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与学工机制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论文_彭杰芳 何杰

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与学工机制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论文_彭杰芳 何杰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摘要: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工作决定着高校党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各大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党建活动,利用学生工作体系来完成党组织建设活动,从大学生的专业、心理、思想、德育等方面来培养党组织积极分子,推动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与学工机制的紧密联系,在加强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力度的同时对学生工作管理机制进行严格监督与改革创新。本文对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党组织建设与学工机制的协同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党组织建设;学工机制;协同发展

引言:

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是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基层思想建设,让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党建文化,参与到党建活动中,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觉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更为方便的渠道,将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与学生工作管理机制两者结合起来,采取鼓励式管理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工作管理,配合学工管理教育人员将高校学工机制的管理作用发挥出来,对提高学生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思想意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发扬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积极意义。

一、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生党组织主要以学生党组织支部作为基础建设来开展党组织建设活动,为大学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先进政策提供学习平台,作为学生工作管理的一份子,党支部需要不定期举办党建活动,向高校学生传播积极、正能量的党的思想,培养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党支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让党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受到阻碍。首先是党支部内部管理问题,党支部内部管理规范不完善,对党的组织纪律不遵守,支部管理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党支部是针对学生工作的直接管理部门,应该与学生密切联系,将学生作为群众基础开展党组织建设活动,不能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其次是高校学生党组织中党员思想教育问题,党员思想工作是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核心,高校党员学生大多党龄较小,思想意志不坚定,对党的认识不全面、不完整,党组织应该加强高校党员思想教育培训,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三会一课”,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1]。

二、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与学工机制协同发展的具体表现

(一)建立学生工作管理体系,严格管理党员思想政治

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的建立,最重要的就是转变高校学生的管理理念,将传统的全权管理、规定限制转变为最新的“以学生为本”的先进管理理念,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品德进行管理,更要对学生思想、心理进行全面的管理,尤其是对高校学生中党员的管理,一方面要关注高校党员的学习状况,为学生学业问题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要对高校党员进行思想知道,对其心理进行沟通疏导。在学生工作管理中发挥班主任与辅导员的领导作用,发挥高校党员先进模范作用,使高校党组织建设与学生管理工作协调发展。

(二)制定学生干部培养计划,积极促进党员品德修养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干部的培养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工作处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联系,还可以锻炼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觉悟,为党组织建设培养优秀的接班人[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展开有利于党支部完善规章制度,按时完成上级党组织分派的任务,以学生干部为切入点,紧密了解高校学生的日常状况,方便党支部按照学生需求举行党建活动,真正达到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新课改要求,从学生出发,为学生宣传积极向上的正面思想,借小事学习,提高学生党员的品德修养,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

(三)设立学生心理咨询方案,重视党员心理素质发展

社会发展蒸蒸日上,随之带来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许多大学生对社会一无所知,没有丝毫优势,心理素质发展扭曲,做事行为极端,在巨大的压力下无法正确面对,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因此,学工部门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开导疏通,帮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克服问题,学生党员更应关注心理素质,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学习,学生工作处应设定心理咨询室,方便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开展心理问题调试讲座,向学生宣传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关注学生情感变化,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定期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3]。

(四)监督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提高党员专业掌握能力

学生工作管理的核心就是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程度,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应该将提高学生专业成绩作为最终教学目的,采用创新、先进的管理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工作的意义体现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培养高校学生党员时,也需要对党员专业成绩有大致了解,不能将成绩作为党员选拔的唯一标准,也不能完全忽视学生专业成绩,积极响应综合素质教育的号召,对高校学生专业课程进行严格要求,将专业课程成绩与德育成绩作为大学生党员选拔的标准条件之一,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会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党员工作,高校党员培养与其专业成绩息息相关。

三、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是基于社会背景与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的活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良好的社会观、价值观、世界观,利用党支部进行党建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组织高校学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向大学生传达党的先进理念,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知识,在高校党组织建设活动中推动学生党员的思想进步,帮助高校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思想素质,加强学生与党组织的联系,贯彻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培养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意识,提高学生党员关注国家大事、了解社会现状的意识,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品德的青年人才[4]。

四、结束语

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高校学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开展丰富的学生工作来宣传党的基本知识,让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思想各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积极推动高校党组织建设,以学生工作管理作为基本点,面向高校学生群体,帮助高校学生更好的成长,也使得高校党组织建设与学生工作管理机制互相结合,协同发展,为培养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提供思想武器和行动方向。

参考文献

[1]项久才,江泳,周晶.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与学工机制的协同发展[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2]刘剑.高校基层党建定位及该视域下学科建设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8,No.483(13):11-13.

[3]张晶,田秋实.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与育人双促进模式探索[J].青年与社会:上,2018(11):8-9.

[4]马赟,姚明超.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发挥机制与方式创新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7):115-116.

论文作者:彭杰芳 何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与学工机制的协同发展模式研究论文_彭杰芳 何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