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的思考_课堂教学论文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高中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过程应该是展示学生的过程,是让学生展示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才能进一步高举人本的大旗,才能进一步焕发出学生生命的活力.基于这一理念在如皋区域推进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依据教师设计的活动单,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展示本人或学习小组的学习和研究成果,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科学模式的成功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学得主动,表现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有效落实,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乐园、精神的家园.然而,在实践这一模式的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教师安排学生的展示不科学,参与展示的学生面不宽,部分学生展示欲望不强,教学效率不高等现象.因此,如何科学地进行有效展示,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展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展示的内容要注重多样性和选择性

一些教师让学生展示的内容比较单一,仅展示问题的答案或解题的过程,由于一些问题的解题过程较长或一些问题的解题过程阅读不便(如立几的证明),导致学生的审读展示的内容过多,审读时间过长,进而影响了展示的效果,影响了核心内容的学习.因此,让学生展示的内容要注意多样性.展示内容的多样性体现在:可以展示问题的答案、可以展示解题过程、可以展示解题思路,具体的展示内容应由问题的不同情况而定.对过长的解题过程或一些阅读不便的解题过程或较难的问题,要注重展示解题的思路或解题的关键或解题的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展示内容的多样性又体现在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当某一学生或某一小组展示了一种解法时,还要鼓励其他学生展示不同的解法,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展示内容的多样性还体现在要展示学生的疑问,即问题解决后,要安排质疑环节,让其他学生真正搞清搞懂.质疑的内容不仅包括不懂之处,而且还应包括思路产生的原因,使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也要知道为什么.

笔者在听课调研中还发现:一些教师让所有小组都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然后一一进行审读和评价,由于解答过程相同或类似,结果影响了课堂教学容量.因此,展示的内容要注意选择性,注重展示基础性、典型性和针对性的内容.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教师要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情况,让学生展示紧扣基础知识的、存在典型错误的研究成果,而不必依次展示相同和类似的研究成果.

二、展示的主体要注重全面性和代表性

实践表明:在课堂上,若让学生进行自由展示,则课堂容易变成少数优等生表演的舞台,冷落了绝大多数学生,不利于实施面向全体的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由谁展示,应注重全面性和代表性.对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内容,教师可点名让中下等生展示;对于较难的内容,应让各小组的代表展示并争先展示.代表展示的内容应强调为本小组的研究成果,而非个人行为,这样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争先展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总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

三、展示的方式要注重多样性和适切性

数学课堂上的展示方式一般有口答式(教师问学生答)、板演式和讲解式等.在课堂上,若学生展示的方式过于单一,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更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实施初期,某校由于过分强调了板演式,一位教师在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概念时进行了如下教学,首先出示问题:用一根长为10m的绳子能围成一个面积大于的矩形吗?请建立有关数学模型;然后让学生板演.这样,学生板演花费了很多时间,影响了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学习.

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的方式要注重多样性,方式应由学习内容而定,要符合学习内容的特征,注重适切性.对于简单而非本节课重点的问题,应运用口答式让学生展示,以增加教学容量;对于教学重点问题和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可用板演式让学生展示,以加深学生印象,纠正学生的错误;对于较难的问题,可运用讲解式,让学生上台讲解解题的思路,以利于学生掌握解题的关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若让学生板演其解题过程,由于解题过程往往较长,步骤较多,使其他学生很难把握解题的突破口).如上例中,解答应用题而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5x+6<0的过程,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简单,应运用口答式,这样可提高教学效率.

四、展示的时机要注重适当性

展示的时机要根据问题的难易情况而定.对简单题,可让学生直接回答展示;对中档题,在学生独立解答时,教师加强巡视,一旦发现学生典型解答时,就让学生上黑板展示,而不必让学生解完后再展示,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对于较难题,可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后,让学习小组代表自主争先展示.

五、展示的效率要注重最大化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不科学的展示,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常见的现象有:连续过多的一问一答式的展示,这样的展示影响了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独立思维,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人的板演展示,这样的展示时间利用率不高;一个问题的较长解题过程的重复展示,这样的展示浪费了学生审阅的时间.为了提高展示的效率,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口答式展示要避免过多的一问一答式的连续展示;板演式展示要在同一时间内尽可能进行多人展示.在板演式展示的具体实施中,要根据问题答案的多少、学生解答的情况、解答方法的多少来确定展示的人数和方法.如:若问题的答案内容很少,如选择题和填空题,可采用一人多题、多人展示的方法进行,即每人展示一组题的答案,且多人同时展示,然后进行答案的比较,找出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若问题的解答内容很多,方法多样,可采用一题多人的展示方法进行,即选择学生典型的不同解答(正确的和错误的)进行多人同时展示;若问题的答案内容很多,方法单一,可选择多人多题的方法展示,即多人同时展示,每人展示的问题不同.

六、展示的评价要注重激励性和和主体性

学生或学习小组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后,必须对展示的成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有哪些?由谁来评价?在教学实际中,教师们往往只进行展示内容的正误判断和纠错订正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对学生展示的内容评价不仅要进行正误判断和纠错订正的评价,还要重视激励,对正确的、独特的展示,教师和学生要用语言进行肯定和表扬,错误的、有缺陷的展示也要挖掘其闪光点,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促进学生勇于展示、积极展示.

在教学实际中,对展示内容的评价往往是由教师完成的,这样仅由教师的评价,不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应先学生评后教师评,在学生们不能识别正误或纠错不到位的时候,教师才进行引导和评价.

七、展示的考核要注重科学性和针对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学习的课堂,那么学习小组的合作讨论不认真怎么办?让学生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成果时,他们不积极参与怎么办?展示中优生话语霸权怎么办?实践证明:加强对展示的考核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考核应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重科学性和针对性,以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展示的数量和质量,纠正别人展示错误的数量,质疑的数量等,以促进学生踊跃展示.

班级的考核对象应为学习小组,进行捆绑考核,以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学,促进小组成员的有效合作讨论.

考核的方法可用记分法,对指定展示的按展示内容是否正确得分,对自主展示的按是否有闪光点、是否对别人有启发得分.为促进中等生和后进生的认真学习和积极展示,防止优生话语霸权,可以将学生分成A(优等生)、B(中等生)、С(后进生)三类,在自主展示时,A类生展示得1分,B类生展示得1.5分,С类生展示得2分.

考核的主体为学生,考核的时间要注意及时性和阶段性.每课结束后,由学生自己到课代表处登记自己的展示情况,通过列表的方法加以统计,且每周进行周统计,每月进行月统计,每学期进行学期统计.

考核的结果要充分运用,发挥其激励作用.每月和每学期要根据各学习小组的展示统计得分,评选优秀学习小组,并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激励.可以将有关优秀学习小组及其成员名单和照片在全班或全校进行张贴表彰;可以通过家校通将优秀学习小组及成员名单发给学生家长,实践表明:学生家长非常在乎,非常关心;也可以利用学期结束总结会让优秀学习小组的代表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进行经验介绍;还可以将考核结果记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这些举措均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积极展示.

标签:;  ;  ;  ;  ;  ;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的思考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