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路径选择研究

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路径选择研究

张锐[1]2001年在《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保险业的重要特征是承保业务与资金运用并重,资金运用的成果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经营的稳定性。目前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保险公司保险费率和承保利润下降。而保险业经营的稳健与成败,与保户的权益息息相关,因此各公司除了注重新产品的设计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外,更必须有效地运用其资金,开发新利源。但是,受现行法规的限制,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仍然狭窄。所以有必要考虑以适当的方式,引导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这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险业发展的共同经验。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现状的详尽分析,对现有通过封闭式、契约型基金间接入市的风险透视,提出设立开放式、公司型基金才是间接入市的最优方式,同时指出由于间接入市固有的局限性,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保险公司投资能力的提高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直接入市将是未来保险资金入市的主要途径,并对直接入市具体采用的两种模式提出了构想。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保险资金运用概述。介绍了保险资金的结构、性质、资金运用的原则和方式,其中性质、原则对保险资金运用具有决定作用,对运用方式的选择以及规模结构的确定也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问题在于:现行法规对保险资金运用限制过死,造成极大的资产闲置;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表现为资产配置与资金来源结构不适应以及投资结构单调,绝大部分资产为现金和银行存款;投资回报率低,在银行利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以存款利息为主的保险投资收益大大降低,而国债市场由于规模过小和收益率不高也并不能解决保险业面临的困境。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总体综合费用水平居高不下,在投资收益日益萎缩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利润水平逐年降低,削弱了保险公司竞争力,难以面对进入WTO以后国外保险公司的挑战。在原有的投资渠道都无法取得良好效益的情况下,有效的解决途<WP=3>径正是拓宽投资渠道,将保险资金引入股票市场。将部分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可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从长远看,对保险公司增强盈利能力,解决“利差损”也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 保险资金间接入市的分析1999年10月,管理层通过保险资金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入市的方案,它对保险业和证券业都是重大实质利好消息。对保险业而言,可以分散投资,控制投资风险;提高保险公司的资金收益率;改善保险公司缺乏长期投资工具的局面,优化资产结构。对股票市场而言,保险资金为股票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有效调节市场规模和资金供给的平衡;有利于培养和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强化理性投资理念。但是,目前间接入市仍存在问题:保险公司热衷于短线操作,由战略投资者变成了战术投资者;保险资金入市规模与预计相差悬殊。究其根源:一是基金投资风格不明,个性不强,保险公司选择基金困难;二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策略和分配方案透明度有待提高。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现有契约型、封闭式基金的权、责、利不同步,保险公司无法控制投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既定的间接入市框架内,对契约型、封闭式基金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设立公司型、开放式基金。契约型基金的治理结构存在制度缺陷,难以对基金管理人构成有效的权力制约,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契约型基金的治理结构中包含投资者、基金管理人、托管人叁方,在理论上,基金管理人受投资者和托管人的双重监督,但实际上这二者收效都不大,表现为投资者的监督名存实亡和我国基金托管人监督的独立性较差。此外,从运行机制上讲,封闭式基金也不如开放式基金。表现为开放式基金的制度安排更体现了均衡契约的特点,能有效防范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开放式基金的信息披露机制能较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且其规模的变动灵活、科学,消除了保险资金在基金投资上的规模限制。即使在直接入市占主导地位的发达保险市场,间接入市模式也有<WP=4>其生存的空间,关键是如何既发扬它的优势,又有效降低风险。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设立公司型、开放式基金将是较好的选择。公司型基金强调“分权制衡”,其周密的内部制约机制设计,较之契约型具有更高的透明度、更严谨的组织管理和更规范的运作,有利于保险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此外,开放式基金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能更好地保障保险公司的利益;其价格形成机制可以有效规避流动性风险;其理论上无限的存续时间更有利于保险公司的长期资产负债管理。最后,本章对公司型、开放式基金的治理结构提出了构想,即在保险公司、董事会、基金管理公司、托管人之间建立一种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的制衡机制。第叁章 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研究任何时候,间接入市模式作为保险资金运用的一种方式都有其生存、发展的空间,并且通过公司型、开放式基金间接入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契约型、封闭式基金的不足,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不管如何改进,间接入市模式总存在先天不足,直接入市才是将来保险资金主要的入市路径。从理论分析可以知道:直接入市与间接入市面临相同的市场风险;并且由于存在两级契约安排,间接入市增加了

吕日[2]2006年在《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践相比,目前国内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显得滞后和薄弱。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下,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来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和积极的尝试。本文是以制度变迁为主线,以中国证券市场整体发展进程和其庞大制度体系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基础性的若干重要分支内容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的。一是构建理论框架,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力和技术发展对制度环境产生影响,制度环境的变化又制约制度变迁的整个过程,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因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产生并选择可替换的制度安排和可实施的制度装置,最终完成制度变迁;二是分析制度特征和演变过程。主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的演进过程,归纳了各个阶段的制度特征,深入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发行、交易、监管等重要制度的变迁过程、原因和绩效并探讨其演进方向和合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特征进行总结性评价;叁是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行为主体—政府、上市公司、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了规范各行为主体的合理方法;四是对股权分置改革这一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制度变迁,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对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的整体影响提出见解;五是在对核心的制度变迁及各行为主体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创新的基本思路,主要是以强制性制度变迁打破路径依赖,并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创造适合的制度环境,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最后明确地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创新的具体制度安排。本文的研究,不仅拓宽了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各类投资者及上市公司等相关行为主体提供参考,而且也为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的创新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延军[3]2007年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论文围绕“金融与经济增长”这一主题,针对理论研究倾向于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上偏向于一方的不足,立足于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互动发展的新视角,旨在研究不同金融结构——以金融市场为主的金融结构与以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结构,履行储蓄向投资转化过程中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具体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和文献评述,包括第1、2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等,并从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结构理论等视角介绍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机理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包括第3、4、5、6章。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金融交易的特征,说明金融交易是一种“关系性交易”并具有不完全的特性;接着在分析金融契约治理机制的基础上,从节约成本、金融功能等方面分析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和局限性,彼此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均衡结构;然后,结合内生增长模型,从金融功能角度探讨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发展中国家应基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融资方式作合理选择;最后,通过对金融创新的功能及动因的分析,说明金融创新是实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第叁部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包括第7、8章。这部分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简要回顾和评价了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制度环境下,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演进与互动发展推动金融深化的历史逻辑;第二,转轨时期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第叁,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第四,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第叁和第四点内容研究过程中,论文利用1993年1季度至2007年1季度有关数据,对叁者关系做了详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中介与市场相比较而言,金融中介的作用更大一些,我国目前仍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之间存在着多个单向和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整体上,经济增长对金融体系的影响较大。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包括第9章。这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作了总结,并基于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探讨了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协调途径及政策建议。最后本文还对后续研究作了展望。

马世兵[4]2005年在《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证券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基础业务和营销前端。证券市场环境变化迫使证券公司探索经纪业务新的模式。系统研究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创新对理论研究和证券行业经营实践都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是:1)我国证券市场外部环境变化是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催化剂。居民理财意识增加、机构客户壮大、浮动佣金制、混业经营趋势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最突出。2)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路径可以从客户、渠道、产品、促销和定价角度分析。3)必须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再造,以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包括设置统一的营销主体、实现公司业务创新从“研究推动”到“需求拉动+研究推动”、平衡地区差异化和公司统一性、设计证券经纪人制度方案。4)定价从佣金模式演变为费用模式是必然的。从目前的模式过渡到费用模式将促进证券市场的活跃;可采取“分离定价+捆绑销售”的过渡形式逐步实现定价模式的转变。5)可根据A 股开户数和保费收入对省份的投资潜力评估;在本文研究的26 个城市中,提出值得进一步拓展各类渠道的城市。6)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应纳入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风险评估措施和多级多因素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体系。

伍戈[5]2004年在《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正处于渐进转轨过程中,特定的转轨过程与转轨方式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提出了特定的要求。本文根据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着眼于分析转轨经济下我国商业银行有哪些具体特征、转轨经济对货币政策有哪些具体要求以及商业银行的特征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有哪些影响,最终试图形成一些政策性建议。 银行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商业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数量和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先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商业银行的“棘轮效应”,认为不良资产、“存差”这些商业银行的特征都直接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率密切相关。实证表明,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使市场化改革中的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发生了变异,相应使商业银行作为主要传导中介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和弱化。同时我们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出现的信贷结构性集中、信贷配给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结合理论模型,我们解释了现实状况:中央银行的利率和扩大货币供给量的政策行为对扩大银行信贷量失去了部分效率。信贷配给影响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变量的有效性。接着,我们对中国的十四家商业银行1995-2001 年经营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我国商业银行从微观方面具有混业经营的动力。金融业务综合化会产生货币替代现象,导致货币增长减缓,以及利率水平下降。此外,金融业务综合化还会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促进利率政策的传导。其政策含义在于,主张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考虑金融业务综合化所带来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从宏观体系的层面来分析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的关系。我们用“结构——行为——绩效”(SCP)经典范式的部分内容来分析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银行行为与经济绩效的关系,并以此分析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我们也通过结构化的市场集中率指标,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的垄断造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货币政策效力减弱。我们还运用 Bordo-Jeanne 模型,比较了主动的货币政策与被动的货币政策,认为货币政策即使要考虑资产价格的因素,也应该是以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为中心环节来制定有关政策。商业银行的理性信贷无疑有利于金融监管的实施以及宏观金融的稳定,但却对货币政策的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们探讨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银行监管职能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协调的主要途径。我们利用 Poole 模型对利率还是货币总量问题的进行了理论分析,货币政策的短期调整与长期变革是必要的,我们还结合国际经验,对我国实践中货币政策、银行监管的协调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臧萌[6]2004年在《银行资金入市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了深刻影响,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结合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基本理论及国际发展状况,对我国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历史沿革、问题现状进行了实证考察,并对银行资金入市问题的影响、原因及制约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进而提出银行资金入市应遵循的总体原则及依赖路径,最后为我国规范和疏导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提出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实证研究为主,辅之以一定的规范分析,根据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银行资金入市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规模巨大、违规渠道多。表现在:(1)据估计我国进入股市的银行信贷资金存量在4500-6000亿元左右,其中滞留于一级市场的资金规模约为2000-3000亿元,进入二级市场的规模在2000-2500亿元之间,国有股和法人股转让市场涉及信贷资金规模约为500-600亿元,然而,在这千亿元进入股市的信贷资金中2/3左右都是违规流入的。(2)银行资金入市除同业拆借、国债回购和股票质押贷款叁种合法渠道外,多是通过非法渠道流入股市的,其途径主要包括:违规国债回购、违规商业汇票承兑及贴现、挪用客户保证金、违规拆借资金、企业违规挪用银行信贷资金、个人违规使用银行贷款等。(3)股市大幅波动与银行资金入市紧密相关。2002年银行同业拆借量与A股发行筹资额的月度变化呈相似趋势,伴随着同业拆借量的放大,当月的A股发行筹资额也上升,说明银行资金大多进入了一级市场用于新股申购或是用于券商补充流动性;贷款增量与股市成交量月度变化趋势图也表明信贷增量对股市成交量具有明显的影响。 2.银行资金入市问题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了负面影响。(1)限制银行资金入市,造成了货币市场收益率低下,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在货币市场上融出资金基本无利可图,只好通过各种途径违规进入股市;使资本市场失去资金支持,不仅造成市场流动性不足,还因缺乏基准利率参照而难以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联性低,货币政策信号受阻,传导路径相对单一,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加大。(2)银行资金大规模违规入市,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危及了银行业的安全,进而危及了整个社会金融的稳定;冲击了金融市场,扰乱了金融秩序;打乱了股市的均衡机制和价格发现机制,加大了金融系统风险;误导了资金流向,造成虚拟经济繁荣、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3.我国银行资金入市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和内在动力。(1)股票市场收益率畸高。一级市场新股申购几乎无风险盈利,冻结资金总体上呈快速、大幅上升趋势;二级市场炒作风严重,使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远远超过了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2)商业银行效益不佳,通过非常规渠道弥补损失,导致了大量银行资金违规进入股市。(3)证券公司经营困难。股市低迷、手续费收入减少以及5号令的实施使得全国130多家券商亏损累累,只好从货币市场借入大量资金。(4)由于金融投资品种单调,企业、居民、还有保险和投资机构通过各种渠道,纷纷投入巨资进入股票市场,其中相当部分资金是来自银行的信贷资金。 西蘑农业丈学2口例届颐士学夕给戈旦鱼鱼鱼旦里里里里旦里旦里鱼里鱼鱼旦旦旦旦旦旦旦里旦旦旦旦旦鱼旦里里旦旦旦里亘鱼旦 4.目前我国银行资金合理进入股市的制约因素较多。(l)金融法制法规不完善,尚不能为银行资金直接入市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没有明确界定违规入市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使违规变相操作多;执法守法不严,法而不规,使金融机构违规的成本变小,刺激了违规行为的发生。(2)分业经营限制了商业银行开展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业务,使很大一部分投资银行业务不能开展,银行资金被局限在证券市场之外。(3)金融市场发展严重滞后.货币市场不发达,证券市场发展不规范,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4)我国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内控制度薄弱的特点,业务操作制度执行较差,处理程序不明确,不能有效的阻止违规银行资金流入股市。 5.为合理引导银行资金进入股市,开拓更多进入的有效途径,应遵循这样一个总体原则,即有效的对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提高二者的联动性。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协调发展使证券机构出现制度外与体制外融资或违规操作,必须在两个市场间建立资金和信息对流的宽敞通道,在路径设计上,当前应扩展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回购市场等货币市场渠道功能;完善股票质押贷款,及时推出非券商股票质押贷款,并注重风险防范;大力发展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信托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吸收银行资金间接入市;拓展投资银行业务,包括基金、保险业务渠道、券商业务渠道、公司业务渠道;设立证券金融公司或金融控股集团,进行组织制度创新。 银行资金入市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l)完善相关法制法规,为银行资金入市提供一个统一的游戏规则;(2)正视银行资金入市,明白银行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是经济发展的要求;(3)逐步放开对

林治海[7]2004年在《银行资产证券化:借鉴 创新》文中研究表明一、选题背景 与国际上混业经营趋势不同,我国在金融业的经营和管理上采取的是分业模式,在这个大框架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缺乏联系机制,发展不协调,其中的债券市场又滞后于股票市场:银行体系功能错位,为巨额的不良资产所困,流动性隐患明显,风险增加;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但有一种金融工具既可以架起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桥梁,又能解决银行的流动性,实现银行风险与收益组合的优化,这就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创新浪潮中崛起的一种主流融资技术,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被大量采用,跨国界交易迅速增长。它的出现,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新的融资工具,而且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资产证券化兼有风险转移创新、提高流动性创新和信用创造创新的功能,所以引发了金融市场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因为经济、法律基础薄弱被排斥在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运作之外,恰恰相反,它们往往是国际资产证券化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许多创新案例中成为证券结构安排中的主要角色。在中国,自90年代早期以来,学术界和金融产业界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90年代中后期,中国进行了中集集团、中远集团、珠海高速在内的叁个离岸证券化的操作。之后,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包括人民银行在内等许多部门对资产证券化的推动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直至目前,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证券化还没有浮出水面,有的只是在现有框架下的变通做法,包括在业内影响甚大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工行宁波分行的财产信托。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障碍,久不实施的原因何在?能否在目前的市场和法律环境下,将国外这一成熟的技术引入国内,针对我国金融领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新,这就是本文选题的初衷所在。 本人毕业后曾从事过五年的金融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而后又分别在监管部门、信托公司和证券机构等从事具体的实务工作,亲历了我国金融改革的整

毛南[8]2003年在《我国金融经营模式选择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金融服务市场将逐步对外开放。国际金融混业的趋势将使我国现有的分业经营模式面临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此情况下,如何选择我国金融业今后的发展道路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从考察国外的金融经营体制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出发,结合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和金融经营体制的现状,试图选择一种适和我国国情的未来金融经营体制模式。 第一章阐述了金融分业、混业的广义和狭义含义,并通过对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金融混业经营是适应各国经济发展需要和世界经济潮流的一种经营模式。同时,对金融混业经营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制度变迁和制度的需求与供给两个角度分析了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原因。一国采取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应与该国当时各方面的条件相适应。我国要采取混业经营目前还受到诸多条件的约束,这些约束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化程度、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股市监管水平、法治环境、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以及人才的储备等因素。 第二章重点考察了世界主要国家的金融体制变迁。事实上世界主要国家在金融分业、混业的选择上都经历了一次或多次的变革。美国1933年以前采取混业制度,1933年随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实施转向分业制度,而1999年又重新回到混业制度。日本同样也经历了混业—分业—再混业的过程。这些国家金融经营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能够给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带来一些启迪和借鉴。 第叁章回顾了我国金融经营体制的改革历程,并对我国目前金融业“亚混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和业务融通的实证研究和我国目前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我国从1989年开始对金融市场进行整顿。通过制订一系列法律法规,成立了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实行分业管理,至1998年基本确立了我国的分业管理体制。但近两年来,受国际上混业化趋势的影响,我国的分业体制有所松动,国家允许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开展不同程度上的合作,我国金融企业纷纷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来实现多元化经营。银行资金和保险资金被允许以一定的方式和规模进入证券市场。同时,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也促使我国金融业逐渐向混业经营的方向发展。 第四章在前叁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目前实行混业经营存在的主要障碍。这些障碍表现在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不强、法治环境有待完善、信息、技术不够发达以及人刁’储备不充分等方面。因此实行完全的混业经营对我国来讲是长期目标,我国金融经营体制的近期目标模式应是在坚持分业经营的前提下建立监管有力,业条适度交叉经营的金融体制。 一、在目前过渡期阶段:一是努力实现金融环境市场化、法制化。包括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加强金融法规的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建立安全稳定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加快金融企业的上市工作,增强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加快银行改革的步伐,建立银行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约束机制。二是金融业务的相互交叉化、融合化。在组织模式方面,金融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手段组建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实业于一身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在资金流动方面,可以加强金融企业之间的资金流动,通过开发更多、更好、更安全的资金流通渠道,促使资金的合理流动和充分利用;在业务合作方面,银行、证券、保险叁方之间相互合作,通过业务代理、开发交叉业务、共享客户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二、进入混业经营的阶段: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一体化程度的逐步加深、法律制度和金融监管体系的渐趋完善、各金融企业的内控能力显着提高,我国混业经营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此时可通过法律形式,促使金融企业混业经营合法化。混业经营的模式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建立风险“防火墙”型的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同时要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曹毅[9]2005年在《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金融,资金资源的融通和配置是通过金融组织来完成的。从世界经验来看,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比如,美国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与证券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经过内外迂回、银证板块结合,金融创新、银证交叉渗透,制度变革、银证回归统一这叁个阶段,至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制度变迁。 面对混业经营所带来的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变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断融合,走向集中化、国际化和全能化,金融控股公司就是这一金融制度变迁进程中出现的非常重要的金融组织形态。 尽管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平等互惠的贸易金融服务系统,但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几年后,国内金融业将直接面对国外金融业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加入WTO给中国金融业带来的是金融制度性的根本冲击:首先,分业经营制和混业经营制的制度差异将构成冲击的集中点;其次,银行的中间业务、伏秀客户群、业务骨干优秀人才,将是外资在华金融机构和国内金融业争夺的主要重点。面对冲击,中国金融业需要在金融制度改革上加大力度,从人员素质、产权结构、市场准入、技术水平、分配制度、监管能力、提高透明度等方面,按照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化准则深化改革。由于西方国家的金融体制己由过去的分业经营演变为混业经营,而我国目前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在国内外的金融市场上根本无法与之竞争。因此,我国金融业制度变迁的关键在于:应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探索迈向混业经营的体制转型,而金融控股公司正是我国金融业制度变迁发展的现实选择。 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金融企业的发展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利用各种金融资源。而整合的意义就是将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有机地组织协调起来,将分工的专业化优势和系统的群体优势统一起来。因此,在国际金融业大变迁的环境下,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成为运用金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探究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过程中,有哪些因素是金融控股公司在进行整合时需考虑到的因素,且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整合的内容;然后研究如何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来提升绩效和规避风险;最后探讨如何构建适合我国情况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战略。 本文围绕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来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部分。首先对国际国内金融业大变迁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描

韩秋[10]2007年在《金融深化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稳定》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深化理论是金融理论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在金融深化理论的指导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以金融深化为目标的金融改革。然而,金融深化改革在放松金融抑制、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甚至使一些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也进行了类似于金融深化的金融体制改革。20余年来,中国的金融深化改革在量的扩张上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越来越呈现出互为促进的积极关系。不过,在中国的金融深化改革进程中,也同样存在着经济增长结构失衡、资本市场结构失衡、金融机构发展失衡、货币市场发展滞后以及巨额隐性财政赤字等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在金融深化的进程中,既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又维护金融稳定已成为一个迫切和重要的国内和国际问题。根据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状况等具体实际情况,中国的金融深化改革应该在健全金融市场、完善审慎监管机制、避免因剧烈的金融震荡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前提下,逐步放松政府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干预,逐渐实现市场对政府的替代。

参考文献:

[1]. 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路径选择研究[D]. 张锐. 西南财经大学. 2001

[2]. 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 吕日. 吉林大学. 2006

[3].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研究[D]. 李延军. 河北工业大学. 2007

[4]. 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 马世兵. 吉林大学. 2005

[5]. 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 伍戈. 复旦大学. 2004

[6]. 银行资金入市问题及对策研究[D]. 臧萌. 西南农业大学. 2004

[7]. 银行资产证券化:借鉴 创新[D]. 林治海. 东北财经大学. 2004

[8]. 我国金融经营模式选择研究[D]. 毛南. 湖南大学. 2003

[9]. 金融控股公司的整合研究[D]. 曹毅. 复旦大学. 2005

[10]. 金融深化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稳定[D]. 韩秋. 吉林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路径选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