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民族医院麻醉科 409099
摘要:纤支镜技术在气管、肺部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要确保无痛纤支镜检查操作顺利实施,就必须借助麻醉手段对患者进行麻醉,但不同麻醉方式可对纤支镜诊治效果产生不同差异,为进一步寻求更为理想的麻醉方式,本研究就无痛纤支镜的临床麻醉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旨在为无痛纤支镜操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纤支镜;无痛;麻醉
纤支镜是临床诊治气管、肺部等呼吸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手段,纤支镜检查期间,患者易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同时受刺激性大、手术时间长、痛苦无法耐受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纤支镜诊治操作的实施变得比较困难[1]。目前,人类健康观念发生巨大转变,对舒适医疗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因此寻求理想、安全、舒适的麻醉方式,促使纤支镜诊治操作顺利实施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就无痛纤支镜的临床麻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无痛纤支镜麻醉效果的提供提供可靠依据,以此提高患者耐受性,确保手术诊治效果。
1无痛纤支镜的麻醉方法
1.1静脉麻醉法
静脉麻醉首先予以异丙酚单次静注,采用适宜剂量的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后,运用丙泊酚进行静注麻醉,直至患者眼睫毛无反射、眼球集中凝视后进行纤支镜检查。在静脉麻醉的操作过程中,一般需要依据手术时间增加麻醉剂量;而在纤支镜检查过程中,需要密切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进行监测,如果患者的血氧饱和度<80%则需要停止检查,直至其血氧饱和度升高至90%以上时才能继续进行相关操作。
1.2雾化吸入麻醉法
雾化吸入麻醉法一般是在雾化瓶内置入2%的利多卡因药液,同时借助超声雾化器行雾化吸入麻醉操作。麻醉开始时启动雾化开关,雾化喷嘴与患者咽喉部应相距1.5cm,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促使气管内药物均匀散布,维持麻醉15min后则开始实施纤支镜检查。雾化吸入期间,指导患者呼吸有助于支气管黏膜、气管以及鼻咽喉等部位得到充分麻醉,从而对麻醉效果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麻醉效果的判定
目前,麻醉效果的判定标准主要如下[2]:纤支镜检查操作顺利的情况下,插镜期间患者全程表现安静,不会出现咳嗽、恶心干呕等情况,此时可判定麻醉效果为“优”;纤支镜检查进展顺利,但插镜时患者出现轻咳现象,且咳嗽次数在6次以内则可判定麻醉效果为“良”;纤支镜检查操作勉强可以顺利进行,但在插镜时患者出现连续咳嗽、轻度恶心现象,且术中无法保持安静则可判定麻醉效果为“中”;纤支镜检查操作的进行不顺利,插镜过程中患者出现躁动不安现象,且剧烈咳嗽、恶心干呕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严重时出现紫绀则可判定麻醉效果为“差”。
3不同麻醉方式的优缺点
纤支镜检查往往需要侵入气管或咽喉进行操作,而气管和咽喉组织表面神经十分丰富,侵入检查过程中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需要采取麻醉方式促进纤支镜检查顺利实施[3]。不同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同,麻醉方法的差异可对术中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以及血压升高,因此纤支镜检查的操作和实施比较困难。研究表明,丙泊酚静脉麻醉在40s内即可快速起效,其麻醉效果维持短暂,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术后苏醒较快,因此是临床静脉注射较为理想的全身麻醉药物。丙泊酚用于静脉麻醉的机理与丙泊酚的镇吐、催眠、镇静药理作用有关,有研究认为适当剂量和浓度的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的麻醉效果较为明显,在纤支镜检查操作之前采取静脉注射丙泊酚的方式进行麻醉,可对咳嗽、呕吐等不良反应进行有效控制,继而有利于纤支镜检查手术操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相关文献证实,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中出现的呼吸抑制、咳嗽、燥烦等异常现象,其研究结果显示静脉麻醉组无一例患者的麻醉效果被判定为“差”,由此可知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具有降低不良反应,确保手术顺利实施的有效作用[4]。近年来,雾化吸入麻醉方式在临床前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雾化吸入麻醉是以氧气作为吸入动力,利用雾化器以微小雾滴的方式将药液通过吸氧面罩送至患者气管进行麻醉的一种方式。雾化吸入的雾滴比较细微,药液均匀度以及治疗范围也就随之增加,继而可确保麻醉效果完全发挥。利用雾化吸入法将药液深入细支气管,其麻醉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低。有关研究[5]对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作了比较,相比于静脉麻醉,雾化吸入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弱,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故认为静脉麻醉的效果要优于雾化吸入麻醉的效果,究其原因可能与雾化吸入麻醉无法彻底消除患者术前的不良情绪有关,同时在改善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方面不及静脉麻醉,因而存在一定局限,不能有效确保纤支镜检查操作的顺利实施。
4小结
虽然,较多观点认为雾化吸入麻醉法的麻醉效果良好,但其用于纤支镜检查操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患者依从性的改善以及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状态的维持不佳等。因此,需要寻求更为理想的麻醉方式确保纤支镜诊治操作的顺利进行。但随着静脉麻醉方式的推广及应用,其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得到了充分肯定,静脉麻醉可促使相关检查操作顺利实施,且在改善术中舒适性和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是安全高效、副作用小的麻醉方式,值得无痛纤支镜检查的进一步运用。
参考文献:
[1]黄锡强,苏圣贤,张志刚等.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13,24(4):514-516.
[2]岳莉,李月光,蔡红刚等.高频正压通气下喉罩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20(32):22-23,24.
[3]刘乃真,谢文吉,谢文钦等.内窥镜用麻醉面罩在老年人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和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2(10):117-119.
[4]王凤亮,潘锦星,孙朝文等.PROCEDE-PROCEED模式在经无痛纤支镜术治疗120例呼吸道疾病患儿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014-1015.
[5]彭惠华,樊友凌,江伟航等.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纤支镜检查最佳剂量的探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5):475-477.
论文作者:谢守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操作论文; 静脉论文; 方式论文; 顺利论文; 静脉注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