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中的应用论文_李振立

李振立 市曲江人民医院 广东韶关 512000

【摘 要】目的 研究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 年10 月-2014年10 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50 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组患者给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主要临床指标(包括VAS 评分、骨折椎体高度、Cobb 角等)的改善情况,并比较术中骨水泥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中的骨水泥使用量分别是(3.2±0.6)ml 和(5.5±0.8)m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骨折椎体高度、Cobb 角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与治疗前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给予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能快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且对畸形的矫正效果好,脊柱稳定性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099-02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方法[1],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快速稳定脊柱并止痛的效果,促进骨折复位,矫正脊柱畸形。本文就我院2012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5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扫描(X线、CT、MRI)检查确诊,经CT 扫描可见患者的椎体后壁完整,经X 线摄片可见椎体呈楔形样改变,经MRI 扫描可见大部分伤椎的T1加权相表现为低信号,T2 加权相表现为高信号,STIR 相表现为高信号。患者均存在中重度腰背部疼痛,脊柱活动受限的临床症状,查体可见伤椎与棘旁肌肉压痛或叩击痛,均未见明显脊髓、神经根受压情况和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按照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 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 例,女性患者11 例,患者的年龄在62 岁到8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9±3.7)岁,病程在7d 到4 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0±1.1)个月。其中,单椎体压缩性骨折和双椎体压缩性骨折各有17 例和8 例。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包括扭伤、摔伤、颠伤等,分别有9 例、8 例、8 例。病变椎体涉及到:T8、T9、T11、T12、L1、L2、L3、L4 等,分别有1 例、1 例、7 例、5 例、3 例、4 例、2 例、2 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12 例,患者的年龄在60 岁到8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3±3.5)岁,病程在5d 到4 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2.1±1.3)个月。其中,单椎体压缩性骨折和双椎体压缩性骨折各有18 例和7 例。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包括扭伤、摔伤、颠伤等,分别有10、7 例、8 例。病变椎体涉及到:T9、T10、T11、T12、L1、L2、L3、L4 等,分别有1 例、1 例、6 例、4例、4 例、5 例、2 例、2 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因、损伤位置以及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等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术前对两组患者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纠正患者存在的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的情况,对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给予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取俯卧位,使腹部悬空,给予心电监护,经局部麻醉之后采用C 臂X 线机透视定位伤椎位置并标记,经皮从椎弓根上方左侧10 点钟方向和右侧2点钟方向进行穿刺,穿刺方向与矢状面保持15°角,刺入椎体前约三分之一,穿刺针位置确认之后,将针芯拔出,将穿刺针与注射器相接,抽取骨水泥注入到伤椎中,至骨水泥浸润椎体后缘或向外渗出停止。

在骨水泥完全硬化之后,可以将穿刺针拔出,压迫伤口。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前期操作同对照组。手术采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采用C 臂X 线机确定椎弓根的位置选择进针点。通过皮质开口器穿透皮质,并将导针插入椎弓根内,以之为中心,在皮肤上作切口,长5mm。插入扩张管,到椎体前中的三分之一交界处,放置工作套管,采用填充器依次扩张通道,使其成形,置球囊,以碘海醇造影剂扩张球囊,至终板抬高,椎体的高度大部分恢复,将球囊回缩取出,将调好的pmma 经由骨水泥套管注入到椎体内,透视下监测骨水泥的填充扩散情况,至骨水泥浸润椎体后缘或向外渗出停止。

1.3 观察指标[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主要临床指标(包括VAS 评分、骨折椎体高度、Cobb 角等)的改善情况,并比较术中骨水泥用量。

其中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进行评估,以0 分为无痛,10 分为剧痛。患者的骨折椎体高度是在侧位X 线片上对最大塌陷处的椎体高度进行测量。Cobb 角是测量患椎的上位椎体上终板到下位椎体的下终板的夹角( Cobb’s 角)度数。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中的骨水泥使用量分别是(3.2±0.6)ml 和(5.5±0.8)m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骨折椎体高度、Cobb 角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与治疗前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及治疗后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

3 讨论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特征是单位体积内骨骼微结构发生变化、骨量减少,脆性增加、强度降低,具有发生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3],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改变,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十分高。在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卧床休息、镇痛治疗以及外固定等保守治疗治疗不仅临床疗效不甚理想,且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骨质进一步脱钙的情况,并引发相关并发症(如压疮、褥疮、肺感染等),而开放性手术则会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创伤,容易出现手术不耐受的情况。因而,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比较了两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可见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术中的骨水泥用量还是术后VAS 评分、骨折椎体高度、Cobb 角等的改善情况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这是因为经皮球囊扩张之后,患者的伤椎进一步抬高,能有效改善后凸畸形的发生。这与黎新宪等[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且其对不同方法下的患者疼痛改善率进行了比较,实施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形成术的患者也显著优于经皮椎体形成术,均证明了其治疗的优越性。通过向伤椎注入骨水泥,能够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增加病变椎体强度,避免伤椎发生塌陷和再骨折的情况,对畸形的矫正效果好,且能快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临床效果满意。

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术,其能促进脊柱序列复位并改善相关功能,增加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张锋,王东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9):824-825.[2]陶文武.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97-99.[3]李卫峰,刘文革,王锋.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30 例[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2):33-34.[4]黎新宪,肖筱武,谢军,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2):2734-2738.

论文作者:李振立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7

标签:;  ;  ;  ;  ;  ;  ;  ;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中的应用论文_李振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