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云南丽江 674300
【摘 要】目的:探索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寻找关于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并结合有关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根据不安全因素分析并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结果:影响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很多,不仅包括常见的外界因素和人员因素,还包括技术因素等,所以本文就从这几个方面分析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结论:改善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护理效果,即提高护理人员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操作技能、护患沟通能力等,所以探讨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防护措施
新生儿与其他的人群不一样,因为新生儿相比较而言更加脆弱。身体各项机能作用很难得到发挥,其免疫力也很弱,所以容易出现疾病,严重者还会因疾病感染等突发性疾病而死亡,故需要进行护理,以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新生儿护理方法尽管在近几年随着医疗事业、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得到了完善与革新,也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新生儿护理中仍然还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影响护理效果[1]。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对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
1.1外界因素
第一,新生儿自身原因,因为早产儿、过期产儿等新生儿的免疫能力不高,容易被外界的细菌感染,引发疾病;第二,部分新生儿出生后因先天发育不足,降低新生儿健康水平和生命安全性;第三,一些新生儿家属缺乏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的了解及掌握,增加与患儿接触、亲近过程中的安全因素;第四,杀菌等不合格的病房环境和医疗器械,增加新生儿接触细菌的几率,从而导致新生儿发生疾病[1-2]。
1.2护理人员因素
第一,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基础不扎实、临床护理经验不丰富,导致新生儿护理质量不高,增加不安全因素,影响新生儿健康;第二,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安全意识,且相应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等也不高,导致新生儿护理中部分不安因素难以预防和排除;第三,部分医院一线护理人员因繁重的工作任务,导致对新生儿护理工作不重视,从而增加了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2]。
1.3护理技术因素
第一,部分医院的新生儿护理设备并没有完善和更新,使新生儿接触到设备上长年积累的细菌及其他感染性物质,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第二,护理技术操作不标准,部分护理人员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护理,并且所使用的护理技术及方法没有得到及时完善和更新,导致护理中新生儿相关并发症及病症发生率增加,致使严重后果的发生——影响新生儿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因素的防护措施
2.1做好产前检查与新生儿护理知识宣传工作
第一,产前对胎儿进行体格检查,即对胎儿各器官、功能等进行发育及健康检查,以及时发现畸形胎儿,尽可能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第二,还要对母体进行各身体指标监测,以预防胎儿发生畸形,保障胎儿的健康,从而提高新生儿质量;第三,护理人员要对新生儿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以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及操作能力,从而保障新生儿护理的高效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减少和避免外界、护理人员及护理技术等不安因素对新生儿的影响;第四,进行新生儿护理时,护理人员一定要积极与新生儿家属进行有效性沟通,家属了解新生儿更多信息,从而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2-3]。
2.2 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第一,医院管理者及护理科室管理者要提高对新生儿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重视度与关注度,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以提高护理人员新生儿护理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第二,针对新来护士,医院及护理科室不要将他们直接安排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而是先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然后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带教,指导新来护士保质保量完成新生儿护理工作之后,才能让新来护士投入到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去;第三,对护士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和岗位职责培训,以提高护士岗位责任和安全意识等[3]。
2.3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第一,设立专业人员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对于在工作中发生违规操作、安全意识差的行为,必须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严厉地处罚;第二,设立护理投诉渠道,让新生儿家属参与对新生儿护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监督。
2.4引进先进的护理器械、技术
第一,及时淘汰落后的护理技术以及器械,并引进新技术和新器械;第二,对护理人员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培训,以提高护理质量;第三,加强对病房环境、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以保障医疗器械设备的安全性。
3讨论
新生儿是刚从产妇肚里分娩出来的婴儿,还处于外界生活适应阶段,该阶段新生儿的各种系统脏器功能均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很多功能还不全,所以身体抵抗力、免疫力等都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弱,容易发生感染,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影响新生儿身体健康,故需要进行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按照年龄可以划分为好几种,主要包括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其中足月儿的胎龄为37~42周;早产儿的胎龄为28~37周;过期产儿的胎龄>42周,其中足月胎儿在新生儿中的比例最高,最低的是过期产儿,但足月儿的并发症较多且临床护理难度大[3-4]。
因为新生儿主观表达能力不强,导致身体不适等感受难以表达出来,使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新生儿不适与异常情况了解,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这无疑是增加了护理难度。新生儿护理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如外界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技术因素等,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根据新生儿的特点,营造良好的环境、调整合适温度、选择低杂质衣物及尿布、调整新生儿睡姿等,以降低不安全因素对新生儿护理效果影响,从而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4]。
参考文献:
[1]裴小瑜.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06):155-156.
[2]詹淑民,杨艳艳,张巍,郭永胜.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2):46+51.
[3]孙兰珍.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和防护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3):214.
[4]郭志仙. 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J]. 医疗装备,2015,28(08):200-201.
论文作者:杨文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7
标签:新生儿论文; 不安全因素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因素论文; 防护论文; 措施论文; 胎儿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