众正当的消遣。[注] 华萼:《一年来的民众茶社》,载《民众教育月刊》1930年第2卷第3期,第65页。 总之,这一时期江苏民教馆建立民众茶园的重要任务,就是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于无声之中塑造公民观念。

选择南宁、桂林、梧州、百色、防城港、贵港、贺州7个城市为调查点。许多调查证实,保健食品的使用在老年人群中比在年轻人中更普遍[30,31]。本文选择45岁以上的居民为调查对象。每个城市发放100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对部分民众进行一对一面谈。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30份,有效问卷538份,问卷有效率为85.4%。样本基本属性如表1所示。

鉴于版权保护仅“延及表达,而不延及思想、过程、操作方法或数学概念等类似对象”②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9条第2款。,如果自然人仅在思想层面对人工智能创作进行干预则不构成版权法意义上的参与创作。例如,“人工智能创作”程序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如果仅在算法设计和参数输入方面对人工智能的创作规则和风格等思想层面的要素进行控制,则并不构成参与创作,对人工智能创作结果的思想层面的人工干预也不影响其构成纯粹“人工智能创作”。

民众教育馆为了加强茶园的教育功能,举办了大量民众茶园。民众茶园主要分为自办茶园和特约茶园两种形式。所谓自办茶园,即由民众教育馆直接设立民众茶园;特约茶园,即由民众教育馆对市面上现有的茶园进行特约指导,对普通茶馆人员加以培训,将茶园设为特约茶园。一般来讲,民众茶园大多以“利用民众闲暇生活,由娱乐入手,以达提高民众智识技能,改良民众生活”为宗旨,这一点可从民众茶园的对联中窥出。茶园张贴的对联有:

南京市第一民众教育馆民众茶园为了对来茶园的民众施教,特拟定了施教办法,施教类别暂定以公民教育为主,休闲教育为辅。施教方式包括下列各项:

打破旧迷信,改良旧习惯,通俗讲演开设教第一先声;

灌输新学说,促进新文明,训政始基早完成国民革命

3)习题模块:实现效果如图5所示。点击答题选项后,如果答题错误,则将错误答案标识成橙色、正确答案标识成绿色且将解析显示;如果答案正确,则直接加载下一题。点击右上角,可以选择题目和查看此试卷中自己的答题情况。

再如:

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一笔隐形的财富,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对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升都会发挥出巨大的帮助。因此,企业应该有意识地为会计电算化部门引进综合性人才,让综合性人才来负责会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在引进人才的时候不仅重视人才的会计知识能力,也要重视会计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力,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定期对引进的人才进行再次培养,确保人才能够与时俱进,能够确保单一的“核算人才”朝着“智能人才”方向转变[1]。

现代地震危险性评估通过结合震源的完全分布和它们发生的概率来计算一个地区内预期地震的震动强度水平。利用地震波衰减模型来确定地震动(例如,Boore et al,1997),这些模型量化震动强度如何随离开断层的距离而衰减。这种关系的本质是正在研究的重点,与委员会报告中记述的影响震动强度的其他参数,如当地土壤条件的影响和路径效应,包括盆地内地震能量的放大和陷落等均同等重要。

吃饱菜汤麦饭,且来下一盘棋,谈一会天;

歇了犁耙锄头,尽可识几个字,看几张报

还有:

听听书,看看报,受民众教育;

总之,茶馆的种种设施、宣传,无非是想借民众喝茶之机,对民众有所教化,使民众得到一些有关“党政”“科学”“生产”“卫生”方面的现代常识,给民众“教化上的刺激”。又因为茶客盈门,是施以“集团训练”的绝佳时机,所以民众茶馆就更为教育馆所重了。

喝喝茶,著著棋,是正当休闲[18]

恰逢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国民政府为塑造“新国民”、进行现代化建设、改造基层社会,积极推动以民众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教育。据当时人统计,光是南京城内大街小巷的茶园,总数就在550家以上[注] 另一说法为300多家。参见濮传俊:《老城南的茶馆与澡堂》,载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志办公室、政协南京市秦淮区学习文史委员会编:《秦淮夜谈》第20辑,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版。 。“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是当时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写照,到茶馆喝茶是民众消遣最普遍的方式之一。这为民教馆借助茶园施教,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润物无声:茶园空间中的民众教育

在江苏省立南京民教馆举办了民众茶园之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江苏许多民教馆也陆陆续续设立了民众茶园或民众茶社、民众乐园,遍布城市街巷、农村乡镇。例如:1928年,中央大学区立民众教育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前身)已在徐巷、荣巷开建两处民众茶园[19];1929年春,农民教育馆建立之后,又在乡镇设立民众茶园六处[20];1930年4月,无锡南门实验民众教育馆,在热闹繁华的崇安寺旁建立一处民众茶园;1931年1月,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在范公桥城市实验区建立一处民众乐园等。[10]307

设立民众茶园的目的,除了供人喝茶休闲外,最重要的是进行公民观念的教化。省立镇江民教馆筹设民众乐园的主旨:一是实施民众休闲教育——提倡正当娱乐,调剂民众生活;二是推行其他各种教育——以乐园为出发点,实施民众教育中的各种教育。[21]宜兴实验民教馆举办民众茶园,是要“唤起茶客爱国观念,灌输卫生知识”,“以启民智”[注] 《宜兴实验民众教育馆馆刊》,江苏宜兴实验民众教育馆1934年编印,第136—137页。 。无锡南门实验民教馆设立民众茶园,其目的是要利用茶园形塑民众的公民观念,并且要使普通茶园也模仿改良,推而广之。[11]1970这些民众茶园充分利用室内空间,通过诸多细节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前来的茶客,于无形中启蒙民智。

1.2.7.2 规范物品擦拭方法 向各重症监护病房优先推广使用伽玛消毒湿巾取代传统含氯消毒液。物品表面擦拭方法培训如下(1)搭建模拟病床,进行模拟操作培训。(2)物体表面擦拭方法培训:①洗净并擦干双手,穿戴个人防护用品;②遵循“S”形状擦拭,由上到下,由干净到脏,擦拭过程终需要有3 cm的区域重叠范围,坚持“一巾一物”原则。(3)环境清洁效果评价:采用荧光标记法对环境卫生进行评价。环境清洁效果需考评人员与清洁人员共同确认。

……

(二)标牌语

(三)播音

(四)新闻图片展览

(五)时事讲座

(六)其他

(一)报纸杂志阅读

四、修制含有教育意味标语牌若干悬挂园内6周分期换制

为使民众对时事有些了解,茶园会摆放揭示牌和月示牌,在无形中起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揭示牌,用了很大的竹布,加以描绘,并配合文字说明,内容常常变换。月示牌共有四块,每月换一次,其材料为解释纪念日及时事常识,亦配以绘画。如在五月中,月示牌就有“五四”“五七”“五九”“五卅”等内容;如遇“拒毒宣传周”等活动,也相应进行揭示,提醒茶客注意每月的重要纪念日和重要的消息。

五、按陈列板章供众阅览并装置播音设备经常收播有关教育节目

六、配合时机分别举行新闻图片展览及时事讲座等项活动以广宣传

七、施教时间除报章阅览及特定项目外暂定每日午后至六时紧要时得延长之

八、施教事宜由本馆教导部茶园执行部员责办理之

工业基础类别(IFC)是一种数据模型,站在知识本体的角度来看,IFC就是一个概念的集合,最早由国际协作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Interoperability,IAI)制定,目的在于加强不同的BIM工具之间的互操作性。

九、施教时间内由馆指定专人(一人)轮流担任施教工作其施教人员值表另订之

十、施教应行备置设备另订之

十一、施教费用在茶园契约第十条规定项下约行支用

十二、本办法呈局核派设施行之[22]

公钥证书是WPKI的核心,是由证书认证机构签发的,主要包括用户姓名、数字签名、有效期等。证书中心所签发的CA证书内容不可更改,主要用来确认用户公开密钥的正确性和用户身份的合法性。

馆方意识到,“来吃茶的顾客们是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的,他们辛苦了终日,在休闲时间来吃茶谈天,整个的灵魂,都寄托在这茶社里面,我们如果只以营业为目的,照普通商人对待他们的顾客一样,那完全失掉民教的意义了”[23]115-116

这里摘录“国庆纪念”月示牌内容如下:

辛亥十月十日,是国民革命的开场,打倒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国家,到民国十六年的双十节,国民党公开,北伐进展,打倒军阀土劣,实行党国政治,过去的奋斗牺牲,历历可指,所以我们每年到了双十节,一方面当然是在欢欣雀跃,共庆升平,同时不得不追念此日之由来,加以警惕。[24]70-71

茶馆在空间重组过程中添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在环境的布置与设施方面,与普通茶馆有了很大的不同。茶馆中除了桌椅茶杯等必需品外,屋子前面的中央还放置了讲演台,紧靠讲演台的墙壁上方必须悬挂党国国旗、孙中山遗像。茶馆内墙壁上张贴有各类标语,如“民众茶园不但是娱乐的场所,而且是教育的场所!”“痛改旧茶馆的恶习!”,等等[25]。另外,茶园内放有一些通俗图书、报纸,并提供乐器、棋子等娱乐用具。茶园中还会置放许多有“教化”意涵的物件,各种中西乐器,如月琴、琵琶、胡琴、笙、管、笛、萧、留声机以及象棋、军棋、围棋等,任茶客随意把玩;张贴具有艺术及文学趣味的标语;陈列各种书籍,每周更换两次;设立阅报处,放置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报纸,供茶客浏览。总之,茶园希望创设这样的环境,寓教于乐,使民众来到茶馆,既能品茶休憩,又能接受公民观念。

民众茶馆大都为民众提供一个价廉、卫生、安静、高尚的休闲与娱乐场所,借以灌输现代公民观念及普通常识,提倡健康的休闲和生活方式。茶园对设施的清洁、美观也有较高的要求,桌椅地面必须勤打扫,每晚必须将茶壶、茶杯、痰盂、面盆、毛巾洗涤一次,房屋必须随时修理以壮美观,用水及茶叶务必清洁。

以南京市公园管理处鼓楼公园内东北隅的一间茶园为例,茶园需要遵守以下条件才能得到公园管理处的租赁许可:卫生方面,“茶社所售食物及所用器具必须清洁以重,卫生如有违反情况,事第一次予以告诫,再不改良处以五元以下之罚款”;器具方面,“茶社应用电灯电话及一切器具设备均由茶商自备,安置炉灶须得管理处核准。将来退租时所有设备自行折玄,并须负责回复原状”;厨役方面,“茶社厨役堂役须佩带符号、穿着本国布制之白色制服,其式样由管理处规定,并将姓名职务报告管理处,以便稽查”。[26]

民众进入茶园,必须遵守相应的规约。与普通茶馆不同,民众茶园严格实施以下禁令:禁止喧哗、禁止赌博、禁止随地涕唾、禁止携带危险物品、禁止吃讲茶等[27]。民教馆通过制订“规约”及安排专人监督,既规范经营又渗透教化之意。如南京民教馆制订有《民众茶社规约》,镇江民教馆制订《民众乐园规约》,无锡南门实验民教馆、宜兴实验民教馆订定《民众茶园简约》,等等。这些规约或简约,大都对营业时间、消费价格、茶园环境、茶客行为等做出具体规定。譬如,各茶园规定的茶价虽然不等,然大体上确定在每壶铜元5枚至8枚之间,并且一概免除小费;对于茶园中不时要举行的演讲、时事报告等重要活动,茶客须保持安静,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茶客切勿喧哗,维护茶园秩序;杜绝随地吐痰或乱丢果壳纸屑等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等。在规约之外,民教馆大都选派指导员、管理员、干事等,对民众茶园进行规范、管理,以确保茶园的经营体现教化的意涵。

使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或 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三、寓教于乐:茶园与识字教育运动

识字教育运动萌芽于清朝末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识字教育受到广泛重视。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4亿人口至少有2.5亿的人是文盲,30年代初,人口约有三千万,文盲人数却高达2 000多万。[28]35文盲太多,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扫除文盲,是关涉塑造现代公民、实现民主政治、提升国家实力的大问题。识字与否,也是关乎千家万户日常生活的大事。时人认为,“写信、记账、立字据,这些事情,是每一个人每一家所不少的事情,假使不识字,简直没有办法”[29]13。国家也积极进行舆论宣传,“处今日民智竞争之世界,将何所恃以为立国根本,而与他族相抗衡乎!”“人民受教育、有知识,方能实现真正的民治政体”[30]55。因此,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识字运动就被列为国家宣传计划的首要任务,颁布实施了《民众训练计划大纲》[注] 1928年6月4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43次常务会议通过《民众训练计划大纲》,载南京市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识字运动宣传计划大纲》《江苏识字运动实施办法大纲》[31]等文件,江苏省教育厅随后要求各地广设民众学校、识字处、问字处,利用流动教学等方式,施行识字教育[32]

茶园识字,与民教馆举办的露天识字处有一番渊源。1929年8月,江苏省立南京民教馆最先在大中桥以东,通济门以北,第一公园以南,小门口以西一带的地方,设立露天识字处,设备较为简单,主要是通过木板贴字叫民众识读,最初目的是想给进城卖菜的农民一些识字的机会。[10]124但是“试行不及三月,天气严寒,雨雪时降,教者虽按时到,学者未能如期来也”[33],因此该年冬,准备将露天识字处搬移到茶园中去[34]59。茶园识字成为民众学校、流动教学等方式之外,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的一大新形式[35]9

“从大街上的露天教学,转到茶园教学,教学对象似乎也发生些许改变,即由最初主要面向进城卖菜的农民变为城乡手艺人、小贩等下层民众了。”[10]85茗香茶园的茶客大半是木匠、瓦匠,他们每天清晨起床后,就到茶园里来洗脸、喝茶、吃早点,8点以后再去上工。得意茶园的顾客,则以家住该区尚香里一带小贩为多,他们每天早市完了以后,便来此喝茶休息。

1932年9月起在大中城市实验区内小门口的茗香茶园和公园路的得意茶园设立民众识字处,从1932年秋至1933年初,两处茶园识字处,前者已教过82课,后者已教过64课;前者每两周对已经学过的10多个字进行一次测验,结果平均能记忆十分之六七;平均每课以9字计,前者已教过738字,民众能认得的,以十分之六计,每人已认识400余字;后者已教过576字,每人能认识的平均应在200字以上。[36]141

南京民教馆的茶园识字,不仅在该馆城市实验区的茶园开展,而且还推广至乡村实验区。1933年3月,南京民教馆在西善桥乡村实验区一潘姓茶社设立民众识字处,受教的人差不多都是农民,自编的教材采用《识字百日通》的材料,每学十课,测验一次。测验的结果,平均能记忆十分之六七。[37]又如民教馆为了扩大施教范围,提倡识字者教不识字者,1934年秋,省立南京民教馆也曾在基本施教区试行这种方法,由该馆接洽大中桥附近店铺13家,指导店中识字者教不识字者。据举办者说,“施行以来,颇见成效”[38]

通过前文的分析,刚体运动可以分为刚体平移运动和刚体旋转运动。文献[10]提出了一种基于HCLL的多约束刚体平移运动伪影校正算法,这种方法把平移运动轨迹估计为贝塞尔曲线,并基于被扫描对象运动的有限性,利用一组约束估计运动参数。但是对于平移运动的物体,曲线拟合的方法并不能精确表述实际存在的任何运动轨迹,且所用曲线越复杂,计算量就越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推广生活即教育时,在南京晓庄师范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茶实践。晓庄师范校园里有一片茶园,陶行知改造后命名为“中心茶园”。中心茶园设有书报、棋牌,为师生和当地农民服务,陶行知亲自担任指导。晚饭后,茶会锣鼓声一响,老师、学生、农民四面八方汇集到茶馆,学生教农民识字,农民教学生生产知识。

陶行知为一家茶馆撰写对联时,曾如此赞扬茶馆:“为农民教育之枢纽,是乡村社会的中心”。因为茶馆里有大量流动的民众,是进行民众教育的好地方。陶行知说:“市集、茶馆、码头、车站、戏园、电影院里都有流动的民众。在这些地方,每次我们都遇得着一大群的人,今天的一群不见得就是昨天的一群。也有茶迷戏迷是天天上同一的茶馆,进同一的戏园而且还有一定的时候。我们也要抓住这一些地方施以有意义的教育。车站上的展览,码头上的壁报,电影院的新知识的插片,茶馆里说书的革新,戏园里小丑说白的讽刺,市集上的公共演讲表演,都是流动教育的可以行的例子。”[39]

● 微服务开发框架:WISE-PaaS导入微服务开发框架协助开发者,快速生成微服务程序设计框架,降低开发门槛。同时对于微服务的服务发现、负载均衡、服务治理、配置中心等功能都有灵活的机制支撑。

结语

1928—1937年是民国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不仅在物质空间上需要得到改善,精神空间也迫切需要得到建造。作为公共空间的茶馆很好地将这两大功能结合在一起。

民众茶园大都为民众提供一个价廉、卫生、安静、高尚的休闲与娱乐场所,借以灌输现代公民观念及普通常识,提倡健康的休闲和生活方式。

寓教于乐,在休闲娱乐中施行教化。民众茶园通过举办演讲、时事报告以及制作宣传牌等活动,对民众施以时政、卫生、科学常识等内容的教化,尤其是作为开展识字教育运动的阵地,民众茶园为民众提供了休闲的氛围,将教化与民众的休闲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草根性特点鲜明。给予公民观念的教化,引起民众的关切,激发民族意识。

1927年秋,俞庆棠在《推进江苏民众教育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到,要“对农人、工人等施以有教育价值之娱乐”[40],茶馆正是娱乐休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教化场所,对公民观念的渗透、识字教育的普及、文明开化的提升都有积极作用,是“是实施民教之利器”[30]220

参考文献:

[1] 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8-79.

[2] 雷宾南.民众教育的自觉运动[J].教育与民众,1931,3(1).

[3] 王笛.茶馆、戏园与通俗教育——晚清民国时期成都的娱乐与休闲政治[J].近代史研究,2009(3).

[4] 包树芳.空间重组与茶馆改良——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众茶园的考察[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1).

[5] 熊霞.民国时期湖北的茶馆与市民社会——从公共文化空间的角度看茶馆[J].荆楚学刊,2017(3).

[6] 宗秉新.江苏的民众教育馆[M]镇江:江苏省立镇江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通讯社,1933.

[7] 林宗礼.民众教育馆实施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8] 彭大铨.民众教育馆[M].台北:正中书局,1947:1.

[9] 周惠梅.民众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M].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

[10] 朱煜.民众教育馆与基层社会现代改造(1928—1937)[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1] 郁瘦梅.两年来的崇安寺民众茶园[J].教育与民众,1932,3(9-10).

[12] 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3] 徐旭.图书馆与民众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85.

[14] 陈学文.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74.

[15] 叶楚伧.江苏的政治[N].民国日报,1931-03-27.

[16] 陈礼江.民众教育[M].台北:正中书局,1937:88.

[17] 取缔茶社点戏[A]//首都市政公报,1929-01-31.南京市档案馆:10010011802(00)0014.

[18] 凤天鸟.民众茶园之理论与实际[J].教育与民众,1931,2(7):12.

[19] 朱秉国.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民众教育的实验[J].中华教育界,1933,21(6).

[20] 陈瑞璋.农民教育馆馆内实习事业,民众教育实验报告第三次[M].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院,1930.

[21] 张羽裳.本馆范公桥实验区民众乐园之过去现在与未来[J].民众教育通讯,1931,1(3).

[22] 南京市立第一民众教育馆民众茶园施教办法[A].南京市档案馆:10180010020(00)0004.

[23] 崔炎君.民众茶社[J].民众教育月刊,1931,3(11-12).

[24] 华萼.一年来的民众茶社[J].民众教育月刊,1930,2(3).

[25] 民众茶园之标语举例[J].上海县教育月刊,1929(24).

[26] 拟承租鼓楼公园内指定地点开设茶社租赁草约(1935年2月8日)[A].南京市档案馆:10010010420(00)0007.

[27] 上海特别市市立民众茶园规约[Z].上海特别市市政府市政公报,1929(18).

[28] 陈果夫.江苏省政述要[M]//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97辑(969),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

[29] 一鸣.提倡识字教育[J].镇江民众月刊,1934(33).

[30] 茅仲英,唐孝纯.俞庆棠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1] 江苏省识字运动实施办法大纲[Z].江苏省政府公报:第358期,1930年2月8日.

[32] 苏教厅通令十九年度社教设施要项[N].申报,1930-06-23.

[33] 三年来之教学部[J].民众教育月刊,1930,2(11-12).

[34] 云史.本馆教学部十月份工作概况[J].民众教育月刊,1929,2(1).

[35] 姜龙章.十四种扫除文盲方法之研究[J].教育辅导,1935,1(8).

[36] 两个民众识字处[J].民众教育季刊,1933,1(3).

[37] 乡村实验区识字教育新设施[J].民众教育季刊,1933,1(4):122;识字处于询问处施教报告[J].民众教育季刊,1933,2(1).

[38] 扫除文盲大动员[J].教育辅导,1935,1(6).

[39] 张新平,陈学军.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278.

[40] 推行江苏民众教育计划纲要(续)[N].申报,1927-11-16.

中图分类号 :K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444(2019)02-0198-06

收稿日期: 2018-12-11

作者简介 :孙绪芹,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中国近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史研究。

[责任编辑 :仇海燕

标签:;  ;  ;  ;  ;  

民众茶园里的民众教育-以1927—1937年江苏省民众茶园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