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军 刘明周 舒洪
(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增强CT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84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参照组采取常规CT诊断,观察组采取增强CT诊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敏感性高于常规CT,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有保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腹部肿瘤腹腔转移;增强CT;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224-01
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是腹部肿瘤进展中最为常见的转移类型,转移初期转移病灶通常缺乏特异性症状,且人体腹腔解剖结构十分复杂,因此临床在诊断肿瘤是否出现腹腔转移时难度较大,及时确诊转移病情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是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首要条件[1]。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过程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探讨了增强CT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诊断价值,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与常规CT诊断进行对比研究,详见下文。
1 对象与方法
1.1分组对象
回顾性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1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患者84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参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6~70岁,中位年龄(50.17±2.83)岁,原发病症包括6例胃癌、3例胰腺癌、11例结肠癌、19例肝癌、3例胆囊癌;观察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32~74岁,中位年龄(52.23±2.67)岁,原发病症包括4例胃癌、4例胰腺癌、10例结肠癌、21例肝癌、3例胆囊癌。
1.2方法
仪器为GE 64排螺旋CT,对比剂选择碘海醇(山东洁晶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469)。参照组采取常规CT诊断,造影剂碘浓度控制在3mg/mL,扫描前1h口服1000mL对比剂,扫描前10min再次口服500mL对比剂,扫描时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10mm,螺距1.0,探查肿瘤形态、位置、大小、边缘、转移等信息,并观察腹腔情况。
观察组采取增强CT诊断,肘静脉注射300mg/L碘海醇,注射速度控制在0.3mL/s,保持平卧位,扫描方法同参照组。
1.3观察方法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卡方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诊断准确率
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有10例腹壁转移、9例肝转移、1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7例网膜种植转移、5例肾上腺转移。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均未发生对比剂肾病,参照组有2例对比剂外渗,观察组无对比外渗情况,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参照组4.76%,观察组0.00%),=2.049,P=0.152。
3 讨论
腹部恶性肿瘤发生腹腔转移的风险较高,但腹腔解剖结构十分复杂,特殊类型转移和早期腹腔转移灶密度并无明显差异,且转移灶多为微小病灶,常规CT诊断在评估腹部肿瘤腹腔转移时准确性有所欠缺,难以将所有种植灶完全检出,诊断准确性不够理想[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为:①增强CT是基于常规CT平扫基础,通过静脉将水溶性造影剂注入可疑部位进行重点扫描的诊断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可疑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对比度,经过多时相、迅速的增强扫描能清晰反映出患者腹腔内病灶情况,操作简单,对常规CT平扫起到了强化效果;②增强CT扫描中多平面、多层面CT重建技术能对病灶和周围组织、血管状态进行明确显示,不仅能提高肿瘤分期判断的准确性,更能对恶性肿瘤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对判断腹部肿瘤患者是否出现腹腔转移以及血管性病变有重要作用[3]。此外,增强CT扫描能获得的转移灶体积比常规CT平扫更小,因此能准确发现早期小体积的转移种植灶或等密度灶,从而能减少漏诊、误诊情况,在早期腹腔转移灶缺乏特异性症状时能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4]。
综上所述,增强CT对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敏感性高于常规CT,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有保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王小娟, 梁树辉, 丁杰. 胃肠道肿瘤腹膜转移治疗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17, 25(21):3520-3523.
[2] 许洪卫, 王林. 胃肠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评估与精准肿瘤淋巴清扫[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12):1057-1059.
[3]高峰.对比分析CT与增强CT在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临床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6):40-41.
[4] 秦全波, 宋涛, 王保茎. CT和磁共振成像在卵巢肿瘤定性 分期 侵袭和转移中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 18(3):202-204.
论文作者:朱万军 刘明周 舒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腹腔论文; 肿瘤论文; 腹部论文; 发生率论文; 准确率论文; 常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