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文地质是影响工程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的重要性因素,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从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了解到,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关系非常紧密,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特性,同时它也属于一项基础性工程环境,会对建筑物的耐久性与稳定性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条件相对复杂的区域,地质勘察的水文地质如缺乏足够的研究,实际操作中忽视水文地质因素,就很容易引发各类问题,使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想更好地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必须重视水文地质工作。
关键词:水文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重要性
前言:水文地质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集中在工程地质勘察和设计施工过程当中,但是,这个方面的问题往往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岩土体由地下水组成,这些组成给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带来影响,同时,这些组成作为基础工程的地质环境的一部分,从某种层度分析,整个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也受到这些方面的影响。
1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1.1 地下水评价
工程地质勘察中,地下水会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依据水文地质调查的结果,分析地下水的发展变化,确定工程建筑的地基类型,以此可科学、合理地评价地下水对工程产生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1.2岩土层评价
传统的地质勘察中,并没有针对地下岩土层所产生的危害进行合理评价和分析,由此造成工程建筑物在建成投入后出现建筑物基础下沉的情况,严重时导致建筑物开裂现象。为避免此种现象的出现,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应分析和评价岩土层及其含水层在地下水作用下可能发生的变化,依据不同建筑类型的施工要求,预测岩土层可能会出现的危害以及影响程度。如那些需要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还应考虑地下水与岩土层对钢筋造成的腐蚀性问题,以此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
1.3地质渗透性与富水性的评价
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中,建筑地质条件中的富水性与渗透性是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工程项目的基础选址处于风化岩石或软质岩石中,地下水的升降会对地基造成流砂、潜蚀及管涌等可能性。在地质勘察时,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建筑地基中的承压含水层,保障工程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水文对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2.1重视水文报告,减少建设损失
重视对水文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在勘察过程中将详细的分析报告进行总结,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以此避免工程施工和后期使用过程中造成的危害,及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安全隐患做出及时的防范。勘察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水文问题的具体条件,对现场的工作环境进行急性研究,具体进行分析,提稿研究成果利用率,为工程建设及施工提供安全、可行的方法,确保减少建设损失。
2.2关注地下水升降,提供设计依据
地下水是水文地质条件重要表现,在工程设计时将此条件考虑在影响因素范围内,确保后期施工和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表现为其水位上升或下降时对水文条件所带来的后果,水位的升降将是岩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不利于保证其使用寿命,对工程地面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将地下水等地下水文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并据此进行设计和施工,减少工程建设损失。
2.3实行分类判断,提高建设效率
工程地质勘察中,加强对水文地质的研究,可了解水文地质的条件,并在勘察工程结束后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分析水文地质。详细的水文地质报告,对保证后期工程质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文地质勘察中,需要全方位分析评价工程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环境,高度重视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均会影响工程质量。因此,详细明确、合理的水文地质数据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根据不同的地基基础、地质条件、建筑类型、水文地质环境等,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
3.1由地下水引起的岩土性危害
一般来看,基于地下水的升降,往往造成岩土工程危害,再有就是因天然或是人为的原因造成很多,通过以上情况,往往对岩土工程形成一定的危害:其一,基于水位的上升引起的。而潜水位的上升往往受到地质因素、水文气象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或者受到综合影响,即这三种因素。当潜水面上升到一定层度之后,危害到土壤,使其形成沼泽形态,以及发生盐碱化的情况,甚至地下水更加快速地腐蚀工程;而岩土体岩也伴随发生一些地质现象。其二,基于水位的下降引起的。而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人,因为人们是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当中,所以,离不开使用水,这样一来,就会对地下水进行大范围的抽取,一旦地下水位下降得超过范围,会引发一些严重的情况,即地面崩裂、沉降,或是塌陷等。会出现地下水源枯竭的情况,甚至其质量越来越恶化等,影响到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等,也会给人们的居住,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其三,基于地下水的反复升降引起的。对于地下水,当升降的时候,往往给膨胀性的岩土带来影响,使其发生不稳定的胀缩变形,而地下水反复升降时,引起岩土发生反复膨胀收缩的变形,同时,增加了岩土的膨胀与收缩的幅度,最终引起地裂的情况,尤其影响轻型建筑物的情况。当地下水反复升降的话,土层的坚硬度越来越低,使土质越来越松软,同时,增加了含水量中的相应孔缝隙的比例,而其承载的能力越来越弱,不利于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
3.2地下水动压力影响导致的岩土工程危害
对于地下水,受到一些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其动力不再平衡。基于动水压力影响,其具有移动化的特点,往往会形成岩土工程危害,即出现基坑、流砂等情况,阻碍整个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4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措施
4.1重视水文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会直接影响建筑质量。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包括地下水水位上升与下降、地下水类型、地下含水层厚度与分布、岩土层渗透性与富水性等。 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中,需详细评价地下水对施工期间与工程后期质量产生的影响,了解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与岩土层可能发生的反应,制定可行的措施与施工方案,尽可能消除地下水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4.2加强水理性质分析
水理性质是指地下水与岩土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岩土层的溶水性、持水性及透水性。水理性质会与不同形态的岩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工程地质勘察中,每一年进行两次的地下水采样,枯水期与丰水期各一次。而实际勘察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水文勘察中,测试分析水理性质的数据是地下水水位、水量变化的根据,对整个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4.3重视地下水的影响
水文地质勘察中,必须研究、分析及勘察地下水的各项指标,如pH值、水中矿物质、水硬度等。在过去的水文地质勘察中,重视岩土类型的确定、地质结构的分析测试,而对水文地质的测试并未予以相应的重视。为避免出现这种错误,应高度重视地下水对水文勘察的影响,及时发现复杂的地理环境中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制订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控制地下水问题对工程质量安全的影响。
结语:综上所述,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设计和施工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实际勘察中应依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数据,保证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雷雨菱,陈岭.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
[2]赵建华.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6(1):
论文作者:黄麟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岩土论文; 工程论文; 地质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水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