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国理政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基石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之一的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所当然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治国理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实质上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主体性诉求,遵循了唯物史观谋划社会发展大局和把握历史进程大势的整体观,反映了唯物史观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品格。 一、唯物史观是人民史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根本价值诉求 与唯心主义从精神理念出发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从脱离社会历史进程的抽象的人出发点不同,唯物史观把历史活动的出发点看作现实的和具体的人,就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①他们把唯物史观这门科学概括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②。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突出表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彰显了其治国理政的价值诉求、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综观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和新成就,无论是其对于“中国梦”“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四个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六大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论述,还是对于外交路线、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等方面的论述,虽然涉及众多领域和繁多任务,但是,其始终围绕和突出的主题却只有一个: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的维度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人民史观、历史发展的价值观和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观。 1.唯物史观是人民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宗旨 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人的理念,从古至今的许多政治家和政治学家都有专门的论述。我国成书于夏朝的《尚书·五子之歌》,就揭示了中国最早帝王亡国的经验,其根本原因就是藐视人民的历史作用,从而丧失了统治根基,表达了中国最早和最原始的治国理政思想,提出了“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主张。中国许多封建统治者与唐太宗一样,在治国理政中都有一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忧思。美国E.O.威尔逊的《论人的天性》、埃里希·弗洛姆的《自为的人——伦理学的心理研究》、德国卡尔·曼海姆的《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等著作,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阐述了在治国理政中必须把人当作政治人并加以高度重视的主张。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和科学方法,他们心目中的人并不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是少数社会精英,他们重视人并不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而是为了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因此,难以达到科学认识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以及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的基本学说,把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和过上幸福生活作为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归结点。在他刚刚就任总书记时,就说了这样一番感人肺腑的话:“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③他在这里提出的十个“更”,道出了执政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治国理政要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一直重申和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有助于让执政党、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依靠什么力量发展、发展的根本价值诉求是什么等一系列涉及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价值定位的重大和原则问题,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根本力量、根本目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根本问题、发展成果如何共享等一系列重大和原则问题。 2.唯物史观是科学的价值观,坚持科学的价值诉求、价值目标和价值实现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着力点 唯物史观的价值观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价值系统,它蕴涵了把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把生产力的发展与精神文化的进步、把个体价值的满足与群体价值的追求、把代内价值的获得与代际价值的延续、把争取民族价值与全人类价值的实现等诸多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内容丰富的价值诉求、价值目标和价值实现途径。因此,唯物史观绝不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所指责的那样,是一种见物不见人、见经济和科技而不见文化、见当代而不见未来的单纯的经济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庸俗生产力论,更不是历史预定论或历史宿命论。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价值论,其追求的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价值的兼顾和实现。一方面,高扬了经济价值,既强调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高度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提出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号召,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又突出了最首要的生产力是人民群众,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人的价值,而人的价值并不只是注重个人的价值,不是那种主体性高度膨胀的个人利己主义,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价值上,强调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来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④。他认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有”到“让人民群众参与、让人民群众做主、让人民群众受益、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再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打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注重文化软实力,都表达了他在治国理政中深厚的民本情怀和浓郁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将代内价值与代际价值、民族价值与全人类价值结合起来的唯物史观的大历史观、大逻辑观和大趋势观。 3.唯物史观是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结合观,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 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中两大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基本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在治国理政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质上就是为了实现唯物史观所追求的社会发展的“两大提升”和“两大和解”。恩格斯在谈到未来社会的走向时曾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经历两次提升,“只有一种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⑤。恩格斯这里所说的“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物种提升”)和“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社会提升”),前者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说的是人在自然界所处的地位。后者表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说的是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两次提升”也就是为了“两大和解”,即达到“人与自然和解以及人与社会和解”。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史观在治国理政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协调社会关系方面,他提出了一系列保民生、重公平、托底线、求和谐的方针和政策,注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关注和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下大力气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全国各族人民和每一个家庭都进入小康社会。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既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⑥的生态生产力思想,又提出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福祉,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说:“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⑦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清醒认识”与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两大提升”和“两大和解”的基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二、唯物史观是谋大局的系统整体观,整体性思维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系统哲学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唯物史观的思维方法是一种谋划社会发展大局和把握历史进程大势的整体性思维方法,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显示了唯物史观的整体性思维方法。 1.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全面生产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进行了系统把握和整体性认识 唯物史观的整体性思维,是对自然、社会和人作为客观而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性存在状况的如实反映而形成的治国理政规律,从而有助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辩证系统思维。对于唯物史观整体性思维方法的重要价值,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予以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名言:‘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历史地了解社会关系的方法论的出发点和钥匙。”⑧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发展是由社会全面生产所决定的,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精神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人口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和解的自然解放、人与社会和解的社会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类解放的整体性解放过程。唯物史观的整体性视野为我们治国理政所需要的宏大视野提供了整体性思路。近年来,以整体性思维推进整体性治理的主张在西方的治理理论中已经成为主流。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卡蓝默在《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在《迈向整体性治理》中,都提出了要以整体性思维推进社会整体性治理的主张,但是,西方学者的整体性思维和整体性治理理论并没有超越和取代唯物史观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种客观而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有机整体的原理,因而需要以整体性思维推进整体性治理的理论。 面对中国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性的国情,习近平总书记从整体性思维出发,认为“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强调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协调推进,提出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⑨,主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⑩他多次指出,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只有坚持整体性思维和整体性治理,才能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政治意识、看齐意识,防止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当下不见未来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部性治理和碎片化治理,注重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改革举措整体性功能的发挥,从而能够有效地凝聚起推进各项改革协调发展的正能量。 2.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整体性思维是运用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多样性、不平衡性原理对中国经济社会复杂多样性国情的正确反映 人类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原理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原理,历史唯物论也就是历史辩证法,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由多样性和差异性构成的事物在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中推动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表现为多样性和整体性并存的形态,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缩小社会差异以及消除社会成员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而逐步实现事实上平等的过程,社会发展同时也是在由差异性、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的矛盾运动中逐步达到同一性而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过程。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州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宴会的演讲中引用了唐代孟郊《答姚怤见寄》的一句话“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阐述了正是因为万事万物有差别,才导致世界的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多样性和差异性,才需要聚同化异。说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纯而又纯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治国理政的过程就是正视矛盾以及分析和解决矛盾的过程。 充分体现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整体性思维的是他站在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深入阐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四个自信的理论信念、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六大建设的整体建设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是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整体性战略布局,四个全面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每一个全面都是这个有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添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强有力地规范发展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政治保障和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再到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环环紧扣,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信念系统。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了要增强文化自信,他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四个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整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系统,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系统的完整定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法治建设和网络建设,这些建设涉及中国社会发展的所有领域,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全面建设系统工程,必将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所构成的是整体性发展的理念系统,提出了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的价值取向等深层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史观对发展问题作出了深入思考,他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遵循三大规律的发展。创新、协调突出了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绿色突出了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共享突出了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整体性思维与复杂性思维、战略性思维具有紧密联系,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是在破解各种复杂关系中推进的思想 唯物史观的整体性思维是与复杂性思维、战略性思维兼容的,整体性思维就包括复杂性思维和战略性思维。复杂性思维是由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事物的复杂性决定的,这种复杂性表现为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按照混沌理论,由简单零部件组成的简单的系统也将会产生极其复杂的行为模式。按照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呈现的整体性逻辑是在破解各种复杂关系中不断地演绎出来的。对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整体性着眼,从复杂性着手,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放到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复杂的“充满了各种混沌的表象”的整体中予以研究,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系,如: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又分析了在每一种生产关系中存在的前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和各种混合的社会关系等,运用复杂性思维和战略性思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以及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等整体性状况。为人们将整体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结合起来认识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内在矛盾以及发展趋势提供了方法论指南。 当代中国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多样性的复杂关系,如:复杂的民族关系、阶层关系、区域关系等多方面的社会关系,必须以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破解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的各种复杂的矛盾与问题,必须在理顺各种复杂关系中开辟未来发展的宽广通道。2014年11月28日-2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充分估计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充分估计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并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方向变化的世界。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察。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最大的机遇就是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要重视各种风险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这充分表现了他将整体性思维与复杂性思维和战略性思维紧密联系的战略眼光。 三、唯物史观是变革社会现实的科学实践观,求真务实的改革创新精神突出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实践逻辑 唯物史观把社会发展看作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过程,唯物史观是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观,求真务实的改革创新精神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特征。求真务实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按照客观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改革创新精神发挥作用的内在前提和基础,也是唯物史观观察社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11)唯物史观揭示了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有科学的改革创新精神,因为实际本身是变动的,是辩证发展的。因此,从实际出发与开拓创新是一致的。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运用唯物史观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唯物史观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并将实事求是作为分析中国现实情况,从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前提,揭示了要从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客观实际出发,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 1.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实践逻辑体现在将实事求是作为分析中国客观现实情况,从而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政策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我们党一贯倡导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在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上,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12) 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坚持实事求是,发挥求真务实的改革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干事业不是做样子,不是做表面文章,很多时候,有没有新局面和新气象,并不在于制订一打一打的新规划,喊出一个一个的新口号,而在于结合新的实际,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脚踏实地把既定的科学目标、好的工作蓝图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他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的干部”(13)。所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十分形象贴切地道出了求真务实与改革创新精神的内在有机结合。 2.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思维体现在求真务实就是要从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实际出发,要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中发挥主体能动性 “新常态”一词,是一个反映当今世界经济领域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警示人们要以复杂思维、预见思维、风险思维和战略思维全面深入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综合性概念。美国的战略投资者罗杰·麦克纳米于2004年出版了《新常态——大风险时代的无限可能》一书,围绕当今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转型和潜在风险这些阶段性新现象、新问题和新特征,用“新常态”这个词加以概括和说明。在深刻总结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2009年,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比尔·格罗斯和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这两位首席投资官沿用了麦克纳米的“新常态”一词。在2010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新常态”成为论坛最突出的关键词,人们虽然对“新常态”的诠释有所不同,但是,把新常态当作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发展难以预知性所表现出来的新现实,要求人们从新的客观现实出发,调整心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是大家对新常态的共识。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4)习近平总书记虽然没有对什么是新常态下过定义,但是,他揭示了新常态具有的三大主要特点: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认为,“新常态”这个概念具有特定的指向,指的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持续阶段,因此只能放在经济发展这个特定范围去认识,若是套用到文化、管理、党建等领域强加解释,势必造成干部群众思想混乱(15)。他要求人们必须克服在新常态上的三大认识误区,第一个认识误区是将新常态当成一个事件,以“好”或“坏”来界定新常态的“性质”。第二个认识误区是将新常态当作一个筐子,什么都往里面装。超出经济领域,滥用新常态概念,搞出一大堆“新常态”。第三个认识误区是将新常态当作一个避风港,认为新常态就是不干事,不要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提出新常态恰恰强调的是,要掌握哲学思维,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目中,新常态呼唤改革创新精神,只有拥有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才能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 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实践探索体现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中 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是在求真务实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推动的历程,创新引领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社会发展呈现出真理性和价值统一以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内在原因。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治国理政必须要有强烈的改革创新精神。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华盛顿州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在演讲中他引用了中国古代兵家鬼谷子在《鬼谷子·决篇第十一》里的这样一句话:“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意思是说,作为统治者,在观察问题时就要用变动的眼光、发展的眼光,不可墨守成规。一种成功治理方略的形成,必须借鉴以往的经验,但不是照搬照抄,因为事过境迁;同时又要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运动变化。2014年4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化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我们推进改革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必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同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而且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改革创新理论包括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有机系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1页。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页。 ④《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月13日。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2页。 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23页。 ⑦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民日报》2013年5月25日。 ⑧[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57页。 ⑨习近平:《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2日。 ⑩习近平:《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2日。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4页。 (1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6页。 (1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86页。 (14)刘然:《习近平两提“新常态” 人民日报连续3天发文阐释》,http://news.sina.com.cn/c/2014-08-08/161030654286.shtml。 (15)《聆听习近平告诫避免“新常态”三个误区》,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7/c_128989663.htm。标签:治国理政论文; 系统思维论文; 四个全面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五大发展理念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习近平论文; 增强自信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 科学论文; 改革创新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