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感染病院功能科,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目的 探究心电图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效果与临床诊疗所具备的价值。方法 选取前往我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40例与到我院行心电图检查的健康者40例,分别作为肝硬化组、健康组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经过心电图检测后,由专业技师出具报告,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就不同分级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展开比较。结果肝硬化组心电图结果呈现显著性变化,QT延长、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指标于健康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性早搏两项差异较小,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异常率随着等级上升而升高,A级(37.50%)<B级(60.00%)<C级(94.12%)。结论 心电图检查能够区别肝硬化患者于健康体检者,且对病情进展较深的患者检测结果更显著。
【关键词】肝硬化;心电图;应用效果;临床诊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033-01
心脏与肝脏之间的影响的相互的,心脏病变对肝脏产生影响,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肝硬化,肝硬化发病后,患者心脏功能同样可能出现改变,导致肝硬化心肌病。患肝硬化心肌病后,患者的心肌接受刺激的能力降低,心肌收缩力下降,若进行激烈运动、手术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改变,甚者出现猝死情况。肝硬化导致患者的血管阻力降低,引发动脉血压下降,导致心脏负荷增强,心力衰竭等症状较为隐匿,极易被临床诊断忽视,因此,应当加强对肝硬化的诊断[1-3]。心电图被认为是有效诊断肝硬化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比肝硬化患者于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结果,探究心电图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诊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前往我院诊治的肝硬化患者40例与到我院行心电图检查的健康者40例,分别作为肝硬化组、健康组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自主签署同意书后入组。肝硬化组年龄最大为65岁,年龄最小为19岁,平均值(42.61±6.75)岁;男性有26例,女性有14例;疾病分型:1例血吸虫肝硬化,11例酒精肝硬化,28例乙肝肝硬化;初中以下学历8例,高中学历7例,大学及以上学历25例。健康组年龄最大为70岁,年龄最小为20岁,平均值(47.36±6.92)岁;男性有23例,女性有17例,初中以下学历7例,高中学历5例,大学及以上学历28例,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项研究已上呈伦理委员会,并获取研究资格。
所有患者完善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肝硬化,排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患者,以Child-Pugh标准为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级,依据包括白蛋白、腹水、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总胆红素及生化指标,40例肝硬化患者中,包含A级8例,B级15例,C级17例。
1.2方法
采用美迪克斯移动心电图(型号:YXZB)对两组组员进行心电图检测,注意检测环境温度适宜,做好导线连接工作,确保用电充足,检查图纸是否正确安装,对患者进行医嘱核查,注意排解患者紧张心理,平卧位,正确连接各电极板,校准电压,开展检查。检查完毕,由专业技师出具心电图报告。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就不同分级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展开比较[4]。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分别行x²、t检验。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电图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肝硬化组心电图结果呈现显著性变化,QT延长、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指标于健康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性早搏两项差异较小,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可能在于本次研究对象数量有限。(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心电图对比(n=40,n/%)
3.讨论
患肝硬化后,患者的心肌细胞膜出现改变,钙、钠活性发生改变,且胆汁淤积导致心肌细胞膜受到影响,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受到刺激增强,综合因素作用下,患者的心电生理出现改变,体现在心电图上,则为心电图异常[5]。本研究发现,肝硬化组心电图结果呈现显著性变化,QT延长、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指标于健康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窦性心动过缓、房室性早搏两项差异较小,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心电图能够较好诊断肝硬化。心电图异常率随着等级上升而升高,A级(37.50%)<B级(60.00%)<C级(94.12%),证实心电图能够反馈肝硬化病情进展。
综上,心电图检查能够区别肝硬化患者于健康体检者,且对病情进展较深的患者检测结果更显著,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郁. 浅谈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25):155-155.
[2]杨丽, 史松, 王艳红. 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改变与Child-Pugh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6, v.31(5):500-501.
[3]蒋超, 马孟霞, 琚坚. 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变化的相关研究进展[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8, 27(1):63-66.
[4]叶玉玲, 权明珠, 叶萍,等.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及其临床意义[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6, 19(5):574-577.
[5]李琳.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异常及其临床意义[J]. 中外医疗, 2017, 36(18):196-198.
论文作者:唐德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肝硬化论文; 心电图论文; 患者论文; 差异论文; 统计学论文; 意义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