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藏那曲县色雄乡基础教育实地调研分析
王 亮 尼玛次仁 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850000
摘要 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是一个直接影响整个民族教育和其社会发展的大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就西藏边远牧区目前基础教育现状和面对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思考,并对教学质量提升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边远牧区 基础教育 现状 对策
一、西藏及那曲县色雄乡基础教育现状概况
(一)西藏基础教育现状
虽然目前,西藏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区小学已达900多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初级中学100余所,初中入学率达到98%以上,全区累计脱盲人口达170万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以下,人均受教育年限约8年。全区有普通高级中学40,在校生40000多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0%以上。然而,由于西藏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晚,起步低等诸多原因,相比内地一些发达地区来说,还有很大差距。
(二)那曲县色雄乡基础教育现状
1、那曲县色雄乡基础教育单位—色雄乡中心小学简介
那曲县色雄乡中心小学位于那曲县色雄乡,海拔4300米,毗邻色雄乡人民政府,直属于色雄乡人民政府管辖,占地18亩,8间教室,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教室硬件设施较简陋,教学仪器更是少之甚少,不能很好地满足日常教学。
2、那曲县色雄乡基础教育现状
以那曲县色雄乡为例,目前小学适龄儿童约为410人,而实际在校学生人数仅为360人,入学率为87%,比西藏平均水平99%低12个百分点。据了解,目前入学率还有减少的趋势。据笔者对西藏那曲县色雄乡中心小学实地调研后了解到,该校教职员工23人,其中5人为后勤服务人员。在现有的18名教师中,本校教师仅为12名,另有6名为支教教师,每位小学教师(含支教教师)所负担学生为30人,而实际每位小学教师(不含支教教师)所负担学生为30人,这一数据与西藏小学教师负担的学生的平均值22要高出8,更比全国平均值18高出12。由此可见,以那曲县色雄乡中心小学为例,对于西藏边远牧区基础教育而言,师资力量不足已成为影响该地基础教育的重要因素。
从近三年学生成绩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令人满意,特别是汉语文、藏文和数学这三门基础课程较差。笔者在试图和几名学生交流时(四、五年级的学生)发现,学生的知识面很窄,和一部分学生存在交流障碍,而且学生间差别较大。
由此看来,目前,西藏基础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农牧区,特别是在边远牧区的基础教育事业仍然较薄弱,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与较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而且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产生的原因分析
1、基础教育处于整个教育的最初点,由于人们缺乏对基础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导致社会和家长对之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2、由于受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加之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宗教等的影响,导致当地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群众贫穷愚昧。同时,由于存在重男轻女、只有上层人物才掌握文化知识、本民族传统宗教等传统观念的痼疾,从而严重影响了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加之家庭的教育需求不足、“上学无用论”等原因,导致农牧民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更有甚者,一些家长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让学生辍学作为家里的劳动力早点赚钱,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3、地处边远牧区的那曲县色雄乡更是如此。色雄乡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地带,高海拔会直接导致人的记忆力下降,也给身体机能造成巨大影响,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同时,由于地处边远地区,政府在教育师资、经费等方面硬软件的投入上,跟不上当地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4、由于边远牧区一般地处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的地区,学生的启蒙大都靠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言传身教,导致学生的基础较差。同时,由于他们个性差异大,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5、自“双语”教育开展以来,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边远牧区教学的效果还有待加强。因地制宜地搞好双语教学,大力推广普通话。
6、教育管理极不规范,教育效益低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常常出现思想认识滞后于教育教学发展,出台制定的政策甚至不利于教育改革与创新。同时,行政命令盛行,粗糙随意有余,人本管理缺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对策建议
边远牧区的基础教育问题是一个直接影响整个教育和民族发展的问题。革和加强西藏边远牧区基础教育,既是西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进一步学习深造提供更多合格生源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乃至维护西藏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那么,如何全面提升西藏边远牧区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6个方面展开。
1、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向他们宣传适龄儿童入学“三包”政策,和党的教育方针,让家长们改变传统观念,让他们相信教育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基础。
2、完善新出生人口的登记造册工作。通过登记册,及时掌握入学儿童人数,并及时保证让每一个适龄儿童按时上学。
3、加大对边远牧区基础教育的投入,特别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对贫困学校和贫困学生提供特殊经费方面予以加大力度,同时还要改善学校硬件条件。
4、下大力气对边远牧区教师进行培养,增加教师进修机会,,力争在师资力量培育上实现突破,提升教师素质和知识储备,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关键。
5、科学地进行学校结构布局调整,盘活现有资源,减少资源结构性浪费,提高资源效率,逐步实现集中办学,规模办学。
6、确立具体明确的目标导向,找准定位,发展符合经济发展、人民需要的多元化教育。
7、加大边远牧区学校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设施建设投入,使这些地区的教师能够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由于起点低,起步晚,加之特殊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办学基础,直接导致西藏整体教育水与内地有一定距离,而边远牧区基础教育水平更是滞后。提高这些地区基础教育水平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只有广大农牧区,特别是边远牧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提高了,才能整体提升西藏的教育水平,才能提高民众素质,才能更好地搞好维稳工作,才能实现2020年与全国一起实现小康社会,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陈小平 西藏农牧区基础教育问题实证分析,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9.4
【2】程东亚 洛桑平措 教育需求与西藏农牧区教育的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J]2011.12
【3】张弘 刘鸿渊 肖怡西藏农牧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路径研究,理论与改革[J]2007年1期
【4】贺能坤 西藏农牧区教育调适研究,西南大学[D]2010.4
【5】谭玉林 对西藏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民族教育[J]2008.2
作者简介:王亮(1985—),男,西藏大学财经学院助教。尼玛次仁(1963—),男,西藏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
注:本文基金项目:西藏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西藏那曲地区那曲县色雄乡基础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编号:ZDPJQH201304)。
论文作者:王,亮,尼玛次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9
标签:西藏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那曲县论文; 牧区论文; 农牧区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