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朱桂华
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尤其是培智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每位特殊教育的老师对特殊教育都有自己的见解。通过这几年的培智教育教学的学习、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慢的艺术,而特殊教育更是一门慢慢的艺术,其中的培智课堂教学就更应该像小火煲鸡汤一样,不要灌输得太多,也不要去预设得太多,不要只注重文本,要更多的关注学生。也通过创新改革,逐步实现培智课堂教学“两化”,即生活化、艺术化。
一、新课导入部分,创新别致紧贴生活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场白为教学任务的较好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数的统计》一课中,我采取以视频“快乐的中秋节”引出;对《西红柿》的学习,我则用菜农叫卖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视频引出新知;教学《我有一个好爸爸》以小狗玩偶并配以深情并茂的解说引入学习;以魔法袋引入《土豆的感知认知》。虽然每堂新课的导入都不同,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学生在课堂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培智儿童由于抽象思维、逻辑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控能力差,这就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交流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他们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往往会感到不安,甚至会感到恐惧。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真实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在孩子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有困难时,用手轻轻抚摸孩子头顶,眼中满含鼓励之色,让孩子很容易进入到学习的角色中去。
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我,更清楚肢体语言对孩子们的导向意义。我常常以暖心的肢体语言“抱抱”“亲亲”等,既拉近了与培智学生的距离感,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爱的教育。
三、奖励与激励,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奖励与激励,提高学生的前进步伐。作为小孩子,尤其是培智孩子,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从而建立自信。所以我更加注意对孩子们的多样评价方式。实行有错必纠,每周一星,每月一比,我经常借助奖励贴或者表扬信,对学生的取得的成绩和点滴进步及时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我在教学《我有一个好爸爸》时,将班上的孩子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以红、绿、黄三条毛毛虫升级而进行小组竞技,这很好地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配以温柔的声音、富有爱心的肢体语言,以及深情呼喊的音频文件把“我爱爸爸”这种抽象的教育上得让孩子们喜欢,让陪读的家长们感动。课堂上对孩子们的允诺一定要兑现,千万别疏忽了,否则孩子们会对老师失去信任。我想,这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尤其是特殊教育教师或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注意,不能缺失守信。
四、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如果一味单纯的说教,师生间缺乏交流互动,必然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不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有效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能在此基础上巧妙引入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当他们看到生活中很多麻烦的问题到了数学课上就可以轻松的解决,也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在教学《统计》时,以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为线,引出食物“月饼、大枣、桔子”,分组点数数量,从而揭题——我们把食物与数量一一对应称之为“统计”。然后通过中秋节妈妈需要大量的食材:香菇、鱼、虾、螃蟹等,进一步学习新知。接下来让孩子帮助老师买不同颜色的气球来进行班级环创,使孩子们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后拓展延伸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购买中秋节食材并完成统计表,为整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觉得这样环环相扣,既突出了学科的功能和特点,又融入了浓厚的生活元素。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智障孩子“会”学数学。
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智障儿童的有意注意,诱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还极大地增强智障孩子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例如,在培智教学时,在导入部分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如,在培智数学教学“比大小”时,我让孩子们伴随着《拔萝卜》这首儿歌做游戏,并提问:“为什么小兔子要找那么多小朋友帮忙拔萝卜呢?”生动形象的信息刺激着智障孩子的感官,把智障孩子带入趣味性故事情境中,引发智障孩子想象:原来萝卜太大了,小兔子个子太小了。从而引出比大小的教学。
除了故事情境的导入外,应用多媒体技术还能创设各种各样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如,在培智教学“认识钟表”时,我向孩子们介绍,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新朋友来,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闹钟、手表、挂钟、落地钟一个个都象真的飞到了我们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孩子们兴奋不已地说着“钟、钟”。接着运用多媒体技术动态的显示小闹钟给孩子们带来的漂亮的钟面:圆圆的脸蛋;12个数字宝宝;两只指针,一根长来一根短。并配上滴滴答答的声音。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孩子们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十分积极踊跃。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带入到课堂中来,孩子们觉得既新鲜有好奇,激起了他们很高的兴趣,并为认识整时、半时做好了铺垫。
六、游戏法教学,让培智孩子体验实践,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体念学习的成功性。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运用数学游戏在活动中创设生动的情境,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智障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创造了有利条件,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游戏在智障儿童的教育中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障学生的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为一些其他刺激所吸引,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大约只有五分钟左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数学游戏来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智力障碍儿童专注力差、爱玩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上经常要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或乱跑、或乱叫、或大哭等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传统的教学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他们好象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又苦又累,厌学情绪严重。而游戏教学符合我们培智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征。故我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游戏因势利导,尽量利用学生好动、好玩的性格。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设计了“找一找、比一比、赛一赛”的“夺星”游戏,通过三角形的学习,让孩子们分组在教室里、寝室里、学校里找一找有哪些是三角形。然后再比一比、赛一赛,评出最佳优胜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很乐意地参与到了游戏中来。教与学收到了事半功倍、学而不厌的效果。
总之,我们特殊教育教师,应该用快乐的态度学习,用快乐的态度工作,不断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加快知识更新、优化教学艺术,从而让特殊教育,尤其是培智教育教学慢慢成为一门“艺术”,一门能走进培智孩子们心灵深处的“慢慢艺术”。
论文作者:朱桂华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孩子们论文; 智障论文; 学生论文; 培智论文; 数学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 情境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