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主要成分以及病原菌的耐药性等。方法:本文主要是针对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来我院儿科进行就诊的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的420例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与之相对应的病原菌,然后再对其菌种进行自动化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等。结果:对于检测出的1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为43株(32.1%),革兰阴性菌为91株(67.9%),阴性菌占大部分。结论:对于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因此耐药性菌株所占的比例就会很高,并且主要是针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烈,这样就需要对病原菌以及耐药性的变化进行定期的监测,以此来指导对患者的有效治疗。
关键词: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对于儿科而言,其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疾病之一,每年全球就有成千上百万的儿童会因下呼吸道感染而早早的丢掉性命。由于儿童呼吸道以及免疫系统都是比较脆弱的,因此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系统疾病。近些年,在我国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数量占儿科住院所有患儿的60%以上,是我国在儿童患病所占比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由于现阶段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依赖于抗生素的使用,这样就会致使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强,不利于对下呼吸道感染在治疗中的发展。本文主要是针对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儿科进行就诊的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的420例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出与之相对应的病原菌,然后再对其菌种进行自动化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等。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的主要选择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儿科进行就诊的患有下呼吸道感染的420例患者的痰液标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232例,女性患儿为188例;年龄主要分布在10天到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对所有的患儿进行口腔清洁,所使用的则是含有0.9%的氯化钠无菌溶液,最后用一次性的负压吸痰管将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取出培养作为研究标本。
1.2研究方法
对于这420例患儿所取出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作为标本进行培养、分离,进而做一系列的菌株的鉴定与药敏性的实验。对于菌株的鉴定研究实验主要是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为标准,使用ATB细菌检定仪进行菌种的鉴定实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菌种药敏性的实验则是利用琼脂扩散的方式进行(K-B纸片法),并且还需要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所倡导、推荐的方法进行严格的操作,还需要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对菌种的药敏性进行准确的判断,而所质控的菌种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2 结果
经过分离所培养出的病原菌一共检测到有1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为43株(32.1%),革兰阴性菌为91株(67.9%),阴性菌占大部分。而对于分离出的格兰阴性杆菌中,其主要的成分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这些病原菌对于亚胺培南和美诺培南等药物的敏感度非常高,而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的药物的耐药性是比较低的,对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率高于前面两种,相对耐药性最高的则是常用的头孢菌素等类似的药物。针对革兰阳性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等。这些细菌主要对通常的青霉素、红霉素等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对于左氧沙星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质。
3 讨论
近年来,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正在逐步呈上升的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广大儿童的生命安全,并给广大的家庭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等。随着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在2000年至2003年中,医疗工作者对下呼吸道病原菌主要研究了: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2004年至今主要对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进行研究,其中格兰阴性菌主要的成分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阳性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等。对比这两个阶段的病原菌的总体耐药性而言,都有了明显的上升的趋势。由近些年的儿科常见下呼吸道病原菌所分布、检出的情况得知,下呼吸道病原菌总体的耐药性都有所上升。由于这些病原菌的抵抗性的增强,这样就使得儿科临床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用药收到了极大限度的限制,这些下呼吸道病原菌常见的耐药性检出率的增加应该引起我国临床主治医师、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现在众多医疗机构或是个人都对抗生素的应用比较频繁,这就是下呼吸道病原菌耐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针对于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药物的利用价值,在医药临床上要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来对病原菌的耐药性大幅度下降。
在医学领域中,中医是比较温和的治疗方法。在中医领域中,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体弱、正气不足,属于虚易感风邪者,当外界的病原菌、病毒等入侵时,儿童的身体正气不足,难以抵抗外界的入侵者,这就会使得儿童自身的抗病能力下降,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感染等症状。中医讲究的是养气、固本、回复正气等,只有将自身的正气回复,就能够使儿童自身抵抗病原菌的入侵,疾病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儿科专家的最新观点,儿童的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儿童出现一种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的情况,造成儿童免疫系统紊乱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抗生素的乱用;其次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儿童在6个月大至上小学期间,不同的生长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免疫系统紊乱的情况,因此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对其进行慎重用药,只有这样才能够不会致使儿童的免疫系统出现下降的情况,使得儿童能够茁壮的成长。
综上所述,现如今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并且在众多的格兰阴性病原菌的耐药性菌种所占的比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逐步增强。因此在儿科临床上,一定要对抗生素的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合适的阶段使用最佳的药物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进行有效的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儿童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车晓晴.儿科临床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5.28.108.
[2] 张雪琳.儿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B].重庆医学.1671-8348(2012)32-3431-03.
[3] 郝翠茹.儿科临床中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B].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6.051.
论文作者:伍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8
标签:病原菌论文; 耐药性论文; 儿科论文; 呼吸道感染论文; 儿童论文; 呼吸道论文; 抗生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